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53(菩萨修持第三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㈣正业,以无漏智,都是无漏,所以到了“正”字就不是有漏。漏就是见惑、思惑。在见惑、思惑之中就是有漏,离开见惑、思惑就是无漏。思惑就是贪、嗔、痴、慢。见惑十种: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贪、嗔、痴、慢、疑。这都称为惑,也就称为漏,无漏的智慧就离开这些。㈤正命,“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为了维持生命,有五种是邪命:⑴你要在人间现出种种奇特之相来求利养。所以现在有人说我要得神通,得了神通我来弘法。这都是不对的。⑵自说功德求利养。自己说我有什么功德、功能。⑶学占卜。像算卦、看风水、无所不能,这都是违反佛法的。也就是大家水平还是低,如果水平高一点,上当的人也就少一点,大家不明白。医卜星相,比丘是守戒的。⑷高声。故现威势,来要求人家进供来求利养。⑸说所得的利。在台湾时就说我在美国多少人供养我什么……;到了美国就说我在台湾多少人供养我什么……,号召大家来供养。这都是所谓邪命。所以正行八圣道没有这些。㈥正精进,以无漏智来勤行精进,趋涅槃。㈦正念,以无漏智于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㈧正定。以无漏智相应,正住于理(理是本体,正住在本体),决定不移。正是什么?因为不偏、不邪,所以叫做正;能够达到涅槃,所以称为道。

《华严离世间品》说:八正道都是菩萨道,不过小乘也修这个法。他说,正见就离开一切邪见。正思惟就舍一切分别心,随顺一切智,乃至到正定,就是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七觉支、八正道等卅七道品,虽属小乘法,但很深玄不限于小乘,所以跟大乘是相通的。如《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净名》云:“道品是法身因。”又《涅槃》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所以《弥陀疏钞》说:“道品是一,观智大小,固无定也。”就说道品是一,但是观的智慧有大有小,因此这个也就不定了。

“修行五眼”。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菩萨志求佛德。佛德无量,故略举五眼,以概其余。此之五眼,“照真达俗”。能够见到真空,及如来藏中不空实性,所以是“照真”。复能见无数世界之色,于彼中众生根性及死此生彼之事,所以叫“达俗”。因为能够照真,所以自觉能够圆满,达到究竟;以达俗故,就能够知道世间种种的根机、种种的病,来随机设教,度生无量。今此净土一法,正是照真达俗之极至。所以《无量寿经》的好处,就是“照真达俗”这四个字,不但照真,而且达俗。“照真”显真谛,“达俗”明俗谛,肉眼能够达俗,天眼也是达俗;双举是中谛。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因为“照真”,所以“如实”,都是真实——真实之际,真实之慧。你“达俗”,才能普度,普惠真实之利,万类齐收,究竟度脱。“照真达俗”就是净土宗最主要的内容。

一、肉眼,就是人间肉身长的眼。能见现前一切色相,这“肉眼简择”。

二、天眼,是天道所得的眼。《大智度论》说:“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天眼能看到自地,就是他天界与下地,属于他下地的眼睛都能看得见,种种人和东西,是近是远,是粗是细,种种色相。不一定是颜色,这个色就是形象,都能够明了、照见。又《净影疏》说:“一切禅定,名为天住。依禅得眼,故名天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这个禅定是,一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所以进入到某禅,就达到某天的境界。禅定就名为天住。天就有天眼,依禅定得到眼,这就叫做天眼了。能够看见众生从哪儿生至哪儿死,从此世界到彼世界,从人变成狗,又变成老鼠,这些都知道。天眼实具以上两义:一者从报得,一者从修得。《净影》所云,是指修得者。生到色界诸天自然生得这个天眼,属于报得。就像大家现在说天上有七公主,她一生下来就有天眼,何曾修?这属于报得。也有很多人一生下来,就带一些神通的;有的人不但能看见,而且眼睛放光,夜里可以看书;有的神通能知道很多事情,这都属于报得,前世带来的,不是修成的。所以天眼就通达。又“通达”者,《智度论》曰:“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碍故求天眼。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上下悉皆无碍。”肉眼就是看见近,看不到远;看见前,看不见后;看见外,外头看得见,里头心肺怎么样?这个不知道。白天能看,夜里没有光就不能见;天上能看,地底下什么样看不见。所以要求天眼,天眼就是远近、前后、上下、内外都能看,没有障碍。所以叫做“通达”。但是在咱们秽土得到天眼通,眼睛所看超不过三千大千世界。阿罗汉也是如此。极乐世界菩萨的天眼,见十方恒沙世界及众生的生此死彼、死此生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三、法眼。今经说“法眼清净”,如《三藏法数》说:“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这八万四千种法,一切法我都要知道,而且我还要能行,知道该怎么做。又要知道修哪一种法,能够证哪种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的方便门,怎么才能够让他学会修这个法,用什么方便让他能够修、能够证,这样的眼叫做法眼。必须得清净,没有染污、没有垢染、爱着,才能遍知这一切。所以菩萨对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道种种所行之法与所证之道,还知道种种方便的办法,来普度众生,这个叫做“清净法眼”。

四、慧眼。望西曰:“缘真谛智,能照空(真空)理,故名慧眼。”“见真”,净影说:能够见到真空,所以叫做见真。《大智度论》说:“慧眼能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破相空理,把相破了显出空来了,这个空理他能见。所以这个见,就不一定是用眼睛看见那个见;以心眼见,也是见。“及见真空”,它不是一个有形象的事情,实际是“了了见无所见,无所见了了见”。所以见空是这样子,你真正清清楚楚的看见了,可是没见到什么;你没见到什么,真的清清楚楚地看见了,这个“见”字要这么体会。又说:“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为了实相,你就要求慧眼。得了慧眼,就是平等法,就不见众生有生有灭、有一有异,离开了一切执着,你就不受一切法。这样一切都无所谓分别,你也就无所谓简择,也就不受一切法。底下一句很重要:“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所以佛法之殊胜,随时都能流露出来。什么叫慧眼?能见真空,不见一切众生,不受一切法,而且智慧本身自内就灭。

又《思益经》问:“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所以者何,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过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见无为法。”问:慧眼能见什么法呀?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你要能见到一个什么东西,那不叫做慧眼了。“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有为法都是虚妄分别,我不见这个虚妄,我离开虚妄。“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所以不见有为法,无虚妄分别,才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既然无为,就无所有、就空,“过诸眼道”,不是眼睛所能及的了。所以慧眼亦不见无为法。这两段关于慧眼的解释很殊胜。所以黄檗《传心法要》,那是一部成佛的书。到了最后他就说:“无分别智,如金刚王宝剑。”人就问黄檗:“争奈有金刚王宝剑在?”所以这一问问的很厉害,你不是还有个金刚王宝剑呢?黄檗答:“剑自断剑,智自害智。”这个剑,自己断自己;这个智慧,自己消灭自己;就是这的“智慧自内灭”。要知道“佛经语深”!所谓这些道理,要很深的体会。所以“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你和这句话对头了,就依此来执去做,那这句话就是万劫系驴的橛子。所以不见一法当情,也是一法不立。那么你念佛,这不是有了一法了?念佛妙就妙在这儿,念即无念。你真诚恳了之后,念本身就无念了。所以一上来,还是有心在那儿念,慢慢的就会自然而然的,有时就会出现暗合道妙的情况,常能暗合道妙决定往生。再高明一点,你常暗合道妙,也就可能明合道妙了,明合道妙就是“带角虎”了,现世为人师,当来作佛祖。比方说“智慧自内灭”,“金刚王宝剑”,“剑自断剑,智自害智”,一般人怎么下手?连理解都不容易。但是叫念佛他会,所以阿弥陀佛大恩大德就在这儿。而实际都是一个道理。阿弥陀佛这个法,就是有特殊的方便,这是极深、极玄奥的道理,使愚夫愚妇能够奉行,也能够暗合。所以“无住生心”要到地上的菩萨才能做得到,地前的三贤,无住的时候不能生心,生心的时候不能无住。凡夫怎么无住生心?那无住生心是极妙的,或者说有,六祖听两次就超过神秀,第一次超过神秀,第二次就是天人师得衣钵。好是好你怎么办?可是念佛的人,万缘放下就是无所住,一念单提就是生其心。真正要做到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就是无住生心,就暗合道妙了。所以巧入,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一般的修持是正合,明合道妙,正入无生,那难呐!所以这就是方便,能够普度一切。以上广引经论以释“慧眼见真”之旨,内中以《思益经》与《大论》之说最为精妙。盖了了见,无所见,不见有为,不见无为,方名真见。若有所见就不叫慧眼了。所以“智慧自内灭”,也正是《心经》的“无智亦无得”。它自内就灭了,还有什么叫做智?所以讲转八识成四智是法相,到了深的般若,无智了,也没有得了,这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佛眼。如来之眼,名为佛眼,即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佛眼具足”,一切眼的功能佛眼都有,称为“具足”。⑴朝鲜憬兴说:“一切种智为体(佛有一切种智),无法不照,故云具足。”⑵中国《法华文句》说:“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本胜”,佛眼之本,是无上殊胜。但亦兼具劣者,劣就指其余四眼。当然,其余四种比佛眼就是劣了,劣它也兼备,四眼都入了佛眼,这都叫做佛眼了。所以圆人就是法法都圆,小、始、终、顿全成了圆法,无法不圆。到了这儿,一切都成了佛眼了。至于本胜,就是能够见佛性。所以谁也没有说过这个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印度那些大德遍参,没有人说过这个话,一切宗教界也没有说过。佛性,只有佛提出来,别的宗教提不出来。兼劣者,兼具其余四眼之用,故能照真俗二谛一切法也。本胜兼劣,是指佛眼能够照真达俗。也有人说佛就不是肉身了,怎么会有肉眼呢?《大智度论》说:“慧眼、法眼、佛眼虽胜,非见众生法(但不是见众生的法)。欲见众生,唯以肉眼。”总而要化度众生,就现出了有相的佛,所以也兼肉眼。这就是五眼。

“觉了法性”。《净影疏》曰:“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名了法性。”憬兴云:“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觉了中道第一义,故云觉了法性。”能跟佛的一切种智相应,能够觉、能够了,中道第一义谛。中假空,中道,即空即假,第一义谛,胜义谛,所以这个叫做“觉了法性”。又云:“亦见佛性,故云觉法性。”故知佛眼能觉了法性,即《法华文句》所谓之本胜,非余眼所能及也,是显佛眼之彻。至于具足者,显佛眼之圆,具足一切眼之用也。

底下设了一问,别的经里,慧眼跟法眼的次序,像《金刚经》,还有一两种别的经,跟本经不一样。本经慧眼第四,法眼第三。跟本经一样的也有,所以有两种类型。⑴法眼、天眼与肉眼所见的都是俗谛。法眼也见众生,应该修什么法等等,没有离开众生的心念,怎么跟它相合。慧眼始见真谛,见了佛性,见了真空,真就比俗好,所以本经法眼第三,慧眼第四。⑵若论起修之次第,就是你先须要了达真空,然后方能导俗,才能度众生。所以有的经像《金刚经》,就把慧眼居于前面,就是因为要先见了真空,才能够度生,因此慧眼在前,法眼在后。如《华严演义钞》说:“为道养生,先修肉眼(要利众生,先修肉眼)。肉眼见粗,不能见细等,次修天眼。天眼见(种种形)色,未见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见理,未能见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圆(法眼还没有圆满),故修佛眼。”所以这种说法跟前说是不一致的。慧眼在前,就是先要见真,然后才能度生。他认为达真方能导俗,这就是另外经典的次序。至于本经就以为真谛超胜于俗谛,所以慧眼作为第四。这个地方没有什么要决定必须哪一个好,用不着。

本段经文,从“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觉了法性”,这一段的意思很深刻。首在我们必须要明了佛的密藏,就好像“探水得源”,研究一个问题,找到它的源流、根本。“寻枝得本”,得到了根本,就不愁枝末,枝末是必然会得到的。古云:“得其一,万事毕,得其本就不愁末。”所谓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体,明白佛的密藏,自然就能调伏诸根,如手握金刚王宝剑(黄檗的话),来者俱斩,佛来斩佛,魔来斩魔,自己也不存,剑自断剑。就善于调伏,我们身心就和顺,“深入正慧”。身心俱调,正慧明了,所以烦恼的余习不断而断。而且是志愿无上,随顺如来,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故以七觉圣道,成为自己的履践。佛的五眼,也就成为自己所修习的内容我们都要“照真达俗”,要明白真,还要了达俗。所以自觉觉他,从容中道精进不已也就可以明了本具的佛眼彻底知道佛性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从明了诸佛密藏出发到最后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所以一切妙德,无不从佛的大智慧海流出;一一妙德,无不又流回到大智慧海的。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辩才”就是说法之才,所谓智慧辩才。因为说法很难,总是我们去说就很容易有所偏离。从“辩才总持”至“远离颠倒”,这一大段是说极乐世界菩萨的慧辩功德。“辩才总持”是《宋译》,在《魏译》里称为“具诸辩才”,所以“辩才总持”可以做两种解释:⑴“总持”就是“具诸”之义,表彼土大士具足种种辩才。⑵总持即是陀罗尼,总持一切,就说极乐菩萨得了辩才陀罗尼。得了陀罗尼永远不会退失。“自在无碍”,所以菩萨的辩才是一切无碍。辩才无碍就是四无碍。《涅槃经》说:“菩萨能如是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法无碍”,对于一切法无有碍,没有一个地方有抵触,我说不了了。“义无碍”,义理上无有碍。“辞无碍”,指言说。言语难以表达之境,辞无碍之人,可用譬喻等等来做方便说明。“乐说无碍”,没有说我疲倦了,我不高兴说了,无有疲倦,善为言说。这叫四无碍。极乐大士具足如是种种无碍妙辩,无有障碍,故云“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上面我们说了知道真、达本,这一切一切是根本智。所以根本智易会,差别智难明,从根本智就要入差别智。所以善解世间无边方便,这个是差别智,也可以说是权智。要善于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和他所喜欢的东西,随他的根器、随他之所宜,很善巧的跟他说法,这样才能契他的机。随其无量无边的方便,善为说法。“所言诚谛”,所说的话非常诚恳,非常真实,“谛”是真实。因为明了根本智,所以契了实相的理,有真实的智慧。现在又有差别智,知道他的机,可以随他机而说,所以听的人就觉得“深入义味”。他又知道意思,又有趣味。有意思就是你有内容;觉得有趣味,就对他的机。说的都是些低级、庸俗,他很有趣味,这不叫说法,叫做绮语。你说的又契理、又契机,又有趣味,又有内容,随其机宜,普令闻者入于义理,深得法味,皆得度脱,这就是“所言诚谛,深入义味”。所以这样就能够“度诸有情”,闻法得益。“演说正法”,因为契理,所说的法都是正法。“正法”,就是真正的道法。《胜曼宝窟》曰:“佛能以正法授与众生。”如是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所以现在有人还拿练功的心来学佛,希望很快成就,都是有相有为,那不是佛法。“无相”,净影说:“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无相与空”和“眼跟目”,虽字不一,意思一样。因为诸法是空,所以叫做无相。又《涅槃经》说:“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密教于有相无相有浅略与深秘之二释:⑴其浅略者:谓凡夫所见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知易见,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⑵其深秘者:谓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无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故云无相。非是无色无形也。“无为”,没有因缘造作,所以叫无为。不是靠一些条件,一些有计划的安排、造作,称为“无为”。无为也通于无作(第十七品解释过)。

“无缚无脱”,没有谁捆住你,也无所谓得解脱。所以禅宗有一公案,有人请教祖师说:“我业障很深,希望得到解脱。”祖师说:“谁捆你了?”听话的人当下就悟了。“无缚无脱”。世间以无明烦恼叫做缚,以断惑显真叫做脱。但不知道无明实性即佛性,本来是一体。法性如水,无明像冰。水就无碍,到哪儿都能适应;冰就有碍,刚强难化,哪儿都不适应。冰跟水现相虽殊,可本体都是氢二氧,没有两样。所以无明之冰,全体就是法性的水,无明与法性没有分别。既然冰跟水是一样,所以就没有什么叫做缚、什么叫做脱。

“无诸分别”,没有种种分别就是不二,不二就是如。所以妄想就是分别,你再着在上头就是执着了,就不能证得。法界本来的实际理体,是不二的。《维摩诘经》说不二法门。是平等没有差别的,所以叫做如。诸法皆如,所以称为“如如”。《大乘义章》说:“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你也如,我也如,他也如,大家都如,所以就称为如如。“如非虚妄”,如是实际的本体,不是虚妄,所以就称之为真如,是真谛。这都是名相,要懂,这是表真实平等、非虚妄之法。《文殊般若经》说:“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这是简称,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能够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金刚经》有这话:“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谓“一切皆成佛”、“一切事究竟坚固”,都是一脉相传的。所以听了这个法,不生惊怖,不害怕也不怀疑,如是能够坚持的,你很快成佛。这就是文殊菩萨给大家授记了。《大宝积经》说:“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诸法的本性都跟佛性相等。就好像冰:有各种各样的冰,但是冰的本性都跟水一样。现在到了哈尔滨,那冰做成千奇百样,有的很怕人,有的很漂亮等等,实际就是氢二氧,所以是一如。一如,然而千奇百样。如果能够相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没有分别了。所以我们爱憎取舍就是毛病。这样的话,没有分别就远离颠倒了。“远离颠倒”,如上所说,万法本际,皆契实相,故无颠倒。颠倒者,如罗什大师注《净名经》说:“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盖谓有见与无见,各有所执,皆违诸法平等之相,故名之为颠倒。

从“于所受用”至“不希求想”,表极乐世界菩萨平等游于十方佛国,去供养听法,知一切皆如,没有颠倒。对于极乐世界的受用,以及他方世界所得的受用,没有取着。游于十方净国,亦无爱乐。于诸十方秽土,也没有讨厌。所以一天我跟人说,你不要把我们要求往生这个愿——欣仰极乐,厌离娑婆,这个“厌”当作讨厌讲,要当作讨厌讲就错了。所以往生之后,有很多人擐大甲胄,还要来,还要永久的来。厌离就是没有留恋,对于娑婆世界没有一件事情舍不得的。如果还想再贪着一点,色声香味触受,就叫留恋。留恋娑婆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而不是对于这个地方起了一种讨厌心,再也不来了,那就不对了,不是这种情执,要平等普度。娑婆世界正是在于要平等普度。要知道我们所遇今生的这些人,不管是好是坏,都结了很深的缘,这些有缘的众生你不度,你度谁。

“亦无希求不希求想”。《金刚三昧经》说:“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入道有多种路,但是重要的不出两种:一种是理入。一种是行入。一种从本体、理,来进入道的门,一种是从实行入。行入有四,其中第三为“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世人长迷”,世人就是迷,“处处贪求”,我要求这儿、要求那儿,求名闻、求利养。有的人只知道我求利不好,不知道求名闻,愿意人家都知道我、恭敬我,跟求利、贪财的人是一样的事情。所以名闻利养,我们要警惕!这名闻还在利养的上头。所以不贪财是不错了,但是你还在求名闻,跟那贪财的人没有多少分别,常于贪求,就叫做求。智者悟到了真谛,就“安心无为”。一切法皆是本来无所有,本来寂灭。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在这个地方安心,那是真正的安。我们就没有法子来形容。这种安,超过一切世间,无所为了,还“为”什么!佛的功德智慧都具足了,无所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所以叫做无所求行。所以本段“无希求想”,对于一切佛刹“无爱无厌”,也没有爱,也没有讨厌,也没有希求想。无希求想,就是无所求行。可是还有“无不希求想”,就是对于不希求也没有了。一法不立,才是真正的无求。又“无希求”,是无为;“无不希求”,是不住无为。所以禅宗的话:“有佛处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不在那儿呆着。那么无佛处怎么办?“无佛处疾走过”。所以禅宗就不给留一点点的叫你执着之处。我们净土宗,先不要求你离相,你执着就执着,先念起来,暗合道妙。不着有为,不住无为,方契中道。你说我就要无为,不要有为,这就是求,就是有爱有厌,爱无为,厌有为。所以智慧是自己能够排除自己。“不着有为”,我们在着有为。到了无为,也不住在无为上,这才契入中道,就成理入了。先不要去希求,这是行入;到了亦无希求,也无不希求,就从容中道,这就是理入。到了这些地方,就是讲极乐世界菩萨的修持,那不是我们的境界。

游于平等,极乐菩萨有大慈悲,愿饶益一切有情,故于一切众生,不计亲疏恩怨,亦无彼我之分,更无违怨之想,人是我非。彼我就是人我。人和人之间好多意见,都是人我是非,都是自己是、对方非。违顺,同意我的是顺;反之,和我相违,甚至跟我结怨。他就没有彼我违怨之想,视同一子,平等普度。何以故?因为“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极乐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要给大利益之心。

以下数句经文,重明自他两利与平等说法之德行,因游刹度生均不离说法。但说法不能离自觉,故下云:“舍离一切执着,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重明自利之行圆满。此四句以舍离执着为首者,因此实为入道之关键。世尊睹明星而彻悟本心,开口第一句便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故知舍离妄想执着,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故经续云“成就无量功德”。“无碍慧”,指圆融通达之佛慧。《大集经》云:“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他要“舍离一切执着”,妄想执着他都舍离,已经成就了无量功德。以无碍的智慧,“解法如如”,就是彼此都如。《会疏》的话:“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净影疏》说:“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就说明这些大士的理解。“如如”是《楞伽经》所说的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楞伽经》的五法,就是唯识、法相宗最宝贵的一些东西,“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五法:⑴相,一些现的现象。⑵名,名是名相。⑶分别。有的旧译,译成妄想。⑷正智。正智就包括无漏心的妄想,并不完全是智慧,但是里头有无漏心。既然有时还没有离开妄想,但是这里也有无漏的气氛,或者有无漏的成分,这就是正智。真正修行人,在这时就会是这个过程,不然他从妄想怎么能一下子跳到真如,到了如如。那只有禅宗,两个开拨,迷者众生,悟就是佛。一下子!妄想顿然断了,是顿然断的。其他的方法修,是让意根枯萎不起作用了。禅宗是嘣!折断。所以禅乃教外别传又是一路。因为有了正智,从正智而如如。所以如如就是五法中的一法。又《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沙界恒沙佛法。随法辩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综上两说,彼此都如,就不一不异,所以他就没有“彼我违怨之想”了,能平等普度,也就没有妄想执着了,就能成就一切功德。

“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者,《会疏》曰:“习(即集)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此疏以“集灭”即苦集灭道四谛法中的集灭二谛。所以集谛就包括了苦,灭谛就包括了道。“集灭”两个字,实际代表了四谛法。又由于因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相涉。小大偏圆,同归一乘法中。故说四谛之教,是即方便而说,就称为“音声方便”。又《净影疏》曰:“善知习(即集)等,是其教解(善知,指对于教理解了)。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音声作为教言,教里头的话)。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名方便。”所以“善知集灭音声方便”,就是“善知”四谛教法的内容,和它度生的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会疏》曰:“明其离过,谓非世间无益之论等,专乐说出世大乘究竟了义故。”究竟了义第一义谛之言,方名“正论”。极乐菩萨不喜欢世间这些谈话,乐在正论。所以我们人平常谈话,真是“开口见心”,说不了几句话,什么水平就知道了。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证无所得。以方便智,增长了知。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最后一段,表明极乐菩萨德行圆满。“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维摩诘经》:“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会疏》说:“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般若殊胜的智慧,就能证到一切都寂灭了。所以观世音菩萨证到生灭灭已,就寂灭现前,证到寂灭了,证到平等了。观世音是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知一切法,悉皆空寂”。又《万善同归集》说:“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之无。”极乐菩萨以般若妙智,了知一切诸法,皆毕竟无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应谛知一切皆空,不可得没有实性,不是断灭。此空寂是实际理体,不是断空,是第一义空,乃不断之无。如是契入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生身”就指着分段生死的肉身,与变易生死的身。此处指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二余”者,生身之苦报与烦恼之残余。生身是苦果,烦恼是惑因。那这两种残余就是余习,这两种都尽了,叫做“二余俱尽”。所以就是诸法空寂,二余俱尽。如《会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谛。烦恼、见思等惑,正是集谛。‘二余’者,即苦集余残也。菩萨能断正使,及以习气,无有余残。出过三界,离(断了)父母生身,有漏果缚悉断尽,故云‘俱尽’也。”一切有漏的果缚都断尽了,所以说“二余俱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