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52(第二十七品·第三十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前后往来,熙怡快乐,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皆赍百千华香”,一切诸天都带来了百千的花香,万种伎乐,来供养阿弥陀佛,供养诸菩萨声闻之众。“前后往来,熙怡快乐”,前前后后的大家都很高兴、很快乐。本段就表示诸天的供养。诸天怎么能到极乐世界来供佛呢?有三种原因:⑴“无量寿佛本愿加威”。由于阿弥陀佛本愿威德加被,诸天乃能恭诣极乐大修供养。弥陀第廿五“天人礼敬愿”里说:“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诸天对于闻名信乐念佛之大乘行人都恭敬,焉能不恭敬极乐教主?所以他们来恭敬,是很自然的。⑵诸天为什么能来是有因缘的,因为他们过去“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所以结缘很要紧,我们过去种了这个善根,现在还能使它相续,这是因缘引因缘,是很要紧的事情。表诸天能到极乐去供养,因为过去生中早跟弥陀结了缘,已曾供养过如来,并且很善于能使这个善根(坚固善心,深不可拔,故名善根。)增长、相续,无有缺减,所以今天才有如是胜缘。⑶“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来的这些天人,对于自己的善根,善于修习、摄取使它增加以至成就。所以今天才能够以种种妙供,来到极乐世界供养弥陀。“前后往来,熙怡快乐”,使得善根更增上。所以极乐世界中间许多交通,国土的菩萨到他方世界去供十方的佛;十方佛土的也到极乐世界来供养闻法。他方世界来了之后,佛要给他们说开示;本土的这些菩萨供养他方回来之后,在讲堂之中,佛也要说开示。而且诸天不断地来献供养,往返不绝。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佛告阿难:彼佛国中诸菩萨众,悉皆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诸天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度脱,得道往生,皆豫知之。 

佛告诉阿难:阿弥陀佛国中的诸菩萨众,全能听到、看到,八方、上下、去来、现在的事。也都知道诸天的人民,以及蜎飞蠕动之类,这一切众生的“心意善恶,口所欲言,何时得度”。这就显的是五神通。“洞视”是天眼通,“彻听”是天耳通,知道别人的心意是他心通,知道过去的事是宿命通,知道现在、去来的事,知道众生生此生彼,这都属于天眼通。这些菩萨都有这些通。 

又彼佛刹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

“身光”,诸声闻有顶光和身光。从身体所发的光,称为身光。“寻”者,一寻就是八尺。还有一说,乡下没有尺,两手平伸叫做一寻。极乐世界菩萨的光仅及八尺,不过他的身体比我们大,两手一伸比我们大得多。极乐国土一切菩萨威神光明,咸皆殊胜。但别有上首二尊,于一切众中,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就问了:这两位菩萨的名号是什么?“佛言:一名观世音,一名大势至。其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浅说,则观世人称念彼菩萨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观世音;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说:“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随机往救(众生一念就去救),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于事理无碍方面能够观达,很自在,所以称为观自在。前一个解释是从“智慧”说的,因为通达这个理;二者,度众生是从“悲”来说的。观世音跟大势至菩萨,侍弥陀左右,赞佛教化,俗称西方三圣。显教说是阿弥陀佛的弟子;密教说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又观世音的本地是正法明如来。如《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所以早已成佛。又《观音三昧经》说:“观音在我(释迦牟尼佛)前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我为苦行弟子。”释迦牟尼是观音的弟子,所以观音是古佛。又《首楞严经》讲: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于古观世音如来,受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法。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反闻自性,得无上道。总之,观世音很不可思议。在《观经》里说,观世音菩萨头顶上的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五百乘五百,都在观音顶上的圆光里),无量诸天以为侍者。”所以观音菩萨,跟我们还是特殊地有缘。又“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观世音菩萨成道的因缘,主要就是《楞严经》所说的,这里把它归纳为四句话:“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反闻自性,得无上道”。观世音菩萨过去遇见了古观音如来,传授观世音菩萨如幻的闻薰闻修金刚三昧,就是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闻、思、修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修行都要走的道路。但是要知道观世音菩萨的闻思修,比我们的闻思修要深入得多。我们的闻思修,闻了经典、闻了法,要去思惟弄清楚之后,就要有行动、要实践,这个意思很浅,不是观世音菩萨的闻思修。所以有好些人就是违反了咱们经上那句话,“当信佛经语深”!他们没有信这句话,以为佛经语浅,所以很浅地体会以为它就是这样。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这个“闻”字是指着闻性。首先认识了闻性,闻一个是尘、声音,而能闻的这个耳根、耳识还有它的本性,能闻的性称之为“闻性”。先从闻性这个地方下手,安住于闻性,然后不断地彻底,这叫闻思修。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那这个三摩地,不是一般的禅定,也不是一般的三昧,是《楞严》的大三昧——“一切事究竟坚固”。和本经的话,“一切皆成佛”,是同样的语言。所以我们这个经,是登峰造极的一些文句。“一切皆成佛”,你还有什么不了的?还有什么可修的?还有什么可断的?一切都成了废话。正因为“一切皆成佛”,所以《楞严》才有这话,“一切事究竟坚固”。现在都说这一切事是虚妄的、是生灭法。那《楞严》不是这么提了,“一切事究竟坚固”,不但坚固,究竟坚固。说到它本体上去了,一切事相都不离开它本体。所以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是楞严三昧,没有出、没有入,所谓大定无出入,有出有入的都是普通的三摩地。这是文殊给总结的话。《楞严经》一开始就讲如何见道,不见道怎么修道?所以“见”很重要。一上来就是“七处征心”,阿难求心不可得,最后在见道上,有所了悟,就要修道。在修道的时候,请了在座的二十五位大圣,各人说自己的修持经过。说了之后,释迦牟尼佛说都好,就让文殊菩萨根据娑婆世界众生的情况和时节因缘,让他品评谁最好。文殊指出是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观世音菩萨最主要的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以能闻的本性反闻闻自性,心所缘的悉皆成就无上道。这样成的无上道。所以一向都以观音所说的代表禅宗,大势至所说的代表净土宗。事实上,真要尽快的来证“首楞严三昧”,一切事究竟坚固,那也确实文殊菩萨的总结是不错的。因为他总结的是这样一个条件,谁第一,那观音这个第一。如果要去总结,什么是在这一生之中就能出离六道,要是按这个范畴来总结的话,那就是大势至菩萨第一了。

“大势至菩萨”。“势”,势力,表示一种威势。菩萨的智慧和力量、威势,可以遍至一切处,可以达到一切处,所以称为“大势至”。在《首楞严经》里,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同时说:“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大势至菩萨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入了无生法忍。所以净宗学会把大势至菩萨作为第一代祖师,因为大势至菩萨真正是念佛三昧,以念佛为法门的。“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除了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不须要有其他的任何方便来助道,像参禅、作观、持手印、念咒等等都用不着。“自然心开”,心开就是开悟。“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就在娑婆世界上摄受一切念佛的人,使他归向西方极乐净土。他和观世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两个胁士。《观经》说大势至菩萨的名号:“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为大势至。”这跟前面一致,不过把智慧、光明与“势”结合在一起了。又《思益经》说:“我(大势至菩萨)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你们看看,念佛成就的菩萨是这样的威力。而且经典上说,大势至菩萨在极乐世界是永不涅槃的。《观经》又说:“此菩萨(大势至)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时,有五百亿宝华(涌现出来)。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故《大日经疏五》曰:“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言此圣者(大势至),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又《观经》说大势至菩萨,“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此二菩萨,于娑婆界,修菩萨行,往生彼国。常在阿弥陀佛左右。欲至十方无量佛所,随心则到。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此二菩萨的根本都是在娑婆世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常在阿弥陀佛左右。这就给十方世界的人民示现了一个典范大家都应当学他们普愿众生去求生净土。所以“现居此界”此界就是娑婆世界因两个菩萨跟我们世界有缘所以还在这个娑婆世界。这个没有妨碍比方像弥勒在兜率内院但同时也在极乐世界。不可以拿我们的俗眼来看只能在一处就不能在另一处了。菩萨不离本处可以一时遍现于十方。“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同生极乐。所以是念佛的众生他就摄受从来不舍弃让你不但离开三途更能得到无上力。所以我们出轮回能够往生这须要无上力有他力门在这儿。“令离三途”这个“令”字是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让念佛众生离开三途“得无上力”得无上力是个“令”字贯下来了就显出他力来了这个“力”使大家都同生极乐。所以为什么自己修法很快得了点甜头随后就出很多不可思议的惨剧?昨天晚报上登的那个宇宙语害人一个个都是高才子弟后来就自己拿刀杀母亲杀了母亲要杀自己这都是练功练的走火入魔所以我们不能盲修瞎练不能看到有些什么便宜、取巧都是一种诱惑、魔网。观世音菩萨世间称为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所以经云:“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两位菩萨都在此土摄念佛人特别提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单独有这个愿。因为大势至菩萨只摄念佛人不是很广泛。观世音菩萨就广泛了你念不念佛没有说有急难恐怖允许你临时抱佛脚观世音菩萨马上就救度。佛这心胸气魄不是跟常人一样的临时肯抱佛脚还是不错的。所以《法华经》说苦恼的众生“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楞严经》说观世音菩萨修一切都放下最后就是灭连灭也灭了灭灭都寂灭了寂灭之后忽然间就是两种殊胜——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和佛的心和众生的心就是一个心了三无差别了。所以众生的心一有什么事就是观世音的心观世音就知道了,观世音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力量就在这佛的力量马上就到了中间不须要传达。《普门品》又说:“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让大家无所畏惧)。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都称观世音菩萨为施无畏者。我一个老同修在电台工作后来解放之后就把他遣散了给了三个月工资他就拿这个钱去走单帮做买卖维持生活。那么跑到北方过河这河是冻冰的走到中间解冻了一块一块冰都解冻了底下水都流了他在这个时候退回去也不行了在中间也是那么远只有往前走。他说一生念观音菩萨就是这时候念的最好也平安度过了。若有急难恐怖求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唯除大愿,入生死界,为度群生,作师子吼。擐大甲胄,以宏誓功德而自庄严。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恶趣。生生之处,常识宿命。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彼佛刹中,所有现在往生极乐世界的,以及将来要生到极乐世界的一切菩萨,都应当究竟一生补处。对于一生补处是能彻底的证到。但是也有特殊大愿的人,愿意离开极乐世界这种清净安乐的道场,到生死界中来救度众生。所以常念的回向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后来有两个人同时都把这个偈子改了,一是弘一大师,一是我的先师夏老居士。都把第四句“不退菩萨为伴侣”,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识”。这是我老师改的。弘一大师改的字虽不同意思相同。花开见佛悟了无生之后,马上回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

本品正是弥陀第卅五“一生补处愿”,及卅六“教化随意愿”之成就。第卅五愿曰:“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虽然他还到他方有生死的世界去度众生),永离恶趣。”不会堕入。“为度群生,作师子吼”,为众生来作师子吼。佛的说法称为师子吼,因为狮子一吼,百兽震惊。譬佛的说法能够降伏外道,能够震醒愚蒙。那么现在这些往生极乐的人,愿入生死界,又到咱们世界来示现成法师或者居士,教化有情,也称他为师子吼。因为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入了无生法忍,亲闻弥陀说法,即以所闻,转教众生。故所说法,亲承如来,因此也称为师子吼。“擐大甲胄”,“擐”字,指着身上被挂铠甲,叫做擐。甲胄乃古代战士被衣于身,以防矢石伤自肉体。这是譬喻,既然到了极乐世界,还愿意到娑婆世界这种秽土,五浊恶世来度众生,你怎么才能来呀?这很可怕,你以什么为武装呢?就是以自己的宏深誓愿作铠甲。“虽生五浊恶世,示现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恶趣”。这四句是一小段。虽然是生在五浊恶世,这是很恶的世界,很容易入三恶道,他来示现凡夫,还是示现有生有死。但直至成佛,永离恶趣。所以晋朝有一个人很穷,他发愤念佛,念了几天真的见佛了,不是死后见佛,就是现身见佛,得了无生法忍,往生极乐。往生之后在清朝之前,曾经七度到这个世界上来,没人知道。虽然是生在五浊恶世,示现跟众生一样,有生有死。“示现同彼”,“彼”指娑婆世界众生。可是他直到成佛,也不会因罪报而入恶趣。而且生生之处,常忆宿命,不昧本因。他一生一生到的地方,还能记得他的宿命,知道自己是极乐世界再来的。

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十方世界,声闻、菩萨、诸众生类,生彼佛国,得泥洹道,当作佛者,不可胜数。

极乐大士能发如是宏深誓愿者盖因弥陀本愿加威亦复是本身善随佛学。弥陀的大愿是要普度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之类都叫他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悉令得泥洹道”全要叫他们得到涅槃无上果来“作菩萨者令悉成佛”作菩萨的叫他成佛。新成之佛复度众生。所度众生又皆成佛又复度生。故云“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所以跟阿罗汉不一样以为涅槃自了了。成了佛之后还要去教授其他的菩萨成佛以如是辗转度脱无穷十方世界之菩萨、二乘、六道四生种种众生得生极乐证道成佛者“不可胜数”。你数不过来。因往生者众非数量所能及。

彼佛国中,常如一法,不为增多。所以者何?犹如大海,为水中王。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宁为增减。

“彼佛国中,常如一法,不为增多”,虽然十方世界这么多辗转度脱,都在往生极乐世界,然而彼国它是常如一法,它不增多,老是这样。所以譬喻像大海,所有河流一切水都流入大海,大海并没看见往上涨,要是大海老涨不已,沿海的地方早就没有了。说诸水流入大海,大海不增减。

或疑,十方世界如是辗转度脱,都往生极乐世界。彼一刹土,宁能广容?是义不然。盖极乐国土“常如一法,不为增多”。佛云“一法”,义理甚深,众生难明,故佛以大海为喻,以明其义。以大海喻极乐,诸水喻十方往生之士。诸水流入大海,大海不增。以喻十方众生,都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之众亦不增也。又彼土大士,重返秽土,救度众生,其数亦无量,但极乐圣众,亦无减少,故云“常如一法”,“宁有增减”。于一法中,无有增减之义。也可以用世间数学之理来作比方。数学有“无量大”或“无限大”之义,就是把数字∞横写,叫做无限大。什么数加无限大,还等于无限大;无限大减多少,还是无限大;无限大被什么数除,还是无限大。叫做无限大,它就不可能减少。若有个定数才能减少,它是无限大,那减了一点就小了,就不是无限大。你减多少它还是无限大,加了它也无所可增,也就是无限大。无限大多少人去分,分得的一份,每得的一份也是无限大。“常如一法”,这一法可以用无限大作为譬喻,所以“常如一法,宁可增减”。今极乐者,实为无限大中之无限大,盖已超逾一切世间之无量大矣。

又上经文正显事事无碍不可思议,殊胜微妙境界。盖极乐即是华藏,故广狭自在,一多相即,互融互摄,非言思所能及。

八方上下,佛国无数。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累德所致。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

这就譬如八方上下佛国是无数的,这么多人都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也没有变化。“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在十方的佛国之中,咱们回想起来,在弥陀发愿的时候就问世间自在王如来,我要成就一个佛国,要胜过一切其他佛土可以吗?当然可以。佛就满足他的愿,所以它就胜过一切佛国,弥陀发的愿力大。

“八方上下”即是十方。十方无数佛国之中,其“长久广大,明好快乐”,皆与极乐不能相比。故云“最为独胜”。“长久”是恒常。“无衰无变,建立常然”,所以长久。“广大”,广是宽广,大是广大,“明”是清净光明,“好”,相好庄严,“快乐”,就独胜。如《小本》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世界所以能“最为独胜”,就是“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皆由彼佛在因地中求得大愿,于无量劫积功累德,现在大愿成就了。“阿弥陀佛的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弥陀无上恩德,广大深远,言语难明。纵身有百口,口有百舌,穷劫说之,亦不能尽。故云“不可胜言”。就因为阿弥陀佛住真实之慧,所以能够普施真实之利,不仅仅是咱们一个地球上,是令十方无穷无极世界的一切众生,咸入真实之际,所以弥陀恩德,无有穷极。

菩萨修持第三十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法眼清净;慧眼见真;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佛又叫阿难了彼佛刹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佛刹里头一切菩萨的“禅定智慧”。“禅定”是六度里面的第五度“智慧”就是般若是第六度。这两个在六度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就拿这两个来代表六度。又定慧应等持。《会疏》说:“夫有定而无慧则同二乘沉空。有慧而无定则同外道邪思。故双举之。”如果“有定而无慧”就变成二乘声闻、罗汉了。“沉空滞寂”在空和寂之中停滞下来就没有智慧不能起观照。“有慧而无定”只是有慧而无定就同于外道的邪思。譬如:慧和定就像灯笼的光和灯罩。过去的蜡烛、油灯外头要有个罩没有罩风一吹灯就灭了。所以有慧没有定就像没有罩的灯。有定无慧就像没点着的灯有罩根本不放光。所以定慧都重要。“神通”者天眼、天耳等六通。证果的人自然就得到了。神通确实是佛教里头修持精进应当得到的东西。但是如果偏重神通、求神通就往往容易出现偏差。神通是圣末边事是圣道里头末了的边边上的事情。所以“但得本莫愁末”。禅定尤其是智慧更是根本的根本。要识心达本明白你本来的自心只要得本不愁末。就像一个小男孩还没有长胡子但是不要发愁说怎么没有胡子?大了自然会长出胡子来的。对于“神通”就这样的看法。“威德”威者威神。谓威势勇猛不可测度。德是功德。如《魏译》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彼国一切菩萨于上述之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悉皆圆满成就。佛一切都圆满。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这些菩萨都是境界很深,诸佛的密藏是究竟明了,不仅仅是明了,是彻底的明了。“密藏”有两个涵义:⑴《二教论上》说:“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如来语深,如来所说的是深密玄奥,真实的语言。凡夫这种分别心,听了之后不能理解,往往都是错解,或者跟没听见一样,因此叫做“密藏”。⑵《僧史略》说:“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说密藏就是陀罗尼(是咒,只有到八地以上的菩萨才能了解它的意思),此法深密,不是小乘教的佛菩萨所能理解实践的。今经云极乐大士,于“诸佛密藏,究竟明了”,其实两个不妨合参,就是说诸大士于法身如来,深秘离言的密意,种种难思之语以及诸佛的陀罗尼,都能够究竟契入,洞然明了。“调伏诸根”,《探玄记》说:“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也。”因为我们这个根——眼耳鼻舌身,就要造业,我们就是要来调制身业、口业、意业,令离恶行,叫它不要造恶。“调伏诸根”,就是能够控制、调制自己的身心,离开尘垢、离开邪恶。“柔软”跟刚强是相对的,心柔和而随顺于道;反之则为刚强,刚强则难以教化。还有很多人很自负、成见很深,实际上不知道正是缺点,刚强难化。《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即“身心柔软”之意。极乐菩萨不是这样,身心柔软,所以就“深入正慧”。“正慧”是真正的慧。正就是无邪,离开了颠倒叫做正。能够“契真入实”,能契会真如,能入实相,这才叫做正。所以正就离开了虚妄分别,能够照了真心的智慧,才叫做“正慧”。所以能够照到自己的自心,能够“了”!永嘉大师说:“了知自性本来空(了字很深),未了还须偿夙债。”要能“了”,所有的罪性就空;不“了”,那宿债都在那儿一样也不少。所以照和了,这个“了”字在“照”字之后,能“照”之后才能“了”,这个叫做正慧。“深入正慧”,“深”是穷尽自心的根源。“无复余习”,没有余习了。什么叫余习呢?烦恼断后,还存在一点习气。二乘不能断尽余习,唯佛独断之。

《大智度论》说:“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烧烟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嗔恚余习,难陀淫欲余习,毕陵伽婆蹉慢余习。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大智度论》这个比方作得很好:阿罗汉、辟支佛,能够破了贪嗔痴这三毒,断了烦恼,了分段生死证有余涅槃,但是气分不尽,还有余习。这点很要注意,他断了烦恼之后还有余习。譬如香摆在盒子里,把香拿开了,可是盒子里还有香的气味,气味还存在。这个气味就比方余习。你贪心、嗔心、痴心已经没有了,就好像香已经拿开了,可是过去放过香的盒子,还有气味,这就是贪嗔痴烦恼的余习。只有佛才能彻底断尽。二乘是断不尽的。大乘的菩萨也是随着水平能断掉一些。他又比方:像咱们烧炭,把木头烧完了之后,可是还有灰在,因为火力不旺。如果是到了大劫,大火烧须弥山,一点余炭不留,什么都烧光了,粉碎为一些微中子,不留下烟,也不留下炭。就像佛断除余习一样,他的智慧猛利,譬如劫的大火,这火力大。又譬如说,人被锁着刚解开时,可是还一瘸一瘸的走。所以不但要断烦恼,还要断余习。现极乐大士“无复余习”,这就说明极乐世界的大士,“依佛所行”,能依佛的道路来行。故《魏译》谓彼土诸大士“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

“七觉圣道”包括两个内容:七觉支和八圣道。“七觉”即七觉支,又名七觉分,或七菩提分。觉者,有觉了与觉察之义。觉法分为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七种之名为:念、慧(又名择法)、精进、轻安、喜、定、行舍。此七觉支之义为:⑴择法觉支,以简择智慧法之真伪。⑵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⑶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⑷轻安觉支,断除身心粗重的烦恼,使身心轻利安适。⑸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⑹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⑺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

又《会疏》说:“七觉支者,⑴择法觉分。智惠(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修行我们要知道择法非常重要!要有智慧来选择分别,哪个法是真、哪个法是伪,不要去择虚伪之法。昨天我这儿来了一位客人,他五次上当。这择法很难,不是容易,我们头一个择法觉支,首先我们要能够分别真伪。所以省庵大师分得好:真、伪、邪、正、小、大、偏、圆。自己能够知道抉择,知道拣择。

⑵“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行在真法中,故名精进。”有的盲修瞎练,再用功,不知道船在大海中行走,罗盘错了,这个船要触礁的。所以不准备好,莽莽撞撞的就往海里进发,这个事情智者不取。像提婆达多,他提倡的戒律比释迦牟尼佛严格,他住的房子不要有顶,里头夏天热,冬天冷,你说严格好,跟着提婆达多跑了,你就没有智慧。总要使身调才心调,要使身有避风雨才行。所以有时候我们要知道怎么抉择。外道修练种种的苦行,以为受苦就解脱了,其实都是荒谬的,这些苦行没有意义。所以精进觉支,常勤行在真法中,这叫做精进。你盲修瞎练再用功,那叫做胡闹,叫糊涂。

⑶“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故名喜。”先得到法喜,能够觉了这个喜,我是正法生的喜,不依那个颠倒的法而生欢喜。

⑷“除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除觉支就是别的经论上说的轻安觉支轻安觉支的解释就是你身心粗重的烦恼断除了感觉得很轻快、很安这种感觉所以修法的人用功上了路有轻安的感觉除觉支就是轻安之外更深一层的意思断除了烦恼之后要能觉了把虚伪的去掉但是不要把善根去掉这叫做除除的时候要善除除了烦恼就轻安;要除掉那些有害的至于善根不要损伤

⑸“舍觉分,若舍所见念着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舍觉支,也有的叫做行舍。就是自己所见自己心中所住的这个法的境界,善能觉了,要能够明白不在这个虚伪的境上去追忆,这叫做舍。

⑹“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定觉支。在发禅定的时候,要知道许多禅有很多是假相,不要生这种见爱妄想。禅本来是好事,但有的时候,也就成了一种障碍。所谓菩萨怕三禅,因为三禅是十分的快乐,菩萨到了三禅,也贪快乐出不去了,你三禅就不会再进步。所以发禅定的时候,你要觉了这些禅的虚假,不要有见爱,这个叫正定。

⑺“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很沉),当念(就要)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时,当念用除、舍、定等三觉分摄。故念觉常在两楹之间,调念中适,是为念。此七通名觉分,能到菩提一分故。”若修出世法的时候,要知道叫它定慧均平。有的时候定多慧少,有的时候慧多定少,那就要想办法,如果心里很沉,就要用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来观察;如果心浮动,就用除觉支、舍觉支、定觉支来使它收敛。这就是七觉支的修行。

“圣道”者,指八圣道,亦名八正道。谓: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根据《弥陀疏钞》说:“一正见者,《杂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谬误故。二正思惟者,见此理时,无漏心相应。思维等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三正语者,不唯心无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五正命者,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故。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无漏智于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故。八正定者,以无漏智相应,正住于理,决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华严离世间品》,则八正俱菩萨道。正见者,远离一切诸邪见故。正思惟者,舍妄分别心,随顺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于一三昧中,出入诸三昧故。释云据此文证,岂不深玄。”

㈠正见,要“以慧安立,谛理分明”。要用智慧,见理体分明,不要有谬误。所以八正道里第一件事就是正见,这是非常有深意!所以密宗,叫决定见宗,见修行果,以见为第一关。禅宗沩仰宗,仰山跟沩山问答,仰山就谈谈,沩山表扬他。仰山说这个只是我所见,不是我所证(不是我的行侣)。沩山说:“只贵子见地,不贵子行侣。”我所贵,就贵你的见地,不是贵你做到的情况。当然这个话理解得不好就成毒药了。他真正是“见”!要真正见对了之后,就不会起这个误解;要起这误解,就是你那见还没对。你说我见对了,我行不行无所谓了,就是你那见还不行。第一是正见,要谛于理。㈡正思惟,你见到了这个理,要以无漏的心相应来思惟,不是以有漏法这种执着、取舍。所以上面说了闻思修,也就是这个意思了。闻也叫闻性,既然有了正见,是无漏心相应在这个闻性上(所以没有很好的用功、很好的看经,大开圆解等等,在这些地方上还确实是有困难的),来思惟使得自己这个见增长,能够入涅槃。㈢正语,唯不生邪念,而且以无漏的智慧来摄住四种口业——妄语、绮语、两舌、恶口,不但不造四恶口,而且我们用这个口来行善、传播正法,这就是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