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第一讲(之一)

2016-01-24 11:41:35 点击数:

黄念老自一九八五年七月至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之间分七次讲于北京居士林


第一讲 般若为导 净土为归(之一)


(一九八五年七月九日 乙丑年五月廿三日)


(转自黃念老法音网站)


也不是讲,祗是漫谈,也不是说法,更不是说开示,只是向大家汇报自己看经、实修的一些体会而已。那么漫谈,谈什么呢?就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之所以称为漫谈,就不一定要有一个专题。一般人都觉得这两部经好像是很不同的,怎么会连到一块儿呢?这里有三个因缘:

头一个因缘,正果法师一直在讲《金刚经》,现在正果法师生病了,我来代替,所以我们还有点接续的意思,所以从《金刚经》谈起。大家都知道我写了一本《无量寿经》的批注,而且三月份的时候,我就预备来向大家谈这个的,后来《广化寺》增信班那边需要,我就跑到那边讲去了。那边讲的是《无量寿经》讲的是净土法门。当然我们这一方面也是要谈到的,所以接着从正果法师的《金刚经》谈到我所要谈的《无量寿经》,这是一个因缘。就是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也就是《阿弥陀经》,也就是从般若到净土。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因缘,咱们《居士林》一恢复之后,开始印经。咱们念的那个法本,不是《居士林》印的,是我印的,供养《居士林》的。《居士林》印的第一部是什么呢,就是《金刚经》。是秦译、唐译两种,老居士有人得到了,有王季衡居士写的一篇序,这是秦、唐两译。接着就印《阿弥陀经》,印了三种《阿弥陀经》。于是王居士就提议叫我写一篇序。印完了《金刚经》就印《阿弥陀经》,这个序我就说,《居士林》我们这么印经是很有意义的,也就是我们修行的人的途径,就是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

我们拿什么来导引呢?我们要有一个导航、一个方向、一个指南针,这要靠什么呢?要靠般若,《金刚经》之类。但是我们这走到哪去?我们要有一个归宿,以什么为归呢?就是以净土为归。这个「归」字有几个解释。这个序是我写的,我说「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这个「归」字有几个解释:一个是「归宿」。总要有个归宿哪,你在外头跑,要回去呀,不然你住在哪儿?「归宿」就是这个意思。你得回家呀,回家得有个住的地方,要有个宿处,投个宿舍,「归宿」。而且这个「归」字也是一个「究竟终极」之义。什么才究竟,什么这个事才算圆满呢?要以净土为归,汇归大海。一切水流到哪儿?都要流到这个大海里面去,净土就是这个海。所以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这是第二个因缘。

为什么要以般若为导呢?我们菩萨都要修六度,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前五度,第六度才是般若。我们要修六度,但必须知道,前五度是如盲,唯有般若才是有目。而且这个话回头我可以从《金刚经》里头把它找到,就是这么说的。所以常常有人批评人说:「你这个人是盲修瞎练!」他没有目嘛,不就是盲修吗。没有般若,你就是行五度也是如盲,那还就免不了这「盲修」的批评。所以这般若为导,就如有目。一个人要行路,没有眼睛怎么行,不辨方向怎么行。又有经上的话说:入佛的宝藏,是智慧为目。到了宝藏里头,你要拿宝,你得认,要得看见宝。那什么是你的眼睛?智慧是你的眼睛。不然进了佛的宝藏,你看不见它,你不知道拿什么。「信为手」,信心就是手。有般若才知道拿什么,怎么能拿到手就得要有信,所以信为道源功德本,所以般若为导啊。反过来说,咱们很多在迷的人,如「大富盲儿,」大富的瞎眼睛的孩子,「日坐宝中,」天天坐在这些宝贝里头,珊瑚树、水晶瓶、大金元宝,「为宝所伤。」让珊瑚树扎破了脸,让水晶瓶碰破了脑袋,让金元宝拌了,摔一跤了,成天在那儿受伤。这是「大富盲儿,日坐宝中,为宝所伤。」所以般若非常之重要,般若为导的重要性就在这儿。

以净土为归,那有一个很好的证明。最高的经就是《华严经》,《华严经》八十一卷,最后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不是再现成也没有了。一部佛法就在这儿,佛一开始就说《华严》,一开头成了佛告诉众生,就告诉的是这个,把佛的全部的所得都给众生了。那最后导归到哪?归到极乐世界。普贤菩萨是《华严》的长子,第一位大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所以,以净土为归就是《华严》的宗旨,也就是普贤菩萨所给我们示范的,所带头的,他亲自给我们带头!以净土为归呀。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从《金刚经》谈到净土法门,谈到《无量寿经》。这是第二个因缘。

第三个因缘,就是我自己本人的一个因缘。有许多老同修总想问我:「你是怎么回事?」这我首先要感激《金刚经》,是《金刚经》救了我,不然我已经是叛徒了。我这个叛徒又变成信徒,就是由于《金刚经》。

我小时候跟着家长到《广济寺》来,这个庙里没有一个角落我是没有走到的。在我十一岁的时候,那次是腊月初八,夜里头,晚上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那天的那个道场非常庄严,从大殿绕着念,一直念到第二天的凌晨。当年这地方一直是甬道过去,通到天王殿,不是现在这儿。从这个大殿绕出去,经过甬道,经过天王殿,再从这儿绕回来,人就来回这么绕,都是满的。这键椎 (注一)也好,钟鼓声也好,念的也好。在那一天夜里头,我母亲她们都走了,我还不肯走,还跟着大家绕,后来到了十二点多,才用车把我叫走。我小时侯是佛教家庭,一开始的印象是很深的。那么为什么又成为叛徒呢?这慢慢慢慢的,知识就增加了一些,就觉得不是仅仅参加道场、拜拜佛、念念佛,而就想看看这些佛教徒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和行动。就发现许多有名的法师、有名的大居士,他的名利心还是不淡,他在人我是非上还是很多分别,还是有时候是瞋恨,有时候是贪、瞋、痴心都不淡,还是一些计较分别,还是有这个佛教里的机械心,勾心斗角。我看到了在家、出家许多人的这个情况,这些有名的人。因此我就有了一个错误的结论,我说这些人修行了几十年,敢情这个修行是不管事,要管事怎么还是这样呢?那时候念《活叶文选》(注二) ,有蔡元培的一篇文章,叫《以美育代宗教》,就想恐怕这个是对的了。这些人这么念、这么拜,实际上没起作用。

直等到我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考试完了之后,书都不想看了,考完了,也不想出去玩,就把我母亲的佛书拿来两本,看了一本《灵魂论》,看了一本带批注的《金刚经》。这本《金刚经》看得,那就是不知多少次的,一次又一次的,从身而心,从顶到踵,如同甘露灌顶一样,一阵一阵的清凉,一阵一阵的清凉,一切世间的事情都不能相譬喻。这就明白了《金刚经》的道理,我那时候就恍然大悟:不是佛法不灵啊,是这些个修行人辜负了佛法!

那从这个佛法里头,也就看到了这一部《金刚经》的宗旨,就是「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转变了,就不是叛徒了。同时自个儿在这个时候也有一个体会,这「无住生心」不是一般主观愿望所能达到的。我要「无住生心」?你生心了就有住!就不是无住;你无住就不生心啦。 那时候,第一遍看《金刚经》的时候,我刚二十岁,那时我一个体会,看来这念佛法门是很巧妙,你在念佛的时候就容易达到「无住生心」。所以从我个人说,也是从《金刚经》到了《阿弥陀经》,这个念佛。从《金刚经》体会到净土的道理。而这样一个体会道理,那刚是第一次开蒙,开蒙的第一课。经过这么多少年的学习,这就深化多了。今天底下我们要谈的,就更深化一些,有许多大德的讨论、著作,他们的遗教。 那么这么多年的学习,回顾起来,当年这一转还是正确的。当然是很幼稚、很肤浅,但基本上说,一部佛法也就是这么回事!

这个「无住生心」的重要性,从六祖的因缘就很清楚。六祖是个一个字不识的劳动者,很孝顺,自个儿砍柴担水养母亲,这么一个人。他的这个信佛就是因为听了半部《金刚经》,也就是这个「无住生心」。他给小旅馆里头送水来,听见一个客人正在念经。他就放下担子听,听他念经。这个人念到「无住生心」时,他心中就豁然,他就问:「你这经是从哪来的?」客人说:「我这是从五祖黄梅那儿来的。」他就要去黄梅。从广东去黄梅还不是太远。那么他就去了黄梅,他只是听经听到了这「无住生心」就去了。

一个不识字,从来没听过佛法的人,就听了半部《金刚经》,就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样的一个水平。可是大家知道,他见了五祖时候的问答,这个公案大家都很熟,我也还经常老说,因为这个公案实在是有意思。不老去提,咱们总是体会得有时候不亲切。他就是这么一个水平,没有多少年的修持,一个字不识的年青劳动者。这就见了五祖,五祖一看他就说:「你这个獦獠,你也学佛呀!」「獦獠」那时候是骂南方少数民族的话,就好像「你这个蛮子」这类的话,不是恭敬的话。「你这个獦獠,」南方这种好像没有开化的人,「你也来学佛呀!」所以禅宗有的时候说话,都有个机锋。

六祖当时就回答:「人有南北,」人是分南分北,「佛性何分南北。」人人都有佛性,这个佛性还分南北吗?你看看这个水平,什么水平!这么一说,五祖马上就回答:「这个獦獠根器还挺利的,你带他到槽厂劳动去。」就到槽厂干活去吧。他又回答,这话就厉害了:「阿那自家,」他自称我是阿那自家,「日生智慧,」每一天都生出智慧来,「未审再作何务?」我不知道还要干什么?「我自生智慧之外,还要干什么呀?」说这个话是个什么人?仅仅听了半部《金刚经》,听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金刚经》的殊胜功德,我们要深入体会就在这儿。五祖说:「你看看,这个獦獠他根性太利,快去快去!」就劳动去了。后来做偈子,大家都很熟了,我就不多说了。

 做了偈子,这个地方有很多人错会。他已经就超过神秀。有许多人不相信顿法,这个是很可惜、很遗憾。你能不相信顿法吗,这不中国历史的事实?你能不信哪?那神秀能讲多少部经论,《楞严经》在宫中第一次给武则天讲的就是神秀。神秀是五百人的善知识,他是上座,所以五祖一传说:「你们谁来做个偈子,我就传衣钵给他。」五百人没有一个敢做。「当然是神秀,众望所归嘛,我们不必再做了。」那神秀这么高的威望。神秀做了之后,他不得衣钵。这样一个劳动者,南方来的,还不是出家人,还没剃头的,(只是)庙里的一个劳动者,所以后来的追衣钵,很多人就误会了,以为佛教徒抢衣钵。不是这个!当时的佛教徒水平不是这么低,咱们都低估了,我要给他们平反。那是想不通呀,怎么一个在家人把衣钵拿去了?想想看,连戒都没有受,连和尚都不是,他变成祖师了,竟然有这个事!所以大家想不通啊,不是争名夺利,这一点要这么看。

可是他虽然高过神秀,还是没有见性。这一点要肯定,今天来不及多说了。所以五祖又把他找来,又给他讲,又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无住生心」,是《金刚经》这一部经的宗旨。现在香港写了一部《金刚经》的批注,他对于「无住生心」一句也没有发挥。所以有些事情挺有意思的。

在这个时候,六祖就说了。他是第二遍听《金刚经》,他没有别的基础,没有见过别的经。他就是在客店听了一次《金刚经》,到了五祖这儿就劳动。五祖再给他讲一遍,又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大彻大悟了。他就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是六祖的话,一个文盲啊,大家有的说「我不识字」,大家怕什么?这个不是考状元。大家要知道,没什么可怕的,你的佛性一点儿也不减,一点儿也不减。「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就是我哪里能想得到。我哪里能想得到,我的自性本来自然就是清净的;「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我哪里能想得到,这个自性本来就是无生无灭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都具足的,没有任何欠少,一点儿也不缺;「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咱们的妄心有动摇,哪里想得到,我的自性从来不增不减,没有动摇;底下还有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真正认性,认识自性了。

 当下五祖话就说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不认识你的本心,你学法没有用处。不是说一点用处也没有,当然可以种福,但是对于解决你的生死根本,就得要开慧,明见本心。你如果是愚昧,就达不到了,所以也就学法无益了。「若识本心,见自本性,」倒过来说,你如果能识本心,见自本性,怎么样?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所以这是顿法,「迷即众生,悟即佛。」明自本心,识自本性,你就是天人师、丈夫。「丈夫」,调御丈夫,就「丈夫、天人师、佛」,他没有全说,就说到这儿,就给衣钵了。所以《金刚经》的殊胜,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如此。 

注一 : 梵语「键椎」乃鸣集之法器。

注二 :《活叶文选》是以活页形式出版的中文文选,曾先后由不同出版社出版。「活叶」中选有文言,有白话;有古人名篇,也有时人佳作。大约只是从其方便、便宜,帮助普及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