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二)“唯此五恶世间”是“最为剧苦”

2017-09-02 10:04:27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五十九集讲:“第二明盗恶。于有主物,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若多若少,不与而取,不给你就拿了,都叫做盗恶。其实我们现在还应当再扩大一点,还不光是物,连这种美名(名誉),都属于盗。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都是盗;不应该享受的自己享受了,都是盗。盗恶之行,源于三毒。贪欲悭吝,易生盗心。诸恶相资,以成盗过。

 

以下从“不顺法度”至“不顾前后”表贪欲之过。“世间人民不顺法度”,都是通论。比方说杀业,我说人人都有份,人人都吃过荤,谁没有份?所以不要觉得与自己无关。盗业我看也一样,每个地方都有。“不顺”,不符合于法律和制度,不顺着这个法度。“奢淫骄纵”,“淫”,古字有“女”字旁,专指男女之事。“奢”是奢侈、过度。淫行无节,过度的贪恋男女之事,故曰“奢淫”。“骄纵”,骄横、恃己凌人。“纵”,放纵。“任心自恣”,随着自己这个心,男女同居,不顺法度,放情纵欲于享受快乐,不惧罪谴。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等句,这都是搁在盗戒里了。表在位的人利用权势,巧取豪夺,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种种恶业。《嘉祥疏》曰:“宰相之宦,纵放臣下,用取万民贿,枉取人物。”过去做宰相的这样人,不能选贤举能,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是为“居上不明”。这就是盗。“在位不正”四字里包括多少坏事,有地位当权,可以行男女关系,接受贿赂,结党为私种种,都是盗。而且“陷人冤枉”,诬害人,因为自己不正就怕人知道,对知情者就要打击、陷害。有的人还直言不讳,不能容忍。“损害忠良”,“忠”者,敬事直行,奉公忘私。“良”者善也。如是恶人,嫉妒贤者,不能和平共处,陷害忠良。这就是奸、盗、杀,所以这个罪都不是孤立的,互相牵连这个罪就更大了。“心口各异”,其人之言必巧佞不忠,阿谀取荣,诽谤良善,枉陷人非,心口不一。这种居上位的人,说的和行的完全不一样。不但如此,而且“机伪多端”。憬兴云:“机者机关。即巧言令色,曲取君意,能行机伪。”如是机诈伪善,种种不一。所以这些政客,哪一个能例外呢?故云“机伪多端”。“尊卑中外”,如是恶人,无论尊卑上下,不管地位高低,不管本国他国,或者是有内外亲疏,一切不顾,都是“更相欺诳”,说假话骗人。这不是妄语戒吗?破了一个别的跟着都来了,为达到自己盗的目的,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做这些恶。他自己本身是怎么样呢?“嗔恚愚痴,欲自厚己”,以嗔痴二毒,助长贪心。火气很大,以为自己很能干,我很有地位、很有本事,有很多权术,我能够利用他人打击对方,不知道自己正是最糊涂的人。《会疏》曰:“三恶相资,炽发邪欲。吸引他财,欲积自己。故云‘欲自厚己’也。”只想到处去沾些油水,使自己得利益,这是最糊涂的地方。“欲贪多有”,即贪欲、贪恶。《会疏》曰:“欲海深广,不知厌足,无尊无卑,无富无贫,唯求收积。嘈杂奔波,故云欲贪等。”想贪多占有,故云“欲贪多有”。这里就有斗争,所谓商业之战(不光打仗是战),都想把对方打垮、打死,把人家的公司弄破产,我来吞占。所以这里为了利害相争,损人肥己,就要有胜负。于是大家“结忿成仇”。报仇,甚至使得人家家破人亡。所以“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弄的自己也家破人亡,前因后果都不管。但求争胜,不惜两败俱伤。只图快意,不畏当来罪报。一切不顾,广行诸恶。

 

“富有悭惜”下表悭吝过。而且这种人他富有,但悭惜成性。不是说我有了钱,盗了很多东西,他“不肯施与”。“施与”即布施。不肯以财物给与他人。“爱保贪重”,就指着一种情爱之欲,贪心很重。于是乎“心劳身苦”,心也很苦,身也很劳累,直至寿命终尽。“如是至竟,无一随者”,这样去争夺,但所得者,只是独死独去,没有一个人跟着你。所以“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只有你所作善恶之业跟着你。所以“善恶祸福,追命所生”,善就要有福,恶就要有祸。所以有善有恶,一个人就有福有祸,追着你的命根子,就到你所生的地方。至于你所贪恋、所亲爱的人,以及你所想占有的东西,一样也带不去。那么所生之处,或者是在乐的地方,或者是在苦的地方,都是一场空。“乐处”,三善道;“苦毒”,三恶道。痛苦之极,故云“苦毒”。

 

以下指明盗恶。“见善憎谤”,看见人家行善事,生气毁谤,无敬慕之心,反生憎恶。“不思慕及”,不想跟人家去学习,如是之人则无善念与善行。“常怀盗心”,胸怀之中,常常有偷盗、侵夺之心。我有个熟人,曾经因为宗教信仰而劳养,就有很多年青的女孩子当了扒手,也在那劳动教养。他们坐一块开会就要谈这些情况,那些扒手说:我如果看到别人有一只好的钢笔,要是没把它偷过来,这个心里那个难受,就好像我也有支好的钢笔被别人偷走了一样,这就是他们的心情。所以不占公家便宜白不占,不贪污白不贪污;接受礼物、赠品,从大到小,从上到下,种种情形都是个盗字。“悕望他利”,本来不是你应有的,就压榨了别人,从他那得到,于是自己“供给”了自己。唯思损人利己,不义之财,得来容易,任性挥霍,顷刻“消散”。重复盗取,故云“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晋译华严经》讲:“如人从生,有二种天,常随侍卫,一曰同生(同你一块生)。二曰同名(这两个神跟着你)。天常见人,人不见天。”如是二神,与人俱生,就称为俱生神。《药师经》也说:“有俱生神,具书罪福,与阎魔王。”他把你所作的罪、所作的福,都给写成档案,交给阎魔王。所以“神明克识”,“识”是记,也就神明都作了记录。上奏,人间这些善恶都要去上报。所以《五戒经》里讲:“三覆八校,一月六奏。”覆就是回复。“三覆”指正月、五月、九月,三个月,向天作汇报。就是这一些记录,负责这些的神,向主管地球的是四天王天(最低的天)去汇报。“八校”,就是这八个节气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八天也去汇报。还有六天是六斋日。所以为什么六斋日大家要吃斋呢?因为这六天就是四天王天来检查人间善恶,听取汇报的时候。另外一个解释,就是人有第八识,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存在自己心内这个档案里头,这个一点不错。日本义寂法师云:“所作善恶,非但自识内熏,天神外记。记在二处,安有赦乎?”义寂法师就把这两个会合起来,既有天神作记录,又有自己第八识的储存识(种识),都储存下来了。这个说法比较好,也符合。唯识不承认,因神明记录,也是唯识所现。因此皆是识,就都消归自己了。但都是识,不妨现出两个神来管这个事。岂但两个神是你所现,那个阎魔王都是你所现的,所以做坏事就这样。“神明克识”,都给你作记录了,“终入恶道”。内外皆记,罪报追随,你一点坏事也逃不过去,“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又一个“痛不可言”,三恶道里无量无边的苦恼,多劫都出不来,痛怎么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