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10(概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亦复如是”是根据上文说的他说那个臭林子有一棵香树这个臭林子就不臭反而变香了。众生心里种种都是跟臭林子一样但是一念佛它就变化了。所以众生在生死苦恼之中念佛的心也是这样如果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定会生到有佛的国土“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一旦得到了往生就能够改变一切诸恶都变成了大的慈悲

这就是我说的,带业往生证据很多,我已经找了好多证据,这又是一个证据,我将随着经典跟大家讲。现在存在一个争论,这位先生就说佛经里的佛没说带业往生,他宣传密宗。现在很多密宗人碰见有些净土宗人说“我们是带业往生,不去修你那个密,那个多麻烦,要被灌顶修法等等。”他就觉得是要把这净土宗人破一破,“你们带业往生这是不可能的,佛没这么说”。那你看看这个话,经典中我能找五六处,这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那么就是在往生之前你的恶还都有。恶就是罪业、就是惑,恶还不是业是什么呀?所以带业往生,这恶还没改呢,这是带着去的。可是往生之后到了佛前,就可以改变诸恶,是往生之后改的,不是改了之后往生的,这个大有分别了。你要都改了才能往生,那就不叫易行道了,跟别的一样了。你要见惑没有了,思惑也没有了,业也都消了,那本来你也可以证阿罗汉了,也脱生死了。这个不是,你还是有。所以弥陀四十八愿里,“不复再入三恶道”。这句话也就是说,还有业因入三恶道,但是往生之后,佛的愿力加被你不再堕三恶道了。所以带业往生,有人叫我写,我说我不写文章,但是要大声疾呼!对净土宗带业往生要有信心,而且这是正见。我们要是曲解了这些,再去宣传这些,就叫做谤法。谤法之罪,是过于五逆十恶,有的是不自觉的,有的是自觉的,自觉当然罪不可恕,不自觉的也是很重。所以这些地方我们要很小心,不能跟着说。

以上大慈至孝我们的本师劝父亲的话,只劝念佛。而且父亲提出来要学别的,佛不同意。可见其他的行门不是不殊胜,但不是凡夫所能修的境界。唯有系心念佛法门,持佛的名号、持佛的咒语,最是应机,但能依教念佛,定能往生。一得往生便能转恶成善。念佛之方便妙用,显示无余。而且带业往生,你的罪业疑惑都带着,还是个凡夫,所以去的是凡圣同居土,并不叫你超凡入圣才能往生。如果能入圣,你就不是凡圣同居土了,你就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不会叫你屈才的,但更要紧的是能生就很不容易。上面释迦牟尼佛劝父王念佛,说一切众生在生死海中,念佛的心系念不止。佛意所指之念佛,乃四种念佛中之持名念佛。念佛有四种:⑴持名念佛。⑵观想念佛。⑶观像念佛。⑷实相念佛。这里头最方便、所最能行的还是持名念佛。

⑴持名念佛,就是称念一句圣号。善导大师的话:“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但念阿弥陀佛,持名念这四个字。别的门修行叫做竖出三界,如虫子生在竹子里,要顺着一个节一个节地爬,竖出则难,故称难行道。但念佛如虫子横着出来,一个地方咬通就通了,易于透脱,是横出三界,所以是易行道。喻为径路中的径路,因其方便直捷,成功迅速。⑵观像念佛。就是供一尊圣像,注目观视。但像在可修,离像则难。佛像要是面前没有,就像十年动乱,我家的佛堂,一度都搬空了,就没办法了。所以观像有种种困难,不能保证,净因易断,相续甚难。故云:“像去还无,因成间断。”所以其方便不如持名念佛之随时随地都可修。⑶观想念佛。观想莲花上有八万四千瓣,一个瓣上有八万四千个脉络,脉络又放多少光,这众生心怎么想?如《观经》所说:“以我自心,想彼如来。”但凡夫之心散乱浮动,鲜有静定之时,难入微妙之观。故云:“境细心粗,妙观难成。”境很妙,心很粗,它是定中的境界,你不能入定,不能做观,所以观是定门的事情,也不是凡夫都能行的。故不如持名之方便易行,不问上智下愚,无论苦乐忙闲,人人能念,个个可行。⑷实相念佛。要离开一切二边,生灭、有无、能所、言说、名字、心所缘等等相,专念自性本具天真佛。这都是勉强说,这个语言文字不能尽,我也不须要多加解说,多加解说也还是语言文字。但以众生未出轮回,生灭之心,念念相续。如《圆觉经》云:“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你还没有出轮回,要想了解圆觉是什么?圆觉的本性,就随着你这个心流转了,你要想免除轮回是没有可能性,“无有是处”。你所体会的圆觉随着你的心就转了,就不是本来了。所谓你所体会的圆觉,“非真圆觉也”,乃是你妄想中的一套东西而已。又说:“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何况众生轮转六道之中,生生死死的污垢之心都没有清净,要观佛的圆觉境界,你不旋复、不颠倒?你不可能观。所以观实相不容易。

佛又打譬喻,我没有引用原文,但是话是从经里来的。太末虫就指的细菌,佛老早就知道了,有太末虫,极微末的虫。细菌,近两个世纪才知道,有大的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佛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了。“譬如太末虫处处能栖,而不能栖于火焰”。哪儿都能呆,独不能缘于火焰。所以把针在火上一烧就消毒,众生救疾、救伤,拿布什么在火上烤一烤也消毒,细菌在火焰上不能生。“喻众生心,处处能缘,独不能缘于般若”。所以有许多专门在那钻佛学的人,就没有注意这些话,这些话佛都给你授记了,你那心到不了这儿,靠你研究学问的妄心意识,分别识在那作用,你搞了半天还是个佛学家,对于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如来佛的真实义,还是一窍不通。是以实相之佛,圆觉本性,虽然是众生本具,但是因为你的妄心,念念是生灭之中而观不到,你不能理解。所以不可思议的是“不可思”,你靠思去知道,怎么行啊?那就是可思了,怎么叫不可思呢?所以《观佛三昧经》,佛告父王,诸佛本德,真如实相等。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念佛。由上可见念佛法门在诸法中,称为径路。四种念佛都称为径路。可是持名念佛,更为方便究竟,是径路中的径路。

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这四种看着持名是容易,而实相是最难了,可是这个巧妙之处是什么呢?如果有圆解的人来看,称名是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你刚刚迈第一步,这第一步就是到家,这个就是很微妙。所以持名念佛跟实相念佛,也就没什么分别了。《弥陀疏钞》说:“实相云者,非必灭除诸相。盖即相而无相也。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实相是什么呢?不是必须除尽了一切相,才叫做实相。是“即相而无相”,就在这个相上而没有相,不是说东西都没有才叫无相,我就是看见录音机而无录音机之相。经云:大乘经典说“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我们治理世间的这一切的语言,都跟实相不相违背。“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为什么这万德洪名反而不及治世的一个语言呢?因为实相非一切,即一切;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非言思所能到。可是我们这个言思,也不离开实相而单独有它自己的本体,皆以实相为体。所以一些治世的语言,跟实相也不相违背,那世间与世出也就不二。一切都是不二,就入了不二法门。既然如此,治世语言都跟实相不相违背,万德洪名会不是实相吗?《圆中钞》说:“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四明法师说的话:“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最圆满、登峰造极成就之果,究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觉的佛啊!这个名字都不虚,是究竟成就。佛是究竟成就,佛的名字所召的德,都是极真实。“世谛但有名,无实义”,世谛来说,只是有个名字,比如茶杯,有这个名字,我一撒手茶杯就碎了,它没有实义。第一义谛,有名字、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佛是证了第一义谛的,这个佛名就体含万德,它也就是实相。所以一称嘉名,就万德齐彰了。弥陀的慧日一照,众生的业障就消除了。所以佛与万德最真实的第一义谛这名号,就是不二。那这样我们就看到莲池的意思是说,一切都跟实相不相违背,我们这句佛号也不违背,《圆中钞》又这么一提。而且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者乎!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念得纯熟,万缘放下,能所顿空,就是无住。心中无所住,念来念去什么都忘了,一切尘缘都没有了,可是无住的时候,于一切万缘放下,一句佛号还在相续不断,朗然明白,即是生心。这个心还在生生不息。这本来是众生份上所行不到的地方,要达到无住生心,生心无住,要别教的菩萨,圆教初住以上才能达到。现在就是这样的凡夫,父母所生之身,具有种种缠缚凡夫的生灭之心,因为你念佛,念到别的都不想了,就只剩一句佛号了,这样就暗合这个无住生心的道妙,不要去行那个无住生心,不行而行,无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所以我们念佛的人,要有这样的理解,念佛自然而然也就恳切了,也就有了动力,也就殊胜了。所以持名念佛就是实相念佛,念念是般若放光。而且密教所说“声字皆实相”。密教观字种,也就是《观经》讲观佛白毫,都是色,都属于字;念佛和念咒是声,声和字都是观实相、念实相。所以这么来看,念佛跟念实相,也本来不二。但是我们下手就是老老实实念,不知不觉,暗合道妙。

“一心不乱”与“一向专念”。又本经大小二本,秦译小本有“一心不乱”之文,今此大本没有提“一心不乱”而专主“一向专念”。两者相较,则本经所宗更为明确,更契众生根机,弥显慈尊恩德无极。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说:“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土,亦分证常寂光土。”这是益大师,注解《阿弥陀经》的话,“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或散或定都可以,还有散乱,还有这些情况,就生的低一点,分三辈九品。念到一心不乱还有散乱吗?没有了,所以不须要念到一心不乱,只要一向专念就行了。你或者还很定,没有相续、很清净,或者有时还是很多妄想纷飞,就是生的低一点,随着这个可以分三辈九品。若到了事一心,就是方便有余土;理一心,就是实报庄严土了。所以散心持名,不是要定,也没有到不乱,就能够往生同居净土,这一点很重要。

很多老修行,也坚持非念到一心不乱不可,这是他自己生出来的看法。你看蕅益大师的《要解》就不是这么说,而印光大师给印证了,这是《阿弥陀经》注解中最好的一部,就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写也不能超过蕅益大师。所以散念,也能往生同居净土,这就等于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若能念到一心不乱,不管是事一心、理一心,那就是更高了、更好了,此实为圣贤的行径,而不是芸芸凡夫所能做得到的。若必须要求一心不乱,始能往生者,试问苦海众生能有几人得度?咱们世界上能往生的人就太少了,则持名方便法门,亦将是难行道矣。所以本经很明确,以一向专念为宗,但是强调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不容易,没发的赶紧发,已发起的要增长。密教的关键,不是有其他的秘诀,或特殊的巧法,关键就是劝导行人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念到一心不乱。这是《大经合赞》的话:“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专念你还做不到),决难一心故(就更难于一心了)。”综上两说,故知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全显极乐与娑婆两土导师,与十方如来的本心,也就是弥陀无尽大悲之胜愿,方便至极之大慈,力用难思的果德。所以不须要念到一心不乱,散乱心,只要信愿持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都可以往生。而且是凡圣齐收,利钝悉被,乃至于五逆十恶,饿鬼畜生,能够发心专念的都能度脱。我听见先师夏老师说的:“地狱中的鬼老念佛不已,等他业报满的时候,一出地狱就成为清凉华菩萨。”连鬼、畜生,上次说夏老师那个老鼠跟着念佛绕佛的,那不是很明显嘛,都得度脱。“广被一切含灵,普惠真实之利”,让一切含灵都得到真实的利益,大恩大德,大愿大力,度生大用,微妙难思。只有这样,一切都能得到普度,一切都能得到真实之利,如是方称如来本怀,才是究竟方便。

总之可以把这一大段文章,归纳为四句话,“方便力用”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中间两句:“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既然听到有阿弥陀佛的名字,听到了净土法门,听到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就发了无上的至诚心,“踊跃欢喜,至心信乐,愿生其国,乃至十念”,以至于少到仅仅只有十念,都必生,这就是方便。“普摄顿超”,普遍的摄受上中下根,乃至于动物、地狱中的众生,上至文殊普贤。而且是顿超,这方法很顿,不是很慢的,像爬楼梯,慢慢的上一步、走一步,这就是渐法。顿法,一进来就上电梯,一下子就上了屋顶花园,这是顿超之法。所以五逆十恶的凡夫,临终十念,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所以普摄顿超,现生成办,也可以说一生成办。不是说今生来了,下生还要来,还要来,无穷无止地修下去,结这个善缘,等到缘成熟了,才能解决问题。而是在这一生之中,就现在父母所生之身,问题成功办妥了,这就是它的力用,很殊胜。

五 所被根器

前明本经广收万类,普被三根。今当更明,万类之内,如何是器。三根之中,谁是当机。所被的根器到底是什么?它所来普度众生、接引众生,这被度的是些什么根器才合适,所谓佛教术语说“是器”和“非器”。破漏之器不堪承受法露,所以叫做“非器”。“是器”,咱们俗话说这个是材料,“非器”就不够材料。你不能盲目地就把房子搭起来了,竟是些朽木搭了之后要垮的。这些个朽木不是器,不够材料,这个不能勉强的。如《疏钞》云:“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信谓: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愿谓:厌离娑婆,欣慕极乐,如子忆母,必欲往生。行谓:从愿起行,一向专念,无有间断。以上三事,号为资粮,资粮欠缺,便难前进。信愿行三,缺一不可。如鼎三足,缺一便倾,缺足之鼎,是名非器。什么是非器?有愿、有行,而无信;相类似的,有信、有愿,而没有修行,具备了两个而缺一个,不行。这里关键什么是非器?就是信愿行三,缺少一个就是非器,你不能够一生成办。所以咱们复院后的头一班,他们反映一个现在的情况,国清寺一个和尚,他念佛念的全是佛号了,听见风声雨声,山上的回声,一切一切,听见都是在念佛,他这行很不错了,但是这位出家人,有一天突然想不开了,拿一个绳子上吊死了。所以就是说,光行没有信愿不行,有一个不够,就是非器,他不能够一生成办,所以“缺一不可”。反之,《弥陀疏钞》又说:“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这是莲池大师的话,你虽然是世间的善人,但是对于净土法门缺信、缺愿、缺行,还是非器。因为净土宗是很顿的一个法门,不是那些修桥补路种种的功德所能达到的。所以《金刚经》就校量了,你布施了多少身命,不如把四句偈给人说。反过来说,你虽然还有许多过错,但是对于净土法门,有信、有愿、有行,三者具足也是器。莲池大师大家推崇是弥陀化身,是禅宗开悟的人,他听见城楼上的声音开悟了,所以这样大德的话,很深刻。

论“机”(根机),就有“当机”和“不当机”之别。三根之中,谁最当机,古说不一,今当明究。盖以世尊五时说法,均是随机设教,应病与药。一般而论,小乘的经典,像阿含部的经典,《俱舍论》。什么人当机呢?二乘当机,阿罗汉、声闻乘的人当机。大乘经典——《法华》、《首楞严》、《华严》种种,阿罗汉就如聋如盲,不但他不当机了,根本就没有看见、听见。如聋如盲不是真瞎真聋,如同一样,他无动于衷,不当机;菩萨当机。所以当机和不当机,有分别。唯此净土法门《无量寿经》,奇特殊妙,独标一格。谁当机、谁不当机呢?这里有两种:

一、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善导大师于所著《观经四帖疏》曰:“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意谓佛说《观经》中之九品往生,祗为沉溺之众生,而非专为菩萨与阿罗汉也。又云:“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义,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复云:“今以一一出文显证,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又于《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大师之说,上契圣心,下洽群机,实大有功于净土,故中日诸师多宗此说。如日《合赞》云:“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三辈众生,皆是具缚凡夫,是其机也。”后复云:“如元晓云:‘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夫,后兼为三乘圣人。’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此说之要妙,在于直显如来度生无尽之悲愿,扫尽凡夫退怯之心,普令正信此法,发心念佛。乘佛愿力,悉得往生也。

二、专接上根,旁及中下。此谓专接上根者,盖恐世间浅见之士,每谓净宗乃斋公斋婆之行,而鄙视之。故作是说,以济之也。如《弥陀疏钞》曰:“又《起信因缘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是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又《弥陀要解》谓持名“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盖因持名一法,乃至圆至顿无上法门,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故云深妙。但蓦直念去,不假方便,不落思量,直起直用,自得心开。当下破尽戏论,荡除一切计度分别。故云:如是深妙之法,唯有马鸣等肉身大士,始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也。马鸣大士,东天竺人,传佛心印,为禅宗十二祖,中兴大乘,造《大乘起信论》。论末劝导众生念佛,求生净土。龙树大士,南天竺人,为禅宗十四祖。开铁塔,亲见金刚萨埵,复为密教之祖。入龙宫,取《华严经》又为华严宗祖。复以广造众论,力宏净土,《楞伽经》悬记云,登欢喜地,往生净土,故又为净宗之祖。我国称大士为八宗之祖,因天台、南山、法相、三论诸宗,亦皆崇为其宗之祖也。智者大师诵《法华》,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后住天台山创天台宗,临终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永明大师于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乃法眼宗嫡孙。后专志净宗,日诵洪名十万声,兼行日课一百零八事。蒙观音大士,甘露灌口,妙慧涌现,著《宗镜录》一百卷,及《心赋注》《万善同归集》等,蔚为法炬,光照万世。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以上四德,咸为肉身大士,法门龙象。《要解》谓唯如是之人,始能彻底承当净土法门。近世学人焉得以世俗之见,而鄙视净土耶?

又《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予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由上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又本经〈菩萨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又〈受菩提记品〉曰:“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弥陀疏钞》云:“故知念佛,菩萨之父,生育法身。乃至十地始终不离念佛。何得初心自足,不愿往生。”可见净土法门正契菩萨之机。

由上可见,持名念佛,乃果觉因心之法,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其体用。是法无上深妙,广深如海,沐其中者,下根人浅游海滨,亦即身在大海,并得海水浴之乐。若欲深穷其底,则唯赖上根利智之士,若潜水工作者,深入海底,方能知其深广之无量。故云专接上根,旁及中下。

总之两个争论,一个说,是为上根说的法,或为菩萨说的法;另一种,就说这是专为救度凡夫,才说此法。我们综合起来,以上两说,文异旨同。恰似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现相有差,本体是一。总之,只是这个庐山。故两说文字虽异,但悉皆阐明两土导师悲智无量,福慧双圆。我们就说认为是专接上根的,就是显示如来的大智大慧。因为如来所说的净土法门,乃弥陀住真实慧,从真实际之所开化显示。要是彻底能够承当得起来的,能够承受的,那非上根利智不可。所以念佛的功德,“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只有佛同佛才能够彻底了解。弥陀之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圆融具德,超情离见,举体是事理无碍、事事无碍之一真法界,故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语言文字之所能及。故云“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行人若能于此无上甚深微妙之法,于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稍生信解,其人必是上根,故云:“专接上根”。同时如来从真实慧中,开演此法门,欲惠众生真实之利也。故此法门必方便究竟,普被三根,普令现在当来一切凡愚浊恶众生,悉登彼岸,故此甚深之法,复又“旁及中下”。

这种理论说法是有根据的,说“专接上根”,就显示如来的智慧,显示法门之深,赞叹佛的智慧。“专接凡夫”呢,专门为了救度凡夫而说这个法,就显如来的大慈大悲。世尊悯念末世凡愚,障深苦重,乃发无上宏深大愿,故号愿王。大愿之核心乃第十八大愿。文曰:“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盖以生死凡夫,迷心逐境,沉沦苦海,头出头没,若无此十念必生之大愿,众生何由得出轮回?故为多障众生,特垂方便,开此易行之法,甚至于经灭时独留此经,以作舟航,故云“专为凡夫”。

又密典《毗卢遮那经》云:“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盖明必有究竟方便度生之法,方是如来果觉究竟。故十念必生之究竟方便,实由于弥陀究竟成就之最极方便处,正是本经中“如来定慧究畅无极”处。今人焉能因持名之易行,而鄙视此法门乎?

就因为这个法能够这样普被,以至五逆十恶,闻了名号,乃至十念都生,弥陀慈悲到这种程度。所以以上这两说都对,各有所重,一、就是因为我们赞叹净土法门能够普被,要普被首先你要救凡夫才行。二、显持名法门的深妙,要彻底承担唯上根,只有上根才能承担得起。所以应该会通,莫死于句下。

盖此法门巧被三根。如《要解》云:“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圣凡齐收,利钝悉被。《弥陀疏钞》谓此法门为“尽摄利诸根,悉皆度脱。”并云:“诸余法门,高之则下机绝分,卑之则不被上根。是以《华严》如盲,荧光增结。唯此一法,上下兼收。可谓万病愈于阿伽,千器成于巨冶。”又:“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生多劫,俱蒙解脱。”所以对于古人的争论,我就在此处把它通会起来,作为我们的体会是应该这样圆融。至于当世,若问何人正是当机?则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上智下愚,久修初习,宿根利钝,善恶差别,祗要对于净土法门,能够生实信,就是真实的信心;因信发愿,因为你是实信,所以你发的愿,也是实愿不是虚愿,从愿起行。所以“念须真念,参须真参”。因为你是实信、实愿,所以念也是真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如是之人,正是当机。

六 藏教所摄

我们研究一部经典就要先知道这个经是属于哪一藏?说在何时属于什么教?于此了知则有助于理解全经。因为佛对不同的根机所说的法是不同的。连孔子都是如此弟子来问什么叫做仁、什么叫做孝?对于不同的人都是不同的答复。那如来的圣智更是如此。应病与药你得了什么病就给那最对症的药。所以为什么要找大夫不是自己到医院去买药吃呢?因为这样不对症要找大夫好给你对症。如来是大医王对不同的根机说不同的法。始教是大乘教像法相等等开始讲大乘他就没有说人人都能成佛那阐提就不能成佛。到了终教《大乘起信论》阐提也可以成佛但是须要三大阿僧祗劫。到了圆顿教《法华》龙女刹那际成佛。舍利弗看不起女的说你是女的。龙女就说我马上成佛给你看她就刹那成佛这是顿教。我们要了解就是要问一问它这是什么教?所以佛就说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所说的是应对根机不同。后人没有直接听佛跟你说法你应该依了义教不要依不了义教。这是佛教四依中的一个标准。假定有一部经说的跟《无量寿经》不一样我们先要问问它是什么教?如果是阿含部那就不能依它要依《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了义说实相。

夫一代圣教之判别,诸家有异,撮要言之曰:三藏、二藏、五时、二教与四教、五教。所以我们研究什么经的话,首先要了解它属于什么藏?三藏,就是经藏、论藏、律藏。《无量寿经》属于三藏中的经藏。二藏:就是声闻藏、菩萨藏。《无量寿经》属于菩萨藏,来听的都是大菩萨,都是回小向大的大阿罗汉。净土二乘种不生,要是定性的二乘根器,根本不能往生,他可以出现六神通,往生不了。

五时,佛说法划分为五时,最初成佛说的是《华严》,“华严时”;大家都不懂,于是乎只好说小乘教,这是预备班,讲阿含部,“阿含时”;然后告诉大家要回小向大,这是“方等时”,呵斥小乘,赞叹大乘;再就是“般若时”,说般若,说的很长;最后《法华》“涅槃时”。《无量寿经》主要属于方等时。但不限于方等时,为什么呢?因为《无量寿经》不是一次说,佛多次说。因此翻译的本子很有不同,因为原来的本子就不同,像《唐译》本是出于《宝积经》。佛说《宝积经》的时候,又说了《无量寿经》。所以多次说,就不一定拘于某一时了,这个是“五时”。

《无量寿经》二教中属于顿教。“二教”分两种:一种是渐、一种是顿。所谓“渐”者,就是有法可修,从微至著,从小变大,从低变高,一步一步的,有一个过程,有阶梯、有渐次,比方像爬楼,这个是渐教。“顿教”,就是没有阶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像禅宗,这是顿教,佛一拈花,迦叶微笑,中间没有任何过程。就好像坐电梯,一上去,出门就是屋顶花园。而我们净土法门正是如此。所以一个罪浊凡夫,要带业往生,去了之后就是阿鞞跋致,这就显它顿。而且这个法门里头,当你念佛的时候,不知不觉,暗合道妙,正在念时你已经就超凡入圣,这又是顿。所以二教中属顿教。我国隋代慧远师(即净影)判本经曰:“今此经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为根熟人顿教法轮。云何知顿?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大,故知是顿。”

四教和五教。天台判为四教,藏、通、别、圆。⑴藏教,就是小乘教;⑵通教,通于大小乘;⑶别教,是单独属于大乘,不与小乘共的;⑷圆教,谓法界自在,具足圆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碍法门等是也。贤首就是华严宗,华严宗判为五教,小、始、终、顿、圆。小教就是小乘,阿含部。⑴小乘教。所说唯是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未尽法源故。⑵始教。开始说大乘,未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之义,不许定性阐提成佛,未尽大乘极则之谈,故云为始。⑶终教。由中道妙有,定性阐提,皆当作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曰为终。对于始来说,终就提高一步,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⑷顿教。唯说真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顿教。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等。”⑸圆教。统该前四的一切一切,都圆满具足。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帝网重重。主伴交参,无尽无尽,超乎情见,是不可思议。空间说,小的可以容大的。我们大的容小很容易理解,“须弥纳芥子”,须弥山里头包括多少多少芥菜子。“芥子纳须弥”,就超乎情见了,就是《华严》圆教的内容。“三祗一念”,这三大阿僧祗劫包括多少念头。“一念就三祗”,这一刹那的时间就是三大阿僧祗劫。多中有一,一中有多,所以到了圆教就完全超乎众生的头脑,而且是重重无尽,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所以圆人修习一天,等于不圆的人修习一劫。见不一样了。这是中国佛教共同承认的道理,不是净土宗单提出这个道理。

在五教、四教里头,净土宗属于什么呢?在天台的藏通别圆四教里头主要是圆教。在《华严》的小始终顿圆五教里头,净土宗是顿教和圆教。中外古德对于这个说了很多。因为现在这种轻视净土宗的看法,还是存在很深,没有把古德的这些遗教很好的继承下来,所以大家听了之后就很有反感,因为跟他的想法不大一样,有点抵触。因此,我这里引证的比较多,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个时候多少古德都这么说,就带了一些说服力增加大家的信心。那真的要想理解《无量寿经》,就不须要对所有的注解都要明白,只要把注解看了之后,帮助你把《无量寿经》能够接受下来就很好。我这里有多方面的目的的。

清代彭二林居士于《无量寿起信论》中判本经说:“无量寿经者,是如来称性之圆教。”他不但指明是圆教,而且是称性,称乎如来的本性,跟如来本性相称的,是尽量发挥没有保留的,这样的圆教。所谓七个字是不多,份量很重。日本和尚道隐于《无量寿经甄解》直判《无量寿经》为“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顿到极点叫顿极,顿速,快!又快又到了极点,是圆融圆满之教,所以是圆顿之教。圆融无碍,又圆满具足一切。圆融是说无碍,圆满说具足,不欠什么。日本的古德,多数同意这个说法。日本是尊崇善导大师,现在六千万是净土宗。就因为过去是承续善导大师,这个基础很好。日本很遵崇《无量寿经》,遵崇四十八愿。日《大经释》说:“天台、真言虽皆名顿教。然彼许断惑证理,故犹是渐教也。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故此教为顿中之顿。”天台就是法华宗,我们国清寺智者大师在那儿,就以法华为宗的。真言宗就是密宗。他说天台和真言,法华和密宗,虽然都名为顿教,(他一个“虽然”里还有话说),但它还允许断惑证理,他要把自己的迷惑断掉,然后证到了本体,明心见性了,所以说还是渐教,有步骤、有过程、有次第。他讲这个“明”字,就是要去宣明,宣明那没有断惑的凡夫,就是带业的凡夫,烦恼具足的凡夫。“直出过三界者”,直出就是超过了三界的,“偏是此教”,那就只有《无量寿经》所代表的这个教。“故此教为顿中之顿”,他不但说是顿教,而且是顿中之顿。这个说法让中国的禅宗听见,会非常不服,要气得蹦起来。

日本日溪大师说:“圣道诸教,理是圆融,益是隔偏,以其顿机难得也。是以教虽圆顿,望机自成渐。净土言圆顿者,于圆满速疾利益。”他说是“圣道诸教”,如来这一代时教,很多教,“理是圆融”,讲它的玄理与本体,是很圆融无碍的。“益是隔偏”,它的利益,这些教的利益,是有偏有隔,不是普利。虽然讲这些教的道理是圆融的,但是给大家的利益是有偏的、有隔的,不是普遍的。“以其顿机难得也”,其他教的顿机,像禅宗,现在大家看看实在是很难。现在虽然有些庙是禅宗,实际已经是第五度的禅了,不是真正达摩、六祖那个顿机的禅了。因为这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一言相印,顿契本心,一念不生,那就是佛。所以只有两种情况,迷就是众生,觉就是佛,也不用看教,也不是必须要坐禅。一个人见六祖,他说我不伸两足卧——不倒单,腿不伸出来睡觉。六祖说我常伸两足卧,我就伸开两条腿睡觉。他不是靠修持,研究经典,现在不是这个根器,顿机难得。所以“教虽圆顿”,教本身,禅宗等等都是圆顿教。“望机自成渐”,对应化的机来说,什么人当机,成为渐法了。本来禅宗都是顿法,他一修就成了渐法,因为他的根机就是这种见解,这种习气。“净土言圆顿者”,我们对于净土说是圆顿,因为它是“圆满速疾利益”,因为它给的利益是圆满的。连动物都往生,我上次说夏老师那个老鼠都坐化了。普遍,圆哪,没有剩下的,快。一般说老鼠要修行,你得变了人,人还要修多久才能超脱,它老鼠身就解决了,快不快。其他的圣教,虽然有圆融的理,但众生根机粗浅,“莫明其旨”,不能体会这个圆融之旨,“无由蹑解起行”。所以,圆教一般都是先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蹑解起行”,跟着这个解而起了修行,要先悟后修。一般圆教都是先悟后修,起码要有个解悟。所以现在为什么成就的人少?因为他并没有达到这一步,说是在那修,有的是盲修,不能蹑解起行,就蒙不到法益。所以法虽然是圆顿,但是行人的机很浅,顿法就成了渐法,圆法成了偏法。但是净土宗就不然了,人人能行,皆得真实之利,“不劳断惑”,不须要你为断惑而疲劳辛苦。“直出三界”,直出,不是一步一步的,有的要生到天上,然后到色界无色界,这么慢慢的出去。故实为顿中之顿圆满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