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49(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悬缯燃灯,散华烧香”。“缯“是佛前的幡。点灯、散花。印度的花很多,他们都拿花散在佛的身上,作一种供养。花跟香都很特别,花,佛欢喜,鬼神讨厌,看作跟大便那么讨厌。鬼神跟佛法是完全不相应的事情。香也是如此,你点香佛欢喜,但是魔就跑了。所以是外,这外之中还有魔,这要有所分别。要彻底来说那都是佛,但是平等之中有差别,差别之中有平等,不能单指一样。那么这些是从差别方面说的。又《大日经疏》曰:“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烧,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疏意兼论烧香之事理,旨趣更深。

“以此回向,愿生彼国”。我们要求往生的人,就要把自己所做一切功德来回向愿生极乐世界。曾经有一个人见过我老师,他说要念《准提咒》。问他为什么要念《准提咒》?他说想当国务总理。他真念了,真当了国务总理。但是我们替他要求这个很可惜。就是要问,你念、做功德的目的是什么?最主要就是求生。所以慈照宗主劝人发愿的偈子:“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唯得人天福”,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尽还得受轮回。“发愿持戒力(又发愿、又持戒),回向生乐国。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这样的行持,一个也不会丢掉,决定如愿。所以就是要发愿。《会疏》说:“回向愿生者,如上诸善回向,则必作生因。若不回向,则不作生因。”行了诸善你要回向,就成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你不回向就给你增加一些福报。像那一个做这些事,求当国务总理,他短期当了一下,那是军阀混战的时期。所以回向发愿不可少。

“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阿弥陀佛化现之身,这样化佛的光明相好,跟真佛是一模一样的。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说:“真佛者,弥陀之应身也,化身则从应身,又变化其身,而来接引。”《会疏》说:“具如真佛者,如《观经》中,上辈三人临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故知真佛,指上辈(往生)所见佛也。余例上可知。”从这个佛再化现的,所谓就是化佛了。这两个都可以并存,没有矛盾。中辈之人,临终得见化佛,亦决往生。因佛诸身不一不异,法身、报身、应身、化身,这名词上的差别,都是一体的,所以即化、即法、即报。故随化佛,往生安乐,住不退转。但功德智慧,次于上辈者也。

又《观经》中品三种往生者,都没有说发菩提心。生极乐后,所证亦皆声闻乘果。如中品上生,花开即得阿罗汉果。中品中生,七日花开,得须陀洹,经半劫后,成阿罗汉。中品下生亦是七日后得须陀洹,但须过一小劫,方成阿罗汉。皆是小乘圣果也。善导大师谓中品上生,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中品中生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中品下生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上之经论,似与本经相违。而本经特别讲了要发菩提心。又《往生论》说:“二乘种不生”。那就跟我们这个一致了,不发菩提心就是二乘种性,不能生。这个事情怎么圆融呢?隋朝慧远大师《净影疏》解释说:“天亲菩萨作往生偈,二乘种皆不得生。《观经》宣说小乘众生,亦得往生。其义云何?释言:言二乘种不得生者,就此国中,往去时说。小乘众生先虽习小,临欲去时,要发大心,方得往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国,无得去理。为是天亲言,二乘种不得往生。问云:若言去用大心,何故至彼证入小果。释言:由其本习小乘多故。本在此处,多学观察苦、无常等。至彼闻说苦、无常等,即便悟解。故证小果。以本垂终发大乘心,求生彼故。在彼国中,得罗汉已,即便求大。”他专为答复这个问题,《观经》说小乘可以往生,天亲的《往生论》说二乘不得生,怎么回事?说二乘不得生者,是从咱们这个国家走时的情形说的,一直是修小乘的众生,在他临终的时候,要发起大心来,就能够往生了。“若用小心求生彼国,无得去理”,小心就是只想自私自利,只为个人求解脱,我要往生得好处,没有能生之理。如果一种很庆幸,我愿意自己和别人都得到好处,而且是真实的发起利他的心,这时很自然会发起大乘心来。实际上我们常念的回向偈:“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我愿和所有的人,一报身尽都同生极乐国,这是大乘心。所以“女人不得生”,在阿弥陀佛愿文说的很详细,她往生的时候,先见自己转为男身,然后往生。就在这个世界临去时说的,要是女人不得生,要是二乘不得生。我常常说,愿意念佛保佑我今生消灾免难,遇难呈祥一切都好,死了之后还要到好地方,就是为个人打算,往生不了。要有利他的心,才能够跟弥陀的本愿相应,净土法门就是为了一切众生。当然小乘还是好的,能够知苦、断集、入灭、修道,可以证阿罗汉。从大乘观点上说,这是焦芽败种,发不起大乘心来。所以天亲菩萨说:“二乘种不得生”。人又问了,如果是去的时候用大心,怎么到那之后得小果声闻呢?《净影》又解释,因为在这个地球上,所学习的都是小乘的内容,所以去的时候先证小乘果,这很自然。

其下辈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下辈生者有三因缘:一、发菩提心二、一向专念三、至诚愿生与中辈相较他不能作诸功德更忙了,种种因缘更差一点了但还是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所以发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你不管修什么不发菩提心在大乘法中是无法相应“欢喜信乐”知道这个法门非常欢喜相信“乐”愿意去“不生疑惑”这很重要听到之后能信不疑所以《金刚经颂》第一句话就是“断疑生信”你想了解般若第一要断疑才能生信“绝相超宗”离开这些相超出一切宗“顿忘人我解真空”你才能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又“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即十念必生愿中之“至心信乐”“以至诚心愿生彼国”即《观经》之至诚心与回向发愿心且三辈往生都说:“当发无上菩提之心”是故《净影疏》曰:“然此三辈人位虽殊至欲往生齐须发心求大菩提专念彼佛回向发愿方得往生”所以欢喜信乐没有疑惑很重要他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很欢喜从来不怀疑那么这个人临终梦见彼佛也能够往生不过功德智慧比中辈差了。“怀疑”包括两个方面:⑴怀疑极乐世界有没有?阿弥陀佛有没有?念佛能不能往生?⑵还有人这些不怀疑了怀疑自己我这个根器能行吗?我这么念行吗?这也是疑。要把这些都去掉。所以不疑那一头疑自己这一头这样很可能最多生到边地想生九品不行了。

“梦见彼佛,亦能往生”,这个“梦见”有两个解释:一、日望西师说先是梦见,临终还是亲眼见佛。他引了《汉译》的经文,三辈都有梦见之说。在他修行的时候梦见过阿弥陀佛,但是临终的时候还真是亲眼见阿弥陀佛。他的论点有三个:⑴彼佛有临终接引之本愿。若于下辈,不来迎接,则有违本愿故。所以对于下辈也要来接引。⑵《观经》下品,都是恶人,佛尚来迎。今经下辈,都是善人,还做种种功德,没有疑惑心,比《观经》下品水平还高,佛还不来接吗?⑶汉吴两译,上中二辈,都有梦佛之说,然后临终见佛来接,所以本经下辈,亦应如是。他这个说是通的。二、另一说如日《会疏》谓确是佛迎,但仿彿似梦。疏曰:“梦见彼佛者,如《观经》下三品人。命促刹那,狱火来现。虽佛来迎,仿彿不明,犹如梦中故。若不尔者,何至临终,得安闲神游乎?”像《观经》所示下三品的人,临终的时候,看见地狱中火在那儿烧,马上自己就要进油锅了,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没有佛来接,他怎么能够有此十念。所以就是佛来加持他,才能够有这十念。虽然佛来接了,但已神识不清,不甚明了,恍恍惚惚好象在梦中一样,故云梦见彼佛。这个解释也很近情理,所以都是靠佛来接引。至于“本人”能见不能见,佛是来接了。有时候同一的情景,有人能见,有人不能见。比方普陀山梵音洞,就有人能看得很清楚,有人看不清楚,常来旁听的一位,他和一个党员一起去出差,到了普陀山,他是佛教徒,看见像就磕头。那个是党员一律不磕头,也是个年轻人。可是到了梵音洞,他恍恍惚惚看见一位白衣观音,正在看时,旁边那个共产党员趴在地上就磕头,他说:你看见什么了?我看见白衣观音菩萨了。他真看见了,就在同一个地方,各人根器不一样。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来迎,你看见的清楚不清楚种种,就是今生有的还恍惚呢,所以临终恍惚很自然。

“临终接引”,本经讲了,《阿弥陀经》也讲,还有《称扬诸佛功德经》:“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与诸比丘),住其人前(他只要闻名信乐,阿弥陀佛就住在其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这个时候魔不能干扰你,所以有人说临终见佛来接,是佛来还是魔来?不要担心,这个时候魔不能来。又《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住其人前),令其得见。”这就是临终佛来接让你看见,所以能看见并不是普通事。这个老修行人他还没看见,而那个人根器好他看见了,所以到这个时候,佛的加被都让他们看见。又《华严经》云:“如来有十种佛事。一者,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

如来者,本无去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为什么我们讲佛现其前来接呢?不就有来有去了吗?现在我们把莲池、幽溪、蕅益三位大德——《疏钞》、《要解》、《圆中钞》,他们的议论介绍一下。

⑴莲池大师《疏钞》说:“古谓佛无去来,云何有佛,现在其前。答:感应道交,不妨不来而来,无见而见。故永明谓:‘知幻非实,则心佛两忘。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来本愿功德,令彼有缘众生,专心想念,能于自心见佛来迎。不是诸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则佛身湛然常寂,众生见有去来。如镜中形,非内非外。如梦中事,不有不无。又经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则月自来,心净则佛自现。所谓感应道交难思议也。”莲池大师说:古佛说佛是没有去来的,无所来、无所去,怎么说佛现在其前呢?他就答了,“感应道交”。因为我们和佛之间彼此有感、有应,道就相交、相通,不妨是“不来而来,无见而见”。佛不是要起个心,可是来了;见的人也没有要见之心,而自然就看见了。所以永明大师说:“知幻非实,则心佛两忘。”知道一切都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跟佛都忘了。但并不是没有幻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是说诸相根本没有,你看见这些相而不着这些相,就是诸相非相。所以还是先见了这个相,而你非相,则不存相的这种知见,则见如来;不是无这个幻相,这里就不坏心佛。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佛都空了,但是不妨不见而见,这时候我们的心佛也没有坏,所以就事理双融。莲池大师又说:“法身真佛本无生灭”。法身的佛无生,无生就无灭,如《心经》中“不垢不净”等等,没有生、没有灭,没有这一切。“从真起化”,真就是法身。从法身化现出报身,报身再化现出应身、应化身,来接引迷根。这就是佛的大慈大悲,从体上起用,要有体有用,佛救度众生要有他的妙用。这就是佛的本愿功德,令有缘的众生,专心去想佛念佛,感应道交,就能够在自心中见到佛来迎了。佛就在当人自心之中,自心遍虚空,十方的佛都在自心之内,虽然不见,还是在你自心里面。因为你专心想这个佛,感应道交,你就见到你自心本有这个佛了,不是诸佛另外派一个化身来迎接你。“众生见有去有来,如镜中之形”。镜中之形有没有?真有。镜子里面有没有?照镜子里头有一个我,这个形宛然,可是镜子里哪有我?我在这儿,镜子在那儿,镜子中没有我,而它现出我来了。可镜子里那个我,不有不无。它有吗?你把镜子砸了,也砸不出个黄念祖来,它没有;没有怎么现出我来,不是没有。所以有和没有都对、又都不对,“言语道断”,这言语就不够用了。所以经说:“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也是这个意思。“水清就月现”,大家到北海,这水一清就现出月亮了,月亮也不用到水里来,水也不用到月亮那去,然而月亮现出来了。所以在我们心中现出佛来也是如此,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我们学佛要明白,佛是无尽藏,要深入体会,要通达这些道理之后将来品位很高,也真能够自利利他,我们可以弘法利生,这样才能够使得众生真正折服信受,这是佛法的殊胜、高明。

⑵幽溪大师《圆中钞》说:“凡是见佛,须论感应。若平居参禅,或修空观。既宗扫荡,佛亦不立。苟有所见,悉为魔境。或功用显著,心佛自现。亦须观空,弗生着相。今既念佛,求生极乐。临终见佛,此因妙感。复由生佛本是一体,感应道交,法尔如是。若不明此,妄论邪谈,不唯自障,兼亦障人。于此法门,大成罪过。”幽溪大师说:见佛要论感应,如果平常是参禅或者修空观,假定所见的就是魔境。因为修的是空,突然现出相来,跟所修的不相应;或者是功用很明显,自己的心佛自现也可能,也须要观空。这个就与修持有关,你是哪个法门。你从空门入,一种显现就是魔,魔来找你;一种就正是自心,也要观空,不生动摇。现在是念佛求生极乐,临终见佛,这是一种好的感应,感应道交,法尔如是。

⑶蕅益大师《要解》说:“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次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要解》的说法:十万亿佛土,都没有在我们的一念心之外,而且我们又靠自心的佛力来接引。你看不在我们的心外,不光是自,而且自心中有佛,佛又来接引我,这都是超乎情见的思想,而这是符合实际的,怎么能不往生呢?所以“自他”,自力还有他力,他力还有自力。如镜子可以照数十层山水楼阁,一层一次,层次宛然,不须要时间,先照到近处,然后照到远处,一下同时都出现了,没有先后。所以这样来看,十万亿佛土也是如此,就在这儿。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说法也是如此。咱们临命终时弥陀来接引,也是如此。以上灵峰大师赞叹经文之言,亦复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以上三种说法,皆与禅净诸祖一鼻孔出气,正是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自他不二,而自他宛然”,都不二了,就无差别了,然而自他又宛然,有自有他。“生佛不二,生佛宛然”,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这是不二。然而咱们是众生,佛是成佛的佛,生跟佛还是宛然不同。“不同”,可本体是一样,形象和作用又不同。因自他不二,所以来迎的佛就是自心的佛;又因自他宛然,所以佛实不来,人亦不去之中,宛然现出临终有佛来迎,自己往生极乐之事。事理圆融,自在无碍,事和理都圆融无碍,就是大乘法门,有事有理。执着事不知理,那体会得很浅;只知道理废了事,反受落空之祸。所以既要了解事,又要体解理。但能仰信,获益无量。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这一段是一个特殊的殊胜之处。这一段在《魏译》本里是分散于本品首尾两处,于上辈之前有一段,最后于下辈文中有一段。所以古人对这个已经怀疑,这样的水平怎么搁在下辈里头呢?《唐译》就成完整的一段,所以蕅益大师认为《唐译》比《魏译》好。“若有众生,住大乘者”。大乘法,非小乘,大者所生,是普利一切众生皆得究竟成佛。而且安住于大乘,这是什么水平?这就比发菩提心还要高,发菩提心是初发这个心,要使增长慢慢才能够说“住于大乘”。若住于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这一大段。“十念,乃至于发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都定生彼国”。“一念净心”,一念的心念于彼佛,都得往生。所以夏老师就是按着《唐译》把这两段集中了,这实是一个大功德。

慈舟老法师是华北三大高僧之一,现在在国外、台湾,有好多弟子,他们来信要慈老作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科判》,也是独出,这是他心光的流露。慈老所判“一心三辈”,提出个“一心三辈”,可以说在净土宗是别具一格,一心里头也有三辈。这是过去净土宗,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说法。那么我根据慈老这个科判,对于这一段经文作的解释。因为古人没有作过注解,日本人中国人都是《魏译》本,《唐译》没人作注解,所以这就是我第一次来解释:“若有众生,住大乘者”,沈善登的《报恩论》说:“谨按此段十念往生,专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禅宗得破参,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其人不专修净土。如智者、永明之类。”沈善登对于《无量寿经》做很多的工作,他说,这一段讲十念往生、一念也往生,这个是专指着住大乘的人来说的,既然住于大乘,大家要知道这就不是凡流了,他又举例,如禅宗破参,真正的开悟了(当然破参,是禅宗的真正开悟的破初关),以及读大乘经典得解悟者,大开圆解了。读大乘经典也可以忽然间一下子感应道交,豁然开朗,大开圆解,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不是一点点看、一点点懂、增加一点、增加一点这个境界)。修持到这一步,就是宗通。所以说法的人,要只是按经典、注解讲,叫说通。说通不可贵,宗通之后没有研究这些教理,有时也很困难,所以宗说具通最好。有人称赞这是宗说具通的大德,那就非常难得了。这种人是住大乘者,得了解悟,但不是专修净土,例如智者大师、永明大师之类。这话很好,不过他举永明的例子不大好,永明大师念佛,可是昼夜弥陀十万声。不过意思很清楚了,“住大乘者”,就是禅宗的破参,教下大开圆解的这种人物,他才能住于大乘。“以清净心,向无量寿”。“清净”两字非常重要,没有污染、杂垢、怀疑,很纯洁的心,崇向无量寿,回向无量寿,这样的念,“乃至十念”,哪怕只是十念,也就说下至十念,这是第一种,所谓十念法门,愿生其国,都可以生。今云“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定生彼国。”这个十念,我们还比较熟悉了,因为前头第十八愿,十念必生。如果达到一心,一念的净心、一念的净信,只要念一句就行了。所以这个底下我们要研究一下了。

一心与一念。发一念心,这是“一心”;一念净心,这是“一念”。一念和一心是一回事。《教行信证》说:“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言一念者,信心无二心”,这个信里头没有二,有二就是矛盾、对立。无二,无二就是一念了,没有二就一了,这个一念就叫做“一心”。无二的信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清净的报佛——实报庄严土的真因。凡夫往生是生到凡圣同居土,这是四土中最低的土,但是凡夫他就可以不退,这是最大的恩德了。所以“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因跟果是一致的,因清净,果就清净。所以说信心无二的心,就是一心,也就是一念,而这就是清净报土真实的因,也就是说往生者必将登实报庄严土,证的就是报身佛,而且分证常寂光土,分证法身。一心之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于此可见。

又《信心铭》(是禅宗的祖师)说:“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到了不二的信心的时候,言语之道就断了,说不清楚、说不明白,我们的语言是不够用的。离开了去来今,没有时间差别了,三际一如,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样了。现在科学家爱因斯坦都懂得这个道理,时间、空间、物质是人类的错觉。佛教说因为有妄想,妄想跟错觉正好相当,妄跟错,觉跟想。非去来今,就离开了错觉,突破这些时间的障碍。《信心铭》的话也就表示不二的信心,即是不可思议之一心。所以“一念净信,随愿皆生”。又《圆中钞》说:“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也就是说,持名心无散乱者,因行也。“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因为它是一个不二的心,“一念”的时候,就是所行成就了。达到这一念的时候,就有伏惑的能力(见思、尘沙、无明三惑,就连无明惑也能够伏),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定得往生净土之因。所以达到一心,有一念的净信,就是不二的信心,就可以突破时间的障碍,有伏惑之功,这样来念,往生净土是必然的。所以本经说:“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定生彼国”。又《弥陀要解》谓十念乃至一念往生,但约临终时,亦与此无违。若于平时能发一念清净心,冥契理体,入于一念。则因此一念之力,临终必仍能有十念或一念也。如《圆中钞》所云:“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临终正念,自然现前。”

又一心中,有事有理,有事一心、理一心。事一心者。《弥陀疏钞》说:“闻佛名号,常忆常念,以心缘历,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不为贪嗔烦恼之所杂乱,事上即得,理上未彻。惟得信力,未见道故,名事一心也。”我们老念,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老念就没有第二念。不为一切所乱,这个叫做“事一心”。又《弥陀要解》云:“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

理一心者,《弥陀疏钞》说:“闻佛名号,不惟忆念,即念反观,体察究審,鞫其根源,体究之极,于自本心,忽然契合,以见谛故,名理一心。”理一心,就不是这么念佛了,他是反观、体察,找这个根源,找我们这个念的根源,对于自己的本心突然间相契合。这就是禅宗了。禅宗过去就是参究,现在变成参话头,然后把这一句突破,突然间相契合,自心的本明就显现,这个就叫做理一心。《弥陀要解》云:“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又《弥陀疏钞》云:“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即事一心。执持名号,还归自心,即理一心。”

《那先经》云:“诸善之中,独有一心,最为第一。一其心者,诸善随之。”《弥陀疏钞》说:“即此一心,全体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萨念佛三昧故,即达摩直指之禅故。”

以上所引,一念就是一心。此之一念,盖指本觉灵知之自性,说为一念。例如日本幸西氏云:“一乘即弘愿。弘愿即佛智。佛智即一念。”该氏并立一念之义。说凡夫之信心,如能与佛智一念相应,则往生事业自然成办,不须口口声声多称名号。此与《报恩论》相似。论云:禅宗破参,读教解悟,而专修净土,而能一念净信,与佛智相应,一念称佛而得往生者也。

但净宗常谓之一念、十念。说的究竟是理念是事念呢?要说念佛这一念,就是指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念十声就是十念。《观经》说五逆之人下下品生者,“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车轮。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由上可见,十念即十声。如是临终十念,哪怕只是一念,皆得往生。所以彭际清说:“如实回心,一念念佛,无不往生。以佛本愿力故。”彭绍升说,你真正地回心忏悔了,用这种清净的心,哪怕只念一句都可以往生,佛的本愿力故。

至于《观经》中五逆的人临终十念而得往生,与上经论一心之念,是同是别。莲池大师《疏钞》中说:“故知至心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人有疑言,罪既多劫,业重障深,久勤忏摩,渐积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声,灭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虽能灭罪,为力稍疏,罪将复现。多多之念,止可灭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属理一心。一心既朗,积妄顿空。喻如千年暗室,岂以一灯,暗不速灭。故‘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不独《妙法莲华经》有之。《法华三昧观经》云:‘十方众生,一称南无佛者,皆当作佛。唯一大乘,无有二三。一切诸法,一相一门,所谓无生无灭,毕竟空相。’如上所说,非理一心而何?”莲池大师说《观经》之“至心”,即理一心。盖临终亲见狱火,乃生实信,故能顿释万缘,唯提一念,念念离念,念念是心,念念契真,念念是佛。如是临终十念,契理一心,故得灭罪往生也。

《疏钞》对这个解释很深入说念一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什么?因为这时候这个人念佛已经到了理一心了。这五逆十恶的人要入地狱了可是有善知识告诉他念佛他相信肯念这时的念佛就是理一心所以佛法之不可思议就在这儿。这个事儿我们设身处地体会一下:他看见油锅在炸人惨不忍睹马上要炸的就是自己现在有一个方法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不进去了。可想而知他的心情当时是怎么念的?什么思想都没有了唯一不能进油锅。现在离我们稍微远一点我们就醉生梦死其实就在你旁边你要真相信这些之后你念念试试。所以他这时念佛就是理一心。理一心是什么?一切放下了你本来的妙明真心就是佛性杂的东西一放下本体就显露了。所以一声佛号一声心句句是理一心句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一句、十句都得往生。理一心的功德所以渐法顿法顿法就是如此这就顿你这悠悠忽忽修多少辈子一辈子修下辈子再来接着再多念一点佛。我常常说那个开水还没开就拿下来了明天又煮煮一万年也不是开水从来没开过;你开一回凉了也叫凉开水。所以修行的人让水煮开一回你把水煮开一回不开一回总是骗人实际是骗自己。事一心虽能够灭罪力量差要很多的念才能灭很少的罪。所以“至心”念佛即是理一心。自心明朗妄就是空。比如千年暗室一灯就破了一千年都是黑暗的灯一着黑暗当下就去了。所以“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又何为至心?《无量寿经宗要》引什公之譬喻:譬如有人,值遇恶贼,直来欲杀。其人勤走,渡河求免。尔时但念渡河方便。“但有此念,更无他念。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间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所谓“至心”,如上喻中过河的人,后有追兵,前要过河,此时心里别的都不想了,就想怎么过河?是脱衣裳还是不脱衣裳,想的就是这件事情怎么渡河,这就叫做至心。如是念佛,能够相续至十念,临终能行,决定往生;乃至于一念,念心纯固,亦得往生。因为这样的念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自然而然就合乎这个道妙,很巧妙的入到无生。所以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乃至一念,也可以往生。正显弥陀本愿的不可思议功德。这是法藏比丘五劫思惟之果,一切度生方法即在于此。只有这个方法众生才能出生死,尤其是现在,这么忙这么乱要想出生死,那离开求生净土是不可能了。以称名故,顿离妄惑,入理一心。若能契理,众罪消灭,即生极乐,登三不退。若非方便中之究竟方便,圆顿中之最极圆顿,何能臻此。今净土法门,能令恶逆凡夫,暗契一心,所以阿弥陀佛,号为大愿之王。

又道绰大师于《安乐集》亦论十念往生云:“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为轻者,今当以义校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一、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依妄心而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依实相而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暗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二、云何在缘?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

又有人听说临终十念、一念也行,觉得很容易,就下定决心等临终再去念十念。这个想法是不行的。《安乐集》破之曰:“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甚于)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由也。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腊印之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剋念也。”要是平常没有修持,临终怎么能有十念?临终为什么肯念呢?《弥陀要解》说:“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由上可见一心之境甚为幽深。是故本经宗于专念。蕅益大师说:“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离见何劳说妙说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你现前一句所念之佛本来就超情离见不用再说玄说妙、说这说那。“只贵信得及”真正能相信这一句就是一切法门、一切咒、一切戒律、一切善都在里头。“守得稳”不为外面邪风牵引;“直下念去”就这样一句一句直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你看蕅益大师这个数最少是三万。现在我把它降低念一万连一万也不肯念那就不好办了。又想得结果又不想用功这是自己骗自己。“以决定不缺为准”既然定了就一天也不能缺。“毕此一生”这一辈子绝不改变。“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如果不得往生三世诸佛都是诳语。当然这里有前提必须正信真正信愿持名那么一定往生。

蕅益大师又说:“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计数亦得不计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看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他又说若要一心不乱也没有别的方法要用念佛珠现在有很多人不肯用念佛珠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大的好处它能够提醒你。所以说“若要佛不离口先须珠不离手”。这都是我们确实做功夫的一些办法。“久久纯熟不念自念”你要念得熟了之后就不须要我要念来强调自然而然不念自念这种境界很多人有。所以真实用功的人偶尔会出现这种情行要是经常就好了。那么到了不念自念你计数不计数、拿佛珠不拿佛珠都没有关系。如果一上来就要圆融就要破相。所以道绰大师说:“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如果不能破相水平低一点但能依相专至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专心、至心地去念不管破相不破相就暗合道妙。是故本经但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

至于末世,持名者虽广,而往生者不多,《安乐集》亦有问答如下:“若人称念弥陀名号,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得往生者。然有众生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不满所愿者何意?答曰: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所以者何?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复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谓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谓余念间故。迭相收摄。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此论直指当世净业行人之病根。念佛而不能得往生之果者,以不知如来是实相身。认身如物,取相执着。妄生计较,缺少智慧,失中道义。另则三种不相应,此三种不相应,一言以蔽之,只是信心不足。往生资粮即信愿行,缺一不可。据《要解》所云,信愿有缺,则持名纵如铜墙铁壁,风雨不入,亦不能往生也。

十念,在实际修持中有两种:⑴《弥勒发问经》,那是菩萨念法,那样的十念凡夫做不到。⑵十念法门,就是十口气,这两种就是平时修的。再有临终,能念十句,乃至于念一句都能够往生。这就是“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这是为因。结果“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

“如在梦中”。根据慈老科判,“一心三辈”,我也分三辈来讲(因为前人没有做过这个工作):“于上辈者,生死情尽,凡圣体空,明识佛无来去,而见佛来。了达生死本空,而现往生。舍此生彼,皆如幻梦。故云如梦也。于中辈者,了达世间,皆如梦幻泡影,故于临终,无所留恋,视同梦中也。至于下辈,其人临终,仿彿似梦,得见彼佛,亦得往生。”那上者是什么样呢:上辈者,生死之情早已经尽了,没有什么叫生死了。“凡圣体空”,圣凡的差别没有了,明明知道佛没有来去,可以见佛来;虽然了达生死都空,还现往生。“舍此生彼”,舍掉咱们这个世界生到极乐世界,也如同幻梦,所以说如在梦中。无来去而见佛来,无生死而现往生,一切一切的都是如同幻梦。所以永明大师说:“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作一切佛事都是梦中佛事,也就是这的“如在梦中”。中辈者,因为了达这个世间都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对于这个世间的一切有为,妻儿子女等等毫无留恋。看到这种临死的爱别离苦,就如在梦中。下辈者,“恍惚似梦”,因为水平不大够,这个时候看见佛来,自心不十分明朗,有点恍惚,如同梦中。这种就低了,是一心三辈中的下辈。如果没有慈老这个科判,那做成这三种解释胆量还不见得够。因为他有了“一心三辈”,必然要对“如同梦中”应该有三种不同了。那么就“定生彼国,得不退转”。

由上可见,念佛达于一心,而得往生者,品类悬殊,上则圣贤,下及凡夫。念佛达于一心,乃至“能发一念净信”,“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皆得往生。其最下者,则为五逆十恶,临终发愿,至心念佛,十声相续,乃至仅得一声,以暗契理一心故,亦得往生。此显一心功德,最为第一。净土持名法门,微妙难思,五逆十恶临终念佛,暗合道妙,契理一心,即超生死,而登不退。极显持名法门,究竟方便,不可思议。

以上两种往生:一个是三辈往生,一个是一心三辈。一者三辈往生,皆由“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本经的宗。二者,一念净信,一念往生,是由于“一念”。“一念”,就是实相,乃本经之体。本经以“实相为体”。所以一上来〈概要〉就讲,实相为体。而这一念的净心,不二的净心,举体是菩提心,这还不是发,这已经是了。“念于彼佛”,就是专念。所以看起来在三辈往生之外,又有这么个一心三辈,但同样还是说的本经之宗,也就是发菩提心、也就是一向专念,所以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