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择要讲授阿弥陀经疏钞(二)

2020-06-17 03:03:47 点击数:

 

 【灵者灵觉。明者明显。日月虽明。不得称灵。今惟至明之中。神解不测。明不足以尽之。故曰灵明。】

 

“灵明洞彻”。灵,我们叫神灵,在天之灵,就是这个“灵”字,超乎人的。神灵,在天之灵,所以说超过人的智慧。这光明,当然都懂得了。太阳都有光明,但是太阳虽然有光明,我们只能说它有很大的光明,不能称它是灵明。灯也有明,它灯是无灵啊,这是无灵之物。日光、月光都是无灵之物,都不是灵。

 

现在我们自性中,我们本性中所有的这个明。所以这些文字我们不要把它推成是这是研究书,这说谁的?说我们自己的。这个“明”是我们自己的明啊!这个明,光说“明”字就不够了;光说日月的这个明,它说的就不够了,它是“灵明”啊。这个灵是神灵,它是不测,神灵;不是有这不测的祸,就是说你猜想不到的。这事儿真神了,就是想不到。神妙、奇了,神奇、神妙,不是你能想象的。这个明,它的作用远远超过日月光。这样的话,光是一个“明”字就不够,所以加上一个“灵”嘛,称它是“灵明”,就说你本性的光明。

 

【彻者通也。洞者彻之极也。日月虽遍。不照覆盆。是彻而未彻。今此灵明。辉天地。透金石。四维上下。曾无障碍。盖洞然之彻。靡所不彻。非对隔说通之彻。云洞彻也。】

 

“彻”,洞彻,也是说的每个人的自心,你是通的,没有障碍的。一有障碍就过不去了,这是通的嘛。日月的光照到一切处,但是它有不足啊。扣个盆,覆盆就绝照。你扣个盆,盆底下那个地方就照不到了。所以日月的那个明不能透过覆盆,不能通过这个障碍,所以还不能说它是“彻”。但是我们这个灵明是什么情况呢?我们这个明怎么样呢?它可以照亮一切天地,可以透过一切金石,没有什么东西挡得住的。

 

在物质世界中,也有挡不住的东西。最近的科学发现,就是我常常说这《金刚经》说的微尘,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太阳光出来的一个小亮点,说那个是微尘,那个太大了。这个微尘叫中微子,我估计这个是经上说的微尘了。这个中微子它小到什么程度?它可以穿透地球,这么大的地球挡不住它,太小了,都有空。我们不要以为一个东西是死的,都是很稀的。天空中不是有很多空?虚空中不是有很多空嘛?太阳,月亮,很多星星,星星中那一点空知道是多少万万里啊!空得很嘛。但是这个星,各个世界都安布在里头。这个木头、铁什么里头都是如此,里头都是原子。一个原子里头就是中间一个原子核,像太阳,外头电子围着绕,就是一个小天地。空!但是咱们就钻不过啦,咱们太大了,太笨啦。中微子,那地球穿过去,从这个实验室透到那个实验室出来了。这还不够透,这还是物质的。它虽然是物质,就是太小了;但是它小,就有这个作用。

 

所以我们这个灵明是没有能障碍的,透一切金石,四维上下任何障碍都没有。地球咱们就觉得大得不得了,实际还是不够大。再大它也能透,是我们这个意思啊。洞然,这个东西通了,这个东西完全打通成了一个洞了,这是洞然,没有东西了。所以我们叫“灵明洞彻”,这个透彻,光明遍照,没有障碍,就是我们的心光。我们心所有的光是灵明,超过日月之明(不像日月,覆个盆就扣住了),没有挡住的地方。这个日月之明,你要扣个盆就挡住了,那盆底下的东西就不知道了。而我们这个明是挡不住的,这个明是挡不住的。

 

【湛者不染。寂者不摇。大地虽寂。不得称湛。今惟至寂之中。莹净无滓。寂不足以尽之。故曰湛寂。】

 

“湛寂”,“湛”就是清,清极了。水清见底,就是这个水是湛,很清啊。“寂”是不动摇,不是随着烦恼勃然大怒,糊涂了,把自己的亲近,最忠于自己的人给杀了,后来后悔了。这事不是很多吗?这些都是动了。我们这个“湛寂”,寂是不动不摇。

 

寂者不动,而我们这个寂是超过大地。大地有什么动啊,很安定啊,一般说起来,当然地震是例外,一般它都很安静。这个地球始终是这样,这么大,始终没有分成两半,始终围着天在运转,它很寂,地很安定。但是地虽然是寂,不能称湛寂,因为等到那个……,佛教说是劫,劫火的时候,遭劫在数,遭劫的时候,地球全要坏,所以地球将来是要毁灭的。不过大家不要着急,离毁灭还远得很。

 

耶稣教他们现在很着急,很害怕,说现在这个景象啊……。那天来了个耶稣教的,他是耶稣教信了佛,信了佛又回了耶稣教,他跑到教堂去礼拜,就跑来看看我。他说耶稣教里头认为现在火山爆发,风灾,水灾,或是种种的现象,刀兵,人心这么坏,耶稣教所谓的末日就要到了。佛教不会,佛教所谓的末日,地球是要毁,毁了之后,弥勒还要来。地球还不会毁,但是地球要遭劫,这个劫是刀兵劫。所以我们将来的遭劫是刀兵劫,人类就要灭亡。但还早得很哪,这还多少万年以后的事情。谁见谁就杀,只有先下手为强,所以一家人,一见就是先下手把他杀了,这么着,人类消灭了。只有极少数极少数躲入深山,人家找不到的地方,这几个人活下来。等到这个劫过去了,人心就跟着变了,那这太愚蠢了,这样太不好了,自己杀,太惨了,得改呀,相待要善哪。这个一天天又增长,一天天又变好,然后弥勒再来。

 

弥勒再来的这个数,我的《大经解》写了,我是不太记得这些数,写在书里头了。算出来多少多少年,算到弥勒来的这个年数是有的,咱们是等不着了。弥勒当是第五个佛,我们这个地球上佛要来一千个,所以这个地球要不存在,那时间远去了,所以不要太紧张。

 

现在天文学就已经证明了,这个大爆炸,原来的星球,有的是已经就要发生大爆炸了,有的是大爆炸之后刚刚又新生。就是咱们《金刚经》上的话,世界碎为微尘,爆炸,破坏了,碎成微尘了;微尘又聚为世界,天文学全证明这一点。所以我们现在说世界毁坏的劫,一个是火,一个是风,就是咱们这个核爆炸的一个是热力波,一个是压力波。热就烧。热还好办,压力波就最大了,所以风劫更难逃,所以释迦牟尼佛早知道了。热力波连须弥山都要烧毁了,咱们这个宇宙的中心。等到压力波、风劫的时候,连禅天都毁了,天界都毁了。就是大爆炸,禅天都毁了。

 

“寂”,咱们地球算是寂了,挺结实的,又不动,不能称为湛寂。因为什么呢?它还要坏。等到有一天大爆炸的时候,烧得连灰都没有,这高温哪。核能,整个宇宙的核爆炸,你想想,那比原子弹要厉害多少?连天界都不能逃。所以大地虽然叫作寂,不能称为湛寂。咱们自性“至寂”,登峰造极的寂,一点儿没有渣子,所以这个寂我们说它是湛寂。我们这个心之安定,之寂,远远超过大地,一点渣子都没有,清净极了,像溪流,清净见底的水,不是黄河的水,所以湛寂啊。

 

【恒者久也。常者恒之极也。大地虽坚。难逃坏劫。是恒而未恒。今此湛寂。推之无始。引之无终。亘古亘今。曾无变易。盖常然之恒。无恒不恒。非对暂说久之恒。云常恒也。】

 

这个讲到“灵明洞彻,湛寂常恒”,“寂”也是常。这个东西不长久,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们这个自性,我们的本性是没有灭的,是永存的。刚才说了,比方来说,大地它还是要坏嘛,大地并不清净,所以大地不能称为湛,它还有些动。这个地球刚才说了,它有一天要烧得连灰都没有,那么就是毁了,完全消灭了,所以不能称“恒”。地球虽然是固定的,但有时候还有些动,而我们自性的这个常,永远没有(变动)。

 

这一段我们再把它总一下。一个是“寂”,大地虽然很安静,不过不是真彻底的寂,有时候还会有地震什么的一些变动,所以它不能称为“湛寂”。它还是很脏,不很干净,所以不能称为“湛”。只有我们自性这个静,这个安静,这个清纯,称为“湛寂”。

 

“常”,再加一个“恒”字,就更常了。因为大地虽然是寿很长,刚才我们说过,等到这一千个佛都出来以后,还是要大爆炸,还是要销毁,还是要烧光。不用等风,火就烧完了。这个火烧连灰都烧光了,温度太高了。只有我们自性本身的这个恒常,是永远没有终了的时候,所以加个恒常。这个常,不是个相对的。相对的,你活一万年,我活万万年,这是相对的。还有一个,三个万字又比两个万字又长。而这是绝对的常,是永远没有消灭的时候。

 

这四个特点了:明,而是“灵明”;透彻,而是“洞然的透彻”;寂,“湛寂”,那么清湛、那么彻底的寂;那么常,而是永远不坏的,绝对的,不是相对的常,“恒常”。这是自性的四个方面,就是我们的自性。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

 

再底下说,“非清非浊”。怎么说是“非浊”呢?你要说是有什么,你要琢磨就变成有什么了嘛。黄河为什么黄?因为脏,有些沙子嘛,水土流失,下雨把那个土流下来了,就到黄河里去了,卷下去黄河就黄了。有一个瑞相,黄河清了一段。报上说,在陕西、山西之间两小段,瀑布突然间变白了,还有一小段河水变清了。古时候说黄河清是瑞相。不过不是彻底清,一部分清,这也是稀有了,这是前不久的事情。

 

我们说“非清”是为什么呢?先说“非浊”。非浊,它没有浊。浊,它就有东西来,它不受一尘哪。在我们自性里头,一个尘都不受,虽然在烦恼之中。所以我们这个自性,就是《心经》说的“不增不减”,受了一个东西不就增了吗?“不垢不净”,脏东西来就把它染脏了,就垢了。这不增加什么,又不会脏,虽然在尘劳的染缸里头,不受污染。所以你要说是(浊),怎么浊呀?说是浊,这就要有;要有,可是它一尘也不受。

 

什么叫做尘?实际上众生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四句里头。这个尘,就说烦恼是尘。尘是有,“有”这是一句;“没有”,第二句;“也有也没有”,第三句;“不是没有也不是有”,第四句。这四句全是错。在佛学院讲课的时候,有一个老师他问我:“极乐世界的有,是什么样的有?”我说:“是离开四句的有啊。”所以,这个心的路就绝了,离开这四句了,没有尘可受,还受什么尘哪?

 

【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

 

“非浊”,它也“非清”,不是浊就是清了,它也非清。你说它没有什么,清嘛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但它不舍一法。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菩萨要修万行,没有一个法舍弃的,度众生所有可用的法全用了,没有一个有用的法舍弃。

 

所以在真如的门里头就不受一尘,没有一尘可受,所以一尘不立,什么都不建立。可是在万行门中,用万行来度众生,是“建化门头”,你一法都不舍,凡是对众生有利的一样也不丢掉,所以就非清非浊。你说清,就什么都没有了,那就什么都不受了,但我一切都不舍;你要说浊,但我一切都不受。所以微妙嘛!

 

【无背者。纵之则无所从去。】

 

“无背无向”。什么叫背?你离开我,你跑吧,它没有地方去。为什么?我自己这个自性遍满一切处。遍满一切处,你走到哪儿都是我,对不对?那去哪儿了?你说你回香港了,回香港,还是我自性;到美国了,还是我自性;到月球了,还是我自性。到哪儿去了?都在我自性里头。极乐世界还是我自性,你哪里能去啊?所以没有背。背开我,往哪儿去?没有地方去呀。

 

【无向者。迎之则无所从来。】

 

也没有向。你从哪里来呀?整个是我自己,是不是?你说从香港来,香港就是黄念祖嘛。还有,这还再一个说法,说“背向”。“无背无向”,“背觉合尘”,“背尘合觉”,咱们在迷的时候,众生在修持的过程之中,这才有背有向。你背尘,就是背着尘了,不跟尘劳妄想作对了,去合那个觉悟去了。这就对了嘛,咱们在这就开始觉悟了,背尘合觉了。但是愚痴的时候,就背觉合尘。你所追求的就是声、光、色,好吃好穿、音乐、跳舞,享受、快乐,你追求的都是这,尘哪。你所向往的是尘,你所背的是觉悟。这不是有背有向嘛?这是在修持过程中的事。真正说到了本体,到了自性,浑然是个自家,就没有背没有向。这里头,我们就看这个话它是怎么说的。“无背无向”说的是咱们的自性的本体。

 

【言即此灵明湛寂者。不可以清浊向背求也。举清浊向背。意该善恶圣凡有无生灭增减一异等。】

 

对于这个,以前这些话就说明了。对于“非清非浊,无背无向”,说明什么呢?说明咱们本来的“灵明湛寂”的这个自性,不可以在清、浊、向、背这些方面去找。举出“清浊向背”它代表什么呢?这不是相对的嘛,清跟浊是一对,向跟背是一对。这一对一对就代表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圣,什么是凡;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什么是生,什么是灭;什么是增,什么是减等等,这自性中都没这些事。

 

【大哉二句。赞辞。大者当体得名。具徧常二义。以横满十方。竖极三际。更无有法可与为比。非对小言大之大也。】

 

“大哉”是赞叹的话,是指着“体”说的,这个体是大呀。我们说了“体”,这里头包含了“相”跟“用”。刚才不是说了,有体就有相、有用。这个体,它是横满十方,空间是横的,同时存在嘛,横的。横的遍满十方,一切地方,所以我们的心是遍一切处。

 

有人说你们净土宗是心外求法,他不明白。你看这,我们一上来就说,我们心遍一切处,极乐世界也在我们心里头,不是在心外去求啊。所以弥陀、极乐都不在心外。

 

说“竖”,时间是竖的,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一横一竖。当然这横竖的意思也是哲学上的意思,你也不可能用几何学去看,那个竖是……。总之,它是有前有后。横是同时并存,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同时并存,不就横的都出来吗。竖的,先有这个,后有那个,这是指时间。竖就包括三际,我们这个时间就是三际,三段,三种: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一个是未来。所以时间上,咱们这个自性贯彻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过去说,你去找我的自性什么时候开始,找不着头。从未来说,咱们的自性到什么时候消灭,也找不着头。三际贯通,没有终极。所以它即是横满十方、竖穷三际,没有任何法能和它相比,所以赞叹它是大,大哉的自性。大哉什么呢?大哉真体!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当人自性欤。

 

【真者不妄。以三界虚伪。唯此真实。所谓非幻不灭。不可破坏。故云真也。】

 

体加个“真”字,“真体”,真就是没有虚妄。因为这个三界都是虚假的,虚伪,这和我们人的想法恰恰相反,所以佛的看法跟我们正好相反。人总是认为这个世界是真实的,是真有的。你说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他信不及啊。就咱们这个世界是真的,这是真的,是吧?其实正好相反。

 

咱们这个三界,不光是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欲界,都有情欲啊。天界,低的天也是欲界,所以帝释都有太子,他有太子怎么出来的?是吧,还是欲界嘛。俗话说王母,这都是女的嘛。这低的天是欲界。上头是色界,色界就离开欲了,没有人的这种情欲。人只有形色,就不是这样的肉体了,有个形相,所以称为色界。再高的天称为无色界,连形相也不可得,甚至于连思想都不可得了。所以有的天叫“非想非非想天”,我们常常有句话叫“想入非非”,你想入非非,所以我们很多俗话是从佛教里头来的。因为有个天叫“非想非非想天”,就是你这个想法到“非想非非想天”去了,想入非非。他有多少劫的寿命。但有一天寿命终了,他还要堕落,还要轮回。

 

所以这个三界,刚才也说,到了劫火的时候还是要烧,还是要毁,都是虚伪。所以三界,到了天界,多少劫的天界,它也是虚伪。所以我们说真体的话,连三界,连高的天界都是假的,都不常存。唯此真实!只有这个,你每个人你自性才是真实的。所以有的人说,一说到是“唯心弥陀,自性净土”,就觉得是空茫茫的,不晓得说,是你的心,是你的自性,这是最真实了。

 

这是布袋和尚的偈。布袋和尚就是一进山门,咱们现在管他叫弥勒菩萨,这就是布袋和尚的像,一个很胖的和尚。他是隋唐之间的僧人,是弥勒的化身,禅宗。很多小孩子爬在他的身上,他喜欢跟小孩子玩,他扛一个口袋。大家都认为说这是弥勒菩萨,不知道是布袋和尚了,也没有名姓,只知道他背一个口袋,很胖。

 

“只这心心心是佛”,只是这个心心心是佛,三个心字搁在一起。就这个心的心的心,这个是佛呀。“十方世界最灵物”,十方世界这是最灵明的东西了。“妙用纵横可怜生”,有的人修了禅定,得了纵横的妙用,神通的妙用,纵横自在,可以颠倒日月等等的妙用。妙用纵横可怜得很哪,可怜生。“只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妙用纵横可怜生,一切无如心真实”。所以布袋和尚这个话跟莲池大师的话是一致的,唯此真实啊。

 

所以一听见心,就觉得落空;说跟这个世界一样的有,他就说这个好。极乐世界有没有?有,跟这个世界一样的有。这些道理有时候不好跟人家说,有时候我就勉强这么答:“你要说极乐世界是空,你要认为这个世界是空,你才能说极乐世界是空。极乐世界是有,是比这个世界更真实的有。所以它不同于咱们这个世界的有。你说极乐世界是空,那你先要这个世界是空;这个世界都有,那极乐世界你就不能说它空了。”所以说到自心,唯有自心是最真实,这个最真实啊。

 

《圆觉经》里头讲,一切一切都是幻。首先就说我们这个身体是幻。首先我们就是识破了这个,幻身就灭了,不是一个幻的身体了。幻身要没有的话,有什么叫幻心呢?这幻心也就没有了。幻心要灭了之后,既然没有内心,外头的尘,谁知道外头的尘哪?尘也就没有,空了。没有心,外头有跳舞,谁看哪?所以就没有尘了。幻尘灭了的话,就都灭了,什么也没有了,身、心、尘都没有了,就剩下灭了,幻灭。幻灭也灭,这是很要紧的一步。

 

所以释迦牟尼佛宁可舍这个身体请夜叉吃,请夜叉给他补上两句。因为释迦牟尼佛前生听佛说法,一个偈子知道两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后两句不知道。问谁谁也不知道。后来有个夜叉,他说:“我知道,我听佛说过。”释迦牟尼佛就给他顶礼,请他说。他说:“不行,我要说,有条件。你得让我吃。我饿了,好久没吃了。”佛说:“行,我可以给你吃。”他就要吃。佛说:“你现在别吃啊!你现在吃,我还没听见呢,你给我说。”就给他说了。说完之后,佛就爬到树上,从树上跳下去,请他吃。所以为求法,听两句,就请夜叉,给他作饭了。这是试验他,当然是了,后来也没有……,把他接住了。

 

我就说,这两句值!生命舍了都值!它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灭都灭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不是断灭了,不是我们电灯里头抽真空,空了,什么没有了;它这个是“寂灭为乐”,这是真的无比的法乐。这个时候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真实的乐,究竟的乐。

 

所以这个就引《圆觉经》的话,唯此真实,“幻灭灭故,非幻不灭”。你说都是幻嘛,幻身、幻心、幻根、幻尘、幻灭,它都是幻嘛,幻它就灭嘛,非幻它就不灭。我们的自性它不是幻,所以真实啊。“十方世界最灵物”,是不可破坏的,所以说它真哪。

 

【体者。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体该相用。总而名之曰真体也。】

 

上面这个“体”字,“真体”,莲池大师说:“尽万法不出一心之体。”万法就代表一切法,种种的法。一切法都把它列举列尽了,没有一个是离开了、是在一心的本体之外。这是顺着他的文字这么说。我们把他的意思来说,就是一切万法皆在自心的本体之内,都不能离开自心本体,都不在自心本体之外。

 

【不可思议者。如上明而复寂。寂而复明。清浊不形。向背莫得。则心言路绝。无容思议者矣。】

 

“不可思议”,就是上面说的,它又明,明就是明照,能够照得一切一切清清楚楚,这不是作用吗?可是在明之中,它是那么寂,它是一切不动,无所作为;无为,无动,无相,而又什么都知道。所以就是说,什么叫不可思议啊?这个就是很不可思议嘛。它明,它又寂;它寂,它又明,所以极乐世界叫常寂光,它是“寂而常照,照而恒寂”。

 

寂是不动,不动之中它还老在照一切,遍照,所以“照见五蕴皆空”。只有寂才能照,你这忙忙乱乱,就没有叫做照了。所以常寂光是“寂而常照,照而恒寂”,一切都了知,然而无所动摇。所以极乐世界的人能够遍到十方世界,遍修供养,闻佛说法,可以不起于座。他修法的座位他可以不起来,这些事情就做完了。也就是,在寂中可以有行动;有行动中,这么多的行动他还是安定,这能思议吗,是不是?所以说不可思议。你能思议吗?这个“明而复寂,寂而复明”,不可思议。

 

还有,清浊不分。说它是清,它又是浊;说它是浊,它又是清。不能说它是清、不能说它是浊,没有法子能形于外。

 

“向背莫得”。你是向着它?还是背着它?我们总有所向背,所以禅宗有一个话头:在千万人中,不向一人、不背一人。这个人在一千万个人里头,他不面对着一个人,他也不背着一个人,而认识这个人。这就是禅宗的语言。那我们的语言就说了,说破了就不容易开悟了,所以禅宗就是不能说破。就是自性嘛,那个自性没有向背,说背着谁、向着谁。

 

所以这样的话,明而又寂,寂而它又明,清浊都没法说,向背也找不着,你这个心的路绝了,说话的路也绝了。所以佛教的语言说“言语道断”,言语这条路断了。这些话该怎么说,我们无法表达清楚。怎么去想呢?“心行路绝”,心所能行动的这个路,走到绝路了。

 

【不可思者。所谓法无相想。思则乱生。经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是也。又法无相想。思亦徒劳。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是也。故曰心欲缘而虑亡也。】

 

他说这个怎么叫不可思?一切法,这个是经上说的:“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你要想知道这个道理,心一动,先起来的就是尘劳。所以说这般若,众生没法领会。因为这个,佛打了个譬喻,这也是佛的不可思议的地方。佛的原话是说:“太末虫处处能缘”,末是小末末,最微始的生物,太末是极末,极末是什么?就说的是细菌。

 

佛那个时候没有细菌这个名词,用的是太末虫,极原始、最微细的那个虫,就是细菌。这个太末虫,佛的那个时候没有显微镜,佛早就知道有细菌。佛说人是大虫聚,整个是个虫子的集合,八万四千种虫,人细胞也是虫,你看巨噬细胞能吞癌细胞,它不就是生物嘛,大虫聚。这蛔虫什么的就不说了,有多少种虫,佛早知道。

 

佛说:“太末虫处处能缘”,细菌哪儿都能待,什么地方都有细菌;“唯不能缘于火焰之上”。火,它不能待。老的针灸大夫,拿那个针给别人去扎,然后给你扎。他就那些针,他怎么消毒啊?他点火,拿这些针在火上烧一烧,然后就给你扎了。因为有细菌的话,这一烧细菌不能活,消毒了。所以太末虫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火焰之上。

 

众生的心也是一样,处处能缘,什么都能想。所以《西游记》有孙悟空,本领大极了,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能够闹天宫、闹海,没有它不能去的地方。这是形容这个心,形容众生的心,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独不能缘于般若之上”,就跟细菌不能待在火焰上是一样。我们要知道这个。

 

所以有一些人,他只是弄学问,以为就懂得佛学了,都违背佛的基本的教义。你达不到的,你只有开悟,修。真正的开悟,不是说你懂,现在把“懂得”当成“开悟”了,佛法之衰就衰在这些地方。所以没有真懂得的人了。因为你一起心,先起来的是尘劳。是尘劳就不是般若了,尘劳是妄想。《圆觉经》的话,“以生灭心而辨圆觉”,在生灭之中,你想懂得什么叫作圆觉,圆觉也就是真如、实相、自心、自性一样的东西;“彼圆觉性即随流转”。那个圆觉的本性,你心老是在动在转,它跟你一样就转动了,它不是圆觉了。你一想圆觉,圆觉心它就跟着你一样变动了。你所理解的是你心使它变动的那个圆觉,不是真的圆觉了。

 

所以经上说,咱们这个《无量寿经》上说:“是法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语言和分别你是没法知道的。这一句是《法华经》的话,换了两个字,“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知”字换了“及”字,“及”是到。你不是思量,《无量寿经》上是“语言”,它这用的“思量”。其实这个语言你要能够说出来,当然没有离开思量。两个经合在一块就好了,正好是不可思议。一个是语言所不能及;一个是思量所不能及,都是圆教的经典。这个答话,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以说“不可思”。

 

【不可议者。所谓理圆言偏。言生理丧。经云。凡有言说。皆成戏论。是也。又理圆言偏。言不能尽。经云。一一身具无量口。一一口出无量音。如善天女。穷劫而说。终莫能尽。是也。故曰口欲谈而词丧也。又此经原名不可思议。故用此四字总赞前文。盖是至理之极名也。】

 

再有“不可议”呢,就是这个道理是圆的,所以经上说:“凡有言说,皆成戏论”,所有能说的,成了话之后,也都变成戏论了,都不真实。“理”,它是无穷的意思,你的这个话,你是说不尽哪。所以经上说,哪怕你每一个身有无量的嘴,每一个嘴里头出无量的声音,像善天女一样,穷劫在那说,要赞叹佛,赞叹也赞叹不完哪,所以语言不够用。一个就是说,“口欲谈而词丧”,所以就说是不可思、不可议。再进一步的说明为什么,既然不可思,你也就不可议了。

 

底下再补充一下,这无量的含义,你满身都是嘴,满嘴都是无量的舌头,都无量的声音在那儿演说,穷劫也说不完嘛。你比方说阿弥陀佛这个“阿”字,“阿”字有多少含义?“阿弥陀”三个字有多少含义?你说不完的。语言不够用,都不可思议。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于北京莲舍

(转自黄念祖居士开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