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漫谈篇二 5. 禅宗三关

2020-12-31 13:30:49 点击数:

二、漫谈篇二(1989年北京莲舍开示)


5. 禅宗三关

这末后句,禅宗讲三关。某老先生的一本书,我翻了一翻,他这个三关讲得不是十分透彻。本来这个言语很难表达,但是另外一个说法比他谈的那个,能够懂得亲切一些,亲一些。说话有亲一些,有疏一些,也都平等,这个听起来亲近一些,有的听了还很疏远,所以亲疏是有分别的。这个要说起来主要是我们能够亲一些,禅宗这三关。

破初关,他的语言说到法身边,到了法身的边边上了。法身哪里有边,是不是?到法身边就是见一见法身。这个“见”字也就是用我们的语言来说的,它不好表达,但没有另外别的字了。所以要懂得这个“见”字,是“了了见,无可见”,清清楚楚的看见了,但是没有可看见的东西;“无可见”,没有可看见的东西,可是你是“了了见”,你是清清楚楚的看了。这很不好琢磨!

所以见法身之见是这样的见。你说见到什么了?你无所见。那为什么说是见法身?了了见,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的见了。我们众生总是在一边,要不就是看见这个桌子凳子了,要不就没看见就是没有,那就我也没有见,或者你挡着我看不见。了了见而无所见,就见法身之初关。

安住于法身,这叫做重关。开悟之后,坐破多少蒲团,不踌躇了,打成一片了,安住在法身境界,这个就是禅宗的第二关。

禅宗很高,还有第三关,还有法身向上的事情,有比法身还高的事情。唐朝的皇帝他向国师问法。国师就回答:“陛下,你应当在毗卢顶上行履。”你应该在毗卢遮那佛的顶头上走路,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这就指出法身向上,不是就在法身量里头,停止在这儿。所以禅宗说“有佛处不得住”,有佛的地方你不能待;“无佛处急走过”,快快走过去,这是禅宗的境界,很高很高。走过去你又不能住有佛处,无佛处你又得急急走过去,这些事情依常情都是不可解,但是如果能够跟它相契,这些话非常亲,指示的非常亲切。

所以到了法身向上,就不是没在法身量中,从这个里头还要跳出去,这称为法身向上。不是说真正造了一个毗卢遮那佛像,我站到像的顶上去,把我的像做在他的头上,这叫法身向上,那不是不是。它的含义是说,心里不在任何一个地方上被束缚住了。所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合头是对头,这句话跟我很对头了,我就很什么什么,我就死记着不忘。这个就是万劫拴驴的一个木头橛子,就把这条驴拴在这儿了。所以这有一些话我们也不能死于句下,譬如现在听了很多很合适的话,我们按照这个话去做,这还是应当的,但总之在修持过程之中,逐渐逐渐转入转深。

我们用上梯子这个比方就最好,我常常打这个比方。像爬梯子,我们修行就是登高一步就接近目的一步,而且看得也更高更远,这就进步了。这一步是怎么上去的?你是一格一格的上,第二格上第三格,而你得离开第二格才能上第三格。要再往上爬,你的两只脚得离开第三格才能上第四格。所以今日你所站之处,就是来日你所要离的地方。未来是什么?未来是比这个更高。所以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这么转换,不断不断的取得变化。

中国人说“日新又新”,你今天新,明天还要新。怎么会新?又改变了,丢掉了旧的。被一个东西捆住,我就在梯子上我要上房,但我死抱住在第三格这儿不放,就上不去了。所以说没有梯子就不能上房,扛着梯子也不能上房;你抱住梯子,哪一层到的时候再不肯前进了,也不能上房。真正上了房,梯子可以不要。但是在没上房之前,那就千万不能离开梯子,离开梯子上不了房。

这还是牵涉一点渐教的譬喻,真正顿教讲究一个箭步就上房,就“迷是众生,悟就是佛”,所以禅宗不可思议。这个末后句为什么把它列为相当于禅宗的末后句?禅宗也就是指明一切都是法身,一切都是佛。末后句就是给指出你已经破初关,破重关,最后一句,末后一句才始到牢关,才破三关。你修修修,修到最后一句,大功告成了,问题都解决了,上了房了。不一定必须死有一句什么话叫做末后一句,总之说就你把一切执着、什么种种分别都给去掉了。这“一切皆成佛”里头就是一个大平等,也是大圆满,没有别的再需要什么言句去补充了,所以我们说它相当于禅宗的末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