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略解圆中钞》卷下
2016-01-24 12:18:21 点击数:
明永乐吴郡沙门大佑大师解
明天启天台沙门传灯大师钞
○二、正报二。初、分科
○二、正报二。初、教主名号二。初、征名
○二、释经二。初、教主名号二。初、征名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二、解义
《疏》审其解否。次为释通
○二、释义二。初、分科
○二、释义二。初、名含二义二。初、光明无量
○二、释经二。初、名含二义二。初、光明无量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二、释义三。初、引大本明光明无量
《疏》大本云。阿弥陀佛。威德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钞》此犹略引。若具引者。阿弥陀佛光明。明丽快甚。绝殊无极。胜于日月之明千万倍。而为诸佛光明之王。故号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难称光佛。超日月光佛。其光明所照。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诸天人民。禽兽蜎飞蠕动之类。见此光明。莫不喜悦。而生慈心。其淫泆嗔怒愚痴者。见此光明。莫不迁善。地狱饿鬼畜生。考掠痛苦之处。见此光明。无复苦恼。命终之后。皆得解脱。不独我今称赞阿弥陀佛光明。十方无央数佛。菩萨缘觉声闻之众。悉皆称赞。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闻此光明。威神功德。日夜归命。称赞不已。随其志愿。必生其刹。复为诸菩萨声闻。所共称赞。当亦如是。我说阿弥陀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今为汝等。略言之耳。
○次、引观经明光明之用
《疏》观经云。遍照十方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钞》彼经具云。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疏云。若为佛慈悲所护。终得离苦。永得安乐。释论云。譬如鱼子。母若不念。子则烂坏。众生亦尔。佛若不念。善根则坏。
○三、设问答。释或者之疑
《疏》或问。光明无量。我何不见。答。杲日丽天。瞽夫不睹。是盲者咎。众生障重。如处覆盆之下。非日光之不普也。
《钞》杲日下。喻佛光本自周遍。瞽夫下。喻众生无目不睹。众生下。合下二句。非日光下。合上一句。盖佛有三身。光明亦然。若法报身之与光。则无处而不周。无时而不在。应佛身之与光。则随其机之所在。而示光现之。然此三佛身之与光。皆须机感而后得见。如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此言法报二身。无所而不遍也。又云。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此则正言三身。皆须机感而见。机若熟时。不惟得见于应。亦得见于法身报身也。
○二、寿命无量二。初、标科
○二、寿命无量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二、释义二。初、引大本明寿无量
《疏》阿僧祇。此云无数。大本云。彼佛寿命。不可称计。假使十方世界众生。皆成声闻缘觉。竭其智力。于百千劫。悉共推算。不能穷尽。
《钞》大本具云。佛告阿逸多言。汝欲知阿弥陀佛寿命无极否。阿逸多对言。诚欲闻知。佛言。明听。悉令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又皆作缘觉声闻。共坐禅一心。合其智慧。为一智慧。以计数彼佛寿命。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
○次、引大本明本愿所致
《疏》法藏本愿云。设我得佛。国中人民。寿命无能限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钞》此大本第十四愿文具云。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二、道成十劫二。初、标科
○二、道成十劫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二、释义三。初、会通前文
《疏》前总示云。今现在说法。此示已成佛之劫数也。
○次、会通二经
《疏》大本云。成佛已来。凡□十劫。唐译云。经十大劫。皆是一期赴机之说。
○三、会通胜应
《疏》然胜应身。弥亘三际。充遍十方。其可以劫数。测量其久近耶。
《钞》佛之应身。有胜劣两相。劣则示同凡夫。如释迦丈六劣应之身。寿八十年。同于灰断。若如华严胜应之身。寿则不可思议。以其即应即报故。故华严之佛。亦称为报。乃他受用报身也。弥陀劣应。同于人民。以云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然而虽云无量。既有观音称为补处。岂非劣应亦有量乎。但是即劣而胜。非同浊世。归于泥洹。以弥陀机息应转。观音机兴应起。义当补处故也。
○二、眷属庄严二。初、分科
○二、眷属庄严三。初、弟子无量
○二、释经三。初、弟子无量二。初、列经
《经》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二、释义七。初、释声闻众
《疏》闻四谛声教悟道。故名声闻。
《钞》教门有闻声而悟道者。观音所修。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是也。此圆顿乘。非小乘比。有声闻而悟道者。拣异独觉。观物变易。自悟无生。今则自不能悟。必假闻佛说四谛声教。而后知三界苦谛之果。断见思集谛之因。慕涅槃灭谛之果。修戒定慧道谛出世之因。以是之故。名曰声闻。
○次、拣异三果
《疏》皆阿罗汉者。拣非前三果也。
《钞》声闻者。贤圣之通称也。故七贤四果。皆曰声闻。经云。皆阿罗汉者。专就果言。故曰拣异三果。
○三、明无缘觉。
《疏》不言缘觉者。摄在声闻数中。
《钞》声闻缘觉。修法虽异。同破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故可摄在声闻教中。
○四、明无二乘
《疏》天亲论云。二乘种不生。今言回心向大。故得生。以惯习小故。权证二乘。不久证大也。
《钞》天亲下引论文。牒成难辞也。今言回心下。引观经疏。释其疑惑也。即天亲菩萨所造无量寿经论。有十七成就。至第十六大义门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长行释云。故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一者、体讥。体有三。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诸根不具足人。无此三种过。故名离讥嫌也。彼土果报。非但无体。三名亦无。故观经疏设问云。彼往生论。二乘不得生。此经中辈小乘得生。答。正处小乘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经说现生。论举本始。又问。何故复证小果。释曰。虽复垂终发大心。先多学小。至彼闻苦空无常。发其本解。先证小果。得小果已。于小不住。必还入大。今解文中。取意为答。其义甚明。
○五、菩萨无量
《疏》而不独声闻无量。菩萨亦无量也。
《钞》须知彼土正为摄诸菩萨。欲先增长善根功德者往生。第无机不摄。故不拒凡夫。及与二乘。令其生彼。莫不发广大心。修圆顿行。登菩萨位。正显极乐法门。广大圆满也。
○六、判教傍正
《疏》声闻通两教二乘。菩萨通四教。正意在圆教。
《钞》声闻通两教二乘者。藏教析色观空。通教体色观空之机也。菩萨通四教者。藏教事六度。通教理六度。别教恒沙法门。圆教无作妙行之机也。此皆约此土求生之人。具四教机。生于彼土。各顺本习。而为大为小。为偏为圆。睹四教之佛。闻四教之法。或权证小果。或实证大乘。非久之间。皆入圆位。故其正意。的在圆教。如万流归海。同一碱味也。
○七、结归化主
《疏》然乐邦殊胜。海众无边。皆是弥陀愿力成就也。
《钞》极乐国土。非独依报庄严清净殊胜。即众生生者。大异娑婆。正以此方世界。人虽万殊。判其品类。大约惟三。曰善。曰恶。曰出世间。恶沦四趣。固不暇言。即善升人天。福尽还堕。惟出世间。可以长揖三界。一去不来。第因竖出。登陟良难。盖尘境粗强。诚为险处。须弥失足。堕落何疑。总不如极乐法门。横出三界。平夷坦直。皆可向归。十方国土。求生者多。得生彼国。海众亦广。所谓夕孕金华。列宿犹惭于海滴。晨游玉沼。世灯强喻于河沙。十方爰来。四生利往。弥陀愿力。庸可思议。
○二、生者不退二。初、标科
○二、生者不退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二、释义二。初、释不退
《疏》阿鞞跋致。此云不退转。下文云。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知生彼国者。虽下品凡夫。直至成佛。更无退堕。
《钞》若约教明。不退转位有三。谓位行念也。今云不退转者。无论入此三位。即博地凡夫。生彼国者。虽未断惑。亦不退转。如十疑论云。彼国五因缘。故不退。一、弥陀愿力摄持。二、佛光常照。三、水鸟树林。常演说法。四、纯诸菩萨为友。五、寿命永劫。
○次、引证大本
《疏》大本云。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于此世界。有六十七亿不退菩萨。往生彼国。
《钞》所引大本文有两段。初是一生补处分中节文。次是菩萨往生分中节文。须者往阅。
○三、补处甚多二。初、标科
○三、补处甚多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二、释义三。初、通释其位
《疏》一生补处。即等觉也。亦名最后身。谓次当作佛。惟余一生。
《钞》等觉者。与果佛妙觉将等。犹此方之亚圣也。最后身者。烦恼究竟。生分已尽。惟此一生在。更不受变易后有也。故曰次当作佛。惟余一生。
○次、的指其人
《疏》若此土弥勒是也。彼土则观音。次补佛处。势至又补观音处。
《钞》此土弥勒。补释迦处。至于成佛。仍号弥勒。若观音次补弥陀之处。则改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势至次补观音之处。则改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或问曰。弥勒补处。今居兜率。观音补处。亦居内院否。对曰。此方秽土。故凡补处。先居兜率。将成佛时。要当下生。示为凡夫。修而后得。彼邦净土。但如天王世子。位居储君。以待弥陀应谢。即登佛位。何须现迹。示居天宫。
○三、引大本证
《疏》大本云。彼国菩萨。皆得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铠。而自庄严。其数甚多。不可称计。故云阿僧祇也。
《钞》大本具云。诸往生者。皆具足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义。诸根明利。其初钝根者。成就二忍。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皆当一生遂补佛处。所以者何。彼佛刹中。皆住于正定之聚。无诸邪聚。及不定之聚。复无三种过失。一者心无虚妄。二者位无退转。三者善无唐捐。所以生于彼者。有进无退。直至成佛。惟有宿愿。速度众生。则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入他方生死界中。作师子吼。说法度脱。尔时阿弥陀佛。以威神力。令彼教化一切众生。皆发信心。乃至成佛。于其中间。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虽生五浊恶世。形迹与同。其清净快乐。无异本刹。
○二、修证行法二。初、分科
○二、修证行法四。初、信愿二。初、发愿求生
○二、释经四。初、信愿二。初、发愿求生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二、释义二。初、释相
《疏》愿能导行。如牛挽车。要须御者。则能有所至。净佛国土。由愿引成。
《钞》愿能导行。法也。如牛挽车。喻也。牛车喻行。御者喻愿。净佛国土下。合也。御车达到。即是宝所。净佛国土。即其事也。净土有因。其引因者。莫先乎愿。故愿为行首。
○次、引证二。初、引天亲
《疏》天亲论云。菩萨所修善根。不为自身。欲拔一切众生苦故。摄取众生。同生彼国。
《钞》引天亲论者。明净土之愿。虽曰愿生彼国。其实不为自求。欲学佛慈悲。拔苦与乐。论云。欲拔生苦。即悲以拔苦。摄生彼国。即慈以与乐。是则今愿。应该四弘。
○次、引四明
《疏》四明云。但为戒福不精。无往生愿。故在秽土。闻法入真。须惧娑婆不常值佛。尘境粗强。诚为险处。致多退失。故须外加事忏。内勤理观。加愿要制。必于宝刹。速证无生。
《钞》引妙宗钞文。虽专在自利。而意亦利人。文兼行愿。同前。如牛拽车。要在御者。然其行中。又须正助兼行。故曰外加事忏。内勤理观。必于宝刹。速证无生。
○二、圣贤聚会二。初、牒科
○二、圣贤聚会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二、释义二。初、释诸上善人二。初、泛指三品
《疏》诸上善人者。指前声闻菩萨。一生补处也。
《钞》诸上善人。大略三品。一、声闻众。二、诸位菩萨。三、等觉菩萨。
○次、的指胜者
《疏》慈觉云。娑婆国土。观音势至。徒仰嘉名。极乐世界。彼二上人。亲为胜友。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钞》娑婆下。言此土胜友难逢。此指正像末法可也。若如来在世。西印土人。亦与恒会极乐下。言彼方菩萨易见。不特易见。且亲为胜友。如染香下。举经喻之。如染香人。身虽非香。以染香故。而身有香气。喻生净土者。虽未入位。以念佛故。而菩萨与居。
○二、释俱会一处
《疏》以不退菩提。故同佛所证。谓同法性身。同常寂光土。故云俱会一处。
《钞》一处者。非徒曰与诸上善人。俱会事相之一处。盖俱会所证理性之一处也。即能居之法性身。所居之寂光土。方名真一处也。
○二、修行二。初、分科
○二、修行二。初、反显余善不生
○二、释经二。初、反显余善不生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二、释义四。初、释少善根
《疏》灵芝云。欲显持名功胜。先斥余福为少善根。施戒禅诵。一切福业。若无正信。回向愿求。皆为少善。非往生因。
《钞》解中有简有收。简之则若无信愿回向。皆为少善根福德因缘。非往生之正因。收之则若有信愿回向。皆为多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之助行。
○次、释多善根。
《疏》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发愿往生。方名多善根也。
《钞》此经往生正因。的在一心持名。发愿回向。如是善根。其功也多。其根也深。决得往生。永为佛种。
○三、明正与助
《疏》善根明正行。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福德约助行。
《钞》佛之大道。非正无以为行门。非助无以为资粮。更加发愿要制。方能速证无生。
○四、引证助行
《疏》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皆往生之助行也。
《钞》观经疏云。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业。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离四过。意断三恶也。妙宗钞云。此经正被顿修之机。虽修佛行。父母师长。岂不孝事。轮王十善。岂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一称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于凡夫。观经疏云。第二、三归者。佛法僧。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众戒者。道俗备受。微细不犯。威仪者。三千悉皆不缺也。妙宗钞云。圆顿行者。岂违小乘出家之式。三归众戒。威仪等事。但受持之心。合于一体。依于毕竟。而所行之法。共于二乘。观经疏云。第三、发菩提心是愿。起意趋向。名为发心。菩提是道。佛果圆通。说为菩提。读诵大乘。明修解也。行能运通。说之为乘。余二不及。是言大也。妙宗钞云。依无作境。起无缘誓。名发菩提心。实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终理一。信此因果。方名为深。读诵大乘。修三智解。运圆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为劝进。此三种业。得前前者。不得后后。得后后者。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于大乘。故云余二不及。是言大乘。皆往生之助行也。
○二、正示持名方法二。初、牒科
○二、正示持名方法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二、释义五。初、释执持之义
《疏》孤山曰。执谓执受。持谓任持。信力故。执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
《钞》执持者。执而后持。亦名受持。故解曰。执谓执受。然则闻而不信。不足以为执受。又曰持谓任持。如人有力。堪任持物。是则信而不念。不足以为任持。故曰信力故。执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
○次、释若字之义
《疏》若者。不定之辞。利根一日一念。钝根或至七七日。行成。纵未破惑。定为往生之因。
《钞》经文既云若矣。又增数至于七日。是则往生之因。要在持名。阶于一心不乱。而人根利钝。日数限乎七等。若利根者。一日成乎一念。钝根至于七日。而解中又增云七七者。此或约极钝根者为言。或约行门逾增胜者而说。然则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纵未破惑。定为往生之因者。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也。盖言若能伏惑。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
○三、释一心不乱二。初、总标
《疏》一心不乱。有事有理。
○二、分释二。初、事一心
《疏》事一心者。行者系缘忆念阿弥陀佛。相好光明。无分散意。念念无间。名事一心。
《钞》系缘忆念者。观也。阿弥陀佛等。境也。无分散意。念念无间者。念力勇猛。能排杂念。使内心不起。外境无侵也。下文虽明理中一心。要须先假持事中一心。以为其本。理中不过用解力而融之通之。使无滞事相。以为殊胜之因。苟微乎此。曷能成就一念伏惑之功耶。
○次、释理一心二。初、明一心三观
《疏》理一心者。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无自性。虽本来空寂。而感应道交。如镜像水月。任运显益。当处皆空。全体即假。二边叵得。中道不存。三谛圆融。绝思绝议。名理一心。
《钞》了达下。明即空义。言能念所念。皆无自性者。此约四性而体达无生也。应云亦无他性。共性。无因性。文之略也。此中宜以能念之心本空。为无自性。所念弥陀本空。为无他性。感应道交。如镜像水月。为无共性。任运显益。为无无因性。此乃摄后归前。以明无有四性也。次虽本来空寂下。明即假也。上二句约法明假。下二句约喻明假。乃以形之与水喻感。镜之与月喻应。镜月本无心。而自然现乎影像。形水亦无意。而法尔感乎镜月。功至往生。任运显益也。当处皆空者。有即空也。全体即假者。空即有也。有即空。则有即非有。空即有。则空即非空。非空非有。则中道昭然。即空即有。则中道亦亡。故曰二边叵得。中道不存。如是则所观之境。三谛圆融。能观之心。绝思绝议。事理二门。已如解中略示。若欲更明其旨。则又有横竖二种不同。横论三观。则能念属乎三观。所念属乎三谛。如正称名时。了能称心。非内非外。无形无状即空观。虽非内外形状。而此能念之心。历历分明。即假观。而此能念。非离假而有空。亦非离空而有假。双遮双照。即中观。所称佛名。及以音声。如谷中响。如水中月。了不可得。即真谛。虽不可得。而佛号音声。宛然在口。显然在耳。即俗谛。而此所念。亦非离真而有俗。亦非离俗而有真。俱存俱忘。即中谛。此横论三观三谛也。若竖论者。只以一心不乱。万缘俱寂者。为空观。以所念六字圣号。朗朗分明者为假观。能念虽空。而念者宛然。所念虽假。而谷响不实。如是则即空不空。而空即假。即假非假。而假即空。双遮双照。境观双忘。所谓境为妙假观为空。境观双忘即是中。忘照何尝有先后。一心融绝了无踪。若然者。求生净土之人。但以一心不乱。而执持名号。只执持名号。而一心不乱。无边妙义。咸在其中。不思议观。非离当体。可谓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又须了知经中之意。一心不乱。欲使因果名目相应也。执持名号。欲使生佛感应道交也。因果名目相应者。极乐称为净土。惟其心净。而后佛土净。但心净土净。其义甚通。圆伏五住。圆破三惑。皆名心净。而此心净。感佛土净。则圆该四土。今是同居净土。只须一日至于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以为心净往生之因。二生佛感应道交者。弥陀妙应。既是果人。复有宿誓。令我持名。是故必须执持名号。以为心净往生之因。故一心不乱。与执持名号。二义相须。阙一不可。故此经宗。须以四句料简。一、是一心非持名。即寻常修禅。与夫一心修诸众行。又无回向发愿。悉非往生正因。二、是持名非一心。即散心持名。虽是佛乘缘种。亦非往生正因。三、非一心非持名。即悠悠凡夫。作诸善事。亦非往生之因。四、是一心是持名。方是此经所说往生正因。若约此经。说在方等。收四教机。以判一心。则有四种行人一同。一、藏教人。心佛实有。惟约事相。制心不乱。以此为因。加之信愿。临终果熟。即得往生。今之凡夫。未通至理。惟关闭六情。不出不入。而一心持名。或用心推究。种种剖析。皆藏教人。一心持名也。二、通教人。善能了达若心若佛。如幻如化。佛本是无。心亦何有。声如谷响。佛如镜像。如此体解。当处无生。此通教人。一心持名也。三、别教人。先能达空。亦能达假。以我空心。而造假佛。非惟佛有。不妨心有。然以空心。而念假佛。空既不空。假亦不假。非假非空。见于中道。此别教人一心持名也。四、圆教人。能达净土唯心。弥陀本性。即真俗中。观中空假。有念无念。无非法性。无佛有佛。皆是真如。终日有念。终日无念。以无念念。念有相佛。无生而生。生而无生。此圆教人一心持名也。此约方等时。义释如是。若约法华开权显实者。应会前教。悉归圆顿。以藏教人。关闭六情。制心不乱。为我圆教。事中一心。通教如幻。为我圆教。即空一心。别教出俗。为我圆教。即假一心。圆本相即。不须和会。以法华妙。具二妙故。前圆教一心。为法华相待论妙。今统会归。为法华绝待论妙。是故圆家行人。已闻妙法。深悟圆理。以起圆宗。如此力用。圆融无碍。了事乃即理之事。理乃即事之理。是以一心持名时。事一心可也。理一心可也。事理相即一心可也。念念无非法界。心心皆即真常。如是念佛。功德最大。能伏五住烦恼。能破一心三惑。能净四种净土。能见三身弥陀。是为不思议念。是为无功用念。永明所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今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此偈正为圆顿人。一心持名者说也。
○次、明性具宗旨
《疏》须了达法界唯心。心外无境。弥陀相好。元是自心。十万亿刹。不踰当念。以性具诸法故。不从他得。
《钞》法界有三义。一性具。即三千世界也。一性体。即清净本然。一真如法界也。一曰性量。即一真法界。竖穷横遍之界量也。三种法界之性。皆惟众生根尘相对。一念分别识心。是故离心无境。离境无心。以是之故。弥陀相好。乃我本性之弥陀。十万亿刹。乃吾唯心之净土。故曰元是自心。不踰当念。是故结云。以性具故。不从他得。
○四、释本经称名
《疏》又复当知。弥陀已证究竟第一义谛。一称嘉号。万德齐彰。罪销尘劫。福等虚空。何况一日至七日耶。良由法藏本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既承彼佛因中愿力。果上光明。执持名号。功德无量。临终见佛。决定无疑。
《钞》前释事中一念。乃约忆念彼佛相好光明而说。似滥观经观佛为念。用心虽同。拣境则异。今则的指执持名号。而为所缘之境。故曰一称嘉号。万德齐彰。文中乃释或者之伏疑。疑者云。佛有万德。应观三身。云何但称名号。即得往生。故殷勤示之曰。又复当知等云云。文约两义。以释其疑。一者名实相称。二者法藏本愿。一名实相称者。四明云。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真极故。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号。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以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一称佛名。功德尚然。况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则无罪而不灭。无福而不生。临命终时。往生净土。断断乎不唐捐矣。良由下。第二示法藏本愿云云。盖诸佛本愿。毫无虚假。以弥陀因中。发四十八愿已。即便经历旷劫。修行以填愿海。愿海既满。无量法财。一时发现。是故今取极乐世界。摄受有情。而娑婆众生。已信是事。仍发往生之愿。以投愿海。复修称名之行。以增行山。万流归海。同一碱味。须弥摄物。共一帝青。自然而然。原非勉强。是故解文末后。合二义以结断疑根云。既承彼佛因中愿力。果上光明。执持名号。功德无量。临终见佛。决定无疑。
○五、订此经讹脱三。初、出古本。
《疏》灵芝疏载襄阳石本。于一心不乱下。有云专持名号。以称名故。诸罪销灭。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次、订讹脱
《疏》彼石经本。六朝人书。窃疑今本。相传讹脱。
《钞》解中既云。今传讹脱。凡读习者。应依古本而增正之。
○三、况显持名。
《疏》况我弥陀。以名接物。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实谓多功德也。
《钞》凡诸佛应身接物。有乎四益。一、以形益。现身是也。二、以光益。放光是也。三、以声益。说法是也。四、以通益。现神足是也。惟阿弥陀。四益之外。更加之以名接物。以其有本时所发誓愿故也。余之四接。其摄机也狭。惟以名接物。其摄机也广。既弥陀以名而接物。故众生得以耳闻而口诵。岂惟一称嘉号。而万德齐彰。且又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除罪证道。不可思议。其善根功德。岂小小哉。窃原净土法门。其所开示一也。惟所修之方。厥门虽多。要其所归。不出二种。一曰正修。二曰助行。于正修中。其法有二。一、观想。二、持名。专心作观。则文载观经。专心持名。则文载此经。若观想与持名。两者并行。则文载般舟三昧经。今欲明其义。则有五种不同。一、名实不同。名即佛界假名。实则佛界五阴。与夫国土。观五阴实法。则观经所示佛菩萨。三辈往生等九观。观依报国土。则观经所示日水地树等六观。若般舟经所示。但观佛身正报。实法而已。今经所示。但持假名。故曰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则依此经修。但以称佛名号。六字音声。而为所缘之境。无以观佛相好。以滥经宗。所谓一称嘉号。万德齐彰。举假名而全收实法。故知此经所示。乃提纲挈领之法门也。二、缓急不同。如观经所示。十六妙观。始修日观。必待成就。然后改观。观水观冰等。缓缓而进。办在一生。此经所示。持名方法。极其长期。在于七日。其次或六或五。乃至一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并观经下辈往生。大弥陀经临终十念。即得往生。故知此经所示。乃以急胜缓之法门也。三、难易不同。观经修观。以凡夫之人。心想羸劣。故先示日观。西向以摄其心。待心静细。然后观水观冰。乃至像观成就。然后观佛真身。此必久修成熟之机。乃可行之。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四、纯间不同。十六观门。初心修者。跏趺入定。然后可观。出定历缘。非其境界。若执持名号。不间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捷至径之法门也。五、摄机不同。若依观经所修。惟被上根。故所修之机。狭而不广。称名之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极广之法门也。是则此经所明境观。只须惟约执持名号。为所观境。若事若理。悉以此而解说修行。不必更约观佛相好。而杂附之。
○三、感果二。初、分科
○三、感果二。初、感圣迎接
○二、释经二。初、感圣迎接二。初、列经
《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二、释义二。初、随品所感
《疏》灵芝云。圣众现前。亦有多种。或真佛化佛。观音势至。随其品位。委在观经。
《钞》真佛者。弥陀之应身也。此有二种。一胜应。二劣应。化身。则从应身。又变化其身。而来接引。准例观音势至。亦有真之与化。随其此方念佛功行。破惑伏惑。以感何身而接引之。
○次、破斥谬解三。初、序谬
《疏》或谓临终见佛。以为魔者。或云自心业现。实无他佛来者。
《钞》世间禅门浅悟。教苑谬承。多作此说。
○二、斥过
《疏》斯盖不知生佛一体。感应道交。自障障他。为过非浅。
《钞》凡是见佛。须论感应。若平居参禅。或修空观。既宗扫荡。佛亦不立。苟有所见。悉为魔境。或功用显著。心佛自现。亦须观空。弗生著相。今既念佛。求生极乐。临终见佛。此因妙感。复由生佛本是一体。感应道交。法尔如是。若不明此。妄论邪谈。不惟自障。兼亦障人。于此法门。大成罪过。
○三、引 证
《疏》法藏本愿云。众生发愿。欲生我国。临命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钞》弥陀夙昔既有弘愿。众生又能依愿求生。此正生佛天性相关。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二、正念往生二。初、牒科
○二、正念往生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二、释义二。初、明佛力摄持
《疏》乘弥陀愿力摄持。不为平昔妄想攀缘。倾动其心。正念现前。故云心不颠倒。
《钞》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次、明自他兼济
《疏》因前念佛。罪灭障除。净业内熏。慈光外摄。离苦得乐。一刹那间。故云即得往生等。
《钞》经云。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夫生死。未来所受之报障也。重罪。往昔所造之业障也。业从心造。过去世时之烦恼障也。八十亿劫。言过去所起烦恼。所造恶业。极长之时分也。如是长时三障。一称佛名。而能顿灭者。此由行人念佛智慧之日。合佛慈悲智慧之日。二慧日光。重重相照。故无烦恼之暗而不烛。无罪业之幽而不照。亦无生死之缚而不解。离苦得乐。即得往生。岂虚谬哉。是则虽由慈光外摄。而又全凭念力至心。寄语行者。寻常称名。七日之期。而功始一日。一日之期。而功始一时。一时之期。而功始一念。果能一念至心。而灭除众罪。则一时二时之功。当何如哉。一日七日之功。又何如哉。成山之功。始于初篑。求生净土者。尚勉之哉。故普智大师引涅槃经云。譬如少火。能然一切草木。如少金刚。能坏须弥山。所以观经下品中说。火车相现。尚得往生。皆由惭愧之心。信力坚固。方能灭恶。若观世人。为善心轻。为恶心重。诚恐善未敌恶。何以得生净土。请以现事验之。对佛像。则不如接大宾之恭谨。学经法。则不如求财利之勤劬。毁他。则气粗语滑。赞彼。则气缓语沚。或以恶之。则覆善扬恶。好之。则掩短美长。凡此用心。方沉恶趣。欲以少善消多恶而求生者。难矣哉。
○四、结劝二。初、牒科
○四、结劝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二、释义
《疏》净业功勋。愿为最要。是故如来。再三劝勉。
《钞》净业之宗。虽具三要。愿为船舵。又居其先。信行有所要制。直捷往生无疑。
○三、诸佛称赞二。初、牒科
○三、诸佛称赞三。初、释迦称赞
○二、释经三。初、释迦称赞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二、释义三。初、释称赞所指
《疏》牒前称赞依正庄严愿行功德。利益无量。以例六方诸佛。悉亦如是称赞。勉令生信。
《钞》前所称赞依正庄严。指所诠之体也。愿之与行。指所诠之宗也。功之与德。指所诠之力用也。如是利益无量无边。尚不可以心思。况可以言议。金口叮咛。勉令生信。读是经者。可不修之。
○次、明秦译之简
《疏》唐译具有十方。此惟六方。略去四维耳。
《钞》历代译经。惟什师顺此方之机。而十一略之。无论其他。即此经十方佛赞。而略去其四。人皆传诵。似有不期然而使之然者。亦可谓得契理契机之妙也。
○三、指科判之失
《疏》孤山疏。此后即属流通。今谓诸佛称赞。是本经题。一经要旨。合归正说。
《钞》孤山判属流通者。意谓六方佛赞。是使流通故也。不知此赞是本经题目。岂有经义属于正宗。而经题又属流通耶。
○二、诸佛同赞二。初、牒科
○二、诸佛同赞六。初、东方二。初、现相表彰
○二、释经六。初、东方二。初、现相表彰二。初、列经
《经》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释义四。初、释佛名五。初、释阿閦鞞佛
《疏》阿閦鞞佛。此云不动。法身常住。无迁变故。
《钞》论佛三身。悉无迁变。以报身契法。证一性故应身从体起用。全用在体故。今但云法身者。以让此身非修成故也。
○次、释须弥相佛
《疏》须弥此云妙高。佛相如之。妙则三德圆融。高则迥出因位。
《钞》三德圆融。简异偏证。迥出因位。简异分真。乃圆顿妙觉果佛。若曰佛相如之。乃所现胜应。被高山王机。说华严等经之佛。亦可名为报身。
○三、释大须弥佛
《疏》大须弥者。佛德高大。如须弥卢。超过众山。
《钞》高则位跻究竟。广则德备法界。超过因位。称大须弥。
○四、释须弥光佛
《疏》须弥光者。光如须弥。映蔽众山。
《钞》报智光明。竖高横遍。因位偏乘。悉皆映蔽。
○五、释妙音佛
《疏》妙音者。音声美妙。说法称机。
《钞》音声虽美。不能说法。固非妙也。虽能说法。若不称机。亦非妙也。
○次、释恒河沙
《疏》恒河。亦云□伽河。在天竺无热池侧。广四十里。其沙至细。与水同流。言其多也。
《钞》无热池。即梵语阿耨达也。有四口。从东南角白象口所出之水。流入恒河。沙细如面。佛常于此河之侧说法。凡指数多。必以此河之沙为喻。令易晓故。
○三、释广长舌相
《疏》出广长舌。表无虚妄。无量劫来。口离四过。故感此相。
《钞》凡人之舌。随其报相。各有广长。若此方贵人。舌舐至鼻。然能可长可短。则以之为贵。苟长而不能缩。短而不能伸。此必生前好演是非。为短长之说。故感今生如此之报。以验世人不妄语者。必得其所。惟佛世尊。多劫实语。故舌相广长。超异常人。然有常相。现相。不同。若常相者。缩之虽常在口。伸之则能覆面。上至发际。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现相。又有大小不同。略举二经。法华言高而不言广。故曰上至梵世。此经言广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经。大小相齐。但文互略。故各举一边。悉是表无虚妄。现此以敦闻者之信耳。又义法华明竖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经明横出三界。故但言广。若即竖而横。即横而竖。文虽互略。义必相齐。
○四、释三千大千
《疏》三千大千世界。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谓万亿四天下。总为一佛土也。
《钞》前文已释须者往寻。
○二、发言劝信二。初、牒科
○二、发言劝信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二、释义二。初、释令生深信
《疏》决定不虚。故言诚实。十方世界。恒沙诸佛。异口同音。说此法门。令生深信。
《钞》十方诸佛。说诚实言者。谓净土法门。非但我释迦如来。于此经中。以决定不虚之言。而为大众宣说。即十方诸佛。亦异口同音。说如是决定可信诚实之法也。此段经义。昔慈恩法师。谓观此经势。盖他方诸佛。告自国听众。释迦转引彼佛意言。证彼西方。令此会众生信敬也。而灵芝法师所说。又自不同。谓正当释迦说此经时。十方诸佛同时劝赞。令信是经。余谓准前。既云亦有。要当以慈恩为正也。
○次、释是本经题。
《疏》称赞下十六字。是本经题。上八字。言极乐依正庄严。行愿因果。下八字。言六方称赞。下文释云。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为诸佛护念。不退菩提。
《钞》准慈恩师意。则下八字。总是释迦与诸佛。皆说净土法门。而此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之旨。皆为诸佛之所护念。越溪澄师云。此经有四不可思议。一者依报。虽是同居。而体是寂光。二者正报。虽是应身。即法即报。三者修因。四者感果。七日持名。即感圣果。因果不二。皆是不可思议功德。
○二、南方二。初、牒科
○二、南方二。初、现相表彰
○二、释经二。初、现相表彰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释义五。初、释日月灯佛。
《疏》日月灯光。表佛三智。
《钞》三智之中。一切种智。最为尊胜。取喻如日。无幽不烛。而寰宇居尊。道种智。出假利物。导利群萌。取喻如月。长养万物。各得华茂。一切智。破见思惑。于空得证。取喻如灯。能除室暗。使获智明。
○次、释名闻光佛
《疏》名闻光者。名闻十方。如光遍照。
《钞》三德智光。遍照十方。有名称之实。故有名称之闻。
○三、释大焰肩佛
《疏》大焰肩者。肩表二智。焰喻照理。
《钞》左肩表实智。右肩表权智。二智之焰。能照权实之理。喻如焰肩。
○四、释须弥灯佛
《疏》须弥灯者。须弥高出众山。灯表化他之用。
《钞》高出众山。表自证之体。备乎四德。高出因位。化他之用。即用即体。利无不妙。
○五、释无量精进佛
《疏》无量精进者。方便度生。未尝休息。众生无量。悲智亦然。
《钞》众生无量。言数多也。未尝休息。言时长也。如来之悲智方便。度尽众生。不杂不退。故名无量精进。
○二、发言劝信二。初、牒科
○二、发言劝信
○二、列经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三、西方二。初、牒科
○三、西方二。初、现相表彰。
○二、释经二。初、现相表彰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释义七。初、释无量寿佛。
《疏》无量寿佛者。灵芝云。同名甚多。决非法藏所成之弥陀也。慈恩云。设若弥陀自赞。于理何妨。谓称赞此法门。令生深信。非自伐其善也。
《钞》灵芝谓决非极乐弥陀者。以其十方诸佛。各于本国称赞。说此弥陀一经。令众生闻者。生信受持。发往生愿。若弥陀自赞者。岂令极乐众生。又求生别有极乐净土乎。况自伐其善者。只可诫乎下凡。若如来者。自称我是如来应供等。勉令闻者。咸来听法。成乎三慧。岂自伐之言乎。
○次、释无量相佛
《疏》无量相者。相好无量也。
《钞》相好无量者。如卢舍那。具足十华藏海微尘相好。阿弥陀佛。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光明。龙女之赞释迦。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皆可名为相好无量也。
○三、释无量幢佛
《疏》无量幢者。功德无量。超胜如幢也。
《钞》幢有二义。一高出。有超胜义。二八方。有摧邪义。今取高出。故释云超胜。
○四、释大光佛
《疏》大光者。广大光明。映蔽一切也。
《钞》智慧光明。极其广大。映蔽凡小。及以因人。
○五、释大明佛
《疏》大明者。佛智大明。无惑不破也。
《钞》佛证三智。皆有大明。能破三惑。及以二死。既能自破。亦能破他。
○六、释宝相佛
《疏》宝相者。相好殊特。如宝可贵也。
《钞》世间之宝。莫贵于善。如来之宝。莫贵相好。可尊可重。故喻于宝。
○七、释净光佛
《疏》净光者。净表法身。光表报应也。
《钞》分字而释。故名以义表。若合释者。光表三智。净表三身。证极清净。超诸因位。金光明经云。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超诸菩萨所行清净是也。
○二、发言劝信二。初、牒科
○二、发言劝信
○二、列经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四、北方二。初、牒科
○四、北方二。初、现相表彰
○二、释经二。初、现相表彰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释义五。初、释焰肩佛
《疏》焰肩者。双照真俗。如肩发焰。
《钞》两肩表权实二智。今两肩发焰。表二智焰光。照真俗二理也。
○次、释最胜音佛
《疏》最胜音者。梵音深妙。超胜一切。
《钞》佛凡说法。以八音四辨。而宣畅之。所诠之理。最为深妙。一切因人。所不能比。故言最胜。
○三、释难沮佛
《疏》难沮者。法身坚固。不可沮坏。
《钞》佛具三身。举一即三。法身既其坚固。报应亦必同之。要之皆不可沮坏也。
○四、释日生佛
《疏》日生者。如日初升。无幽不烛。
《钞》佛日行空。皆能烛幽。惟初生日。烛幽义显。故偏言之。
○五、释网明佛
《疏》网明者。智明如网。遍覆十界。
《钞》佛之智慧光明。犹如因陀罗网。既互照庄严之不尽。亦遍覆十方之无余。可表慈悲。荫祐十界。
○二、发言劝信二。初、牒科
○二、发言劝信
○二、列经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五、下方二。初、牒科
○五、下方二。初、现相表彰
○二、释经二。初、现相表彰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释义六。初、释师子佛
《疏》师子。如师子王。摧伏群兽。
《钞》师子为百兽中王。身力威猛。吼音雄震。力能伏兽。声能裂脑。喻佛从意轮现身通。口轮说大法。众生莫不皈依。邪魔悉皆摧伏。
○次、释名闻佛
《疏》名闻者。名称普闻无量世界。
《钞》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皆有称名之实。一一不虚。一一诸名。闻于无量世界。莫不使闻者。仰名□德。而获利益。
○三、释名光佛
《疏》名光者。名如日光。遍照一切。
《钞》即智光而为名光。智随名遍。而光依智照。
○四、释达磨佛
《疏》达磨翻法。所证法身。轨持万化。
《钞》阳春到处。万物遂生。法身遍处。万物咸轨。随缘不失规矩。真如不变难思。
○五、释法幢佛
《疏》法幢。法性如幢。高出群有。
《钞》法性高出者。乃出缠之法性也。诸佛众生。共而不共者以此。
○六、释持法佛
《疏》持法。以中道实智。持二边法。
《钞》空有不能持中实者。下不能御上也。中实而能持二边者。胜能统劣也。既不失中道。亦不失二边。
○二、发言劝信二。初、牒科
○二、发言劝信
○二、列经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六、上方二。初、牒科
○六、上方二。初、现相表彰
○二、释经二。初、现相表彰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释义十。初、释梵音佛
《疏》梵音者。梵即净也。法音净妙。闻者适悦也。
《钞》佛以己证清净妙法。八音四辨。悦怀而说。契理契机。无不适悦。
○次、释宿王佛
《疏》宿王。如月照夜。星宿中王。
《钞》三乘圣众。犹如星宿。佛清净月。如宿中王。以清净法。荫诸烦热。
○三、释香上佛
《疏》香上。众德如香。超诸因位。
《钞》佛有五分身香。能总一切万德。人所不能及。故以香上称之。
○四、释香光佛。
《疏》香光。五分法香。如光破暗。
《钞》佛名香光庄严者。以有五分法身之香。遍照法界。破诸众生不净之暗故也。
○五、释大焰肩佛
《疏》大焰肩。大智发光。双照二谛。
《钞》诸法实相。不出真俗。故能照智。只惟权实。故以两肩发焰。以表彰智境难思。
○六、释宝华严身佛
《疏》宝华严身者。万行因华如宝。庄严法性之身。
《钞》佛身以诸相为众宝庄严者。正表果德。以万行因华而庄严之也。既以是而严身。复以是而为号。欲令众生睹相。莫不志愿思齐。
○七、释娑罗树王佛
《疏》娑罗。此云坚固。喻法身无变易故。
《钞》西天以娑罗为树中王。震旦国惟峨眉王屋天台有之。树有五德。一、婆娑荫覆。二、密幄鳞砌。三、冬夏不凋。四、树身坚固。五、华色香美。以是之故。称树中王。可喻如来大慈普被。万德具足。常住寂灭。究竟坚固相好庄严。解中取坚固之义。以喻法身。为其能统众德故也。
○八、释宝华德佛。
《疏》四德如宝。如花开敷。
《钞》佛之所宝。莫贵四德。芬芳炜烨。如花开敷。
○九、释见一切义佛
《疏》见一切义。洞达诸法甚深义故。
《钞》诸法。十界也。义趣者。三谛也。惟佛与佛。乃能究尽。故称见一切义佛。
○十、释如须弥山佛。
《疏》如须弥山者。如妙高山。众圣中尊。
《钞》须弥山。四宝所成。故称为妙。表出众山。故称为高。喻佛究竟常乐我净。一切因人莫能过之。
○二、发言劝信二。初、牒科
○二、发言劝信
○二、列经
《经》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三、征释经题二。初、分科
○三、征释经题二。初、征
○二、释经二。初、征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二、释义
《疏》佛自征起。下文释之。
○二、释二。初、牒科
○二、释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释义四。初、约三经释
《疏》闻是经者。教经也。受持者。行经也。不退菩提。菩提是本有性德。理经也。三经即是三德秘藏。圆该一切。舒之则弥纶法界。卷之则摄在一经。故使受持之人。恒沙如来护念。不退菩提也。
《钞》闻是下。释成三经。三经下。会归三德。理经即法身德。行经即般若德。教经即解脱德。圆该一切者。明三德无所而不具也。舒之则弥纶法界者。一即一切也。卷之则摄在一经者。一切即一也。能如是了。则弥陀一经。充满法界可也。十方法界皆具此经可也。又须了达教行理经。举一即三。余二易知。今但明行经。如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行经。般若德也。所持名号。万德全彰。理经。法身德也。念念灭除生死重罪。教经。解脱德也。受持之人。如来护念。其所护念。不在兹乎。
○次、约附文释
《疏》灵芝云。闻是经受持者。牒前依正庄严。修证因果之文。及闻诸佛名者。牒前六方称赞之文也。护谓覆护。不使魔娆。念谓忆念。不令退失。唐译云。闻是经已。深生信解。必为十方十殑伽沙诸佛世尊之所摄受。
《钞》在文可知。
○三、约果号释
《疏》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觉。佛之果号。
○四、约功用释
《疏》灵芝云。博地凡夫。业惑缠缚。流转五道。百千万劫。忽闻净土。志愿求生。一日称名。即超彼国。诸佛护念。直趣菩提。可谓万劫难逢。千生一遇。
《钞》万劫难逢。千生一遇。亦有泛的不同。如虽闻大法。获种善根。未必即能顿超生死。以其轮回难出。大道难成故也。今所说法。信受奉行。一日之功。超三僧祇。诸佛护念。的在是乎。
○三、流通分二。初、牒科
○三、流通分二。初、佛劝信受二。初、劝信
○二、释经二。初、佛劝信受二。初、劝信二。初、列经
《经》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二、释义
《疏》叮咛告诫。勉令生信。我及十方诸佛所说。
○二、显益二。初、分科
○二、显益二。初、由因克果二。初、正示二。初、修因
○二、释经二。初、由因克果二。初、正示二。初、修因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二、释义
《疏》已即过去。今即现在。当即未来。发愿是因。得生是果。有愿必生。万无一失。
○二、感果二。初、牒科
○二、感果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二、解义
《疏》是诸下。唐译云。一切定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于彼下。唐译云。一切定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故皆应深心信解。发愿往生。勿行放逸。
《钞》是诸人等。指前三时发愿之人。皆得不退菩提者。非是他人。只是于彼国土已发愿者。则若已生。今发愿者。则若今生。当发愿者。则若当生。然愿非虚设。发必导行。行非浪施。修必因信。三者圆满。必得往生。若得往生。决不退转。
○二、结劝二。初、牒科
○二、结劝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二、释义二。初、明拣机
《疏》孤山曰。若有信者。应当发愿。则拣出无信之人。
《钞》采佛法宝。须假信手。苟无手人。徒入宝山。
○次、明他力
《疏》夫求生净土者。是假他力。弥陀愿摄。释迦劝赞。诸佛护念。三者备矣。苟有信心。往生极易。如渡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导。加以顺风。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迟留险道者。谁之过欤。
《钞》假他力者。乃取多分为言。以念佛三昧。于功用但称名。于期限方七日。苟不多假他力。云何即得往生。他力有三。一、弥陀愿摄。喻如巨航。二、释迦劝赞。喻如良导。三、诸佛护念。喻如顺风。惟其如此。是以速到。慈航已备而不肯登舟。甘心于罗刹鬼国。嗜片时之五欲。知必堕落而不之恤。亦愚也哉。
○二、举难况易二。初、牒科
○二、举难况易二。初、我赞诸佛
○二、释经二。初、我赞诸佛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二、释义三。初、明二译不同而同
《疏》此明诸佛互赞。唐译但云。称扬赞叹无量寿佛。今言称赞诸佛者。以佛佛体同故。
○次、引经证不同而同
《疏》华严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三、结二译不同而同
《疏》是故称赞弥陀。即是赞诸佛也。
《钞》华严云。一切诸佛。各有自受用身。及以化境。则彼此各各不同也。唯是一法身等。则同也。此即三德三身等。种种三法。莫不皆同。岂非称赞阿弥陀。即是称赞诸佛乎。
○二、诸佛赞我二。初、牒科
○二、诸佛赞我二。初、述彼赞词
○二、释经二。初、述彼赞词二。初、列经
《经》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二、释义四。初、泛明诸佛同赞
《疏》彼诸佛等。亦称赞我。则弥陀亦同诸佛称赞释迦也。
《钞》彼此虽各相赞。而其所赞。正自不同。如释迦之赞弥陀。则以能大慈与乐。取土摄受。弥陀之赞释迦。则以能大悲拔苦。现土折伏。虽有互用。实亦互益。故拔苦正欲与乐。与乐正欲拔苦。慈悲兼济。与拔并施。若严父之与慈母。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次、述彼诸佛赞词五。初、明因德立称
《疏》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则大慈应物。寂默则大智冥理。
《钞》大智冥理。自证之体也。大慈应物。化他之用也。今正言应用。如来应于五浊恶世。是以号为能仁。
○次、明称名之德
《疏》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者。下文自释。一、于五浊得菩提。二、为众生说难信之法。
《钞》释迦之所以称能仁者。盖有二能焉。一、于难得菩提之土。而得此菩提。是故号为寂默。盖能于非寂非默之境。而得寂默菩提。此一能也。二、于刚强浊恶不解之土。而说此妙法。是故号为能仁。盖能于□信□解之人。而说难信之法。是故号为能仁。此二能也。
○三、释所化之国二。初、释娑婆
《疏》梵语娑婆。此云堪忍。以众生堪能忍受三毒诸烦恼故。
《钞》三毒者。贪、嗔、痴也。总该五利使。五钝使。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也。皆称烦恼者。烦如烦热。恼即恼乱。不得须臾清凉自在。亦可谓之极苦矣。然而恬然忍受。不特不以之为苦。犹且以之为乐。此其所以称堪忍也。
○次、释五浊二。初、总释
《疏》五浊者。楞严云。譬如清水。投之沙土。土失留碍。水亡清洁。汩然浑浊。由此五浊。理水亡清。
《钞》清水。喻真空之理。沙土。喻见思。并所召果色。一理一惑。相织妄成。由是水失清净。土失留碍。故曰由此五浊。理水亡清。名之为浊。但此经五浊。与楞严粗细不同。事理咸异。若会而归之。又不同而同也。
○次、别释五。初、劫浊
《疏》劫者。梵语劫波。此云时分。从减劫人寿二万岁时。即入劫浊。四浊增剧。聚在此时。嗔恚增剧。刀兵起。贪欲增剧。饥馑起。愚痴增剧。疾疫起。三灾起故。烦恼倍隆。诸见转炽。众浊交凑。如水奔昏。
《钞》劫名时分。以世界为体。世界有成住坏空。为四大时分。每一时分。有二十翻增减之久。今是住劫减劫之末。减劫之初。人寿有八万岁。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二万岁。即入劫浊。浊未增盛。自尔已后。众生三毒。日增月盛。至释迦时。人寿百岁。故曰四浊增剧。聚在此时。刀兵等者。小三灾也。生当此时。灾起不常。职由人心三毒所感。然犹未至太剧。减至人寿十岁之时。此小三灾。方名极隆。世界众生。将无僬类。谓之子德减父德。子年减父年。然后人心厌苦。渐能迁善。由是又过百年。增寿一岁。寿逾增而善逾进。增至八万岁而后止。谓之子德增父德。子年倍父年。如是凡经二十番。然后入于坏劫。则火水风大三灾。次第发现。复经如是二十番时。方入空劫。空二十番时。世界复成。亦二十番时。方入住劫。当释迦时。正住劫第九番减劫之时。故曰能于五浊恶世等。
○次、释见浊
《疏》见者。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五利使。乃至六十二见等也。
《钞》身见者。谓于五阴中。妄计有身。强立主宰。恒起我见。执我我所。是名身见。边见者。谓计我身。或断或常。执断非常。执常非断。但执一边。是名边见。戒取者。谓于非戒之中。谬以为戒。强执胜妙。希取进行。是名戒取。见取者。谓于非真妙法中。谬计涅槃。心生取著。妄计所得为胜。是名见取。邪见者。谓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出涅槃经。六十二见者。谓外道之人。于色、受、想、行、识五阴法中。每一阴起四种见。谓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离色是我。即色是我。色阴既尔。余四亦然。成二十见。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论之。成六十见。加断、常二见为根本。共六十二。出涅槃经。五利使者。利即快利之义。谓此五种妄惑。动念即生。造次恒有。使即驱使之义。谓诸众生。为此五种妄惑。驱逐心神。流转三界。无有出期。故名使也。
○三、释烦恼浊
《疏》烦恼者。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乃至百八烦恼等是也。
《钞》贪。即引取无厌也。谓诸众生。贪著世间色欲财宝。恣纵心情。而无厌足。嗔即忿怒。谓诸众生。于违情境上。起诸嗔恚。恼乱自他。痴即迷惑不了。谓诸众生。以迷心缘境。于一切法。不能明了。慢即自恃轻他。谓诸众生。自恃种姓富贵。有德有才。轻慢于他。疑即犹豫不决。谓诸众生。迷心乖理。不能通达法相。五钝使者。钝即迟钝。谓此五种妄惑。既非动念即生。亦非造次恒有。故言钝也。百八烦恼者。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有好、恶、平等三种不同。则成十八烦恼。又于其中起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复有十八。共三十六种。更约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各有三十六种。总成百八烦恼也。
○四、释众生浊
《疏》众生者。揽五阴见慢果报。立此假名。
《钞》众者。多也。揽五阴实法。立众生假名。而言见慢果报者。约由因感果为义。见慢。即过去利、钝二使之因。果报。即现在五阴之果。
○五、释命浊
《疏》命者。刹那生灭。摧年促寿。
《钞》释迦现世。人寿八十。虽名曰短。较年犹长。复以年而较月。以月而较日。渐渐相较。至于刹那。一念有九十刹那。刹那有九百生灭。所谓岂惟年变。兼又日迁。以至喻云。如火成灰。念念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终从变灭。盖世人之寿。为八相所迁。所谓小四相。迁大四相。故曰刹那生灭。摧年促寿。
○三、结皆由悲愿
《疏》悲华经云。吾以大悲本愿力故。处此浊恶不净国土。
《钞》浊恶国土。众生悲苦。正与释迦悲愿相应。所谓下合六道众生。同一悲仰。求生净土众生仰乐。正与弥陀慈愿相应。所谓上合十方诸佛。同一慈力。然而释迦之悲。非不兼慈。弥陀之慈。非不兼悲。今对二土净秽。故偏言一边耳。
○四、结难信之法。
《疏》夫念佛三昧。不拣贤愚。不择贵贱。不论久近。不分善恶。唯取决定信心。临终恶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缚凡愚。屠沽下类。刹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谓一切世间。甚难信也。
《钞》夫佛法大海。一味平等。固于贤愚贵贱无所分别。若言临终恶相。十念往生。惟净土一门。方有是事。一切世间。实为难信。可谓大乘中之大乘。了义中之了义也。
○二、显示不虚二。初、牒科
○二、显示不虚。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二、释义二。初、明释迦具足二难
《疏》孤山曰。五浊界中。行难行之行。而得菩提。其事已难。复说此难信之法。二事兼行。是甚难也。诸佛赞我。岂虚言哉。
《钞》诸佛同赞释迦者。谓具二难故。一者、于难成道之国。而能成道。二、于难生信之人。而说此法。对显诸佛。则成二易矣。
○次、显二土修行难易。
《疏》慈云云。五浊得道为难。净土修行则易。
《钞》慈云大师云。娑婆得道有十难。一、不常值佛。二、不闻说法。三、恶友牵缠。四、群魔恼乱。五、轮回不息。六、难逃恶趣。七、尘缘障道。八、寿命短促。九、修行退失。十、尘劫难成。净土修行有十易。一、常得见佛。二、常闻法音。三、圣贤集会。四、远离魔事。五、不受轮回。六、永离恶趣。七、胜缘助道。八、寿命无量。九、入正定聚。十、一生行满。难易之状。明言如此。可不舍难而取易乎。
○二、众喜奉行二。初、牒科
○二、众喜奉行
○二、释经二。初、列经
《经》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二、释义五。初、约机收简。
《疏》一切世间。总收四众十界。别举三善道者。多受化之机故也。天谓梵释欲色等天。阿修罗。此云非天。富贵同天。而多谄诳。无天行故。等者。等于八部鬼神。同闻众也。
《钞》解中明经所叙。闻法之机。有收有简。一切世间。则总收四众十界。四众固是常闻法者。十界则兼收四趣。谓所收机若是之广也。天人修罗。则简去余趣。惟举三善道也。谓所受化之机。若此之多也。此且就一往约余经者为言。若极乐法门。如大本中说。临终地狱相现。以至蜎飞蠕动。皆以愿力摄之。令生彼国。则所摄之机。诚宜四众十界。无所而不收也。
○次、明益所以。
《疏》孤山曰。闻所未闻。故欢喜信受。重法尊师。故作礼而去。
○三、获益浅深。
《疏》言欢喜者。义该深浅。或得欢喜益。或证理入欢喜地。
《钞》得欢喜益者。约世界悉檀判也。入欢喜地者。约第一义悉檀判也。
○四、引证深益
《疏》故大本结益。无量众生发菩提心。那由他人得法眼净。
《钞》发菩提心。位在大乘。得入理益。得法眼净。位在小乘。得入理益。经又云。信受奉行。则又获为人悉檀生善之益。惟阙对治悉檀破恶之益。既有三益。应亦该之。
○五、流通永永
《疏》宣布十方。垂于万世。尽未来际。利乐无穷。
《钞》流通之法。大要两种。一、自行。二、化他。自行又有两种。一、如说修行。即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二、读诵经文。随文解义。昔梁朝有道珍法师。尝于庐山念佛作水观。忽梦江水弥满。众人乘船。言往西方。珍言。道珍一生修西方业。可附我而去。船上人云。法师虽讲经甚大。未诵弥陀经。并往生咒。未浴僧。净业未圆。不得往也。珍于是感泣。梦觉后。乃废讲业。专诵此经。及往生咒。并营僧浴。至垂终夜。异光明耀峰顶。如列数千炬。神人持珍台而至。请师往生。故知流通愿生。不可以不读诵也。二、化他者。即纯以此经为人演说。劝他念佛。愿生极乐。或书写解释。莫非其行。以此化他功德。回向净土。发愿往生。昔四明昝学谕。常以擘窠图印施。劝人念佛。有计公桃源铁工也。年将七十。两目丧明。初受一图。念满三十六万声。念至四图。两目了然。如是三载。念满十七图。一日念佛。忽然气绝。半日复苏曰。我见佛菩萨。令分六图与昝学谕是劝导之首。分一图与李二公。此是表图之人。嘱其子。往谢学谕。言讫沐浴。西向坐逝。以此而观。劝人念佛。亦往生之行。况昝学谕。既能劝人。岂不能自念。自利兼人。功德倍隆。往生净土。品位必高。
弥陀略解圆中钞卷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