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四十七集摘录(六)

2017-05-31 13:15:20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四十七集中说:“《弥陀要解》里有一句话:“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持名时,即是善根福德跟佛相同。当然这里有很多持咒的,也不是要把这个咒不念了换成名号。同样的咒是佛心,名是佛的名号,不二。这里憨山大师的话最好,如果人能念佛,念的很得力,那好极了;如果念了,念的心里不踏实、不安定,种种的不相应,这样念不下去,那就不如念几句咒。又比打坐、研究教等等不知强多少倍了。所以这话最圆融。各个要安于自己所修之法,就是要真正彻底的修下去。所以我赞叹:“灵峰大师此言,真得十方如来之髓。实应尽未来际顶礼膜拜此一句也。”一切奥妙,重要的心髓,十方如来就是如此,就是要把一个最好的东西给大家。“佛爱众生等同一子”,谁不是要把自己的产业,给自己最心爱的孩子,哪还有什么别的心。就是方便为究竟,普度众生,就是要把最方便的法子给大家。所以佛的父亲跟佛学法,佛就教他念佛。父亲说:有很多殊胜的法为什么不教我修?佛说不行,你做不到。凡圣都可以做得到的,而且一下子就跟佛的善根相同了,那只有念佛。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是如来之髓,“实应尽未来际顶礼膜拜此一句也”。念佛时,就是善根福德同佛时。蕅益大师还有一句话: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佛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刚才我的话说了一半:“于我等具缚凡夫,亦非分外。”极乐世界的刹土就是我成就的刹土,自他不二。还有“从事持达理持”。我把《弥陀要解》里头的两句话,这是一句;另外一句,“即凡心成佛心”,正好作一个对联。“从事持达理持”,两个“持”字;“即凡心成佛心”,两个“心”字。这都是极精彩的话。从事持才能够达到理持,一上来就要理持,那就是自欺欺人,说了唬唬土包子可以,明眼人是唬不住的,最后自己临死的时候,痛哭流涕。“即凡心成佛心”,妙就妙在这儿,凡心就成了佛心。“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你的善根福德同佛,你的心就是佛心,还有什么不是?这是极圆极顿之法。


末法众生,过去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由彼加威力故得到这个法门,并且能够摄取受持,他就“当获广大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就是佛的智慧。本来是一切智。二乘所得也称为一切智,所以又加个“智”字,以分别于二乘。总之,我们要明白这“一切智智”是跟二乘不共的,唯有佛得的智慧。所以《大日经疏一》曰:“梵云萨婆若耶,即是一切智。今谓一切智智,即是智中之智也。”又“一切智智,如实了知。名为一切智者。”“又谓此智,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菩提心为因者,谓行者如实知自心也。大悲为根者,谓行者发悲愿,拔众生之苦,与以乐也。方便为究竟者,为一切智智之果,即以利他之行而名之也。”所以《仁王经》说:“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自性清净,叫做本觉的体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所以皆是明白自心,不是心外有法。


从上面经文来看,今天我们能够听到、能够相信这个微妙净土法门的人,都是由于过去生中已经供养过无量的诸佛,广泛的修行了种种的善,忆佛念佛,因此现在能够得到诸佛的威力加被,所以才能够得到这样的广大法门。“此净土法门广摄万法”,无一法不在此一法门之内。所以这也就是《华严》十玄的道理,一切法都入一法中,如帝网千珠,所有的一切都入在一个珠之中。“普收众类”,不管是菩萨、声闻、天人、以及阿修罗,以至人、六道、地狱中众生,于此法门,若能信受奉行,就会得到一切智智,如实了知,自心本来清净。所谓密宗也是讲“如实知自心”。和密宗何曾两样,就如这个实际知道自己的心。我常说:“大家现在的毛病都在心上,把自己的真心忘了,没有看重。对自己的妄心估价的太过偏高。”要如实了知自心本来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