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第一讲(之二)

2016-01-24 11:41:35 点击数:

第一讲 般若为导 净土为归(之二)

 

这般若的重要,我也在这儿提一提。刚才说的五度如盲,唯般若有目,我说这《金刚经》里头有证明。《金刚经》就是这么说的:「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心里有所住,你虽然行布施,像什么呢?像一个人进了黑屋子里去,什么也看不见。所以你行布施,如果没有般若,就像进了黑屋子一样,什么也看不见。这是《金刚经》的话。而「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无所住而行布施,就是生其心。这不就是无住生心吗。你「无住」就怎么样?就「如人有目」。般若如目,有眼睛,所以我们大家都要好好地在眼睛上(用功夫)。现在很多人都愿意练腿,想跑,都是好事,但是先别光练腿,你跑得太快,眼睛要是看不清楚,是会摔跤的,所以眼睛很重要。若人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在光明明照之下,见种种色。这就是说「无住生心」,这个般若的重要,从经文上我们可以看到。经文也说了:「若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早上我以多少多少身布施;中午以多少多少身布施;晚上还是这么布施。这么布施了百千万亿劫,拿生命来布施,这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而这个福有多大呢?这个福要是比较的话呢,「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如果有个人听到《金刚经》能相信,不跟它矛盾,信心不逆。你得的福,比那个百千万亿劫拿无量生命来布施的福要超过。

所以《金刚经》的功德、般若的功德、不住相的功德,你拿这个行一切功德,就如人有目,见种种色。你不如此,所做就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这就说明《金刚经》功德的重要,而《金刚经》的功德就在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这是什么人的境界?根据蕅益大师的《破空论》,这是地上菩萨的境界。他说:「罗汉能够无住,不能生心。」他见了「我空」,真正没有我相了。他证有余涅槃,证了真谛,他就入般涅了,但生不起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心了。所以他是无住,但不能生心。所以释迦牟尼佛呵斥这些声闻乘是焦芽败种。其实他已经是圣人了,但就由于他发不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有些事度的菩萨,他也发了大乘心,拿头目脑髓来施舍,修忍辱,这些事度的菩萨,他是生起了大乘心了,但是他不能无住,他是有所住。地前的三贤|几十个圣位,「十信」之上有「十住」;「十住」之上有「十行」;「十行」之上有「十回向」;「十回向」之上才是「十地」。地前三贤是什么情况呢?就「十住」、「十行」、「十回向」,他们只能够有的时候是无住,在无住的时候就不能生心;有的时候生心了,但又不能无住。交换,一段时间无住,一段时间生心。只有在登了地,破了无明的菩萨,生心时即无住,无住时即生心。

我们刚刚赞叹了《金刚经》的殊胜,又根据了蕅益大师的《破空论》,这么殊胜,但不是凡夫境界,也不是罗汉境界,也不是事度菩萨境界,也不是三贤菩萨境界,而是登地以上菩萨的境界。那我们赞叹这个经,大家是不是觉得高不可攀呢?

刚才我不是说过吗,在我二十岁的时候,就体会到当你单单纯纯地、老老实实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一句之后又是一句,一句之后又是一句,这个时候你心里没有想别的,所以说念佛的人应当万缘放下,什么功名富贵,什么考绩,什么家庭纠纷,这一切都应该放下。你万缘放下了,不就是无所住了吗?可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念声声不已,一声接一声,相续不断,这不就是「而生其心」吗?你的心没有断灭,所以经典告诉我们:以凡夫的生灭心要入诸法实相,唯有以念佛是最容易。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不好的,但以我们现在这种生灭的妄心,就这个心要入诸法实相,那就是以持名,或者我再补充一个持咒,这种方法是最为容易了。所以蕅益大师就说这个念佛「即事持达理持」,你就这么事念,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我就这么念,这是事持。不想别的,就这么念,执持名号。从这个事持就达到理持,也就变成了实相念佛。蕅益大师这个大德,它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功德?就是因为这一句佛号,就暗合道妙。你虽然不懂得《金刚经》,但是在你念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你就合乎「无住生心」的这个无上道妙,妙道,可以说是。

蕅益大师说:「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一个人能够信愿持名,就完全把佛的功德全摄成自己的功德,这是最直捷的。所以我们刚才说从《金刚经》谈到《阿弥陀经》,就全摄成自己的功德。我们知道《金刚经》是如此殊胜,但非我们的境界,那我们怎么办呢?这个净土法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以刚才大家所念过的《阿弥陀经》的最后一段,根据《弥陀要解》,向大家汇报一下。

大家刚刚念过了,所以我们刚才说了《金刚经》,现在就谈到《阿弥陀经》,《阿弥陀经》就是小本的《无量寿经》。这样一个漫谈,可能今年还有两次,或者明年接着谈都可以。本来这回就是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咱们今天先谈到小本,《阿弥陀经》。最后在《广化寺》,我讲了一个《无量寿经》的开头:还没说法,佛放光 (注三) 大家很多人听了,也觉得很有启发。这儿讲《阿弥陀经》我谈一个收尾。经的收尾也是很多读经的人容易忽略的。

「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刚才不是说了,六方的佛都在赞叹这部经,这也就是佛在赞叹一切诸佛。「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十方的佛都在劝大家要信这个经,同时也在称赞释迦牟尼佛的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十方的佛是这么说的,说什么呢?说:「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释迦牟尼佛能够做到非常难得、非常稀有、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能在这个娑婆国土,五浊恶世,这「五浊」是什么呢?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在这样一个恶世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这个世界上示现成佛。「为诸众生,」为这个世界的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说这一切世间都难信的法。大家在赞叹释迦牟尼佛呀。大家为什么做这个赞叹?蕅益大师就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了,所以我就把蕅益大师《要解》中的话来供养大家。

蕅益大师的这个《要解》是九天中写出来的,完全是三昧境界,完全是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的文句,所以近代的大德印光大师,咱们现代的人推崇他为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就称赞:「所有的批注之中,以蕅益大师的这本批注最好,而且这一本批注,就是释迦牟尼佛自己来写,也不能超过。」这个话也只有印光大师才敢说,也因为他说这话,我们对于他被称为咱们中国现代三大高僧,深信不疑。确实是可以与谛老、虚老并列。印老,过去我总觉得印老弱一点,这也是我的妄见。现在觉得不是,是可以并列。

《弥陀要解》: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故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

 

蕅益大师这些话说得好。他说:「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佛佛平等,佛佛道同。「而施化则有难易。」但他所施行的教化就有难有易。实际上佛法没有不好的,佛没有不同的,但是大家要知道,一结合到具体情况,就可以比较了。我给大家举一个例。一本药方的书,里面的药方没有一个不是好的,都是能治病的,收集起来都是经验的总结。但你不能说这里头某一个药方好,除非你有科学试验的果实,随便说是不成的。都是好的,都是经验的总结,但是结合到具体的病人来说,那我就可以说,你只能用这个药方才最对,别的那些药方对你是不对症的。人参是好的,但你正感冒发高烧,而你吃人参?吃了是会死的。这是一样的事情,你那能说那个药好,人参好就什么病都吃人参?这儿有个好大夫在座,是吧,那个砒霜也能治病嘛,它一结合到具体的病就有比较了。 所以一结合到咱们这个世界,结合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那就可以说,称赞净土法门就正当。

「施化有难有易。」为什么称赞释迦牟尼呢?因为他给这个五浊恶世的众生说这样的法。给浊世众生说一般的法容易,说些渐法也就很难了,但还是比较容易的。你要给众生说顿法,说你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就成佛,像《大乘起信论》就讲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那还是个渐法,而《大乘起信论》要信就不容易了,但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个五逆、十恶临终十念,就能往生极乐世界。生了极乐世界你就等着成佛,这是顿法;禅宗当下开悟就成佛,这是顿法,但这个就不好说,就难哪,大家信不及。你说要修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他说那这个对,我就慢慢修去,这他能接受。你说当下成佛,他就不能接受了。你给咱们这个浊世的众生说其余的顿法,比如禅宗、密宗、天台这个还容易,你给说净土法门,这种横超的法,就不容易说,就难了。你给咱们众生说一般净土的法,这个净土法门有四种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持名念佛。要说前三种大家信起来还比较容易,可是你要给他说单是持名而不需要怎样闭关,不需要多少多少的修证,「但持名号」,只要你念,你就「径登不退」,直捷达到不退转,变成阿鞞跋致了。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不退转直到成佛。「奇特胜妙」,出奇、特殊、殊胜、微妙的。「超出思议」,不是众生的思想、众生的言论所能及的,所能够达到的,就超出去。「是第一方便」,是方便法中的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这是难中之难。所以十方诸佛都称赞释迦牟尼佛「甚难稀有」,能做这样的事情,给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这样的众生,说这样的殊胜之法,说这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难中之难。所以「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没有一位佛不推崇我释迦牟尼是勇猛啊,能做这样殊胜的事情。

【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然吾人处劫浊中。决定为时所囿。为苦所偪。】

 

底下就解释这「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劫浊」是个总的名词,就是这些浊法都聚会了。见也浊了、烦恼也浊了、众生也浊了、命也浊了,这些浊都会聚了,这样一个时代就叫做劫浊,劫浊是这样一个名称,就是浊法聚会之时。那么在这样一个浊法聚会的时候,你一定被这个时代所限制住了。为苦所逼,有种种的苦来逼迫你,你要受到时代环境的限制。但谁都有这种感觉嘛,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一个人一辈子不如意的事情常常是八件、九件,「可与人言无二三。」能跟人说一说的没有两三样。苦在自己心里头了。劫浊谁都不例外,所以这种时候要不是带业往生,以这种「横出」的修行,必不能度,这是肯定的!结合这个时代,所以这个药方就出来了。

 佛法都是好的,没有不好的,你要是跑到药师琉璃佛世界,或是跑到什么别的国土,那不一定都能这样。但是在咱们这儿就绝对肯定了,那就是这个法最殊胜。「必不能度。」你看这个很肯定,不是这个法,绝不能度!而且这里头说了个带业「横出」。现在就是很苦,现在就有人在国外反对这个「带业往生」,写了很多著作。这是一个学密教的人,我们也可以说是师兄弟。但是他背叛了我的师父,密宗最要尊师,你要背叛了师父,就没有可说的了。而这么一个人,他忽然间写了一些文章,还有他的杂志,就大肆反对带业往生。有一些人给他作了些文章辩论之后,说是:「带业往生指的是带善业。」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就是带罪业。你这罪业消不了,佛大慈大悲,罪业不消你能往生。这才是佛的大愿,是净土宗的根本,但是有人就是反对,这就是劫浊的特点。  

(注三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大教缘起第三【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裡,现大光明,数千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