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56(第三十二品·第三十三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一旦开达明彻”,“一旦”,指突然有这么一个刹那。为什么不说用功多少天、多少年,或者什么过程,就能到达这样一个境界?要这么说就错了。因为“无上”,不是一个“行”所能到之处,这是一个行不到处。所以宗门跟教下在这个地方上,教就说如何如何修,宗门就指出是教外别传,这是一个“行不到处”,是修行达不到的地方。所以“必须除尽有所得心”,把有所得的心除得干干净净之后,“方能行至行不到处”,你才能走到那个走不到的地方。既然是个行不到处,故无行程可计(这个行程就说不出来),也就无期限可言(这个程期当然也就不可知了),只有在“无心三昧”之中——这是高峰禅师的话,正当开悟的人证入无心三昧的时候,突然间触着碰着,就好像一下子碰着开关了,全套自动的生产系统,于是全机就呼噜都动了。禅宗所谓摸着向上关捩子(就是电门),刹那际相应,就能穷极心源,契入理一心。这是净土宗的话,也就说明净土的理一心也达到这样的高度,破无明了。当然四十一品无明破得有深有浅,彻底破无明就是常寂光了。所以“一旦开达明彻”,就是宗门的大彻大悟这一天。“开”者心开,“达”者了达,“明”就是明明白白。所以《信心铭》说:“洞然明白。”“彻”就是透彻,彻悟。所悟者就是一旦开达明彻,是“自然中自然相”,是自然里面的自然之相。如《首楞严经》狂人失头那个譬喻:“狂人迷失本头,狂走寻觅,是不自然。一旦狂歇,歇即菩提,本头宛在,何等自然”。狂人看见别人都长了头,面孔很好看,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脸,怎么我没有这个头呢?他就以为丢了头,成天找头,就称为狂人。这狂人就说的是我们,有一天忽然间明白了,我的头就在这儿,不狂了,好了。所以“狂心不歇,歇即菩提”。这个最顿!一歇就是菩提。所以开悟是什么?我的头就在这儿,本来有头,何等自然,我这狂心歇了,歇就是菩提。还有古德开悟时说:“原来师姑(比丘尼)是女人做的。”他悟了之后,就悟了这么一句话。这是自然中自然相。因为他破了一切法执。又如:“早知灯是火,成佛已多时。”这也是古德说的。但是改两个字更好,也是古德说的:“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成佛”就不如“饭熟”两个字。我要早知道灯就是火的话,就用它把柴禾点着做饭,饭早就熟了。当然“饭熟”就譬喻的是成佛,都极自然的事情。所以比丘尼就是女人,灯就是火,都是自然中自然之相。还有,没有悟的人,山是山,水是水,男是男,女是女;初步悟的人,也就是破初关,什么就变了,往往就没有共同语言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男不是男,女不是女;彻悟以后,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男还是男,女还是女。所以高峰禅师的话:“归来仍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这个是最高了。这个有好多说法,也是禅宗的说法:“归来仍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履处。”这也是悟境。归来还是那个我,可我的行履之处不是过去了,这也符合实际情况。再说:“归来不是旧时人,仍是旧时行履处。”也是悟人。回来的这个人不是原来那个人了,吃饭穿衣,还是吃饭穿衣,仍是旧时行履处。所以这两句都成立,但不如高峰的“归来仍是旧时人,不改旧时行履处”。这是最高境界。所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男还是男,女还是女,一切仍旧,何等自然。这个“仍旧”是多么自然。所以要能知道“深浅”,知道别人的深浅,知道别人话的深浅,这个很不容易。第一个情况,第二个情况,第三个情况,你这里头分辨得出吗?再者自然相,即自性本然之实相。所以一切山水、男女、今时、旧时等等,一一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一皆是清净本然,一一皆是“自然中自然相”。这个自然它就有根本,是“自然之有根本”。“根本”,就是本体,也就是一切诸法的根本自体,本来的本体。《大日经》说:“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本者本心,即本源之自心。又本性,乃固有之性德。所以一切事都是从本体所流现,也都同归于本体。这就是“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它有一个本体。自然之有根本,这个“有”字,至关重要。如同狂人有本头,这是“有”。只是仍旧,何等自然。“决定是有”,不从外得。

傅大士就是给梁武帝讲经的挥了一下戒尺就下座了。宝志公告诉他大士的《金刚经》讲完了他把尺晃了一下就完了。他的《心王铭》说:“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其中“决定是有”四字道破诸佛密藏。也就是说人之心王决定是有如水中的盐味其味确有但盐味是什么样子?长的、方的、圆的、红的、蓝的、白的都不可得。所以曹山(曹洞宗的祖师)说:“祗要知有便是。无论当烦恼无明之时。”所以这个“有”字万不可放过。无论当烦恼无明之时祗要知有便是。“有”字非常重要!

“自然之有根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者万象森罗体性无二所以千波皆水一切波大波、小波、平静的波、惊涛骇浪的波都是水;众器唯金都是金子所成的所以水和金水就是波的本体金就是一切金器的本体自然之中自有本体此之本体就是根本二者不由造作一念顿悟所以说自然那这顿悟了之后了知万法尽在自心无有一法在自心之外顿见真如自性所以了了见无可见;无可见了了见明心见性这个“见”字怎么讲?了了见清清楚楚地看见了;看见什么?无所见没有见着什么;无所见我没有见着什么了了见清清楚楚地看见了这就好像有点不像话了正因为它不像话所以它对了非思想语言文字分别之所能知、之所能表达若认为处处都对了那都没有说到就是你认为这个不像话了想不通的那倒是对了这个时候就知道自心自性就是根本所以这就知道“自然之有根本”《净名经》说:“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当时豁然大悟还得本心就是自己就是狂人失头后没有丢头你并没有得到一个头就是认识了心也是如此所以“得本心”者就是明本心“豁然”就是“一旦开达明彻”“还达本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跟《净名经》一致又《菩萨戒经》说:“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皆成佛道”足证曹山“祗要知有便是”这正是佛佛相传的心印湛愚老人说:“曹山自比六祖祗是得此坝柄

“自然光色参回”,“回”者回转,周流不息,变化不拘。极乐世界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常寂常照。寂而常照,故从法身流出报化佛身。从理体出生无量微妙相用。故此自然之根本,自然从事相中显现出无量妙光、妙色,殊胜的境界之中,显现出一一光中有种种色,一一色中有种种光,相参相入、相回转、变化不拘,超逾十方,故云“最胜”。经中常以宝珠喻自心。《观经》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色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又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上之经文深显光明色相微妙难思,随意变现。光中有色,色又现相。珠网等等妙相,只是一色所显。又如佛相具好,好中放光,光复现佛,皆极显参回之意。至于“施作佛事”与摄取十方念佛众生,正是“最胜”。可见极乐种种依正庄严,皆是自然根本之所现。此正是《往生论》所云极乐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此自然之根本,即彼论中之一法句也。

“郁单成七宝”。这句话很难懂,要查《古译》才有法懂,“郁单”是北郁单洲,四大部洲之一。北郁单洲的土地都不要耕种,自然出生很多的粮食,衣食不缺,而且人寿一千岁。“郁单成七宝”,本经中采用的是《汉译》本。《吴译》本是“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如同北郁单州那种情况,自然出生一切东西一样,极乐世界净佛国土自然能出。因为北郁单洲自然而然就能生出七宝。“横揽成万物”,“横”指空间,“揽”,撮持、引取之义。指自然于十方虚空中流现万物。“万物”者,一切物也。此万事万物,皆生于自然之根本。如《首楞严经》“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盖谓万物悉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至于极乐,亦复如是,乃由于弥陀大愿之所成,众生净心之所具。故经中“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正是自然转变最胜之所显。

“光精明俱出”,“光”是光明,“精”是精妙,“明”是明净,“出”是出现。自心本来具万德,没有无明没有垢污,所以清净庄严,光明微妙,精美洁净,一切的妙相,就同时并出,故云“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经云“光色晃曜,尽极严丽”。又云“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其善好,十方世界实无能比者。

“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著”是显著之意,是显著于无上下。《会疏》曰:“所证理是平等法,无有高下,故名无上下。竖深横广,无有边际,故名无边际。是则佛智所照也。著,明也。洞达,证入义也。”据疏意,首句是所证之理体,即如如也。次句是能照之佛智,即如如智也。所谓理体,就是“自然之根本”。所谓佛智,乃洞达从此根本流现出自然相之智慧。体用一如,理智无二,能所双泯,绝待圆融,言思莫及。“无上下”,指所证理体本来平等。就是“自然之有根本”这个智慧,就显著了一切平等的实际。所以《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又《楞严经》的观世音菩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没有这些高下、差别之分,就显著出无上下的本体。“洞达”,洞然通达。“无边际”,无有穷尽,是心的照用;“无上下”是心之本体;“洞达无边际”是心之慧用。一个是如如理,一个是如如智。所以《会疏》说:“著”就是“明”。这个明字下得好。明就是明心见性的明。所明了显著的就是一切平等无上下的本体,就是心。“洞”者,洞然明白,“达”者,识心达本。穷尽心源,洞达智慧,所照的没有边际,不可穷尽,这就是“无边际”。至于《嘉祥疏》曰:“证果,无有行色上下好丑之异。洞达是智。无边际是真谛境。”疏意所证果觉,无诸差异,是无上下。智契真谛境,故无边际。与《会疏》同义。至于《净影疏》又有一说,疏曰:“但能念道,行德显著,不简(拣)上下,同得往生。故言‘著于无上下’也。若得生彼,神通洞达,无有边际,故云‘洞达无边际’耳。”疏谓上中下三辈皆得往生,故云无上下。极乐人民皆神通无边,故云无边际。三说正宜合参。所以一旦开达明彻之后,“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越变越殊胜,所以出现七宝,出现万物,光精明都出来,“善好殊无比”。这个善好没有能相比的,显明了无上下的本体,平等之本体,实际的本体。这个智慧所通达、所了达、所照的无有穷尽。以上都是极乐世界大士的境界。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横截于五趣,恶道自闭塞。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

此段以前,所说皆极乐圣众之功德智慧。此段乃世尊唤醒法会大众,精勤修习,求生极乐之辞。前所开示,常住真心,人人本有,个个现成,本自清净,能生万法。悟则顿契本佛,迷则妄沦生死。于是世尊悲愍,更垂慈论。大众即知“是心是佛”,当即精进,“是心作佛”。故曰“宜各勤精进”云云。“各”者,不仅当时在会之人,实兼指后世一切能闻此法者,各各皆应依此慈教,信受奉行,念佛往生。正显“是心作佛”之究竟方便。

佛劝勉开示在会中的大众:“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大家都要勤奋、要精进,要自己努力去求生净土,彻证本心,圆满佛智。经中〈至心精进品〉曰:“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所以说“必得超绝去”。经中“自求”之“自”字,至为紧要。经云:“汝自当知”、“汝应自摄”,均与此同旨。《会疏》曰:“欣求在己。己,自心,故云自求。”净宗虽为他力法门,但行人若不自心精进,断除疑惑,深生正信,切愿求生,亦决无往生之理。故佛训勉,“努力自求之”。是心是佛者,性德也。是心作佛者,修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故努力自求,则“必得超绝去”。“超”者,超脱。“绝”者,灭尽、断弃。故“超绝”者,指超脱轮回,断除生死也。《会疏》曰:“一时顿超三界,断绝旷劫系业,故云超绝,亦绝则超也。”夫圣凡智愚,九品万类,各各皆得超绝去者,全赖弥陀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从果起修,一生成就,故皆得生“无量清净阿弥陀佛国”。得往生者,依弥陀本愿加威,不更堕三恶道,故云“恶道自闭塞”。皆登不退,直至成佛,故云“横截于五趣”,你就横着截断于五趣。我们都说六趣,为什么这儿又说五趣呢?因为把修罗打散了。修罗:有天修罗、人修罗、畜修罗、鬼修罗,把他分到这些里去,就剩五趣。“五趣”,三恶趣及人天二趣。因为人天也在修恶,但没有三恶道那么恶,三恶道是纯恶,人天是杂恶。人天跟三恶道比是善道,但是人天要跟极乐世界比,人天也很苦,也称为恶道,所以恶趣包括人天。“横截”,就不是次第断,一下子把五种恶趣的路都断了。到了极乐世界,更不会因罪业再堕在五种恶趣之中了。连天道也称为恶趣。别的宗教以升天为究竟的果实,佛教把升天看成是入了恶趣,这就是佛教不同之处,殊胜之处。横截于五趣,恶道自然就闭塞了,恶道之路不通了。

“无极之胜道”,到了极乐世界,这是无有极。因为这是汉朝翻译的,所以有些字句,跟道教的字句是一样。无极、太极,这是道教的语言,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借用,像无为还是用了,这个没有局限的。这个殊胜之道,指着净土法门。“无极”者,《会疏》说:“凡夫生彼,速升果地,故云无极。”以凡夫速登果位,究极方便,不可穷极,称为无极。《魏译》作“无穷极”。《净影疏》说:“昇道无极,彰其所得。得道深广,故无穷极。”以果位之德深广难思,故云“无极”。至于《嘉祥疏》则云:“去者既多,故云无穷极。”则以往生之人无量为无极。三疏合参,真显无极。盖往生之人,众多无极;得果之速,方便无极;果地胜德,深广无极。可见弥陀恩德,究竟无极,故曰“无极之胜道”。

“易往而无人”,容易去,但是大家信心不够,去的人很少。《净影疏》曰:“修因即去,名为易往。无人修因,往生者尟,故曰无人。”“无人”者,是极其少也。从十方世界诸往生者而言,确实无极。可是像咱们娑婆世界来说,要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生命,一滴水有多少虫子,但能信愿往生之人,当然始终不断,时有所闻念佛往生的。但是十一亿人口,少得很,因此说“无人”。很容易往生,但是没有什么人,不是一个都没有,和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来比,这个人,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的少。

“其国不逆违”,极乐世界没有要拒绝谁去,是“自然所牵随”。都是自然得果。自然修这个因,就得这个果。又净影曰:“其国不逆,彰前‘易往’。自然所牵,彰前‘无人’。娑婆众生,久习盖缠,自然为之牵缚不去,故彼‘无人’。”疏谓极乐于诸往生者,毫无违逆,故前云“易往”。但娑婆之人,久在烦恼盖覆缠缚之中,自然受其牵缚,不生厌离,焉能往生,故云“无人”。所以大家应当“捐志若虚空”,“捐”是放弃,把世间的所谓志向都放弃。厌离心切,于世无求。心怀空寂,净无垢染,心如虚空,故云“捐志若虚空”,亦即万缘放下。“道德”者,正法名为道。得道而不失,谓为德。“勤行求道德”,要修道,更要得道,亦即一念单提。“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世间人无有真长生法,唯有往生,才得长生。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人人都是寿命无量,无有众苦,而且都受大乘法乐,永远没有退转。见佛闻法,随意修习,直至成佛。故云“寿乐无有极”。彼土名为极乐、安乐、安养,彼佛名为无量寿、无量光。胜妙如是,理应欣求。娑婆秽土,实应厌离,何更执着贪恋世间的事情,譊譊而忧无常。“譊譊”就是吵吵闹闹,此指争竞喧闹之态。世人贪恋所有,咸欲常保,而实无常,故以为忧。所以吵吵闹闹的,在这无常里头烦恼忧愁,但是忧愁也无济于事。这就是世尊面向世间的一切众生来劝导。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上品显极乐殊胜超绝,净定安乐,令众欣慕,发愿求生。最后劝说“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所以这一品就是“劝谕策进”。“劝”是劝告大家,“谕”是教育大家,要鞭策大家去进步。“策进”,要促成你的进步。全品都是说娑婆秽恶,众生障重,三毒炽盛,因惑造业,苦报无尽,沉溺苦海,痛不可言。佛爱众生都胜于爱子,所以苦口婆心来劝导,止恶行善,精进行道,求生安乐。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这一句话就把全品的内容都概括了。世上的人都在那儿争些无关紧要的俗事,争那不急之务,如梦如幻、如泡如影的东西,拼命咬牙切齿地、竭尽一切精力地在那儿求,世间上就没有人能免的。对于本身急迫的大事,无人过问。不知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但贪名利,故忧苦万端,无有出期。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剧”就是很甚、很厉害。本经〈浊世恶苦品〉说:“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只有咱们这五恶世间的人,是最为大苦。又说:“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恶是因,苦是果。因为杀盗淫妄酒,是为剧恶。世间人所做的就是这一切,所以造恶因感受恶果,将来所受的是五痛,来生所受的是五烧,就像人在大火之中活烧,所以受极苦之报。众生就在这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营”是经营,“务”,就是事务。要勤劳其身来养活自己,要经营一些事,“以自给济”。这就是世间人的情况,总的说起来就是如此,都在争那不急之务,在这种剧恶极苦之中(从因上说,这是非常之恶了),所受苦报如火烧身之极苦,在这当中勤劳其身,就是身体成天在这忙,在那做事,奔这奔那。“以自给济”,要求能自给自足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以度此生。“给”是供给,自给自足。“济”是救度。

“共争不急之务”,如《会疏》说:“物有本末,事有缓急。以办了一大事为急先务。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而后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花中,不落恶趣之谓也。然诸人缓于火急之事,走不急之经营。大命将尽,虽悔何益。”意为:“物有本末,事有缓急”,东西有本有末,事情也有缓有急。所以我常说,我们要知道事情都有轻重缓急,哪些事情都须要人做,但要能够分辨得出轻重缓急,哪个是迫切应该先做的。你把不须要的事先做了,重要的必须要做的事耽误了,这种人将来必定失败,不会成功的。所谓“轻重缓急”很重要!譬如:一个人进了一个大城市,所谓第一件事情得找个住处。你不能把东西都带着扛着去联系工作,回头没地方住也苦恼。这是你的急务,先安顿住宿之处(古代叫下处),等到天黑了,你就有住的地方,不着急了。所以人生的急务就跟这是一样。先要找下处什么意思呢?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就是你要修净土。到了天黑有地方住,就是大限到来,人早晚有这一天。有个住的地方,就是生在莲花之中,不会落到三恶道。这个重要不重要?“然诸人缓于火急之事”,世间人对于已经是燃头之急,头发都着火了,这样的事儿,在那从容不过问。而走不急的经营,专干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把那不重要的事,都看作是最重要的在那忙。而“大命将尽”,有一天命终了,就把自己重要的事情耽误了,虽然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我是非常有体会,这个时间就是太快了,就算再给我一个七十八,也只是一刹那,奇快奇快!因为越老就越知道这个快。所以这一段就是对我们的教育,听经就要如身临其境,就等于自己参加了当年的大会,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对我们说法,再给我们“劝谕策进”!要这样才听的亲切,才能够有触动,才能有大的震动变化。而世人就不然了,他不知道重要的事,只知道忙生活,所以“勤身营务,以自给济”,以为这是可以常保的。

“尊卑、贫富、少长、男女”,指芸芸世人之种种类类。世人位高者尊,位低者卑;财多者富,财少者贫;年老者长,年幼者少,种种不同之男男女女,无不同此愚痴贪欲之心,没有例外,都是“累念积虑,为心走使”。“念”就是心念。就是苦心积虑,忧念重重。所以累念积虑,就是苦心积虑,老在发愁,老在那儿经营考虑,今天多赚,明天能否再多赚一点,如何能够把对方打败,超过他、胜过他,把他那个买卖我抢过来。“累念积虑,为心走使”。义寂师曰:“累念于既往,积虑于未至,故云累念积虑。常为欲心所驱役,嘈杂奔波,故云为心走使。”意谓思忆过去是“累念”,忧虑未来名“积虑”。故此心念,无有安时。因心有所欲,身必随之。所以处心积虑,就是心在那儿想。本来一般人就讲,当然是我心里想什么,我就做什么,但是智者就不是这么看。你就成了这个妄心、欲念心的奴隶了,欲望的心想到哪儿,你就奔到哪儿。它要你今天到哪去作恶,你就往那奔走(使是使唤),就为这贪欲的心,为它奔走,给它服务,听它的使唤,这个叫“为心走使”。所以处处都提醒我们。一般人都觉得我为我的心去工作,正是为了自己,不知道这个不是你自己,所以这一点,我们在这些地方要常常能够深思。所以“为心走使”,是为欲望,这个心是贼。我们“认贼作子”,它夺了权,让真心靠边站了,它在那儿发号施令,你为它奔走,为它服务,它不是你自己,所谓认贼作子,这个是贼。但世人不知道,不管你是尊卑、贫富、男女、老少种种没有一个例外,成天心里在那儿苦思苦虑,整日身体在那儿奔波劳碌。

“无田忧田”直至“忧苦万端”,一大段皆是“累念积虑”之详演。“田”者田地。“宅”者家宅。“眷属”者,家属、亲属、佣仆等。“财物”,家财产业等资生之器物。以上皆所忧之境。无者欲有,思欲得之。但已有者,又惧其无。亦复同忧。欲海难填,患得患失,故云“有无同忧”。所以没有田的人,就发愁想有田;没有房子的人,在那儿忧虑想得到房子;以至眷属财物等等这些东西,时时想有。妙就在这儿,是“有无同忧”,本来是没有,就发愁想有。但是这个事并没有完,不是你有了就解决问题不忧了,有了同样还是忧。就像你已有一个电视机,见街坊有两个电视机,我就想要。有一个还嫌少一个,“思欲齐等”,就想跟邻居一样,我也愿意比他好。而且越比越高,欲望无止境,故永有不如他人之忧也。

“适小具有”适者就是碰巧等到稍稍有了一些凑巧运气不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有了之后不就解决问题了“又忧非常”又在那儿发愁万一要没有了怎么办?所以“有无同忧”“非常”者就是水火盗贼、焚漂劫夺等非常之祸“水火”指水火之灾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龙卷风等等灾难“盗贼”指抢夺与偷窃之祸恐怖主义黑社会“怨家”不止这一生多少生与我结怨之人“债主”指我欠债未还之人以上种种皆可突生非常之祸如火能焚烧水能漂没强盗能抢夺贼能偷窃怨家报仇债主索欠甚至俄顷之间全非我有旧日财富荡然无余要碰上水火刀兵这些事有的东西马上就“消散磨灭”化为灰烬了

可是“心悭意固”,心是很悭吝。“意固”,很顽固、舍不得。没有一样能够纵舍,“无能纵舍”,给人家,都舍掉,不要了,放弃了。对于这一切,在你有生命的时候就是想要、就是想多,就常常为它害怕,怕它没有,都是如此。到底怎么样?人都有个命终,在你命终的时候都得舍,全部都得舍,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跟着你的,所以在命终的时候,一切所爱的眷属、财宝,都是舍离,“独去独来,无能随往”。“至爱之人”,这感情最好的人,你死我也死、殉情,可以同时死,但是不能同处去。你要到哪里去,是由于你的业力因缘而决定的,不是你的主观能决定的。这两个人同时死,死了之后所到的地方,那千差万别了。所以这一点要知道,有的人就愚蠢,以为这两个人就这么一块儿死了,将来一定是在一起了,这个报是千差万别。你可以自己来选定同时间死,但是所到的去处不由你做主,所以可以同时死,不能同处去。业因不同,果报就不同,那么去处当然各个就不同了。所以“莫谁随者”,你选定跟他一块死,所以古时候皇帝让多少人殉葬,能有这些人给他殉葬,给他服务吗?当然让她们殉葬是可以,但要达到他殉葬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只是更增加了他的罪业。他不定跑到什么地方去当牛当马,甚至于入地狱去了。觉得这些人能够替他分担,那不可能,所以命终弃捐,就莫谁随者。“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种情况是“贫富同然”。都带不走,你阔人,多也带不走;穷人少,少也带不走。同一样的“忧苦万端”,这种忧苦是说不能尽,忧苦无尽,所以说是“万端”。这是下面一段了,在这剧苦之中都是如此不觉悟。

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后世转剧,至成大怨。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

说世间的人,“父子”当然也包括母子,“兄弟”当然包括姊妹。“敬爱”,指恭敬与慈爱。“夫妇、亲属”,这一些亲眷,应当互相恭敬、互相爱重,应当互相照顾、体贴关心,同时还是要恭敬。“无相憎嫉”,“憎嫉”,指憎恶与嫉妒。还有特殊的一点,有的人,对别人成功的事情还不嫉妒,对于自己的亲戚要是谁胜过了自己,就特别嫉妒。所以兄弟之中有时候也是如此,谁要胜过了自己,他嫉妒。这就不对。佛告诉我们“当相敬爱”,所以夫妇之间也是应当一个“敬”字很重要,敬才能持之长久,不光是爱。不可以互相有所憎恨、嫉妒,应多互相帮助。“有无相通”,相通指财物,有人有、有人没有,应该相通。有的人,可以给没有的人。“无得贪惜”,不要贪恋舍不得,就是要帮助人,所以要布施,能够让人家得到利益。“言色常和”,言语和脸色。“色”,俗话说脸色,看着很和气。亲属之间都应该如此,有无相通,互相帮助,言语、容色都是很和蔼。“莫相违戾”,不要彼此抵触、闹意见。凶和戾指凶狠,表现出狠毒。

“或时心诤”“或时”指某一个时候。某一个时候心里头生气了彼此之间有所斗争于是就恚怒脾气上来发怒了这就表示不和了。“恚怒”嗔恚忿怒乃三毒之一。一时脾气有所发作造成小恨。在这一生只是一个小的开始互相争吵伤害了对方虽然只是个小事但冤冤相报没有停止的时候。怨憎常会互相杀害到了后世愈演愈烈互相杀害“后世转剧至成大怨”。都是要受报的而且这个报都是超过他应有的。本来是要账的没有一个不要过分的所以这个事情不能了就在这儿。因为他很狠毒绝不会因为你曾经打过我三棍子我就打回你三棍子要回了账他要打你三十棍子才出气。那么你这二十七棍子就是不应该受的因此本来是欠债的就变成债权人了你又有二十七棍子的债权将来可以跟他要。等你要的时候就不是要二十七棍子了你给他三刀于是乎你又变成欠账的了。这就互相越来越厉害……所以怨家宜解不宜结就是这个道理。有神通的人看见武则天和那个皇后皇后因为死的太惨就发了愿愿我生生世世当猫要把武则天——老鼠活活咬死。因此就如了她的愿她就咬死了多少生的武则天老鼠。但是咬多了之后武则天又变成债权人她又咬她。所以有人说这俩人还在那老鼠跟猫变个没完呢。这就是“后世转剧至成大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