电子书坊

根本与修持 (中)

2017-04-10 15:10:00 点击数:

那光这个怎么样呢?那就比我们是觉悟了,但是他也是四个颠倒。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发菩提心,就这四个颠倒还要扭过来呀。阿罗汉说「无我」。「有我」!阿罗汉说是「不净」。「净」!阿罗汉说是「无常」。「常」!是不是?他这个就是变成「常乐我净」了。「无常」、「无我」、「不净」、「无乐」,但是到了佛菩萨,「常乐我净」。所以我们这个法,它是螺旋上升的。所以光有一个「出离心」,就在前半截还不够,你再要发大乘心才能成佛,你要广度一切众生,你要有大慈大悲的心。光这个还不够,你没有平等啊,你没有真正知道这个实际,实际上这个「我」是没有的,这个「妄我」是没有的,有个「真我」呀。人人有个佛性啊,有「我」啊。这个佛性从来不生不灭,他「常」;他清净极了,从来不染污,他怎么「不净」啊?

他是「寂灭为乐」,不是咱们这个乐,咱们这儿跳摇摆舞,那儿喝酒,那儿吃螃蟹,以此为乐,其实真是苦,现在我对于这,我就看到这个是苦,我不觉得这个是乐,在别人乐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很苦,我自己也不想,我就觉得这很苦。在过去社会上,那时侯一些个酒宴、宴会,不要等那个席散人空的时候觉得可悲,就在那个最热闹的时候,就觉得它这是很可悲的事,无可乐者。

但是现在这个乐是什么呢?他是「寂灭为乐」。所以这又倒了嘛,那个是「无我」、「不净」、「苦」等等,这些叫做阿罗汉的四倒。所以我们先要破凡夫的四倒,我们这个不要跳,对凡夫的四倒就是「出离心」。有的人就混了,混了之后就变成乱了套了。我们是先要出离,要把这个凡夫所执着的东西,我们能不执着,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而「常乐我净」,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所以我们有时候不能把一句话「死于句下」,因为它这个道理是圆的,你抓住一句话「死于句下」,那就变成个死东西了,佛法不可能是个死东西。

所以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才是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是佛的心。你要成佛,你必须都是有因果律嘛,你有这个因才有这个果,你没有这个因怎么会出这个果呢?所以你必须有这个菩提的因,你才有菩提的果,你必须有佛的因才会有佛的果,所以必须以发「菩提心」为佛的因。所以是大智慧,一切平等,一切「常乐我净」。所以《楞严经》也说了:「一切事究竟坚固」。到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叫取,也没有什么叫舍了,那也没有什么叫出离了,但是你是出离之后,再来说没有什么叫出离,这才是一条正确的路。你根本不出离,你根本留恋,你根本留恋世间上这些繁华富贵,这些个红红绿绿,你说我不要出离,那你就是自欺欺人,这里有好多人就搞混了。

所以要在出离心为基础之上发起菩提心:大悲、大愿、大智慧。所以《金刚经》说我要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大悲、大愿。我要度一切众生,什么众生我都要度,度他要成佛,入无余涅,这就是大愿、大悲,可是他的智慧就也同时在那了,那实际上说没有众生我度了,这样的心叫「菩提心」,所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发「菩提心」不是容易发的,真正有了这个心了,你在这个时候就成正觉了。

还有一句话就是说:「初心毕竟二无别」,「初发心」,「初发菩提心」就是刚开始,所以称为「初发心菩萨」,一直到成佛就「毕竟」了,「初发心」跟「毕竟」这两个没有分别。因为在一圆上,起点就是终点,初步就是到家。所以我们老是一种有次第有什么有什么,这还都是咱们众生的情见。「如是二心先心难」,这个「毕竟」不是难,在凡夫的这种情况下,你发起了这个「菩提心」,这个是极难啊,所以《无量寿经》中要往生的人,就都是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所以这个发心是一件大事,这是根本中的、中间的,发菩提心。「出离心」、「菩提心」,第三个就是我们老说的「正见」。

《阿弥陀经》里头,那鸟都说三十七助道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这是三十七助道品,前头四个没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这是十二个,「五根、五力」加到一块就是二十二个,加上「七菩提分」就是二十九个,再加上「八正道」就是三十七,就称为三十七助道品。「八正道」也称为「八圣道」,是入圣的道路,这个道路以「正见」为首。那密宗更强调见了,是决定见宗,一切以见作为决定,先不看你别的,先看你的见。从见以后,你只要见…这跟那禅宗是一味的。那六祖就是见可用,六祖所掌握的东西那远不如神秀,就是他的见可用,所以密宗称为「决定见宗」,这个见很重要。

咱们就从「八圣道」来说,「三十七助道品」最后是「八圣道」,「八圣道」以什么为首,以「正见」为首。有了「正见」你才能有「正思」。没有「正见」,你思什么?你是邪思,你思维什么?邪思!「八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语(语言的语)、正命(你靠什么生活),正业、正精进、正念、正定,这称为「八圣道」,以「正见」为开首。从这个才能有其余这些东西,你才有正的思维,不是胡思乱想,不是邪思;你才有正的语言;你才有正的事业,业;你才有正的立命,你的命是个什么命,邪命就靠这些个不正当的手段,种种的来谋生,邪命就是邪的了;邪精进,不正的精进;精进是好的,你正精进才是好的。所以盲修瞎练那有什么好?盲修瞎练你越练越坏。你走路跑错了,你跑的越远,将来你要退回来的路就越多,这底下才有「正念」、「正定」。

「正定」就跟这个「不定」、「邪定」和「有漏禅定」是分开的。你只要真得到「正定」,就不是……,当然一般凡夫都是「不定」,还有很多是「邪定」,现在外头……(换带)
跑到黄鼠狼庙里头去求保佑,哈哈哈,可笑。他们是有这个本领,他们的这叫邪定。大家有时候就想兑现,一兑现就以为对了,你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兑的现?妖通、术通、鬼通,鬼都有通,报通,这种种的,这都是从这邪定里出来的。还有有漏的禅定,所以修第五度的禅定,打坐怎么怎么的,这是有漏的,你可以升天,升色界天,升无色界天,但是你福尽你还得堕落。「正定」就不是一样了,这个定就能生慧了,戒定慧那就成佛了,所以要得这个「正定」呢,那你就从这个「正见」做开始。

什么叫「正见」呢?你这个「慧眼明了,见理正确」,你这个智慧的眼很明白很清楚,了了然,能见这个理体,很正确的能看见这个理体,这个也就是夏老师说的「理明信深」的开始。「理明」,「理明」你才有「深信」,「深信」你才有「切愿」,才有「专念」。

所谓「正见」者就是,所以它搁在第三,搁在「发菩提心」之后,他已经要有一定的智慧。由于你有智慧,才能正确的,能够比较分明的,看到这个第一义谛它的本体。从这儿底下才有那一套其余的七个正道。所以很多法门,都是「先悟后修」,圆教的法,先悟后修。不悟,你没有正见,你修什么呀?唯独净土是特殊又特殊,要知道,这是阿弥陀佛最大的慈悲。你先念起来再说,你念之后,你真正要是肯那么老老实实念,你不知不觉你把这些东西都放下了,你就是正念分明,就暗合道妙。

所以后来我集了一副对子,都是蕅益大师的话:「从事持达理持」,你就从事持开始吧,你可以达到理持。达到理持还有什么话说,什么发菩提心,你已经整个是菩提心了,都理持了。「从事持达理持」,这是蕅益大师《要解》里有这么一句,另外我给他凑上一句,成了一副对子,「即凡心是佛心。」就你这个凡心就成了佛心了。要没有这样的方法,咱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没有法子出离生死苦海。

所以这个「正见」,你要真是能够相信,咱们现在这么说吧,像「正见」这个定义就很难,我要能够悟,起码有一个解悟,没有解悟,你怎么能够说「慧眼明了,见理正确」呢?但是在净土法门来说,你真正能够相信,「信愿持名」,以这个为纲宗,就这样解决问题,你就「信愿持名」了,你这个本身就是大智慧。所以信和智慧是一致的,你能这样,难信之法,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你能信,也就是你的智慧很超越,所以这个净土法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大家不能够去参究,不能大开圆解,不能够参禅,破参,那你就是很难达到这两句话,「慧眼明了,见理正确。」但你能真正把「信愿持名」这个净土宗的纲宗,能够信的下来,信的很踏实,也是「正见」!

这就是说,我们要有这三个根本,这个知见,一部佛法就是把众生的知见换成佛的知见。佛以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什么大事因缘呢?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佛给我们开了,给我们示了,我们就要怎么样呢?我们就要以种种的修持,来悟佛的知见,入佛的知见。入了佛的知见,悟了佛的知见,我们就可以给别人再开佛知见,示佛知见,就是这么一件事。

所以要断惑先要断见惑、断思惑,才能断尘沙惑,才能破无明惑。断惑就要以断见惑为始,「八正道」就以「正见」为始。所以关键,破惑你要破见,破这些不正确的见。要入正道你先得要有「正见」,而最后就是把众生知见变成佛的知见。这个「正见」,我们老谈这个见。见,见解的那个「见」字是最这一头,悟是那一头,真正到了佛的知见就是证的那一头了。见字包括的很广,就是你的观点,你决定性的观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怎么理解这个最中心的东西,叫做你的见。

所以我们现在要修行主要就在这三个上头,你不能出离的,慢慢也能出离,慢慢淡;「菩提心」叫他长;「正见」叫他慢慢能够弄清楚,把邪的,剥笋皮儿,没有一个什么东西叫「正见」,「但尽凡情」,但尽凡情就是圣解,你剥笋皮儿去,把你的邪见剥掉。「须知圣解亦凡情」嘛,不是给你添出个什么东西叫圣解、佛知见,就是把你种种的知见你能够抛掉。所以「舍身容易舍见难」,这个舍见很不容易。每个人到现在都固定有一个见,就看你怎么去破它,是不是?好难哪。大家回想想咱们这几年的经验,谁要破掉,去掉一点见,要多少努力、多少祈祷、多少的时间,它才能换一点儿。从对方也就了解自己,自己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就是三个根本,三个根本呢,我们这个根本就是从这出发,根本就是要长出枝叶来。枝叶长大之后怎么样呢?根怎么样?根随着长啊,所以说叶落归根,树到了秋天都落叶子了,叶子落都落到根上,叶子所到的地方根就长到那。所以我们修持中你枝叶就长了,枝叶长了,那根本同时也是长的,所以就从根本长出枝叶,枝叶长了之后,枝叶中又同阳光这些化合,又把这个营养送回根本,这就互相促进。

那么底下就是从这个根本产生修持,而修持不断之中,根本也是在那儿长。只有根本在那儿长,才能表示你这修持是得了力;不在乎见佛、见光、出神通。老想在功夫上找一点儿成绩,就是邪见。最大的功夫就在你的三个根本上长。你另外求什么?「心外求法」就是邪见!这个见就得舍!哈哈哈哈。你不管你念得怎么样,你好好去念,你把「出离心」长一长,「菩提心」长一长,「正见」再分明一点儿,这是根本,你不要去务外。所以今天我们谈这话很具体。

(转自黃念老法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