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29(至心精进第五)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现在很多人就是用自己的意思,喜欢别出心裁,我怎么出现一点新招,我要跟别人不一样,一开头就想的是这个。现在咱不说别的,你就是学文化,学写字、学画画、学音乐,你先得继承嘛!现在有很多好东西你都不去继承,从你这就要开始搞一个新东西,那古人的那些劳动的果实,你就全都利用不上了。你要是创新,就得从头去开荒、拔草种种的,那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很多现成的果实,你先要继承,要“如法修行”。

“拔诸勤苦生死根本”。“勤”是劳,“苦”是忧的意思,所以“勤苦”就是劳苦、忧苦、苦苦(苦中极苦)的意思。法藏菩萨说出请佛广宣经法的目的,是为了拔掉众生极苦的生死根本(佛是不妄语,地狱种种大苦确实不是虚妄)。众生不明本来是佛,枉受轮回,沉溺在生死苦海之中,没有出离的日子。今愿彻底救度,就是要拔除他们的生死根本——无明爱欲(所谓三惑,不但不起现行,还要把过去现在所做的种种杀盗淫、贪嗔痴,留在八识心田中的种子都拔除)。破除了众生的妄想执着,恢复了众生的本明,所以“速成无上正等正觉”。

为了无量众生脱离生死,速成正觉,我愿望:当我成佛的时候,自己的智慧光明(正报)、所居国土(依报)、我的教授(教化)、名字(佛号),都是闻名十方。大家想想这也很特殊,你看中国人谁不知道阿弥陀佛?一张口就阿弥陀佛,十方世界都知道。现在有很多人也想他的名字能够闻名于世界,这跟法藏好像是一样,实际是无有共同之处。所以出家人、居士最忌讳,我的修持、功夫、理解、学问,只是为了能够闻名,我能得利益,这是邪见啊!是很坏的事情。只是为了“名闻利养”,我就示现很能持戒,但是持戒的动机,就是让大家知道我的名,恭敬我,这是邪见。这个细微之间,这些地方很要注意。所以印光大师说,你们想作法师说法,甚至说法是为了度众生,但是这里要提防这种为了名闻、再接受供养,那还有为了利养,这个因果就很不真了。“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阿弥陀佛之所以要闻名十方,因为十方闻名就念佛,这是一个最殊胜、最巧妙的度众生方法,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使众生能得度。这个愿实现了,所以十方诸佛都在那赞叹阿弥陀佛劝众生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蕅益大师说的好:“从事持达理持”。你先事上这么念去,当你念的很诚恳很清净,对娑婆世界无所留恋了,名闻利养都放下了,只是清清净净的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达到了理持;从持名念佛不知不觉也就实相念佛了。地前三贤做不到的,无住生心,你暗合道妙不知不觉也就无住生心了,所以这是一个“暗合道妙,巧入无生”的方法,最殊胜的方便在于此。可是我们要知道,“利心”大家还容易认识,“名心”是和“利心”同等的卑污可耻,要深自警戒!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姑息。

法藏比丘首先提出“智慧”,因为以下的光明、国土、教授、名字,都是智慧所生。其次是“光明”,《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礼赞》说:“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为了众生无边,所以要光明无边;为了众生得道无边,所以要光中具德无边。“国土”是众生来生之处,首先要众生都了知这样一个胜妙国土,并且这个奇特突出超踰十方,大家才愿意来。更重要的,这个国土给与众生的真实之利最多、最大、最彻底,这就须自己的“教授名字”都胜其他佛国。“教授”是教导与传授经法义理的意思,也就是弘化、教化(这样的善知识叫做教授善知识)。极乐国中凡夫往生,都在此生之中位齐补处,同于兜率内院的弥勒大士,正因为殊胜教化之力。凡夫能够往生,往生就登补处,主要是凭一句名号的功德,万类众生但能信愿持名,没有不能往生的。为了众生能持名,所以愿求自己名闻十方。并愿生到自己国土的“诸天人民以及蜎蠕之类”(天趣的人很高;蜎蠕,小飞虫、小爬虫之类的众生很下等,这代表一切众生)。这样的众生之类生到我国,都作为菩萨。这就证明极乐世界是一乘大法。所以人民都行菩萨道,都是菩萨,都决定成佛。正如《法华》所示:没有羊车、鹿车、牛车,人人所乘纯一是大白牛车。正如本经,往生之后个个是菩萨,个个成佛,纯真的一乘法。天亲菩萨的论,“二乘种不生”。只是想自觉自了,不能生极乐世界。最初没有发大乘,在临终能发起大乘心来,这样才能够往生。始终固定是个小乘的心,不能往生。那下品下生的多少年不能花开,一开之后就是菩萨。愚夫愚妇,只要一生就是菩萨,就是阿鞞跋致。

法藏菩萨末后说:我立了这样的愿,要胜过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能够满愿吗?这个地方切须仔细想,要胜过无数诸佛国,千万不可看作是法藏想要盖过余佛,超越一切。若起这样的心,他就绝对不能成佛了,那只能成为阿修罗王。阿修罗的特点就是逞能好胜,不允许任何人强过他;要是强过他,他就要破坏。阿修罗有两种:一种是护法的,一种是毁法的。那毁法的,将来他的势力尽了他入地狱。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是随喜,你比我好我高兴。实际我常常说,我们等于是一个联军,我们的敌人是共业,有一个人修行得好,就可以替我们多消一点共业。不管你学哪宗哪派,真正的修持都应当赞叹随喜,不是某一个独好、独修,这样一个形势。法藏菩萨不是这种心,要超过其余一切,是要使众生得到别的佛国所得不到的殊胜方便、利益安乐。是想给众生,而不是自己想要,要地位、要名闻、要什么什么。是想给一切众生,希望他们所得到的好处要大于别的佛国,所以这才称为大愿之王。这件事太重要了又没有先例,所以向世自在王请求开示。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

世间自在王佛就对法藏菩萨开示经义说:譬如大海非常深广,一个人用斗来量大海,一斗一斗地把海水取走,经历了多劫的时间,尚且可以让海露底;若有人坚定志愿,至心求道,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精进不已,没有中止,这就决定可圆满本愿。经文“会当克果”,“会”是必然的意思,“克”是得,“果”指愿望的圆满。底下佛继续说:“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你自己深入想想,修什么方便的道法,才能成就佛刹的种种庄严。“如所修行,汝自当知,清净佛国,汝应自摄”。经文就是说,怎么样契合本愿、如法修行,你自己应当知道。愿得的清净佛国,你应当自己去摄取。彭绍升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解释说:“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彭氏之说,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盖发起至心,必含圣果,因彻果海,华果同时,但当精进,何愿不得。一切因果不离自心,无有一法,居于心外。

世间自在王佛首先肯定了,至心求道,何愿不得!对于怎样来满愿,一连串指出“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一口气连下了三个“自”字,真是其妙绝伦。三个“自”字很可让我们深思,这就跟《法华》大众三度请求佛演说实法,世尊都回答“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三次都用“止止,妙难思”,也就说明这事不可说,但是不可说而说也不是就停在无说之中,所以三请而后说。而且这三个“自”字,这是世尊“老婆心切”(老婆心切是禅宗常用的话,婆心就是悲心),悲心太切了。三次“止止”同此处的三个“自”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不须说”?就因为“妙难思”。这法本不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唯当默契、自知。所以《法华》的“止止”,同样是指出这个“自”字。所以这三个“自”,我们可以从禅宗公案来体会。六祖就说:“密在汝边。”密在你那一边。如来密藏是在你那一边,就是说在问话者那一边,就是你有全部如来密藏还来问我做什么?也是直指问话者自己。还有古时禅人答问,说:“汝自会取好,我不如汝。”这都是最好的开示。更直显的,如“即汝是佛”(你就是佛)、“清潭对面”(人问:什么是佛?答:清潭对面的是佛。清潭对面不正是自己)。临济说听法的人是佛。世自在王如来一连摆出三个“自”字,正跟禅宗一致。

日本大德《会疏》对于三个“自”字有三个解释,说:“此含三义:㈠谓法藏菩萨宿殖(同植)深厚。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净佛国土之事,久既洞达,虽佛智无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当行之也。㈡谓摄取佛国,各随乐欲。或取秽浊,或求清净,或摄三乘,或愿一乘,故任菩萨意乐,宜摄取之,不用如来之指示也。㈢谓凡于净土,有报有化。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也。故云‘汝当自知’。”㈠“谓法藏菩萨宿植深厚”,“宿植”就是多生以来植种了很深、很厚的善根。“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这是称赞法藏比丘的话。这个净佛国土之事他早就通达了,虽然是佛的智慧也不超过他。这事儿如你所知,你自己可以去做。就是说你水平很高了,这些事情你自己知道。㈡摄取佛国,是各随自己的乐欲,想怎么摄就怎么摄。有的像释迦牟尼佛,是秽土;有的像药师佛,是净土。因为浊净,是菩萨成佛各个的愿力。或者是三乘,或者只是一乘,像极乐世界是一乘法,去了都要成佛,不是已成阿罗汉就可以究竟的。所以这个佛国,就任着菩萨的欲乐自己摄取,不用如来指示,是你自己的事。㈢这是说净土中的报土、化土。报身佛居的实报庄严土是报土,化身佛居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是化土,法身佛所居的常寂光土。如来有两种报身:⑴自受用身;⑵他受用身。菩萨只能见他受用身。所以自受用身所居的报土,也和法身土一样非常高妙,不是菩萨所能见、能知、能测的事,因此唯有以“自分”来摄取。也就是说,唯有自己的本分来摄取。自己的本分,正是自性、佛性、真如、实相和法身。常寂光是法身境界,非菩萨之分,必须要超过这个有修行、有次第的分际。超过这一切,那只是自分。

当年唐朝皇帝问忠国师,忠国师说:“陛下应当在毗卢顶上行履。”皇帝你应当在毗卢遮那佛的脑袋顶上走路。这是禅宗的话。所以这不是菩萨之分,你只应自分。一切佛都从“毗卢遮那”流出来的,日本称为“大日如来”,最高的佛。不是皇帝应当如此,另外换个小太监来问,他也这么说。所以宗门叫破三关。破初关,应当见法身;破重关,是安住于法身;破三关(摩侯罗关),是法身向上,不仅仅安住在法身。所以禅宗批评:堕落在法身数中,没在法身量里。你沉没在法身这个量里头了,还要超出,法身向上事。比法身还要向上,汝应自摄。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

“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法藏菩萨答佛的开示,禀白说:佛所说的义理太广大(宏是大)、太高深,不是我的境界。“境界”,佛常说的话。现在有些修行人,就是以境界来显示、施展,表演这些奇异功能,这是很不合乎佛教的意思。宗门根本不许谈境界,不谈就算了,你谈就正表示你着魔。教下只许论功夫,也不是谈境界。我功夫怎么样了?我心是不是很掉举、还是很不安如何如何,这个功夫怎么样情形之下可以有所改善,在功夫上可以谈论、交流。但是虽然不许谈,还是可以有境界。什么叫境界呢?“境”,是指心所游履攀缘的地方。它不是脚所行履经过的地方,而是你心所能达到的地方。你心之所游,心之所缘,所以叫做境。例如眼所见的色,若看见颜色,这个颜色就是眼识所游履之处,就称为色境。法是意识所游履的地方,称为法境。“界”,前已解释。所以境界是指心所能行到的、意所能攀缘的处所,以及自己修持所得到的结果。“非我境界”,表示这不是我的水平,不是我心所能达到的、我心所能想到的,我理解不到这个境界,这不是我的境界。

“非我境界”。上面世自在王如来用三个“自”字,叫法藏自己知道,自己去做,他这说不是我的境界。日本峻谛师解释说:“斯义宏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⑴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宏深,非我境界。⑵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齐入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⑶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斯义宏深,非我境界也。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法门也。”峻谛师“开他力门”之说,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究竟方便,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他也从三方面来解释:⑴法藏比丘很高明,我虽已知诸菩萨一般的摄持净土之行,可是我要成就的是诸佛土中最殊胜的国土,这个不是我的境界。⑵当然各个都是随着自己的欲乐来摄取的。可是我现在想让五乘都能入报佛的净土。五乘有六种不同的解释,我们取一个最通途的,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从断惑来说的,要断了见思惑才是声闻缘觉,要修五戒才是人,修十善才是天。我是想让这种水平的人一齐入报佛土,这是十方世界之所无。五乘中只有菩萨乘才能够入报土。所以净土法门之特殊在此,十方世界之所无。极乐世界最特殊是在于它的凡圣同居的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就在我们这儿,我们也有圣。文化大革命之前,福建的和尚到了五台,见着文殊菩萨。有好多亲见文殊菩萨的证明,这不同居吗?天台、雁荡,几百阿罗汉都在那儿,也是圣。这也是凡圣同居土,但我们是秽土。这入凡圣同居净土,去了就是阿鞞跋致。所以最不可思议,你说他是凡夫,他是阿跋致;你说他是阿跋致他是凡夫,十方世界之所无。所以你念《药师经》、修药师法成就了,药师佛派多少大菩萨护送你去极乐世界。所以净土法门,鸠摩罗什翻译的“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玄奘还加了一个“极”字,“世间极难信法”!有人这些地方还没有能信,他不了解,如果信了之后他念佛会更勤、更精。这个不是我的境界,所以我要请佛给我开示。⑶法身境界、报身境界,是高是妙,不是菩萨之分,可是我经过无量劫修行可以达到法报的境界,但目前还不是己分,所以这个意思很宏深广大,还是请世间自在王如来给我开示。

世间自在王佛连拈三个“自”字,皆直指当人自性,开显妙心,就是《观无量寿经》里说“是心是佛”,你的本心就是佛。教导行人尊自己本有的灵性,教中叫做内重己灵。大家都要“内重己灵”,知道这个自。所以蕅益大师也讲六信,要信自,这个“自”很重要。明此根本,方能生起无量无边自觉觉他之妙行。法藏菩萨说“非我境界”,仍请佛开示,这是外慕诸圣。法藏抛却自己分,专归佛力。专来求世间自在王如来,这是求佛的力量,你给我开示,这是法藏菩萨自己开显的他力门。这也是净土宗特有的家风,叫做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全仗弥陀一乘大誓愿海与六字洪名的无边功德的加持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之处,就是以弥陀无上的果觉,作为众生因地最初开始的发心。“因达果海”,从果海中才有这个名号。“果彻因源”,我们得果就是从念佛开始。因果同时,感应难思。说《妙法莲华经》为什么用莲花为经名?最殊胜的意思是出污泥而不染,不为一切烦恼所染,不但要出泥,而且还要出水。最殊胜的涵义是花果同时,莲花一开小莲蓬在里了,还是花的时候果已经在里了。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正是他佛)易信,己灵难明。是以末法具缚的凡夫只要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就可以往生。全仗弥陀一乘愿海之力,这就是他力。他力法门也叫果教派,是从佛果上开始修持的,所念这句佛号是佛历劫精修、万德圆满的果实。现在我们念佛号是佛的果实开始。譬如馒头,须经过农业、商业与厨师长时多种劳动,方才有熟的馒头。我们现在的任务只是吃,吃就是享受佛万德成就的果实。这是凡夫愚人所共同都能做的事。若要究明自心,唯上智所堪任。禅宗得“大死大活”,你不大死哪有大活?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能起疑情,一归何处?这思想就老在“归何处”这个地方专注,不为任何所干扰,就是这么一个疑的情之中。现在不参悟吗?这悟有大有小很不同,所以宋朝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次。所以念佛开悟的人,以那个念参禅。以参禅那种如醉如痴,连吃饭都忘了,心不在焉,到这时候不见得就悟,忽然死灰里蹦出个热豆来,大死之后才能大活,忽然间,死后更生、绝处更生。他得把这个妄想要绝!这又是一个方法、又是一个方便,所以参禅是限于上智,很难。法藏菩萨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他力法门,上智也收、下愚也收,所以世称“大愿之王”。玄奘大师翻译得非常好,人到临终的时候,以佛的力量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以佛的慈悲力来加护保佑你,使得你的心不乱,所以弥陀大愿之王惠予真实之利就在此。只要真正做到了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就要对你负责任,他的愿就在你身上落实,仗的是他力。所以真正念佛的人,大势至菩萨摄受这个人,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位大菩萨随时随地护持你不被魔的侵扰。有人说这不是心外取法都是魔业吗?怎么又舍弃自分求他力?这就是最圆融的地方,他力不是心外求法,他力正是自力,这是一个殊胜的方便,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依靠他力念佛持咒,而这个他——你念的佛就是自己,正是你的自力。“一声佛号一声心,迷时不念悟时念”,念的时候就是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本心完全朗然现前。念佛的人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觅长安”,到天安门城楼上了,你再问:北京搁哪呢?所以要真能信他力,真能老实念,就是已经到了天安门城楼了。所谓这是极难信法!以众生心入诸法实相,最容易的莫过于持名与持咒(当然不排除其他,都是好的,没有一个不是绝妙最殊胜的)。说声字皆实相,一切都是实相。所以《楞严经》的“首楞严”,翻译的意思是“一切法究竟坚固”。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究竟坚固的。这一句佛号就是首楞严,一切都是法身、就是法身、就是实相,焉得不是!什么是佛?录音机放出声音来就不是吗?录音机就是、放声音也是。但是这个很难体会,所以要从他,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谁都能念,谁都能信,一切根都摄。但是将来品位不同,分别就在此,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也正是禅密两宗方便究竟彻底的地方。自他本来是不二的,肯仗他力,即是于此极难信的法,生到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这就是你的自力。所以净宗是易行道,是方便里面的究竟方便。以上内有己灵,外有诸圣,有自有他,有内有外,这正表自他宛然。但我们应在差别中了达无差别。先师夏莲居〈直念去〉偈:“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到这时己灵与外圣、能念与所念,全都是弥陀。所以,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他不二。自心朗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

“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我只是盼望如来(他就请求了),“应供”、“正遍知”(用这两个佛号代表佛的十号),请给我广泛显示诸佛无量妙刹,让我知道诸佛无量无边的刹土是什么殊胜情况。“若我得闻如是等法”,如果我能够得闻这样的法,了解一切佛刹的殊胜和差别,我就能够“思惟修习,誓满所愿”,我必定努力修习,使我的佛刹超过一切,圆满自己的本愿。

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说是法时经千亿岁。

“世间自在王如来知其高明”。“高”是崇高、高超,指持戒、禅定超过世间。“明”是明哲、明智,指智慧明朗,照了诸法。“志愿深广”。所发的志愿深远广大。远至未来没有穷尽,普摄一切没有遗漏,所以叫做“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世间自在王佛就宣说了二百一十亿佛国。为什么二百一十亿呢?这有两个解释:⑴《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佛刹莲华世界海有二十重,每一重有二百一十微尘数的佛国,本经也是二百十一亿,正好相合。看来是用二百一十亿代表二百一十微尘数,也就代表无量的佛国。⑵《大智度论》讲:“阿弥陀佛先世(因地)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佛把他导引到十方),示(种种)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以自庄严他所愿成就的国土)。”可见佛所显示是十方种种佛刹。根据以上两种意见——⑴二百一十亿暗括无量,⑵佛导法藏遍至十方,所以二百一十亿是指十方无量佛刹,因此法藏比丘所摄佛国能胜过一切佛土。世间自在王佛宣说种种国土功德严净(庄严清净)、广大圆满(圆是圆明、圆融,满是具足,所以圆满就是《华严》的圆明具德)的无边妙相。为了满足法藏菩萨的心愿,就全部都显示与宣说了。“说是法时,经千亿岁”。时间长短,本无定格。现在人寿不到百岁,弥勒下生时人寿八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