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莲公开示笔记 第四会之一
2016-09-15 09:11:35 点击数:
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 讲于北京莲舍
第四会之一 「观自在」
那么上次谈到了密教的《恒河大手印》,里头讲了有这么一个问题,说众生之所以不能出生死,就是有四个原因,第一个是「无明」、第二个是「见」、第三个是「贪」、第四个是「爱」。这个贪爱是属于淫欲方面的事情,主要以淫欲方面为主,当然面很广。那么谈完之后嘛,咱们牛老他很认真,他说是「我的体会呀,这最麻烦的是淫欲了。把无明搁在这个上头,这个是很自然哪。怎么这个还有一个『见』哪,比这个淫欲还…,还搁在它这个前头啦?」他对于这个不是很清楚。那么这个问题呢,其实我们仔细一想,一比较就能看出来了。这个牛老的话那是真理呀,是绝对的,这淫欲是难办极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是,如果在咱们众生里头,再另外还有一件事儿跟这个事儿是同等的,那么一切众生都不要成功,没有法儿成功。好在只有一个,所以你全力去解决呀。所以「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就在三途六道中轮转。在六道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淫欲,这话是对了,重要啊。
可是大家要知道,你这个断了淫欲之后,才可以出欲界。所谓「三界无安」,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那么到了色界就是梵天了,所以请释迦牟尼佛说法的是梵天,不是欲界天哪。梵是什么意思?清净啊,没有淫欲,因为他没有身了,他就只是色呀,没有欲呀。不像欲界天,所以有王母娘娘,这俗话说的,什么太子呀、什么公主呀、什么,就他还是有家庭,有这一套东西,欲界的东西。所以天也有欲界的天,那比我们高不了多少。三十三天,俗话说三十三天玉皇大帝,都是欲界。所以你要不断淫欲的话,你怎么修,就最多修到玉皇大帝那个地方就完了。那么断了淫欲呢,再要修呢,你可以到哪呢?到色界。再修的更精深一些呢,可以到无色界。总之没出三界,没出生死轮回。你怎么才能出生死轮回呀?那你首先要断见惑,所以你看出来啊,那个淫是好办一点儿的,是吧。
断了淫出欲界,你断了见惑才是初果,把思惑也断尽了这才证阿罗汉,再不入三界了。你看这不就是吗,所以这个「见」就摆在这个「贪爱」之上。你把这个见思惑都断了,你仅仅是阿罗汉哪。你离菩萨、佛还远哪。你得破了无明才是菩萨。所以无明再在上头,更难破。所以古德才有这么样一个层次,但是井然!佛法是谨严,是科学,超科学;科学没有这么谨严哪,那绝对的,不容你怀疑。所以有的人就看到,说总觉得跟我这个不对,我就想改它一改。你错了,只有他改自己,绝不能自己改他,这一点千万大家要注意。这就叫善学,用佛教的东西改我。所以就是牛老这个问题,我们对以前的问题再补充一下,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提出来今天普作供养。所以我们再三说这个「见」的重要就在此。
而且在咱们这个世界的外道这断淫的,六十几种外道,跟狗一样的过日子,苦行外道,他哪有淫哪?他断淫,断淫很容易。但是你叫他放弃他那个外道的苦行那个见,他不干。种种修行的人很多。所以你看断淫这个好多人做到。咱们这个世界的人,断淫的本事比较大,比天界,比欲界天还高。欲界天还有这个。所以佛为什么到咱们这儿来说法?不是偶然哪。咱们这儿地方,人是很坏啊,可是我们这儿有一个很特殊的两个有利条件:一个比较能断淫,超过天界;再一个比较还能理解。所以南瞻部洲,属于人类难生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说「中国难生」呢?这个地方,咱们众生这个罪恶很多,「刚强难化」,但是他也有他较好的地方。所以佛佛都常在这个地方来成佛说法,大家要知道。所以说「中国难生」啊,这个地方有它的特点。这就是把上次的问题回答一下。
那么我们再回顾全部夏老师谈的这个内容,我们主要是从「发菩提心」谈到了「念佛法门」。再底下谈出,要般若。所以这个原文就说,他说是,没有般若不能到彼岸。《心经》就是要以般若作为它的本体,所以提出《心经》,提出般若。那么从这个问题呢,我们上次就把它更推广了一下,没有专谈《心经》,谈了点禅宗、谈了密宗。因为正在看《恒河大手印》,把这个密宗的大圆满大手印,这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一些作个介绍。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也是容易犯的一个毛病。一种人就是迷信这个「密」,乱投师父,变成了魔子魔孙,这种人近几十年多的不得了啊。另一种人就觉得这个密跟我们显教不大一样,就说这就是魔,这就是异端邪法,反对,那还得了!「若欲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大法轮。」哪!这个大法轮你谤,是无间业呀。所以我们这么说说,大家知道知道,你不信,不理解,不接触不要紧,不能谤啊!不是说大家都要去学《恒河大手印》。同时也证明《恒河大手印》跟咱们中国的禅宗完全是一味的。现在有人连禅宗也不信,所以这个也就是不好办。与过去的这么一比,他也就同意了。有的人就连禅宗也不信,那你由他去不信,那不能勉强,是吧。不过总之,我们呢,信不信还是不敢勉强,但千万不要谤。也不要轻易去信,更不可轻易去修,但是千万不要谤,这个就稳了。所以这个目的呀,除了主要目的之外,还有这个目的。
那么今天呢,我们就要回到夏老师的本文上来。咱们讲夏老师的是吧,看看夏老师给我们的开示。所以按夏老师讲的,陈大师兄所记的夏老师的话。
【心经以般若为体,须有般若才能到彼岸。】
「心经以般若为体」,讲的是什么呢,一切法都有「体」。所以这个讲五重玄义呀,一个经啊,它以什么为「体」,以什么为「宗」,以什么为「用」。你把这个弄明白再去看经。好多人连这不弄明白就看,那你没什么收获。你不知道它以什么为「体」,它以什么为「宗」,以什么为「用」,它是属于哪一「教」。这一种看经就只能是枝枝节节的,零零碎碎的,一句两句的,断章取义。所以《心经》是以「般若」作为它的「体」。
底下夏老师:「须有般若才能到彼岸。」所以这六度,这个持戒、忍辱、禅定等等前五度,前五度光是持戒、忍辱那就是持戒、忍辱。必须你持戒中有般若才是持戒波罗蜜,你布施中有般若才是布施波罗蜜。你要没有般若,你就是布施,就不能到彼岸。足见般若的重要。所以前五度如盲,像瞎子一样。你有了般若,才有眼睛。又说前五度如足,像这个腿,可以走路。你般若才是眼睛,般若如目啊。不可以无足啊,现在正果法师足不行,他就不能下床。我们没有丝毫轻视,就说般若,别的都不重要,那就是魔说。你得有足啊,但是更不可无目。你无目,你尤其是当了领导,你一盲引众盲,那就真是地狱业了。你自个儿把你自个儿带到火坑里去,那你自个儿负责,你把别人也领到火坑里去呀,你就是造罪了。人家好好的,你把人领到火坑去了。所以没有般若,没有眼睛不行啊。所以般若就是这个作用,就是夏老师这句话,「须有般若才能到彼岸。」
【没有不从法界流,没有不流归法界。】
就是没有不从这个法界流出,没有不流归此法界。没有不从这个般若为因,才能够从这儿流出来呀。最后你的归宿还是回到般若上去嘛,因和果是一致的。你初发心发的是菩提心,你最后证果是证的菩提果。没有不从这菩提中流出,也没有不流回到这菩提去,这一个道理嘛。
【观自在】
底下就提到了《心经》头三个字「观自在」。所以夏老师这个地方,我听过夏老师多少次讲《心经》,我这儿还冒了生死危险,把我记录的夏老师讲《心经》的这些东西,从红卫兵那儿我给它弄回来了,这块儿也有,将来有机缘这也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笔记记得很详细。在我这西屋讲的,专讲《心经》的有一次,或者将来写个小册子也都可以,很殊胜,今天我就不太多说了。法是广大呀,我们要发大愿,要把这无上光明的法炬照亮法界,救度众生啊!发起这个大愿,那咱们就有这个机会来听到这些,能信受这些,能理解这些,能奉行这些,都能成就这些。不光是自己成就,最后是一切众生一齐成就。
先指出「观自在」。所以夏老师说,一部《大般若经》六百卷,可以归纳到一部《金刚经》里头。《金刚经》本来就是《大般若经》的一品,那《金刚经》就是五千字啦。那五千字的《金刚经》可以归摄在二百多字的一部《心经》里头。所以大家不一定要贪多。有的人就想这儿看了也不行,那儿也不行,东找西找,你就苦啊。你要能相信这个话,那六百卷的《般若经》就在这二百字的《心经》里头,你研究这二百多字不就等于研究那六百卷吗。所以都有个直接的,有个省事的,有个不那么难,不那么费劲的。现在你看我就没有来得及看六百卷的《般若经》啊。因为什么?因为咱们都是过去有工作,那有个正式工作岗位,佛教算是业余,因为有正式工作岗位嘛。现在退休了,这才真正是我唯一的专业了,不叫业余了,时间在那儿。你看雍正连《华严》都没看,没时间。但是他开悟了,他也不一定要必须看那个,这么高一摞一摞的。
现在就是夏老师就说,这已经二百多字了;二百多字还可以归纳,就是前头这几句话,讲这个讲得极精,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看看,六百卷的经就在这几个字里头了。这可不就是这样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都度了,这是结果。方法呢?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行深的般若。这个理论,修法都有了,果都在里头了。这一部佛法也就是这个,就这几个字就完了。
再要归纳呢,「观自在菩萨」,剩五个字,剩五个字了。这就在西屋,你们大概那天都在座。这就离文化大革命不远了。这儿法会都完了,我母亲都过去了,春节来的,我临时把他们都约来,骑了车出去跑。这老师来了,我怎么也得大伙儿闻法,所以临时骑了个车出去。我自个儿骑了个车出去转,让家人陪老师。吩咐黄福生请他、陪他来。就是「观自在菩萨」。菩萨是什么呢?菩萨是觉有情,要救度一切有情,这是大悲心。菩萨就是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让有情都觉悟,悲心哪。「观自在」就是智慧,悲智并运。
【自己在不在。观自在,则自己自在。能观自在才是菩萨。】
观你那个「自己」在不在,这是大智慧呀。「自」是什么?自心哪。咱们不是始终讲真心、妄心吗,这就是你这个真心。所以底下夏老师就说,这观自在就观自己「自」在嘛,就是要看自己是不是「自」在,能观自在才是菩萨,此其一。你不能观自在,不知道「自」,就是整个都是妄心,那你不是菩萨了。你得能观到这个「自」。现在大家不能观到这个「自」,你们不认识这个「自」,你相信有个「自」就很殊胜啊,这个事情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你只要能信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现在也不能一下就说了,我已经就是跟观世音一样是菩萨嘛,是不是?咱们最多要说菩萨也是初发心菩萨,初心菩萨。因为你那个「自」,你还不清楚。能观自在才是菩萨。所以就是说,这个所谓就根据我刚才说的,这都是直指人心,是一件事情。
「自」是什么?就是自心、自性、本有的妙心、咱们的真心;不是分别缘虑的,老要抓一个什么,妄心就是老要抓一个什么。咱们这个真心就是灵知寂照,灵知寂照回头我要讲。妄心就是什么呢,缘虑分别,攀一个什么,攀缘一个什么,老要抓一个什么,靠一个什么。所以我对于它,还要抓一个什么。我现在是对于这个,我是没有什么客气的,因为你抓来抓去,你还是那个老毛病。你毛病就出在这个「抓」字上了,那何有了期呀!哪天你算完哪,你哪一天算完哪!所以就是说,观自在啊。底下这个真心和妄心就是不同。妄心就是攀缘,老要攀个东西,缘个东西;真心是灵知寂照,是无念而知。回头根据《心赋注》咱们再说。什么叫寂?常寂光、常寂照,是无念而知而照。关键就在于一个是有念,一个是无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