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55(第三十一品·第三十二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探玄记》说:“生我福故,名福田。”能够给我生出福报来,叫做福田。《优婆塞戒经》指明三种福田:⑴报恩福田。我们要报父母师长的恩,这里可以种福。⑵功德福田,佛法僧三宝。供养三宝可以得福报。⑶贫穷福田,贫穷困苦之人。你对他们布施,给他们谋福利,这也是福田。今经说“最胜福田”,表诸菩萨于种种福田之中,能够给众生生出最殊胜的福报,所以这是最殊胜的田。因为这些菩萨有殊胜的功德,所以他给的果实是最殊胜的。《净影疏》云:“能生物善,名胜福田。”以能令众生,出生善根,故名为胜福田。因从善根复可生长无量诸福之果与善因也。至于“为世明灯,最胜福田”两句,应与下文“殊胜吉祥,堪受供养”作一气读,其义自见。“殊胜吉祥”,就含有文殊菩萨的名号。文殊就是文殊师利。文殊可译为胜、妙,又号为妙吉祥第一;师利可译为德、吉祥等等。所以“胜妙吉祥”,也是文殊菩萨的名号。文殊表根本智,是七佛之师,所以殊胜吉祥。今极乐诸菩萨,具文殊大士之智德,了了见自性。所以就是明灯,最胜福田,堪受一切人天之供养。

“赫奕欢喜,雄猛无畏”。“赫”是光明,“奕”是茂盛、强胜的形容。比方火焰,很明亮、很有威势,这是赫奕。“雄猛”,《法华经》就称:“大雄猛世尊。”世尊断尽一切烦恼,大雄无所怯畏,勇猛精进,所以是雄猛。“无畏”,修四无畏,于大众中说法无所畏惧之德。而且《大乘义章》说:“化心不怯,名为无畏。”化度众生的心,永远不怯懦,叫做无畏。“身色相好”,“相好”就是卅二相、八十随形好。实际这是指应化身。真正到报身的话,无量的相、无量的好,我们的眼睛就辨别不了了。所以“赫奕”者,表菩萨的光明殊胜,“欢喜”表菩萨内心很自在,形容也和悦。“雄猛无畏”表现菩萨的实德,勇猛精进,说法度生没有怯懦、没有畏惧。并且显出仪容是威神无比,大雄不怯。“功德辩才,具足庄严”。表菩萨具种种其他的功德,与种种无碍之辩才。如来以福德智慧庄严其身。此诸菩萨具足了这些功德,就具足了庄严,超逾一切世间。这就是赞叹极乐世界菩萨之真实功德,至为希有。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行遍道场,远二乘境。

“常为诸佛所共称赞”。“诸佛”,十方的佛,都证明他们的功德,赞叹这些大士。“究竟菩萨诸波罗蜜,而常安住不生不灭诸三摩地”,所谓六度(六波罗蜜)也包括万行。对于六度万行种种的都彻底达到了究竟圆满。虽然究竟了种种的诸波罗蜜,可是安住于不生不灭的三摩地。“不生不灭”就是寂定,寂灭的寂。如《涅槃经》说:“涅言不生,槃言不灭。不生不灭,名大涅槃。”又《维摩经》说:“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所以不生不灭就离开生灭了。小乘依有余涅槃的道理而观不生不灭,偏于空。二乘是离开相,要破相而说空。大乘就从空入假,于有为——他虽然是有为,在作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种种波罗蜜,有修有为的事相上,而显示出本来无生无灭,“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不要拨开了相去见真,显相的时候就是空,相就是道;即事,事就是真如,就是实相。所以“终日度生,终日无度”,这些菩萨。在不生不灭三摩地之中,而广修种种诸波罗蜜,广修种种万行。

“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最近我们看了一本书里,是台湾一位老和尚的对话。这个老和尚入定,能一入四十天,他的基本功就是入定和念佛,教理不很深,禅宗领略的也不深,但是定功很深。有人问他一个问题,说:我们是不是要像老和尚这样成天在打坐啊?因为他都是有真实修持,所以直起直用,虽然不是很会禅,可是他这句话回答的就是自己的本地风光,并没有想安排一句话来回答你,我这句话要有禅机,要是这样的话,那禅宗的早就应该吃棒子。老和尚回答说:“我听了你说话,才知道我是在打坐。”所以在人家问他这句话之前,他并不知道他在打坐,可是他是在打坐。所以这不就是“终日打坐,终日无坐”。他不知道他打坐,你问了之后,才知道我是在打坐。所以过去有一个禅宗公案,记得不大清了。大概是药山禅师,在石头禅师那里坐着,石头走过去问他:“你在做什么?”他回了一句话:“圣谛亦不为。”就是圣谛我也不作。石头又问:“你是在闲坐吗?”药山回答说:“闲坐就是为。”什么叫有为,什么叫无为,这一点要好好体会。闲坐那是“为”,你要是以为闲坐是“无为”,你就永远不明白什么叫做道了。所以就是在现代生活里的事情,也能暗合到这里。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日涉万缘,一心空寂。乃能于布施、忍辱等六度悉都究竟,还安住在不生不灭诸三摩地中,不失定意。

“行遍道场”,于道场正行,无所缺少也。凡是所谓道场中的一切事、一切行都圆满了,叫“行遍道场”。“远二乘境”者,唯依一乘法,究竟彼岸也。这几句话也是很惊心动魄的!《十住毗婆沙论》说:“若堕声闻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若堕于地狱,不生如是畏。若堕二乘地,则为大怖畏。”“若堕声闻地,及辟支佛地”,若堕,你随着声闻地、辟支佛地,依照这些地去修持,“是名菩萨死”,这就叫做菩萨死了。“则失一切利”,你就失掉了一切利益。“若堕于地狱”,你要随着阿罗汉、缘觉这个道去修行的话,要生很大的怖畏;要比你去做破戒入地狱的事还要更害怕。“若堕二乘地,则为大怖畏”。又重复一句,这是经里的话,只能作这一个解释,不能作第二种解释。所以这个地方是“远二乘境”。极乐世界的菩萨都远二乘境,二乘种不生。所谓佛说二乘、定性声闻就是焦芽败种,是焦了的芽,腐烂了的种子。密教里头有戒条,在声闻众中住七天是犯戒。当然,如果是去度他们又当别论了。现在人很多只受戒不研究戒,破了戒也不知道。所以“远二乘境”。你破戒了、杀盗淫等等就要入地狱。但你不要害怕,破了戒不是最坏的事,最怕是坏了见了。因为破了戒之后你去忏悔,将来戒罪受完了,你这见解还是对的,还可以继续修。所以地狱中的众生如果肯念佛,一天罪报满了之后,一出地狱就是清凉华菩萨。当然守戒就是好的,我们实在是赞叹。但是现在还要进一言,还要重视自己的“见”。就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就是坏了见。他就要以损人利己为正当的,这是见的错误。“见”的错误不好办,所以舍身容易,舍见难。这是很粗的,当然很细微的,就好多好多见是难舍,所以菩萨一定要修“慈悲喜舍”。远二乘境这段经文,引出了戒和见的问题。所以密宗就特别重视,禅宗也是如此。沩山说仰山:“不贵子行履,只贵子见地。”见要是错了,就永远要继续错误。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广求多闻,要读诵、要修持,就是要使自己有一个很正确的见,一个决定的见!一个圆满的见!

阿难:我今略说,彼极乐界,所生菩萨,真实功德,悉皆如是。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

释迦牟尼佛叫阿难了,我现在略说极乐世界所生菩萨的真实功德,都是如此;如果广说,百千万劫说不能尽,都不可以穷尽。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佛告弥勒菩萨”,我们就要重视了,都是佛告阿难,这个地方是佛告弥勒,所以本经前半部是阿难当机。从这以后是弥勒菩萨最为当机,阿难退居第二位。本经第四十六品,佛告诉弥勒:“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我现在如实际之理,向你们宣说了这么样广大微妙的法门,就是指念佛法门。“一切诸佛之所称赞”,所以十方诸佛都称赞。“复嘱汝等,作大守护”。现在就嘱咐给你们,指阿难和当时在会的一切大众,菩萨以及地球上的两万人,你们要好好的守护,而且是大守护。所以在这个会上,弥勒当机接受了佛这个嘱咐。有人以为将来弥勒来了之后,所说的只是法相。当然要说法相,唯识观是弥勒成功的法门,但是弥勒菩萨接受了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必定要对于这个如是广大微妙法门作大守护,要讲述,一定大弘《无量寿经》。也就是下一个接班的佛,在这个问题上要接班。

“佛告弥勒菩萨、以及诸天人等”,在这个会上,地球的人是两万——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还有诸天人民、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佛告诉大家:“无量寿国”,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的声闻菩萨,功德智慧是不可称说。声闻就是从证果断惑的水平来说的,断了见惑、思惑相当于声闻的,称之为声闻。都是发大乘心的。所以弥陀是一乘的愿海,都是大白牛车。只要一向专念六字洪名,求生净土,使自己求生的信愿投入在弥陀一乘大愿海中,弥陀大愿之海就成了自己的大愿之海了。这就是这个法门的微妙,如是功德,不可称说。

“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这个国家微妙安乐清净,是这个样子。“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这一段话见于《魏译》。“微妙安乐清净”者。这段话古人没有人作过注解,我是第一个动笔的。《会疏》说:“庄严超绝,故云微妙。无有苦恼,故云安乐。无漏相,实相相故,故云清净。”极乐世界一切事相,皆是无漏之妙相。又实相无相无不相,故所显一切皆实相。因极乐所现之相是无漏相,实相相,故云清净。极乐世界的庄严超乎一切,绝妙!所以叫做微妙。“无有苦恼”,极乐国土没有苦恼,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叫做安乐。而且极乐世界是无漏相,不是有漏之相,不像我们世界一切都是有漏的。它的水鸟、树林,虽然跟我们世界这些形象一样,但是它是无漏的功德所成,是无漏所现出之相,是实相而现之相。实相是无相无不相,实相无相但也没有不相,不相也是相,无不相,两个否定,负负就得正,所以实相可以显一切相。实相所显之相,叫做清净。因此,极乐世界是“微妙安乐,清净若此”。如此的安乐清净,“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释迦牟尼佛对当时在会众弟子说的话,你们何不力为善,好好为善念道之自然。《净影疏》解释:“何不力励为善求生,名‘力为善’。‘念道之’者,自然往生,名念‘自然’也。”“力为善”,就是用力地去行善。“念道之自然”,你念佛自然就往生了,不用自己费什么力量,自然达到的,这叫“念自然”。所以《净影疏》的“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完全归到念佛法门。这是中国大德的解释。

《会疏》说:“‘何不’二字,激劝之辞,即通二义。善有两种:一、称名念佛,是名善本。二、广行诸善,回向得生。念通二种:念谓能念,道谓所念。道亦有二:一、弥陀本愿,是名他力大道,不藉自力修善,一超直入,故名自然。二、三乘所证道,无为自然,性不造作,故亦名自然。虽互二义,正在初义。”日本大德的解释就广一些:“自然”,弥陀的本愿是他力法门、他力大道,靠他力,不是依靠自己力量在那修持,所以临终佛来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还有经说:佛以三昧力使得临终的人也入三昧,因此,自然而然发生正念随佛往生。这是非常自然,也不是自己力量所能达到的,这样叫做“自然”。又“自然”,“三乘所证道”,三乘道的行人,他们所修的道就是无为。无为而自然,你有为就不自然了。无为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由于造作而成的。人也如此,有的人就是很天真,有的人很多做作,是真是假,在这个地方就可以看出来,造作的人比率真的人往往差得很多。没有眼睛的人就把造作人的表现,认为很有道德等等,但他是做作的。咱们通常说的假道学,那就是做作。因此,三乘法也是无为自然,没有造作,所以叫做自然。“自然”包括两个意思,可是《会疏》的意思,重要的还是在以前,净土他力法门为正,所以自然。

从这两说来比较,《净影疏》就以为善去求往生,叫做“力为善”。以念佛自然得到往生,叫做“念自然”。其言简要。其意以行善功德回向净土,力求往生,名为“力为善”。此说甚好。下云:自然往生,为“念道之自然”,则所言过简。《会疏》胜之,直指称名念佛为善之根本,是乃正行。“广行众善,回向得生”,亦是“为善”,是乃助行。正助并举,主次分明,是《会疏》之长也。至于“道之自然”则《会疏》更胜。就是“他力直超”,用他的力量直超,这个叫做自然。亦无为无作,也无为、也无作,这个也叫自然。然以初义,他力直超作为自然为主。《会疏》这个说法很好。因为和净土宗的奥妙相同。他这里虽然是两种,也互相含摄;这两种互相含摄在念佛之中,暗合道妙。所以蕅益大师说:“从事持达理持。”你只要事上持名,就是老老实实的一句一句这么念;可是从事上持名就可以自然而然不知不觉而达到理持,到了理持,那就无为无作了。所以第二种自然也可以包括在第一种里面。

下面我们用的是《古译》,《古译》当中有一大段句子,有八处都见了“自然”两个字,如“自然严整”、“自然无为”、“自然保守”、“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自然所牵随”。可证“自然”二字,实具要义。所以这个“自然”不是无因外道所主张的那个自然。我们不要因为这个字相同就以为它的实意相同。好比有的把凡是用自然都回避了,因为外道用过这个就不能用,有的时候也没办法,像“无为”二字,中国道教常常用,本经也用无为,这个不妨碍,但我们的意思比它深。又法尔如是,名为自然。“自”者就是自性,“然”,《楞严经》讲“清净本然”。“自然”,就是自性的“自”,和清净本然的“然”。自性清净本然,就称为“自然”。自性的本然,就是真如、实相。所以“念道之自然”,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念实相。上面《会疏》的解释,念佛就得到往生,“念自然”。以持名念佛就是“力为善,念自然”,同时这里就是念实相。为什么说持名就是念实相?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的解释最好:“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整个实相的全体)作依作正”,作依报、作正报,都是实相。所以现在倒过来说,依报也是实相,正报也是实相。“作法作报”,法身是实相,报身也是实相。“作自作他”,他方的佛是实相,我是自,我也是实相,你们也实相。乃至“能说所说”,能说的,所说的,所说的经文。“能度所度”,我们去买螃蟹什么放生,我是能度,螃蟹是所度;这菩萨在度我们,菩萨是能度,我们是所度。“能信所信”,我们信极乐世界,我是能信,极乐世界是我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这一切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实相正印所印出来的。实相如图章,印出来一切印文,这一切都是实相这个图章印出来的,“实相正印之所印”!你看蕅益大师这个话,跟咱们净宗的“一切皆成佛”,跟《楞严经》的“一切事究竟坚固”,这都是所谓在言教之中登峰造极的东西。所以印光大师赞叹,释迦牟尼佛再写《阿弥陀经》的注解,也不会超过蕅益大师。我因为这句话而佩服了印老。

过去指三大德里头,我总觉得印老弱一些,但是印老敢说这样的话,没有金刚骨头,就不敢这么说。是故《会疏》以无为无作为道之自然。复以他力法门,一超直入为自然,并指为道中之正旨。与《要解》之说,辞异而旨同。依信愿持名,他力大道,即得往生极乐。因此,持名就是念实相,念道之自然。一超直入妙庄严路。如是之道,法尔自然。

出入供养,观经行道,喜乐久习。才猛智慧,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容容虚空,适得其中。中表相应,自然严整,检敛端直。身心洁净,无有爱贪。志愿安定,无增缺减。求道和正,不误倾邪。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

本段显极乐会众的殊胜功德。“出入供养”,极乐世界的菩萨到各个世界去供养诸佛,这是修福。“观经行道”,就是修慧,看经、行道。彼土圣众,于此福慧两种庄严,悉皆喜乐(欢喜、法乐)而愿意久久修习,没有懈倦。所以极乐世界没有退缘,老在增上,这也就是我们要生极乐的原因。“才猛智慧”,“才猛”,就是本经〈法藏因地品〉中称赞法藏比丘,“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之义。高才勇哲,就是才猛有智慧。所以“才猛智慧”意即慧根猛利,才能超世。“心不中回”,“回”是退,中途退了就是“中回”。所以退转者,信念不坚,遇缘则退。极乐圣众,智慧猛利,断疑生信,坚固不动,如金刚山,故“心不中回”一往直前。“意无懈时”。“懈”者怠也。懈怠之因,愿不深故。愿不深切,行持无力。故时勤时懈。常自放逸。但极乐圣众,深达至理,信深愿切,故勇猛精进无有懈怠之时。“外若迟缓”,“迟”是迟徐,安安静静地、慢慢地。“缓”是缓和。所以“迟缓”就是安闲沉稳而不紧张急躁。“驶急”,“驶”者疾速,很快。“急”者紧张、急速。所以“外若迟缓,内独驶急”者,指其表现于外的是很宽缓安闲,好像没有事,但其内心则精进不已,念念相继,没有一念懈怠;心心无间,不令刹那失照,所谓“片刻不在,便同死人”。就没有同死人的时候,所以叫做“内独驶急”。

“容容虚空”,“容容”是和同之义。我们能融入叫做“容”,跟大家能够相和、相同,所谓没有标新立异。“容容虚空”,指圣众之心和同于虚空。虚空没有边际,自心也没有边际;虚空无一物,自心也无一物。虚空是空无,可是森罗万象十方刹土依空而生。虚空建立万物,所以自心也建立万物。“无一物”就不落有边,“容万物”就不落空边,所以不落两边。无一物而能容万物,无一物是空,容万物是有;双照空有,空也照了,有也照了;容万物而无一物,就空有俱泯(空有都没有了),从容中道,自然合乎中道,所以“适得其中”。“适”就是适合,“得”者是契会,无所得就是契会于中道。像《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即无住,无住即生心,这就是中道。“中表相应”,“中”是内心,“表”是表现于外的。菩萨心契中道,得于中而形于外,故表里一如,自然相应,没有安排造作,所以就“自然严整”。“严整”,严肃整齐,指圣众之威仪,“检敛端直”,自然庄严整齐。“检”是检束,不要分散;“敛”是收敛,就是“耳目口鼻皆当自端”的意思。收视摄听,外绝诸缘,不追逐所看之物,收;听内自己,反闻自性,这都是收敛之意。“端”是端正,“直”是不曲,正直之意。所以“检敛端直”,收视摄听,心不外缘。外指身仪之端庄,内指心意之正直,就是身心俱端。这样就“身心洁净”,心不去追逐外头的尘缘,所以身也清净,心也清净,耳目口鼻身心都端。于是“无有爱贪”,也就没有所爱与贪求了。

“志愿安定,无增缺减”。“安”就是决定、坚定,无有动摇变易的意思。彼土的圣众所发的誓愿,自然坚定,没有忽增、忽减,忽过、忽缺等等这些事。如经云“纵使身在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正是“志愿安定,无增缺减”之范例。

“求道和正,不误倾邪”。“和”字很重要,自然中节。极乐圣众和平中正,以求无上之道,故不为倾邪所误。“倾”是歪,“邪”就是邪恶与邪外。现在种种邪恶很多,一不小心,很多修行人上当,就为倾邪所误了。极乐世界圣众不为倾邪所误,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按着经书的约束和教令,所以要尊重经教,皈依三宝(皈依就是皈命),要皈依法。所以密宗,违反了佛说的话就要入地狱。这一条戒就不得了,随便就学密,入地狱有份,你老破戒。现在还有很多人就想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弘法也很有功,但是出了许多不符合于佛的原意,自己杜撰的一些说法,这就有谤法的过失,不知不觉有好多地方变得功不抵过。“约”是约束。“令”是命令、教令。“不敢蹉跌”,不敢稍有损失,稍有违反,稍有疏忽,摔跤了。“绳墨”,指木匠做工拿的墨线,绳子带上了墨,一弹,木头上就有一条线,匠人就按这条线来锯,不敢有毫厘之差。极乐圣众遵行经中教言,若匠人之于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于蹉跌,不为倾邪所误。本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佛”,“无得为妄,增减经法”,于此同旨。盖“离经一字,便同魔说”。世之行人,唯当以圣言量为依止。

“咸为道慕,旷无他念,无有忧思”。第一句,心所慕求者都是至道。第二句,旷者空旷。其心空广没有妄念。第三句,信心坚定,因为有了正信,愿力很坚固。又智慧明了,于世间的一切事情没有忧虑,对于法也无疑,所以才能够做得到“无有忧思”。从净土宗来说,“旷无他念”,就是万缘要放下。“咸为道慕”,慕道就是一念单提。“无有忧思”,当念就是。一声佛号,万虑齐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罄然独存,何喜何忧。故云“无有忧思”。

自然无为,虚空无立,淡安无欲。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含哀慈愍,礼义都合。苞罗表里,过度解脱。

“自然”二字,亦贯全段。乃因“适得其中”而自然如是。已经恰好的从容在中道,所以他“自然无为”。不因造作而达到的,自然安住于无为法中,这才是真的无为。如果是由于造作,造就是为,那就是有为。“虚空”,指心如太空,开广没有边际,离垢无染,空中是不受一尘,空啊;“无立”,就是禅宗说一法不立。一天来个禅宗临济寺的人,到最后说,求求你给我说两句吧。我说:“我此门中,实无一法与人。”那就是禅宗的话,一法不立。若立了一法就是害人了。所以“虚空不立”,如太虚空,一法不立。“淡安无欲”,“淡”是淡泊。所以诸葛亮教子就是淡泊宁静。“安”就是宁静。所以“淡安”就是淡泊宁静,水流平满之貌。指水波相继,相似相续,此喻心离断常。平满喻平等圆满。“无欲”,欲者,《大乘义章》曰:“染爱尘境,名之为欲。”又曰:“于缘欲受,称欲。”又《俱舍论》云:“欲,谓希求所作事业。”根据以上诸说,就是本经中“舍诸爱着”与“亦无希求、不希求想”等,都是“无欲”也。此上三句,显“实际理体,不受一尘”。但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故续云“作得善愿,尽心求索”。有了善愿,尽心去求索,要实现这个愿,像法藏比丘,要实现超胜一切佛国这个愿,先五劫是结得善愿,后来的修持就是尽心求索,去实现这个愿。极乐国土大菩萨也都是如此,“作得善愿,尽心求索”。前面已说到,淡安无欲,没有希求、不希求之想了。这又有大愿,又尽心求索,正与本经的〈德遵普贤品〉一样。〈德遵普贤品〉说:释迦牟尼佛会中来的这些大菩萨,都“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又都“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我们初入佛法要想深入,就要善于去发现这些矛盾,再去解决这些矛盾就深入了。第一步往往发现不了,第二步是发现之后解决不了,这就是我们用功的过程。这个你看着是矛盾,实际正好是事理无碍,空、无相、无愿这是理,而无量行愿是事。所以终日度生是事,终日无度是理;终日度生、终日无度,事理无碍。所以大乘法门,必须是事理无碍,不是偏于某一边。事度的菩萨,他们偏于事一边,阿罗汉偏于空一边,这都是圣贤,但都有所偏,不是圆。圆,首先要事理无碍,再进而到事事无碍。

“含哀慈愍”,“含哀”是大悲心,心中很哀念众生;“慈愍”是怜愍众生。以大慈悲故,虽明知实无众生可度,而度生之行愿无有穷尽,故“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礼义都合”,所发之愿,自然契理契机,照真达俗。契理照真,故其大愿,实相为体,究竟了义,力用无量。契机达俗,故善契机宜。所以合乎礼、合乎义,方能弘扬教义,普利众生。“苞罗表里”。“苞”是包含,“罗”是摄取,“表”是事相,“里”是理体。所以这些大士,事理双圆,真谛和俗谛并照,众妙齐收,万类普摄。上智下愚,悉得度脱。世出世间,融通无碍。“过度解脱”,“过度”者,这是《吴译》的题目,称为《过度人道经》,“过度”表示自己出生死,也令众生出生死。“解脱”者,解惑业之缚,脱三业之苦。《唯识述记》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又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盖谓圣众大愿,能令自出生死,并摄一切有情,出离生死,永得解脱,合乎事、合乎理,让自己和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故云“过度解脱”。

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光精明俱出,善好殊无比。著于无上下,洞达无边际。

这一段就是很多人读经不懂的地方。“自然保守”,即宗门所称之保任。禅净本来不二,所以“自然”就是保任的任字,“保守”就是那个保字。任者任运,要行便行,要坐便坐,没有那些这样、那样的考虑,更没有装模作样。“保”是念念不异。前念跟后念安住于实际的法身实相之中,叫做“保”。自然就是任运之义,故任运保守正是禅宗的保任。一般来说保任是悟后的事,这个地方怎么一上来就把这个解释为保任呢?“一旦开达明彻”,才是大悟。要知“悟”有种种层次,在以上这些境界,这些大士何尝不是悟。所谓宋朝的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不计其数。六祖,第一次听《金刚经》已经有所悟,就超过神秀了。你看看一个文盲马上超过神秀,这是为什么?就是他比神秀多一点悟,但是还不彻底,所以再次才证悟。高峰,中峰国师的师父,第一次大悟之后,第二次又多少年之后才悟。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刚是个小悟就觉得不得了。这大慧法师是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次,这才是精进。所以保任搁在大悟之前没有矛盾,因为以前说的已经是甚为深玄的境界了。

“真真洁白”“真”者就是一真法界真如本性妙明真心与本经的“真实之际”中之真是一个字今云“真真”者表明不是对妄而说的真而是绝待的真乃真中之真“洁”就是无垢“白”就是无染没有垢污没有染好好一件白衣服一染再也洗不掉了所以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洁白百丈禅师的话:“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心性没有染本来就清净、又无染那就是“真真洁白”所保任者正是此无染本净的绝待真心但是明心见性这个“见”的程度和水平还大大有差别当信佛经语深佛经是无尽藏境界很深禅宗亦复如是所以悟了的人和悟了的人相见也有高下有很多问答是非常玄妙、非常殊胜就在这儿

“志愿无上”,所发的志愿是无上。“无上”,《往生论注》说:“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在理体、在自性穷尽,没有再过于这个的,称为“无上”。总之禅宗说,不堕在法身数中。一般以法身为极则,到了法身出生报化。禅宗不落在法身数里头,一般以毗卢遮那为法身。唐朝的国师跟皇帝说:“陛下,你应当在毗卢遮那佛的头顶上行走。”超过法身,这叫做法身向上事。又如宗门《宝镜三昧》曰:“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此正是不堕法身数中。毗卢顶上行走,禅宗极则法身向上事,在净宗是寂光上上品。是以此为志愿的,故云“无上”。“净定安乐”,“净”是清净,“定”是不动。“净定”,其心清净,寂然不动。“安乐”者,安然自在,任运常乐。而这个乐,是超过一切无法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