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大意 之二

2019-12-16 10:26:54 点击数:

 

最后又说,这个法,凡是在这个法中,对于《无量寿经》,对于往生法门能够信解,能够愿,能够修持的,「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这部经是第一经,咱们念这个经,咱们照著这个经去做,我们求往生,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第一等的徒弟」。这等于是给我们授记了。那今天诸位都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第一弟子。超乎于圣。当然这是一面,你听了以后如此;你不听呢?因为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就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已经是菩萨了,还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咱们对于淨空法师倡导这个经,我们表示赞叹,拥护啊。这完全符合咱们释尊的本心,阿弥陀佛的本心哪。大家的拥护啊,修习啊,也都是多生多劫和弥陀结的缘,这是经上的话,经上的话。所以说是「福慧始闻」,若非往昔修福慧,若欲暂闻亦不能。要不是往昔多生多劫修福修慧,你现在想听一会儿都办不到啊。

更有一点,就是将来经是会灭的,一切经都要灭尽,首先灭的是《楞严》。现在有很多人就说《楞严》是假的。大陆有一个大学者叫吕瀓,他的一个作品《楞严百伪》,提出一百条,说《楞严》是百伪。我说你不要说了,世尊早就给你授记了。将来这个经要先灭,就必定有些人先要反对。不然怎么会灭呢。


那么最后灭的呢,一切经都要灭尽,佛「以慈悲哀悯,独留此经,止住百岁。」什么经都要灭完了,但是佛特别哀悯众生,特别格外的慈心,让这个经还要在这个世界留一百岁。所以这个经的重要是普度,在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相信得很清楚。


那么这个经在那种时候,到了末法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众生是什么根器啊?人只活十多岁,那小孩的时候就寿终了。他的智慧发展到像现在的小孩子,他就要死了。而且人非常之狠哪,好斗。现在我们也看出一点来,有的人跟你无冤无仇,他就是拿刀子杀或者开枪。美国有这个情形,大陆也很多这个情况。你看他一眼,他给你一刀。这个就是过去所没有的事情。这个就是慢慢的向那个《法灭尽经》所讲的趋近了。这是以后的一些现象,一些苗头就出现了。到了那个时候,人人都如此,那就不是个别的人有。而谁跟人相见了就是杀,因为我不先杀你,你也要先杀我,所以先下手为强。谁先下手谁就先保住了性命。就是因为自己这么互相残杀,所以人类就完了。这个大劫称为刀兵劫。这个刀兵劫之后,只有最后极少数藏到深山野洞里头,谁也找不著,这就活下来了。活下来的人觉得这样不行啦,这样杀下去就全完了。这样才回心,所以这个劫才能过去,那么人寿就慢慢增加。人心慢慢一点点好起来。这是刀兵劫,劫末。到了这个时候,这种众生,这个法门还可以救度。


今天我们的水平比那个时候的人好得多。我们现在就怕你怀疑啊。你根器再好,你能够理解,就怕你怀疑。所以说,「唯有狐疑是弃材」。都是法器,只是你老信不及,「有这回事?能有这么殊胜吗?」而法是相信了之后,相信是有;又想,「我这个根器行不行啊?」总是多疑,总是不敢相信,这个就难了。这就是不能够完全按照经所说的,得到成果了。反之,都是皆可度脱。到了最后,还留一百岁。因此这个经,全经主要的内容,最简略的向大家汇报一下。


本来是说,要说说这个大意啊,这个经这么长,我们如果广泛的说说这个大意,不如我们抓著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就抓精髓。


我们研究经,要研究所谓天台教的五重玄义。它以什么为「体」啊?它的名字叫什么?它以什么为「宗」?以什么为「用」啊?今天我们来谈它以什么为「宗」。因为这个「宗」,它是承先启后。那么《阿弥陀经》,蕅益大师说它是以「信愿持名」为宗。你的信、愿和持名,这个是「宗」。那么这部经以什么为「宗」呢?


「宗」是什么呢?宗的主要意思有三方面,一个是纲领。这部经以什么为纲领?如果你要了解它,你要了解它的纲领。纲领了解之后,各别的内容要是忽略了或是忘了没什么关系。纲就是网子的纲。你看那打渔啊,拉那个网,拉那个绳子,所以纲举目张。一个目一 个目的构成纲,纲一拉,所有的目都张。就如那个纲。领子就是衣服,衣服的领子,你一拉领子,你衣服就顺了。所以「纲举目张,领提衣顺」,衣就顺了。所以你得到了纲领,提纲挈领。那么知道「宗」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一部经如网啊,如衣服啊,我们抓住它的纲领了,它就顺了。你了解起来也就顺了。


第二个意思是什么呢?是「会体机枢」。经是以什么为本体?以实相为本体。你怎么才能够体会这个实相啊。它有一个机关,这个机关就打个比方,现在这些个机器都要有旋钮,旋钮一动啊,这个机器就开动了。这一部经的宗,就好像机器的旋钮、开关一样。你一起动,机器就能行动了。这也就打比方,你就可以契会到经的本体。所以这个宗是契体的机关。


第三个,就更有实用意义了,是修行的要径。我们不是说研究啊,我们不是想要当佛学家啊,写一篇论文,得一个佛学博士学位。我们不是搞佛学,我们是要学佛啊,我们要成佛啊。要成佛,你就要修行啊。这个宗是什么呢,就是修行的要径,重要的途径。因此我们首先今天,把下面的时间集中在这个「宗」上。


《无量寿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包括两个内容,「发菩提心」是一个内容;「一向专念」是一个内容。一个是发心,一个是念佛,简单的讲,以这个为宗旨。这就是纲领,透过这个我们就可以契会实相的本体。这个就是我们修行的纲要,一个路径。一方面要发心,一方面要念佛啊。底下我们就分著来解释「发菩提心」是什么内容,「一向专念」是什么内容。


我们首先简单解释一下,「发菩提心」到底包括什么,浅说起来,是个什么呢?就是大慈悲,大愿力,大智慧相融合的心。我们以慈悲为本哪,我们必须要有度众生的大愿。这样的心发起来的人还多。但是说,和大智慧相结合这才是圆满的菩提心,所以就是大智,大悲,大愿的心。是这样一个心,那这个心,我们可以引证一位古德的话来说,他来讲这个发菩提心。这是昙鸾大师,昙鸾大师是淨土宗的二祖。现在有的淨土宗把昙鸾大师忘了,其实是不能忘啊,这个大师是了不起的。所以我们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在淨土宗祖师裡没有昙鸾大师;一个还是二祖啊,初祖是慧远,二祖是昙鸾,三祖是道绰,四祖才是善导。近人,在《思归集》什么的,莲宗祖师都把昙鸾跟道绰都不承认是祖师了,因为他们的著作在中国有一个时期不存在了,所以就不大理解,实际是大德。他注了《往生论》的论注。


我们淨土三经一论,有天亲菩萨作的《往生论》,就是昙鸾大师做的注解。在他的注里说了,他说为什么咱们这个「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重要?就是,我们不是说有三辈往生吗,三辈往生的修行当然不一样了,那上辈的就是比下辈的那显然水平要高得多,所修的内容也深入得多。但是不管上辈中辈下辈,每一辈都有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哪一辈都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往生论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


所以昙鸾大师说:「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虽然所修行的有优有劣,优是上辈,劣是下辈。「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没有一辈是不发无上菩提心的。换句话说,你要往生,那你就要发心。所以这个很重要。可以说是我们修行的一个要径。你不走这条道路,你就不能达到目的。「此无上菩提心」是什么心呢?他底下写得很好,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


「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现在度众生,总以为施点药、施点粥,这样是度众生。而不知道你要把众生摄受到有佛的国土去,才是真正的度众生。你今天给他吃一顿饱饭,明天他还要挨饿。你只要让他生到有佛的国土,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了。


【是故愿生彼安乐淨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是故愿生彼安乐淨土者」,这是昙鸾大师向大家提出开示了。所以凡是愿意要生到极乐世界安乐国土的,应该怎样呢?「要发无上菩提心也」,每个人都要发菩提心。有的人只满足我就是念一念佛,我持斋,那就好像我一定了。这个条件很不够,要发无上菩提心呀。底下他更深入一步,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若我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他只听到极乐世界黄金为地、种种七宝庄严,怎么怎么好,他非常喜欢,是发这样的心,所以你就喜欢,就愿意往生。「亦当不得往生也」,这样得不到往生。


所以这话就很深刻。所以没有发菩提心,没有发广度众生生有佛国土心,只为了自己解脱生死,到极乐世界去享受安乐,这样的心情,这样的志愿,你达不到往生的目的。这不是我说的,是昙鸾大师说的,所以这话很重要。


那么我们刚才说了,这个就是先把最须要的东西说出来。刚才我们说了这菩提心是三个内容,现在底下唐朝一位大德,他非常重视发菩提心,这是一个现在说是韩国人,过去所谓高丽、朝鲜等等。高丽学佛法学得很不错,他们禅宗、淨土宗都有不少境界很高的人。


海东元晓师《无量寿经宗要》: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


他说发菩提心有两种。这个就跟我们密宗讲的非常一致。他说一个是随事发心,所以这个讲两个具体了。那么说事发心,我们说有事、有理;念佛有事念、理念。所以发心也有事发心、理发心。随事发心,就是大家讲的「烦恼无数,愿悉断之。」烦恼无边,悉愿断。「善法无量,愿悉修之。」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众生无量,誓愿度。这就是大家常常念的这些偈子。


【此心果报虽是菩提,而其华报在于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淨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彼,故说此心为彼正因,是明随事发心相也。


那么这个心的果报怎么样呢,虽然在菩提,这个果报他是一定要成佛。但是他花报呢,就是生淨土了。为什么这个心他的花报能生淨土呢?果报生菩提呢?因为这个菩提心量是广大无边的,长远没有边际的;这个心之发起功德是无有限量的,没有穷尽的,所以就能够感得广大无边的依报的淨土,长远无量的正报寿命。这往生极乐世界都是无量寿,寿命皆悉无量。不但佛的寿命无量,凡往生者的寿命都无量。「除菩提心,无能当彼。」除了菩提心,没有别的功德能够跟这个相当的。


【所言顺理而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


二者呢,顺理发心,就是理发心。要信解一切法,皆如幻梦。所有一切法,一切法不但是世间法,也包括出世间法,一切法皆如梦如幻。「非有非无」,所以不落有无两边。不是有,也不是无。众生就常常是落这两边,有的是极乐是「有」,有的是极乐是「无」。有无两边,也就是断常两边。一个就是这些东西实在是有的,是常住的,是常见的;有的说是一切都要归空的,什么都没有了,断见。所以都是偏见。说人寿命也是这样子,一个就是道教嘛,人死之后,生了天之后,永远不死了,常见。一般的世间人说,人死如灯灭,就没有了,断见。都是错误。所以皆如幻梦,非有,离开这个有无。色即是空,色就是有啊,空就是无啊;色就是空,有跟无就一致了,一味了。而现在《心经》这两句话,目前这些大科学家他们在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光是佛教徒说的,现在世界上第一流的大科学家那是公认了。这句话是公认了,不是个别一两个人说的,因为他们从科学实验证实了,这个「空」和这个「有」不是两件事情,是一件事。爱因斯坦已经都知道了。他说:「物质是人们的错觉。」现在大家都知道。你看「色即是空」,这个桌椅板凳都在这里,怎么是空啊?你不知道你现在有这些物质,是你自己的错觉所形成的。我们大家共见的时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错觉所形成的,就是这样。


「离言绝虑」,就是离开言说。真正事物的本体,不是言说所能表达的,也不是你的思虑所能够理解的。所以我们常常说「不可思议」。而「不可思议」就说惯了,其实「不可思议」是一个很深的话呀。「绝虑」,你思想不能及,这叫不可思;言语说不到这叫不可议。「不可思议」谈的是一种很殊胜的境界,不是你言语思想所能理解,所能表达的内容。


 【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如是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


「依此信解,发广大心」,从这个地方发广大心。这样发心是怎么样呢,「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这些烦恼善法也空了,一切都如梦幻。虽然知道这一切如梦幻,还是修善法。这跟《金刚经》一致,《金刚经》:「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大家知道这一句说的空见;大家只修一切善法嘛,落在有边。所以这两句双照齐修。无我无一切相而修一切善法,那就圆融双照了,就中谛了,就从容中道了。从容中道这样的发心,那就是随理发心,这就是菩萨境界了。虽然愿意度众生,也不存能度所度;终日度生,终日无度。所以这就能随顺于空,随顺于无相,就好像《金刚经》说,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这样的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就是诸佛,不是一个佛,是诸佛,拿多少劫的时间,来说明发这样的心来修持,有多少功德,他说不完。这是极赞顺理发心的功德。前面只说可以得到往生的果,将来可以成佛。而这个能顺理发心,诸佛拿穷劫的时间来演说你的功德,说不尽哪。这都不是在文字上故意夸张,事实是如此。这是大德,说话就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


就是因为这个顺理发心不大好懂,所以我们这里稍微再多说两句,再多引证一些。刚才引证两位了,一位是昙鸾大师,一位是海东的大师,他的名字叫元晓。现再引证昙鸾的下一代,第三个,就是道绰大师。


《安乐集》: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淨。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


道绰大师在他的《安乐集》里头说,他说发心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先要「识达有无」,识达「自性清淨」。他的话很简单,就是须要做一些解释。发菩提心,刚才说了许多「有无不二」的道理;「修而无修、无修而修」的道理;「住而无住、无住而住」的道理。这个就更指出这个本体来。所以我们的宗就是会体的机枢,指出这个本体。他说发菩提心要有三个内容,第一个你要识达有无,你一定要了达,你须要认识,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要正确认识这个「有」和「无」。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淨」。「从本以来」就是最原始最根本,你的自性就是清淨的,从来没有染污过。「自性清淨」,自性,这是我们的佛性,具足一切,与诸佛是平等的,从来是没有染污,所以它是清淨的。「自性清淨」,这句话比较好懂。


而这「识达有无」是什么呢?「无」,无什么呢?所谓「无」者,我们就是《心经》那一套,「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一直下去,「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直到「无智亦无得」,这一串「无」。你要先识达这个「无」,这一切皆「无」啊。这大家可以信得及,观世音菩萨说的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把他自己所照的告诉我们,「无」啊!一切皆无,我们要识达这个「无」,「无受想行识」。「无色」,刚才说,爱因斯坦他也都认识了,这个「色」是人的错觉,它是没有,就是错觉。其余都一样,其余都是因这个「色」生出来的。因为人有「受」,有感受,你的思想才有活动,「行」。「色受想行识」,「受」之后就有思惟,思惟相续就是「行」。有分别就是「识」嘛。这都是由于你有「色」具先,「色」本是妄,而这一切也空。


而「无无明」,也「无无明尽」,这说得很深哪,所以《心经》很深哪。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就是因为有「无明」,一念妄动。一念妄动嘛,我们就不合于「真如法一」,就产生「无明」,「无明」就成了「识」了。我们的智慧就变成「识」了。「识」,藉由第八识生第七识,第七识再生出前六识,那么就完全成了众生了。底下,这《心经》说「无无明」,「无无明」跟《涅槃经》是一致的。佛在涅槃的时候,入种种世界,入种种禅定,佛当时就告诉大众。底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话。


《涅槃经》:从初禅出乃至入灭尽定,从灭尽定出乃至入初禅,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


佛入种种禅定,入种种境界以后,告诉大众。「我以佛眼」,「我」就是释迦牟尼佛,我用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一切诸法我都仔仔细细做了观照、观察。「无明本际,性本解脱」,无明之本,本来是解脱的,就是《心经》的话,「无无明」。「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我在十方去找,找这个无明,我一点儿我也找不到啊。所以这个就比《心经》说的那个更具体了,更恳切了。「根本无故」,无明是根本,这本既然没有,它所出的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涅槃经》佛最后的话,跟《心经》的话是互为表里的,这个也得解脱嘛。

 

——转自黄念祖居士法音宣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