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13(概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这里再举一个布袋和尚的偈子。庙里一进山门,就是弥勒菩萨。实际这胖大的和尚是布袋和尚像,唐初是弥勒化身,后来把这个像搁在山门了。布袋和尚喜欢小孩,所以到哪儿都有很多小孩跟着,他老背着个布口袋。他的偈子:“祗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妙用纵横可怜生,一切无如心真实。”所以有人一说到唯心,就觉得飘渺,唯心净土他就信不真了,他说这个唯心净土,大概又是想出来的。他不知道,三个“心”字,“祗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十方世界这个最灵明的东西了,“妙用纵横可怜生”。现在大家听见气功什么,就迷倒的不得了、崇拜。那布袋和尚就觉得,“妙用纵横可怜生”,这些神通妙用可怜得很,不但是神通,而且神通妙用是妙用纵横啊!纵横的妙用都可怜得很。所以修道人要有气概。黄檗还没有悟的时候,跟一个人搭伴游山,那里本来有路的,山洪发了,路就变成河过不去了。黄檗不能走了,那个人就说,走,可以过。他就把斗笠扔在水里,一蹦,站在斗笠上,在水面上飘过,就招手,你来你来。要一般人看见这个情况,那还不给他磕头。黄檗说:“早知道你是如此,我打断你的狗腿。我后悔跟你这个稍子搭伴。”现在这些人都颠倒见,要有黄檗这种见解就好了。那个人,哎呀!他就赞叹了,“真大乘根器,吾不如也。”我不如你。为什么这样玄呢?皆是心之回转。用布袋和尚的话:“祗这心心心是佛”,什么是佛?就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明的东西,没有更超过于它了。“妙用纵横”,什么样的神通妙用,都可怜得很,“一切无如心真实”。是最灵之物,圆明具德,超过一切神通妙用。所以“识心达本,名为沙门”。这是圆明具德的。 

本经〈积功累德品〉说:法藏比丘“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以我们知道极乐依正清净庄严,皆真实慧之所流现。也就是法藏比丘,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是住真实慧中成就了极乐世界。所以《往生论》说:“(佛庄严、菩萨庄严、国土庄严)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我们知道极乐妙土的庄严,就是清净法身。清净法身与我自心,无二无别,就是一回事。经中〈寿乐无极品〉云:“一旦开达明彻。自然中自然相,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一旦开达明彻,就一旦开明自己的自心。这个自心就是自然中自然相,自然有根本。这个自心就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郁单成七宝”是《吴译》的话(四大部洲,郁单是北郁单洲):“郁单之自然,自然成七宝。”它自然就成七宝了,心之回转自然成七宝。横揽一切就成万物,万物都显现了。一切都是心之所显现。所以这一段话,一旦开达明彻,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正所谓“由心回转而善成”。由自己的一心而出现妙土,由自心的回转而成世界,正因为如此皆是心之妙现,所以事事无碍。这一切事皆是自心,自心跟自心有什么碍?水跟水谁碍谁?所以它圆明具德,事事无碍。 

《无量寿经》说:“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一切都是开显真实之际。“际”是本际。真实之际者,真如实相之本际。所以不管横说竖说、横显坚显,无非都是佛之知见,都是真实之际,真如实际。由于真实之际所显现的,所以一切相,“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不是要拨除了相才是道,当相就是道;即事而真,不是离开事相另外去求真,事就是真。一一无非真如、实相,亦即一一无非自心。我们所见所闻一切一切,没有一样不是真如、实相,没有一样不是自心。所以超情离见,圆具十玄。那么《华严》之独胜,最超越一切的就是它有十玄。现在《无量寿经》也有十玄,足证本经不异《华严》。而且《华严》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都劝大家,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今本经全显净土宗,引导凡圣,同归极乐,让众生都得到真实之利。所以我们经有三个真实:住真实之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正因为是住真实之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所以能给众生真实之利。你如果能够信受,就得到真实之利——无上殊胜之果。所以夏老师说,我们《无量寿经》是中本的《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的《华严》。蕅益大师赞叹《阿弥陀经》说:“华严的奥藏,法华的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法华》《华严》的一切秘奥,都在《阿弥陀经》里头。《阿弥陀经》是我们经的小本。所以极乐不离华藏,弥陀就是毗卢遮那,所以判本经是圆教,谁曰不宜。有很多人还说净土很浅,现在我们这么研究之后,那净土宗是圆教。而且日本很多大德认为,圆中之圆,顿中之顿,专中之专,极顿极圆!一切经典都不能跟本经相比。跟认为净土宗浅的人,就不是一个看法了。我们也要知道这“见”,所以见这些事情,很重要!他认为净土宗浅了,那么他所得到的利益呢,也就如其所见。净土是这么殊胜,圆教是这么高,而且蕅益大师的话,圆教的精华全在这里。 

但此判教,有高有低,也只是平等中的差别相。所以到了圆人则法法皆圆,没有一个法不是圆法,它又平等了,所以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那就是差别中的平等相。我们总是要这样,在差别中也不离平等,在平等中也不离差别。 

七 部类差别

为深究本经,应知同部同类之经论,傍及带说净土之典籍,以便参研。

甲 同部。

本经与小本弥陀,是同部经典。本经吴译本,曾亦名《阿弥陀经》,与秦罗什所译之小本同名。故世称本经为大本,秦译之《阿弥陀经》为小本。《疏钞》谓,大小二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现小本弥陀,共有三种。

1、《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3、《阿弥陀经秦唐两译会集本》 现代菩萨戒居士夏莲居会集。

秦唐两译,大体相同,稍有出入。秦译精要流畅,众所宗向。唐译则准确详备,力保原面。先师会集两译,撷其精要,更据六朝石经,补足秦译所佚之二十一字。按襄阳石经乃六朝人手书而刻石者,于一心不乱之下,尚有“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二十一字。宋代元照师,载入《灵芝疏》。明蘧庵师亦推崇石本。幽溪大师于《圆中钞》大声疾呼:“今传(指秦译本)讹说,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会本依先德意,补入此二十一字。于是会本,既备两译之长,复补秦译之佚。圣意备显,易启正解。于是秦译原文应是“一心不乱专持名号”(此八字应一气读下)。正同于唐译之“系念不乱”,亦复与本经之“一向专念”同旨。弥显持名妙法,从果起修,果觉因心,他力冥加,不可思议。《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可见众生但能信愿持名,决可往生彼国凡圣同居土。实不待持至事一心不乱或理一心不乱。持名法门妙用,和盘托出。足证会本实大有功于圣教也。

乙 同类。

凡倡导忆念弥陀,愿生极乐之经典,均属同类。其中亦有亲疏,以持名念佛为亲,其他为疏。

1、《佛说观无量寿经》 是经与以上大小二本,合称净土三经。乃净宗基本经典,具谈十六妙门,劝导观想念佛与持名念佛。

2、《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劝导持名兼主持咒。

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4、《后出阿弥陀佛偈经》 始终唯偈,共五十六句。中云:“发愿喻诸佛,誓二十四章”与本经汉吴两译中弥陀二十四愿相同。

5、《首楞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劝导众生,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6、《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忏译。另《大方等大集贤护经》乃此经之异译。经主九十日为一期,不坐不卧,修佛立三昧,天台称之为常行三昧,唱名观念阿弥陀佛。

7、《往生论》 天亲菩萨造。倡五念法门,求生净土。(净土宗三经一论,即此论。)

8、《往生论注》 北魏昙鸾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9、《游心安乐集》 唐道绰大师造净宗古佚书之一。

丙 带说净土经论。

复有诸经论,虽不专论净土,但亦带摄称赞极乐,劝导往生。其中昭著者:如1、《法华经》。2、《悲华经》。3、《随愿往生经》。4、《文殊说般若经》。5、《目莲所问经》。6、《十往生经》。7、《观佛三昧经》(佛记文殊当生极乐)。8、《文殊发愿经》(文殊发愿求生极乐)。9、《入楞伽经》(佛记龙树,生极乐国。)10、《毗婆沙论》(龙树大士造)。11、《大智度论》(同上)。12、《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造)等等。

净土经论约百数十部。以上就本经部类,与带说净宗经论略举其要。至于密部有关净宗之典籍,为数尚多,均未列入。

八 译会校释

“译”是翻译,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会”是校会。“校”校正、会集,“释”是注释。

一、本经译本。现在存于世间的有五种。还有七种这个经我们能可考证的来的最早翻译的最多汉朝就来了安士高翻译过。这是《高僧传》有名的大人物可惜不传了。汉朝就有两次翻译。这七种当时确确实实知道名字在哪翻是谁翻的都有记载。所以翻译的很多最初是汉朝翻一直翻到最后宋朝还在翻所谓宋朝翻的这一本还存在这就是存世的五种。

存世五种,差别非常大。不像《阿弥陀经》也是翻译过两次,《金刚经》也有六种翻译,我们看不同的翻译,出入不很大。但是《无量寿经》这五种翻译出入就非常大。譬如发愿,愿是很重要的,阿弥陀佛发愿,大家都知道四十八愿,可是不知道二十四愿、三十六愿。《汉译》和《吴译》,吴就是孙权(魏蜀吴),他那时翻译都是二十四愿。四十八愿是曹操,曹魏这边翻译的;唐朝翻译的是四十八。四十八两个,二十四的两个。宋朝翻译的是三十六愿。还有一个《后出阿弥陀偈经》也是二十四,誓二十四章。所以在古籍中提出二十四的占半数,四十八的只占两个,还不到半数,三十六的特别了。这个愿文它不是减,是开合的不一样,你说我这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合成一个。《魏译》四十八最广了,并没有把最主要的愿都包括进去。往生极乐世界有两个很重要的愿,一个是“国无妇女”,一个是“莲华化生”。这个在《吴译》,二十四愿里头倒有。你说是开合不同,它四十八愿里倒没有;愿少的倒有,愿多的倒没有了,出入太大。还有比方“十念必生”的大愿,这汉吴两译涵义也不够明显种种。

诸译何以不同的原因,清朝沈善登居士的《报恩论》说:“其所以不同之故。略考诸经,约有三端:⑴译手巧拙不同……⑵梵本传写不同……⑶本师前后多次宣说不同。本师三百余会说法,既多指归净土,则自然屡说不一说,而亦随时随机,开通大意,依义不依语,显然可知。”他也不是很肯定说只限于这三样:⑴“译手巧拙不同”。翻译的笔墨有巧有拙,尤其那时刚刚来的人,也不懂华文,也没有念的那么好。当然安士高有神通了,不过他的本子没见着。我们有很多人也不懂得印度文,所以这样翻译出来的文笔很拙。你看现在存在的古译,以前那些出席法会上佛弟子的名字,是者头疼。这个名字翻得很拙吧。⑵“梵本传写不同”。传写的很多了,越传越多,就会抄错、抄脱落。而且它是贝叶经,树叶子,不像现在装订的这么好,那很容易缺叶儿,脱了,叶子破了,残了,这又是个原因。⑶“本师前后多次宣说”。每次观机授教,所以重点不一样,所说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不是完全重复再说一遍。就多次说是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译手巧拙,是不是梵本有脱落,制成有残缺,都是事实,都是自然的。日《甄解》说,“以审诸译,是梵本广多,致使传译文义,存没详略不同耳。”日溪也说:“异译文句,与今经(指魏译本)稍差异者不少。思夫,多异本,传者不一,故致斯异。亦或非一时说(他不肯定)。例如般若诸经。以此经如来本怀,处处异说(都不同的说),致此多本。盖此大悲之极处也。”所以有了多本,正表示释迦牟尼佛的大悲。

以上诸大德皆主本经乃世尊多度宣说之法,实有所据。例如本经《唐译》本名《无量寿如来会》。乃出于《大宝积经》中一会之文。因此在佛说《大宝积经》时,就说了《无量寿经》。所以佛是反复的说这个经,造成传流下来这个本子不一样,这一点很重要。

二、“会校”。以上五译,互有优劣彰晦,出入很大。例如十念必生之本愿与一向专念之要旨,于汉吴两译则不明显,这个最重要的。日本人就说一切经典都是假,唯独以《华严》为真;那要跟《无量寿经》比,《华严》也是假,只有《无量寿经》是真;而《无量寿经》就以四十八愿为真,其余都是假;那四十八愿中以第十八愿为真,其余的愿相比也是假。可是十念必生这个愿,证果法师讲净土宗,就讲个十念必生,讲个出世三福。这十念必生是根本。善导大师也是如此,善导大师就是宏个十念必生。但是汉吴两译不很明显。这出入的问题带关键性,所以要会集就在这个道理。

至于五恶五痛五烧有的人虽然是念佛但是他一切毛病都不改这就不行带业往生用现在的话说带历史的罪是可以的现行的罪不能带你带历史的业悔改了那是可以带业现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还举着屠刀那不行所以五恶五痛五烧众生行五恶现世就受五痛来世受五烧这种告诫尤其于末法是非常重要!佛的慈悲已经再三恳切告诫这个毛病在什么地方这样的宏文苦口婆心唐宋两译就没有《魏译》比较全所以大家后来都念《魏译》刚才说过国无女人、莲花化生两愿它也缺因此宋朝的一个进士王龙舒名字叫王日休写了《龙舒净土文》《龙舒净土文》写得很厉害他是刻板板上出舍利这个人是站着化的他把四种来会集称为《大阿弥陀经》所以有人反对会集他不知道这个早就有人会了宋朝就会了而且庙里都念所以莲池大师《疏钞》说:“语则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我这引证的话还是多取王龙舒的文因为他的文比较通顺大家也熟悉但是对于王龙舒的会集他不满意怎么流通?《疏钞》说:“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由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上辈没提)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莲池大师就批评:“不顺译法抄前著后”有的就抄有的自己写而且去取也不合适三辈往生里头《魏译》都说发菩提心到了王龙舒那就改了下辈就没有发上辈没提这事这个会集就很不妥当了高下失次莲池大师所论精要正中要害

彭二林于所著《无量寿经起信论》论王本曰:“王氏本较为畅达,近世通行。然有可议者,如序分中游步十方以下,广明菩萨行愿,为令行者发起大心,积集德本,究竟成佛,乃是此经开章要领,而王氏删之。至往生上下二辈,一删去发菩提心,一云不发。胎生一节,删去疑惑佛智乃至胜智。前则乖成佛之正因,后则失往生之正智。他如叙次愿文,后先舛错,皆当校正。”也是批评他的话:虽然是很通行,但是可议的,序分中游步十方,表示菩萨的行愿他没有。发菩提心说过了不重复了。最后边地,疑惑佛智,念佛的人对于佛的智慧怀疑,就是信心不足,你不能相信;或者对于自己的智慧也不能相信,只能生边地。这王龙舒又删掉了,这两个都很重要。所以清初彭二林,就是彭绍升,是个大居士,他把《魏译》删节了一本,就成为现在第七本,名字叫做《无量寿经》。但是他批评了王龙舒,并不能解决王龙舒的问题。

清朝咸丰年中魏承贯,这是桐城派的古文家,他参考了五译,也看了王氏的本子,因此,他就另外会集别成一本,仍名《无量寿经》。所以那个时候大家很称赞他,这个是比以前都强了,他所著是第八本。可是魏默深是想补救王龙舒的缺点,不要自己写东西。因为这开了一个很不好的例,后人用自己的话当做佛的话,这很不好,这个例不可以开,所以鉴于这个自己再重做一番。可是他也不免有毛病。王荫福居士赞成说是八本里最好的。他的毛病是什么呢?⑴他这里的第二愿,国中的天人纯是化生无有胎生。“无有胎生”这四个字是他编出来的。而且《魏译》本确确说是:“佛告弥勒……彼国人民有胎生者。”⑵五恶五痛五烧,刚才说过很重要,可他给删节了,说“生时痛、老时痛、病时痛、死时痛、患难穷苦痛。淫欲火烧,嗔忿火烧,贪盗火烧,邪伪火烧,愚痴火烧。是为五痛五烧。”就把这一大段文章,好几页的都概括进去了。而这些话原经里没有的。⑶他说极乐宫殿,“或处虚空,或在平地、或依宝树而住”。这些宫殿就在树里头呆着。这又是五译里都没有的,这是他顺手写进去的。再有,我补充一个。⑷在会本中,他说:末法的时候,最后本经文只有留下《无量寿经》,他从别的经里抄了一段搁下面。“《无量寿经》亦灭,唯阿弥陀佛四字,广度众生。”最后法全灭了。但这也不是《无量寿经》里的。所以他这里有四个毛病。

因此,先师夏莲居老居士,就发奋在天津闭关,拿五种译本重新会集,把各种译本苦苦地钻研,把他们这几家前人的,王龙舒,魏默深等等的本子,也都拿来很好地参究,自己在佛前持咒念佛。后来就得到很殊胜的一些感应。他在念佛的时候,不仅仅达到事一心,而且达到理一心,这是近代很希有的,修持人能达到的境界。这个书成了之后,首先是他的老师慧明老法师说:“我来给你做证明。”慧明老法师在安庆,当时南北都尊重,宗说俱通,那五台山也说这是开悟的法师。居士中,当时南梅北夏,南方是梅光羲(梅撷芸),是我舅父;北方夏莲居,他们是极好的朋友。我先师在天津闭关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见,只有我舅父去能见。至于他修持所得殊胜的情况,从来不对人说,只是告诉我舅父。为什么告诉我舅父呢?因为我老师的信佛是得了我舅父的帮助。所以这是饮水思源,别人都可以不见,也可以不说,我舅父去问,他要说了。但是一次很殊胜的因缘,我舅父看我很诚恳,把这件事情告诉我了。不是我老师告诉我的,是从我舅父那儿知道的,他不讲自己怎么样。我舅父当时就在中央广播电台讲这个经。慈舟法师到山东去,只讲了这一部经,对于《无量寿经》作了个科判。他有一个极大的功劳,三辈九品,他特别提出“一心三辈”,一心又有三辈,这是慈舟老法师的贡献,很殊胜。所以说净土和禅宗不是两个,一心三辈。

先舅父称赞说:“于净宗要旨,穷深极微,发前人未发之蕴。”“于净宗要旨,穷深极微”,深度达到最深度,微妙达到最微妙。“发前人未发之蕴”,这个会集,有前人未发的深奥道理。还说:“精当明确,凿然有据,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这个会集是“精当明确”,很精炼、很恰当、很明白、很正确。“凿然有据”,都有根据。每一句话都在这五译里,我找过,我做过这种笨功夫,每一句每一句就找它的来源,在我注解之前,我要找来源对于我这个注解有很大的好处,这一句话把它来源找到,你去解释它,就很稳当了。“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没有一个意思不是原译里有的。“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没有一句话,是本经中他添出来的。“有美皆备”,原译中所有的美妙它都具备。“无谛不收”,没有一个真实的义理,不收在所会集本之内。“虽欲不谓之善本不可得也”,你就是想不承认这是善本,也办不到。现在果然是大家公认为善本,在海外大量地印,已经入了藏。而且在美国他们纷纷地成立净宗协会大家都在念这个经、研究这个经。

三、“注释”。大家自己看了,有些什么解释,都记在《大经解》里了。

九 总释名题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法名慈济会集各译

凡经之名题,皆直显本经之要旨。使学者因名而了达经的本体,一看经题,直窺全经大义。是以天台宗〈五重玄义〉,第一重玄义就是讲名字。我们现在是遵华严宗的十门分列,就把经题摆在第九。总之,这很重要。不管什么人讲经,就是不讲前头的概要,也要先讲讲题目。所以就正好是,从讲概要到讲正文,这就是过渡了、交叉了,今天我们就是“总释名题”。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现在就简略称为《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这个经题是从现在所存在世间的五种译本的题目,会集而成。所谓会集,就是有多种的翻译,现在梵本也不可得,通梵文的人水平也不够,若再重新翻译,也不见得就能超过古人。所以力之所及,就从各种已经翻译的本子里头把它会集一下,就叫做会集本。《阿弥陀经》,鸠摩罗什、玄奘,各翻译了一次,先师也把它会集。因为有好简,有的就着重于文字通顺,鸠摩罗什就秦人尚简,就喜欢简化。玄奘讲信,要忠实于原译,就比较繁。所以《阿弥陀经》,玄奘的译本是十方佛赞;鸠摩罗什的翻译是六方佛赞,他尚简。所以,有些事就有会集的必要,把各种译本之长会集起来。而《无量寿经》是特殊的,各种不同译本差别很大,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所以会集。大经五种原译,各有经题:最初汉译就是《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一种涵义,也可以翻为无量寿、无量光。《吴译》本,还是译成《无量寿经》,也叫《阿弥陀经》。魏译本,就是大家常念的《无量寿经》。唐译本,就是《无量寿如来会》。宋译本,就是最后翻译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想要理解经文,先要了解经题。这个经的名字很重要,古人说:“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义。忙人见经题,亦能得利益。”很忙的人,心里有很多的事情,不能专心修持,他看看经题,也能从经题中得到利益。所以日本人都在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念这个经题、拜这个经题。这名题十分重要,全经的要旨都显示出来,让我们这个学者、行人,因这个名字而了达经的本体,一看经题就能够了解全经的大意。经题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

王龙舒会集的本子,称为《大阿弥陀经》,以别于原译之小本。但“大”字,没有哪个称大阿弥陀、大无量寿,这个大字,就是王龙舒加上的。所以这就是会集的一种所忌,必须是经中原来的语言,会集的人不能随便增加自己的文句,你把自己的文句加在经里了,或者加在题目里了(题目也是佛印证的),那就把自己的意思变成佛的意旨了,这是大大的不可。所以为什么王龙舒作了之后,魏默深又要作,魏默深作了之后先师夏老居士又作,就是他们在这一方面,给后人开了一个很不好的例。你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句加进去,那就很不妥当了,所以这就是毛病。彭二林的删节本,魏默深的会本,都叫做《无量寿经》,同于《魏译》。这就没有分别了,大家单看名字,就不知道是哪一种了。后来王耕心就把魏默深的本子给加上《摩诃阿弥陀经》。摩诃也是大的意思,这摩诃两个字同样的没有来历。这五种名字前头都列了,这个会集的经过,他们的例子不妥当。

再考从汉迄宋十二译中,以“无量寿”作为名字的有十本,以“清净平等觉”作为名字的有两种,以“正觉”作为名字的有一种。最初汉译本名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最后宋译本名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综合各译的内容,先师直取宋译本的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作为会集本名字的前半段,去掉重复的“经”字,下从汉译经题《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去其重复的“无量”两个字,就成为今本的名字《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两种一来天衣无缝,不假斧斤,用不着任何的造作。两译原名,摄于一名之中;十二部经题,都以无量寿清净平等觉,悉入一题之内。《无量寿经》两万多字的大旨,在这一个经题之中昭然若揭。而且净土宗重要的涵义,都具备在这一个题目之内。一个题目之中往往要包括“人法喻”,说法与其他的人,这是什么法?有什么譬喻;“教理行”,这个教,理是本体,如何来行持;“体相用”,体大、相大、用大等无量的妙义,齐显于一题之中。如帝网珠,圆摄一切妙法。本经会集的悲心与妙用,从这儿可以看到一点麟爪。所谓一麟一爪,要看见龙的麟、龙的爪,就知道这是全龙。从这个经题的会集,就可见整个经的会集都是如此,“不假斧斤,圆摄众妙”。这就是会集工作的典范,只是会集旧有的精华,而不是出于自意的新作。这才杜绝把后世凡夫的私见,当作世尊的教导来欺骗世人。从夏老师会本旳经题可见,不但字字句句本于原译,而且会集之后使题义更加圆满究竟,妙谛无穷。

第一个字“佛”,指约当中国周代,在尼泊尔降生的王子,后出家成佛,号释迦牟尼。这就是我们芸芸众生的大悲慈父,大智大力的导师。十方世界有无数的佛,可是在我们世界上,八相成道的佛只是这一位。所以只说一个佛字,我们就知道是专指我们的本师了。

“佛”是古印度梵语“佛陀”的简称,辞义是“觉者”。佛与众生只是迷悟不同,在迷惑之中就是众生,众生是迷者,迷了自己的本觉;彻底觉悟就是佛,佛没有迷了。所以《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都是极顿的话,没有那么多渐次。但是在圆教里头,无阶梯之中还可以有阶梯,有阶梯之中不妨还是平等。“觉”,就是三觉都圆满。阿罗汉只具自觉;菩萨于自觉外更须觉他,故菩萨具二觉;觉行圆满是第三觉,唯佛具三觉。悟达本性真实常住,了知诸惑都是虚妄,是自觉;以无缘大慈平等普度一切众生,是觉他;穷尽本心的源底,自觉觉他之行圆满具足,圆圆果海自然成就,是觉行圆满。《佛地论》说:“具足一切智慧,远离一切障碍,能开觉(开悟本有觉性)自己和一切有情。”“觉”譬如从睡梦中觉醒,如莲花开,不借外力,这就是佛(笔者译为白话)。又据《大乘起信论》:⑴本觉。指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清净心,也就是常说人人本有的佛性,也即是法身佛。⑵始觉。由于内因(本有清净心)与外缘(佛教经法)的作用,使众生于妄念中渐渐出现初步趋近本觉的知觉(如厌生死,乐求涅槃)。⑶究竟觉。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来平等,始本不二,法身全显,究竟成佛,叫做究竟觉。

所以我们要弘法,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还在迷,满眼睛都是翳,还是白内障都快瞎了,要给别人领路,所谓就是“一盲领众盲”。而且自己名为说法实际是放毒。阿罗汉只知道自觉,佛就呵斥为焦芽败种。你不自觉而想觉他,就是所谓修一些痴福,那将来如仰箭射虚空,最后还要掉下来。所以首须要自觉。觉他,我们修行人最大的目标就是觉他,所以不同于阿罗汉。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纯是大乘。天亲菩萨《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二乘的种性,只求自觉(自己怕苦、要出苦),不知觉他的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道理,有很多念佛的人不明白。所以这样我们就晓得,佛就是三觉圆满的众生,众生就是完全在迷还没有觉悟的佛。佛教是无神论,不是有个造物者,有个神至高无上,他永远是觉悟的,我们都要靠这个神的加持才能够升天堂,平等的。借《心经》说,我们跟佛是平等的所以不增不减。在佛也不增,在我们也不减,真实平等之义,所以平等觉。

再有,佛是十号之一,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第十就是佛。因为十号具足为世间所尊重,所以称为“世尊”。这样的说法,世尊是在十号之外,可是《成实论》就不一样了。所以很多东西都有出入的,我们常常很执着,这个都没有什么,就是开合的不同,不要总觉得莫衷一是,到底哪个对、哪个不对?说是“仁者妄生分别”。《成实论》就把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合成一号,这样作成一号就变成九个了,那么世尊加上去是十号。所以世尊可以在十号之内,可以在十号之外。佛是十号之一,这是个通称。就好像居士是个通称。我们今天在座的人,除了诸位大比丘之外,都是居士。居士是通称,你必须再张居士、王居士,才知道是谁。有时两个都姓这个姓,把他名字搁上去了,那是他的别称。所以佛是个通称。

今就本经,专指娑婆教主,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佛说”,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翻成我们的话,就是“能仁寂默”。仁义的仁。能仁是其用,寂默是其体。能仁就度一切众生,是仁者爱人,觉他;可是寂默无所动,无所动而在度众生。所以就是常寂光,寂而恒照,照而恒寂,寂照不二,寂是体,照是用。又禅宗说:“体用何妨分不分”。所以佛法很殊胜之义,我们导师的名字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寂默就大智,能仁就大悲,悲智不二,悲智并运,登峰造极,“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