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七集摘录(一)

2017-05-31 12:37:16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七集中说:“菩提心”,通俗话说,就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三种。这个“大”字,不要作大小相对待的大,应该是“大方广”的大,那是绝对待的。这三种相结合的心,这个“心”自然就有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要发起这种大慈悲、大智慧、大愿力的心,称为“发菩提心”。根据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往生论注》在中国称为轶书,净土宗有十来种书没有了,这都是从外国找回来的,《论注》是其中之一,所以中间有一段,很多古人没有见过这个书。有人也就把昙鸾和道绰,从净土宗的祖师给开除出去了,其实他们的功绩都是很大。《论注》说:“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昙鸾大师说,《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当然这个所行有高有低,有的是优、有的就劣,那五逆十恶还不劣吗?但都是要发无上菩提之心,最后他发心、忏悔、精进了。“此无上菩提心”,就是愿意作佛的心,佛道无上誓愿证。为什么要作佛?就是要度众生,只有究竟的觉悟才有特殊的方便才能够给众生真实之利。所以就是度众生心众生无边誓愿度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真要度众生的话就是摄受众生让众生能生到有佛国土这样的心。阿弥陀佛就成就这样一个国土我们现在弘扬净土法门也就是使得众生能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这就是度众生的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安乐就是极乐。要生极乐世界的人“要发无上菩提心也”。所以三辈往生都发菩提心。愿意作佛愿意度一切众生愿意摄受一切众生都往生到有佛的国土那要发无上菩提的心。“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仅仅是听到彼国那快乐极了极乐那是无法比了。我常说有的人修行活的时候要好,比别人强;死了之后生到极乐世界也是享受也比别人好这一种只为自己打算昙鸾大师说要是为了求乐而愿生不得往生。所以极乐世界纯一是大乘根器都是要广度众生大慈悲、大愿力能够往生有佛的国土。“愿一切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天天念的偈子愿一切众生都同生极乐国大愿力能有这样的信心信心就是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信“信”是清净的心智慧的心。


道绰大师《安乐集》说:“依天亲《净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国土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安乐集》说依天亲《净土论》,就是《往生论》,要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两个方面:㈠就要须离开三种跟菩提门相违的法,有三种法和菩提门相违背,要离开。㈡须知有三种顺菩提门的法,要去顺从,要去依顺。什么是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⑴是智慧门,⑵是慈悲门,⑶是方便门。首先是要智慧,第二要慈悲,第三是方便,就是大愿力,我有这种方便的方法去度众生。所以他分开三个,其实就是刚才我说的,发菩提心就是要有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的心。具体说来,⑴就是“依智慧门,不求自乐”。不是为自己求安乐,还不是仅仅说往生不是为自己求安乐,就是我们在人生之中一切的地方,都不要为自己求安乐。弘一法师的例子,湛山寺请他讲戒律,给他送到房间里几个菜一个汤,弘一法师不吃;第二天知道他嫌多了,就给拿了一个菜、一个汤,还不吃;就报告倓虚方丈,说弘一法师不吃。倓虚老法师说:“就把你们吃的盛一碗给他。”大众吃的,除了主食之外,舀了一碗大众吃的菜给端去了。他问了问:“你们是不是也吃这个?”他们说对。对他吃了。说一切时处,不是自己求安乐。现在据说在美国的出家人,嫌美国汽车不够讲究的都不坐,要从美国坐进口汽车,那德国的车更讲究,要坐德国车,这就跟道绰大师所说的有点不大相合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求自乐,无我嘛!“若人通达无我法者,是名菩萨”。这个“我”是万恶之源,现在我们不能求自乐、自尊种种这一切,“要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就是去身见。而现在学术化的这个气功是非常热闹,有人说他们是外道,我说他们连道教也不是。道教老子、庄子的这些道理还是很高深的。这些人只能称为气功师、养生家,他就是把这个身体修炼的挺好,在身体上去保养它、维护它,让它舒服。我们这里教你头一句话就说,发菩提心不要贪着自身。“无我”,不是只在讲经的时候,我们谈无我无我,讲得天花乱坠,而真正在一切时处起心动念。首先我们不要说无我,先不要有个人主义,这个作为第一步。⑵“依慈悲门,救拔一切众生苦”。一切众生真实是苦,这个苦苦就随便可以看见,到了夏天虫子掉到地上,多少蚂蚁吃这个虫子,你咬一口,我咬一口,这个苦不苦?我看见猪就是可怜,不但它被杀,而且注定子子孙孙都要被杀光的,都是苦啊!要拔众生的苦,而且拔一切众生苦,所以大慈悲心。“远离无安众生心”,我们要有安住,不是安自身,而是让众生得到安乐。⑶“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众生可怜,本来是佛,都同具有佛性。《大乘起信论》讲的都有如来藏,都有妙明真心,可是冤枉的很,迷迷糊糊地颠倒六道之中受很多很多罪,愚痴可怜悯哪!这是怜悯众生的心,要怜悯一切众生就“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你看这又提出来了,所以这个地方很重,就离开了恭敬供养自身心。刚才只谈自身,这里又提出一个“心”字,这就很深刻。不要供养自身,不要使自身求安乐,这个道理很好懂,也没有可争辩的,但是做得到做不到是一个问题。怎么叫恭敬供养“自心”?这句话就非常非常重要!所以《楞严》中阿难之所以不能自拔,以及一切众生须要修佛,没有成佛,反而甚至于堕落成为魔王的眷属,都是因为不明白两种根本,一是生死根本,一是菩提涅槃的根本。菩提涅槃那就是你的佛性。生死根本就是你的妄心。众生之所以认为是自己心的,实际上这个就是意识分别的第六识,第六识是分别识,这毛病都是出在它身上了。但是大家往往不知道,常常就是用这个来作为主宰,凡是什么东西合乎自己心意的就觉得对,不合乎自己的就觉得不对;甚至说,某些佛经因为不合乎他的心意,他就说这个佛经是假的,这种人现在已经出来不少了,这就是供养自身心。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中国的古话:“当为心师,莫师于心。”当为心师,要作自己心的老师。莫师于心,不要以自己的心为老师。这意识觉得怎么样,你就去做。就是自己头脑中所想的这些东西,是不堪去供养的、不堪去尊敬的。《四十二章经》连续两句:“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修行人要不要成功,这是很大的关键!很多人就以自己领悟的一知半解,以自己所了解的东西拿它当主宰,再批判一切别的东西,顺乎我的才对,不顺乎我的就不对,这就是信自己的意识了。而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慎勿信汝意”,你要慎重啊,千万不要信自己的意识,“汝意不可信”。跟道绰的话,跟中国的古话,“当为心师,莫师于心”,不要拿心当老师,要作心的老师,是一味的。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以佛的知见来破除我们本没有的众生知见。你把你老的知见当家做主宰,让它当评判员来评定一切,而自己甘心退出历史舞台,那就不可能真实接受佛的知见。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这就叫做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如果只求供养自身,求自身安乐,没有去让众生离苦,恭敬供养自身自心,一切都以自己这个心是至高无上的,用它来评判一切、观察一切,所以常常老觉得别人不对、自己对,都属于这一类,把自心供养得太高了。


反之,顺菩提门,⑴无染清净心。无染清净就是大智慧,不为自身求安乐。⑵安清净心,愿意拔众生苦。⑶乐清净心,欲令众生得大菩提。这是最上的安乐,要摄取众生生佛国。“若是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成就极乐世界,愿愿都是为众生。要不为众生,那何必有这些依正庄严,让一切众生得毕竟究竟彻底的真常之乐。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是什么?就指着安乐国土。只有靠着往生净土这个法门。他这说的大家就觉得很绝对,佛的法门很多,怎么都提出来要依这个大义门呢?就是要以极乐世界作为一切总的功德。这个很契机,我斗胆这么说,在现在这个具体情况之下,法都是好的,如栴檀木片片皆香,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好的,但是如果你不求生净土的话,要想即生脱离生死苦海,就不可能了。你参禅也好、修密也好,什么事都可以,但是都要依这个大义门——极乐国土。当然可以再周转再来,还有一次一次的机会,那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这已经得到现在的人身,在这一生之中了办这个大事,修什么都好,当然是修净土更应机。但是如果连求生净土这个心愿都没有的话,要即生脱离生死苦海,可以说是没有希望。这就是昙鸾、道绰两位净土宗的古德,以前都列为是祖师的,后来因为他们的书中国没有了,有的人就把他们排在名单之外,那是错误的。


海东元晓师(朝鲜人)《宗要》云:“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发菩提心有二:㈠随事发心。“烦恼无边,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华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㈡顺理发心。“信解诸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元晓师《宗要》里头讲了菩提心的内容,也就看出来了,慈悲、智慧、愿力。“发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发菩提心有二:一个是随事发心,一个是顺理发心,这就跟密宗的提法很像,密宗的提法:一个叫做行愿菩提心,就是随事发心,在事上发心。一个顺理菩提心,密宗叫做胜义谛菩提心,就是第一义谛菩提心。这两个心都发才是具足的菩提心。但是只能随事而发菩提心,也很好,也很难得,也得殊胜之果,但是那还不是究竟果觉的正因。要取得究竟的果觉,要成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须要发起胜义谛菩提心,也就是要发起顺理的菩提心。我们先看元晓师的介绍,怎么叫随事、怎么叫顺理?⑴随事发心。“烦恼无边,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佛道无上,愿悉证之。此心果报虽在菩提,而其华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此。”此心的果报,果的报。因和果这个报,受报,有花报、有果报。花报,有的做恶人,今生或者给枪毙了,这是花报,还不是结果,果报在地狱,就重多了。这个心的果报,无边的烦恼都愿意断,无边的善法都愿意修,无边的众生都愿意度,这样去修的话,他的果报是要成佛的,当然还要经过再发起胜义谛菩提心,可是他的花报,就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菩提心的心量,是广大无边的,长远无限的,在空间说是没有边际,在时间说是没有限量,不可穷尽的。菩提心量就是这样大,他要度一切众生,过去的我也要度,现在的我也要度,未来的我也要度,就包括时间了,所以广大长远都没有边际。发了这样的心,就“能够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的正报寿命”。国土是依报,极乐是极其广大无际的净土,不但佛是无量寿,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都是无量寿。“除菩提心,无能当此”。这也就是发菩提心的重要。发菩提心最后是要成佛,但是先得到的花报,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因为这个心就是广大长远没有边际,所以得的果也就无有边际。


⑵顺理发心。要“信解一切法,皆如幻梦,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顺理发心,要信解一切法,皆如幻梦。如《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非有非无”,不是有、也不是无,那这样可以四句都离。有是一句;无是一句;非有非无,是一句;也有也无,是一句。都不是。“离言绝虑”,离开言说,言说是说不到的。就好像电视所传播的一点儿的光,所谓传播就是一个点,但是经过扫瞄,加上光这个惰性,把它拼起来成为一个图像,这里好像这样子,你变成语言了。它只是一个点,看不出图像来的,必须要跟它同步,这个图像才显出来。言说就是如此,实在不是言说所能够表达的。传送的只是这个,整个图像的一个点,很片面。“绝虑”,不可思议就是这个意思。虑是思虑,不可思议。不可思,你想不到的;不可议,你说不到的。张口便错,说出来的全是错。所以古代禅宗师“入门便棒”,一进门,还不等开口棒子就打下来了。刚才又说为什么不让大家“供养自心”?你所能想得到的这一切,都是在分别意识里头的东西,只有绝了意识。所以开悟的人就是妄想中断了。很多人就以为我看了很多经,懂了好多,甚至我也能讲讲这些经,佛教就是这么回事了。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这些经都是指路牌,叫你看月亮,月亮在哪呢?还没看见哪。看地图吧,一看这是巴黎。这是巴黎吗,这是北京法源寺。你就说这是巴黎,看地图时可以这么说,这是巴黎,那都是地图上的事情,所以都在思虑之中。但是脑子的妄想不断,意识中所能够思惟到的,也就是看地图,看指路牌。当然这个还是要好好地看,这个要不好好看,更没有法子去认路,更没有法子去看月亮。但是要把这个当成了月亮,我说我这个是灯,你就以为我家灯就是这个样,你就是错到极点了!我说这个是灯,那他指着那,灯在那,不是这个是灯。但我话说的这个是灯,他就问我这个是灯。大家很多这个理解,就是这样的理解。所以不能供养“自心”,要慎勿信汝意,所以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从这样的信解之上,发广大之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不见有烦恼,烦恼就是菩提;也没有叫做善,善也都是相对之法,烦恼与善法是相对的。到了佛的境界就是不二法门。《维摩诘经》就是“不二”。所以《大乘起信论》,为什么有“无明”?就是“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如实知真如法一,你就二了,就出了所,有能有所就是二,对立面就出来了,矛盾也就出来了,从此矛盾重重没完没了。到了顺理发心,就不见烦恼善法这样一个对立,万法一如,“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拨”就是排,“无”就是除,不拨无就是不排除。虽然没有烦恼与善法,但是也不排除有可修可断,从容中道。这点地方很重要,那意思说是这些都平等了,那就没有可修了。所以上海有两派居士在公园中公开辩论:一派说有修有证,一派说无修无证。这个是这样,没有烦恼没有善法,但也不排除有可修可断;虽然不排除有可修可断,然而没有烦恼没有善法,这才能符合第一义谛。所以众生想的,不是东边倒就是西边歪,往往“矫枉过正”。一个墙往东歪斜了一点,你往西撑一撑。他就拼命往西撑,结果把墙撑倒了。众生就是这样,边见。“不拨无可断可修,虽愿意都断都修,也不违背于无愿三昧”。善法我都愿意修,烦恼我都愿意断,然而还是无愿三昧,这不明明是有愿吗?愿意修、愿意度。可是这个有修、有度、有断,跟无愿三昧是一味的,所以叫“事理无碍”。《华严》所讲的事理无碍。理,都没有;事,可修可断,事和理是无碍的。所以“寂而常照”,“寂”空寂、寂定,定,不动,是理,照是用,彼此无碍,不是沉在哪一边。所以在这些地方,我们就慢慢可以体会到,菩提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心。“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我就愿意度一切有情,而心里没有存着一个谁是能度、谁是所度。所以《金刚经》一上来就说:“要度无量无边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跟这个就是一样的。是在度,而自己没有存能度所度,所以“三轮体空”。比方我送你一个录音机,“内不见能送之我,外不见受赠之人,中不见所赠之物”,三轮体空,但是我这个录音机还是送给你了。这样他就能随顺于空无相,所以蕅益大师写了个《金刚经破空论》。因为有人就执着于《金刚经》是无相、无为、无住,都跑“无”里去了,就忘了无住还有个生心,所以这样的话,才与空无相不相违背。你空无相之中还度无量无边众生,断无量无边烦恼,修无量无边善法。所以经说,引《金刚经》的话:“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一切佛拿穷劫的时间都在那说,这有多少多少功德说不完,极赞顺理发心的功德。我们这个智慧很有关系,你要有这样发心的一种心境。所以圆人,跟普通人修行是日劫相倍。圆教的行人,他有圆的见解,他修一天等于普通人修一劫。咱们现在也讲提高效率,这是最提高效率的办法了,要使自己成为有圆解圆修之人,那你修行一天等于别人一劫。事实证明真是如此。


《观经》说:“欲往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又说:“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这是《观经》的话,这三心搁在一块就是菩提心。至诚、深心,涉及一切善法,回向发愿,度尽一切众生。《无量寿经》中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观经》中也说修行要发菩提心。下面再引密宗的话,现在很多人都想学密,实际都搞错了,认为密宗有些很奇怪的相,有些很奇怪的法器,就觉得它一定有一个秘诀,我如果得到这个秘诀,得到这个密法,我就成佛很快,这都是邪见。密宗之所以得果殊胜,能即身成佛(身是身体的身),就是密宗特别重视发菩提心。禅宗说,迷就是众生,悟了就是佛。“祗这心心心是佛”,这是布袋和尚的话。是心即是佛,你悟了心,你就是佛。没有说这个身就是佛,密宗就说“即身成佛”。密宗的特殊之点就是因为有那些奇怪的相吗?当然不是,密宗的菩提心很深入。其教典《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要想成佛,根本就是菩提心)大事因缘,莫过于此。”佛之出现于世,是一个大事因缘,大事因缘中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情了。所以重视菩提心,不是光重视要真发。又《菩提心论》:“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这个菩提心就含藏了一切佛功德的法。这个重要就可想而知了。“若修证出现”,你修持要得到一定的证,当然不是最后的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还是有一定的证。比方初果,那也是证;禅宗开悟破本参,那也是证悟;然后破重关,破摩睺罗关。得三昧,就证到某种三昧,这也是证。当然不等于“信解行证”,最后那个证。在修证之中你能够出现了菩提心,“则为一切导师”,你就是一切人天的导师。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得了点小好处、小感应,而不知道这个菩提心是如此重要。“若归本则是密严土”,这个心发了之后又归于它的本源,那这个本源就是密严土。密严土,是密宗的毗卢遮那的佛土,也就是极乐世界。“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就这样坐着修法时出现了菩提心,不要起座,一切的佛事你已经完成了。所以这里有“出现”两个字。这个地方的菩提心说得很高,高到这种程度,出现了菩提心,你就是一切的导师,人天都是导师,甚至于九法界都是导师。一切,对于缘觉、声闻、菩萨都是导师。“归本”那就是密严国土,也就是华藏世界,一真法界。“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哪还须要三大阿僧祗劫,一切佛事都已经圆满成就了。所以“菩提心”,是这样的殊胜,这样的重要。 

 

又赞菩提心说:“若人求佛慧,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你要求佛的智慧,能够通达了菩提心,这就比那个要求的低一点。“通达”,能够通达的话,这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在此生很快要成就到大觉之位。所以“菩提心”是如此殊胜。那我们也发起了很大的志愿,也有了智慧、有了慈悲、也有大愿力,算不算已经发了菩提心呢?我打个比方:把吃杏子的核埋进土里,⑴那个杏仁里头开始有一点点绿,然后长出一个绿芽,从杏仁里出来了;⑵从那个软皮里钻出来了;⑶从硬皮里钻出来了;⑷从土里长出来,这么高一个苗。如果要问人:这是个什么?这是杏树。才这么高,就管它叫杏树。这就是发菩提心。“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管它叫什么?就叫做佛了。若真是有点发,那就可能在这以前的情况,它还在核里头,还在软皮里头,还在杏仁里头,仅仅在杏仁中心里头刚刚有一点绿,总之是变化了。所以这不是一个空谈,一个理解的问题,而是真实从内心有所发动,所以叫做发菩提心。跟树上发芽的“发”字,跟种子发芽的发字用的一个字,所以我举了个杏核的发,这个“发”跟我们发菩提心的“发”,是一个发字,确实有一个新生的面貌。又诸经之王《华严经》反过来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这句话也是非常深刻,发心之要,不言可喻。你要是把菩提心忘了,修再多的善法,做的是魔的事情。从这句话来说,很多佛教徒在做魔的事情。忘了菩提心还是做魔的事情,你根本就没有发过,再修桥补路,那度了多少僧,造了多少庙、造了多少像,“是为魔业”。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华严经》说的。这个经典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华严》那是没话说了最高的,《华严》的话,所以重要就是如此。一般人只是在小地方上去着眼,搞一些次要的事情,往往抓不到根本,不知什么是切要。这个发菩提心,不管修密宗、禅宗,一切都是如此。


古代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因。一种说法是以念佛为正行,发心为助行。两者对立面的意见。莲池大师《疏钞》中和会之曰:“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今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本经之宗。正是双取两家,复又摄归名号,正与莲池大师之意相契。且此八字,展之则为彻悟禅师之教曰:“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约之则为蕅益大师所倡之“信愿持名”。《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宗。并云:“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又“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大本阿弥陀经(指《无量寿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可见“信愿持名”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是同旨。蕅益大师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大小两本,宗旨应同。故今曰“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大本之宗。正是遵奉蕅益大师之垂教也。


“一向专念”,“一向”二字有多义: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偏向一边,是一味的,总是这样,一段时间是这样,这叫做一向。故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专恒依止持名念佛,专诚的、依止这个念佛的法门在那实修。“一向专念”,是根据弥陀第十八愿、十念必生的大愿。弥陀因地中发十念必生大愿,提倡有十念就可往生。但是十念,我们不能说等到临死念十念。我们既然理解了这个方法的重要,理解了普度众生只有这样一个殊胜之大义门,势必自己就要念。所以本于十念必生的大愿,就是一向老念,在临终时蒙佛来接引,慈悲加佑,才有最后那十念。所以行人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八个字做到了,必得往生净土,可以圆证不退之妙果。经中上辈、中辈及下辈往生之人,都是由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净土。这就是“果觉因心”。因为这句佛号是果觉的名号,这个果觉的名号就具足一切功德。现在我是在因地中念佛,这句佛号就成了我的心;我心里没有别的,就这一句佛号,所以佛的果觉,就成为我在因地中的本心。直截了当,究竟方便,全显弥陀的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不可思议之威神功德。那么“一向专念”到底念多久呢?就是“上尽形寿,以至于十念”。上尽形寿者,指从发心念佛之日,终身念佛,直至命终之最后一念。这种人很多,前几年福建一个老太婆,八十多岁,尽形寿,这一生老这么念,一天念几万声佛。一天,跟她孙媳妇说:“不要给我做饭了,我见到佛了,就要往生了。”还是念,又看见佛来接了,半跏趺坐搭着衣,面貌如生,念佛往生。此乃其上者。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则于每日修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所以“上尽形寿,乃至十念”,这一生就念了十句,都可以往生。更下则如《观经》所说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听到善知识的教导,至心改悔,十念称名,亦得往生。所以十念必生包括这两种,一个临终有这个机缘,能够念到十句,念到最后断气;还有平常就修十念法,这是最方便的了。行者应知,一向专念指从初发心念佛,直至最后一念。而其关键实在最后。如上说恶逆将死的人,他听到别人劝,就开始念一句,以至念到第十句,他就往生了。第一声是初念,第十声则命终,亦是从初发心直至命终均在持名,故合一向专念之旨,佛来接引往生。反之,还有一些人念佛数十年,念来念去没有看见佛,就觉得我念了半天也没有得到什么效果,你看这个搞气功的,又是这个本领、那个本领,他就搞别的去了。“见异思迁,轻视净土改行他法”,那他以前再念得多,也不叫一向专念了,最后他不念了。“或于临终不欣极乐而恋世间”,或者有人在最后的时候,病痛、意志不坚、留恋家儿子女,未能念佛,这都不叫“一向专念”。只要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决定往生。


或者有人会怀疑念佛为什么有这样的功德呢?下面就回答了:因为能念所念,能念的是我们在念,所念的是这一句佛号,都是实相。能念的我就是实相,所念的佛号也就是实相,实相的功德就是无边了。根据《弥陀要解》说:“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皆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又号无量寿。“无量光就横遍十方”,在虚空中没有地方不遍,遍照。“无量寿则竖穷三际”,过去、未来、现在,穷的三际就是没有终了,过去是不可穷尽的,未来也是不可穷尽的,所以都是贯彻的。“横竖交彻”,横和竖,空间与时间相交相彻,就是法界的本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就是以法界的全体,作阿弥陀佛的身,作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也就举这个法界体,作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既然弥陀名号是法界的全体,法界性就是众生的本觉理性,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我们众生本来的理性。我现在又念阿弥陀佛,我这一念是开始的觉悟,称为始觉。我念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的本觉体性,始觉就合乎本觉,始觉老合本,就究竟觉了。“始本不二”,始觉是阿弥陀佛,本觉还是阿弥陀佛。“生佛不二”,正念佛时,本觉体性就是阿弥陀佛,现在始觉也是阿弥陀佛,所以众生跟佛也不二。“是故一念相应一念佛”,你这一念能够相应,这一念你就是佛,非常直捷,所以净土宗也是当下成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佛的功德就是如此。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弥陀名号就是法界体,所以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名号就是众生的本觉,起心念佛,是为始觉;我们所念的佛,正是我的本觉;所以持名就是始觉合乎本觉,是故念念相应,念念就是佛。这就知道持名的功德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