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五十八集摘录(一)

2017-08-16 11:03:50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五十八集讲:“弥勒领解佛语,深自庆喜。乃申赞颂,而白佛言:“佛语教戒,甚深甚善。”佛说的这些教导、诫勖。就是不应当做哪一些,有所禁止、有所约束。佛之所说都是契合于第一义谛,契于实理,所以“甚深”。而佛之所说都是转凡成圣,“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所谓这一句话,把凡夫就点成圣了,所以“甚善”。法音广被,普令闻者,“皆蒙慈恩,解脱忧苦”。《会疏》云:“解脱忧苦者,得闻要津,绝流浪忧(断六道之忧)。饱耽(尝)法乐,脱生死苦也。”弥勒当机代表诸大菩萨、人天及一切与会大众,都蒙到佛像慈父一般的恩泽、恩惠,从忧苦中得到彻底的解脱,所以就赞叹“甚深甚善”。“佛为法王”,法中之王。《法华经药王品》:“如佛为诸法王。”如来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法华譬喻品》,释迦牟尼佛也自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是就是,佛也不要谦虚,我不是法王,所以“直起直用,如实而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这里没有一点儿我慢,我慢肯定是不好。谦虚当然是好,过度的谦虚就变成了虚伪。佛法是最平等的,说是法王,也不是说地位高,而是觉悟高。所以我常常说,大家在名利上的要求是越低越好,对于觉悟的要求是越高越好。“于法自在”者,不为一切法所拘束、限制、烦恼、干扰,才得自在。所以禅宗说,“无一法当情”。没有一法可以当情,有一法当情就不自在了,就被捆住了,就有一个系驴橛,把你栓在那了,就成了一条驴。佛是法王,“尊超群圣”。所以佛受世间的尊崇、依止,超过其他的一切圣。“群圣”者,指小乘初果以上,二三四果都称为圣人;大乘初地以上,断惑证理之诸圣人。佛为九界导师,众圣中尊,故云“尊超群圣”。而且“光明彻照,洞达无极”,佛的智慧光明,彻照洞达,无有极限。所以《净影疏》解释:“光明彻照,自福殊胜。达空无极,自智殊胜。”又解释“无极”曰:“名感十方,有缘斯摄,名无穷极。”两解合参,就是达空无极。光明彻照什么?是达,了达这个空,没有极限。所以“光明彻照”,表示自己的智慧究竟通达第一义空,彻证理体,是为大智。普度十方有缘众生,无有穷极,是为大悲。以光明为体,光明彻照,于是乎没有众生不得度,所以洞达无极。如来从体起用,悲智并运,所以妙用无有穷尽。是乃弥勒以福智超胜赞叹佛德。因为“佛为法王,尊超群圣”,自证究竟,而度生之愿是无有穷尽,无有边际。因此“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佛的十号之一就是天人师。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总是信不及,东学一点、西学一点、什么气功、道教,不知道他们所崇奉的天,都以佛为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游步十方,为大导师。所以云门说:“我当时若见,一棍子打杀,喂狗子吃。”这就是凡夫对这两句话的体验。你要体会成是地位的尊、或神通的尊种种方面,就应该把太子一棍打死。“独尊”是觉悟的尊。所以“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今得值佛”,今即现在,“值”者遇也。经云“人身难得佛难值”是一大庆也。所以佛是难遇,我们现在生于佛后,就没有能遇见佛,但是现在还能够来接受这些遗教,那实在已经是莫大的幸福,已经是很殊胜了。当时在法会上的人,那就比我们福气大得多,后面他们又亲见极乐世界,这个信心还会有动摇吗?“复闻无量寿声”,又听到了关于“无量寿”的这些教导。“声”就指教导。经云“信慧闻法难中难”,何况所闻乃六字洪名,一乘愿海,最极圆顿,不可思议之妙法。又《弥陀要解》曰:“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故令会众,欢喜庆幸。开发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开明”。《会疏》曰:“开发佛智,断灭无明,故云开明。”所以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为什么要出现于世?《法华经》答:因为一大事因缘故。什么是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弥陀本愿海就是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的大事因缘。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一句佛号就是释迦牟尼佛之所证,传给众生了。因此,能够听到如是殊胜佛的言教,“靡不欢喜”,与会大众皆大欢喜。“心得开明”,这就得到心开,明白了。所以这是“演慈辩,授法眼”。佛是慈辩,把法眼授给了每一个众生,因为众生没有这个能力知道阿弥陀佛,知道净土法门的殊胜,对这一些不能理解,只有听见佛的教导,才能够相信、才能够明白。心开心明,等于自己有了法眼。再说,禅宗和净土如何融通?答话的人,是莲池大师,“若待融通是两物”。若要等着融通就是两个东西了。所以达人的见解和凡夫的见解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修行就要放弃这些俗人的见解,要把它丢干净,一点也别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