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47(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道绰大师于发菩提心有四番议论:第一,显菩提心的功用。《安乐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经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

解释云:首引《大经》,以明功用。《大经》者,《无量寿经》,净影、道绰、善导诸家称之为大经,天台称之为大本。这个菩提心实在是往生净土的源、本源。“源”是源流、根本。所以若不发此心,虽然修得很勤,也就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根的树,这插瓶的花,不两天就干了;无源之水流两天就干了、臭了。终不能往生也。菩提是印度话,因为中国没有字跟它恰恰相应,所以就翻译它的音,不翻译它的意思。跟般若一样,没有恰恰好的字。智慧我们已经用乱了,不是我们所谓这些智慧,我们这些智慧正好相反,是世智辩聪,是学佛最不利的条件。所以加个大智慧,这就是为什么关键不翻。“菩提”就是觉。无上的觉就是佛,所以菩提也就是无上佛道的名称。“发心作佛”就是发起了《观经》里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心。能发如是心者,这心本来就是佛。大家念佛、看经、听讲,都是在作佛。此“作佛”的“心”,也就是本来是佛的心。那么此心广大,“竖穷三际”,竖,从时间说,三际——过去、现在、未来,找不到始、找不到终;“横遍十虚”,横,从空间说,遍于十方虚空。这个心超空间、超时间,遍入于一切空间,遍入于一切时间。而且“此心究竟,非常彻底,彻底到等若虚空”,和虚空一样。“究竟”,究极真际,穷尽法源。真际达到了极点。法源,穷尽其源,这个源确确实实不可穷的,是极尽其源,契合于本源。“此心长远,尽未来际”。“长远”,明寂真常,永离生灭。这个心是离开生灭,它无生,无生就无灭。“此心普被,离二乘障”。“普被”,具足一切,无欠无余。如是之心,功德不可思议,离开了二乘——声闻缘觉之障。所以有人称赞你是罗汉了,大乘佛法你要称赞他是罗汉,那是骂他退大乘心了。我们学佛要有一点志气,要知道咱们做的是大丈夫事,要超出一切法界之上,不但到天界是堕落,成了声闻缘觉都是堕落。《首楞严经》把证阿罗汉叫做着魔,阿罗汉在五十种阴魔之内。“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倾是倾尽,倒出去、扔了。无始以来生死这个有,轮回、轮转、沦陷,你沦陷于生死有的这样一个苦境,现在把它抛弃了。只要你一发这个心,就把无始以来生死诸有种种苦的沉沦(轮堕)都消除了,倾尽了,再也不会有了。更以所有功德来回向菩提,就必定能够上证佛果。所有功德,决不唐捐,无有损失与消灭。所以道绰大师这个话,直捷道出菩提心的功用,一发这个心,这个心就是如此的殊胜,超情离见,微妙难思。

再引密宗的《菩提心论》。现在很多人想修密法就以为密法成就快、威力大都是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不知道密法的根源。密宗之所以殊胜完全在于“菩提心”最重要的是菩提心最强调的也是菩提心。就要求行者必须发菩提心天天都是唯此是务没有发的劝发已发的叫增长。为什么这么重视菩提心呢?《菩提心论》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金刚萨埵等等一切菩萨都在内了)。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菩提心之功用焉可思议。所以这里就不单纯是理解问题说我懂得了也好但它不等于出现。我曾经比方:把一个杏核种到土里头它要发芽发芽那有很多过程。⑴最初在杏仁里头有一点绿那就开始了然后这个绿的东西长出杏仁的肉;⑵长出杏仁的软皮;⑶长出杏仁的硬皮出壳了;⑷出土了。这都有具体的内容不是一个理解。真正从你内心里头有所开发、有所启发。当然拿世间东西永远比方不恰当这是南怀让的话“说似一物即不中”也是如此。但是勉强可以这么说明不光是你懂了。所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还有比这更圆更顿的吗?若归之于本“则是密严国土”。所谓这个心如果不外驰归本始觉合本也是归本;珠子放光珠光还照本体也是归本;归本就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不用起座一切佛事都完成了所以这是极圆顿之法赞叹菩提心的殊胜也确实大畅佛的本怀超情离见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体道本,名曰菩提。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解释云:第二关于菩提心的名和体,分就法报化三身而论。⑴法身菩提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就是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法身菩提是自性清净,清净为自性,本体没有污垢、没有染污。这就是禅宗六祖在听到“无住生心”,豁然大悟时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六祖发的是法身菩提心,真实从内心发出来了,哪里想到我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又“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天真自然,不须要修成。练出来的决定不是法身。也就是六祖所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因自性本自具足,所以不假修成。一部《心经》就讲的无所得。现在人偏偏想有所得,都是背道而驰,缘木求鱼。五祖听见之后就给衣钵,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当时惠能大师尚未剃度,只是庙中一个苦工,一个没有受过戒,没有看过经的人,只是一部《金刚经》,听别人念了五分之二,他就发菩提心,成为人天师了,就是佛。所以一发此心,就顿登祖位。正可为《菩提心论》中“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六祖是很好的事证。这个菩提心是迥出凡情,功用难思。所以《金刚经》处处给我们讲了菩提心,“我灭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菩提心。要度众生,是慈悲;度生而无度,这就是智慧。如是的心性,名为法身,是佛道的本体,所以称为法身菩提。⑵报身菩提。法身本具,这是性德,性中本有之德。人人都有性德,怎么大家这个性德不能发挥作用呢?必须“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你修德出了功效,性德才能显现。所以要修六度万行,功德庄严,就得报身的佛果。报身就圆明具德,通达无碍。所以道绰称为“圆通无碍”,名为报身菩提。报身就是从法身所流现,因为你修德这个功效,而显现了报身。⑶从报身,因为悲心不尽就流现化身。这是随机化现,随着对方的机缘而现种种身。所以从二臂一直到八万四千臂、到无量臂,从一个眼到无穷的眼,从一个头到无穷的头,种种的相;以至于法会上问,怎么观音菩萨还不来?释迦牟尼佛说,观音菩萨正变一个蜜蜂,给茅子里的蛆说法。蜜蜂,蛆能看得见,他在那度众生,这个就是化身。随机化现,妙用无穷。所以称为“益物圆通”。益物,物指众生,对众生有益而圆通自在,就是使要救度的众生得到真实之利,这是化身菩提。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又据《净土论》(即《往生论》)云:今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解释云:“发心”有异者他举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一种是净土的。初者行者于因地中要发三种心。⑴就是要“识达有无”与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自性本净见前注)。至于“识达有无”实为悟心之玄关。怎么识达“无”?《心经》中说从无眼耳鼻舌以至无智亦无得一大串的无字。发菩提心你要先识这个“无”。又即《大涅槃经》云“如是逆顺入超禅已复告大众:我以佛眼遍观三界一切诸法无明本际性本解脱。于十方求了不能得。根本无故所因枝叶皆悉解脱。无明解脱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脱。以是因缘我今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佛在涅槃的时候入种种禅定回来又告大众:我遍观了三界找“无明本际”众生都是因为无明(一念妄动)流转生死。无明本际它的性本来是解脱的无明并没有真正在那儿缠缚什么。我“于十方求”我在十方一切殊胜世界去找这个无明“了不能得”哪有一点无明我找不到。“根本无故”根本它没有所以从无明所伸展的十二种因缘、以及老死、忧、悲、苦、恼等等也都没有了。无明解脱了就都解脱了。以这个因缘“我常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这就是世尊最后慈悲微切之垂示给我们证明无明于十方找不到。这就是永明大师在《宗镜录》写的:愿于无量劫把皮剥了当纸拿骨头来当笔、血当墨书写这个话来报佛恩。没有“无明”啊!所以《心经》我们随嘴就读过去了“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根本无无明还迷个什么?我们现在是在妄中知道这个妄本来是空。譬如做梦梦里老虎来了山也要崩还要着火。你要想法子阻止山崩、着火、拴老虎那很费事。但这只是梦它根本没有梦一醒就完了。妄它就是这么回事。真正了达妄的本空真性自显这就是“知无”的要义禅宗开悟因缘那都是真性自显不是一个口头的事现在有人略略尝了一点清净尝了个顿然间消除一些粗的妄想就以为自己是开悟了其实很危险有时就要变成大妄语

至于“知有”,宗门常说:“必须知有始得。”你必须得知有。曹山也说,必须要“知有”,无论你在无明、烦恼之中都不要紧,就是要知有。《涅槃》的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六祖说:“密在汝边。”密,佛最密的就在你那边。有人说:你到井上看看。井里一看那就是自己。又傅大士的《心王铭》:“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水里那盐味有没有?你一尝咸的,决定是有。但是盐味是个什么东西,你抓不出来。我们打个更好的比方,就是磁性。磁就能吸铁,磁性要消失了,就变成一块普通的铁,一充磁又能吸铁了。有的电磁一充电,磁性就出来了;电没有了,磁性就没有了。磁性很厉害,多少吨的东西它一吸就起来了。但磁性是什么样?你把铁砸成粉末儿,也找不到磁性。就用这个来譬喻,明当人各个自有心王(佛性)。如铁的磁性,决定是有,应物随情,发挥妙用,但不见其形。所以知有者,就是知有这个佛性。《心灯录》说:“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总是虚妄。”所以曹山自比为小释迦牟尼,就是他真“知有”。以上解释知无与知有,就是要“识达有无”。又“识达”,就是识心达本。了达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说清净者其他皆无,然而自性决定是有。此正相当于《大乘起信论》中之直心。直心者,正念真如法也。⑵“缘修万行”,相当于该论之深心,修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就是乐修一切诸善行。⑶“大慈悲为本”,相当于彼之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是以此三种发心,正《起信论》之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知发如是之心,即是发大菩提心也。

再有《净土论》(《往生论》)所说:“今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是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此心初看,我们往往就容易觉得,好像前头要真实心,要能识达有无种种的难一些。实际是不然。因为净土往生法门是一个难信之法。所以夏老师在会集本里就把玄奘这个“极”字摄进去了,净土法门是极难信的法,信心未生,何能发心。所以你要摄受众生生极乐世界,自己要求生净土,这个信心很希有。《阿弥陀经》:十方诸佛都称赞本师,于五浊恶世,“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又本经〈独留此经品〉里:“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受”是接受,“持”是奉持,听了本经,能信、能乐,愿意受持,难里面没有再比这更难的了。这就表明能信净土,实在是一切世间的难中之难。难能就可贵,于此难信的你能信,这就是大智。信和智是一致的,信和清净也是一致的。顺着这个信心,发起要成佛度众生同登净土这样的愿,悲智都有了,这就是发了菩提心。但能真实的信受,自然能发如上之心。要“真实”的信受,一般人只能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往生是好。我常常说,有的人念佛就是为了消灾免难今生要好,愿他死了之后也要好,总是个人打算,你生不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一切愿都是利他的大乘法,发了大乘的心哪!能真实信受这个法,才能够发这样的心。这又是净宗殊胜之方便。如《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是以念佛之人,必宜早生信愿,是即发菩提心也。

“第四,问答解释者。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说:‘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这提出问题了,要修万行才能感受菩提,许多有为,这么多为啊!根据《诸法无行经》中说,“若人求菩提”,要有求生净土,要度众生,“即无有菩提”,就没有菩提了。“是人远菩提”,是人已离开菩提太远了,远得像天与地一样。

既然如此,那怎么又说,修万行能得菩提之果,而成佛呢?

“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释曰:菩提真正之本体,契理,则无一切相。理者,实际理体,亦即真如实相。行人若作相以求,意存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此均是法执,即是作相。自离于理体之实际,故云“不当理实”。此人则远离于菩提也。

道绰大师回答:“今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论》,说:‘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也是捆住了)。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这四句话是互相矛盾,你见般若也是被缚,不见般若也是被缚;你见般若也是解脱,不见般若也是解脱)。’龙树菩萨解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今祈(求)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释曰:不行而行,即无求而求。虽知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仍备修万行,以感菩提,妙契中道,故能相感而相契也。龙树大士解释的好,这四句话都成立,关键在你的见解,没有离开四句就是缚,离开四句就是解脱。所以从前的方兴问我: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有?我说:“极乐世界是离四句的有。”你见般若也行,不见般若也行,总之要离开四句,不是用你那形式逻辑,有,就不是没有;没有,就不是有,这种分别执着,那你怎么也是被缚,因为你没有离开四句。怎么离开四句啊?在凡夫份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念佛或念咒。有人很执着的念佛,那还是在四句之中。如果你老老实实的念,念得很绵绵密密……暗合道妙,一切都放下了,就“无所住”;然而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老是相续不断,就是“生其心”。所以地上菩萨才能够实现的无住生心,凡夫能暗合道妙,所以不可思议,这就是持名最殊胜之处。不管有为无为,只要能离开四句,所有的都是般若;不能离开四句,你做什么都是有为法,都是有漏的。

《安乐集》依《净土论》指出,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先须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这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⑴“我心贪着自身”。见惑之中,第一个就是身见。⑵“无安众生心”。没有让众生安乐的心,这个当然不行。⑶“恭敬供养自身心”。自身又加了一个“心”字,这很重要。能从这个毛病里出来,大丈夫!所以阿难虽然能够记得十二部大经,证了初果,不能免摩登伽难,也就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佛给他总结,不知道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根本”,一个是“涅槃根本”。自己在认贼为子,以为是自己的心,结果是害你的贼,而你拿它当作儿子,把最好的东西来供养它。所以这就跟佛说阿难的话是一致的。修行人首先要破妄,在你脑子里当家做主的是你的妄心,如果别人的见解跟我这个不相容,那就要捍卫我脑子里的东西,可以跟别人不惜一切去作战。这都是供养自身心。所以《四十二章经》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此三者必须远离。

《安乐集》续云:“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以上所论违菩提门与随顺菩提门,正显发心违顺之异。凡已发菩提心修习净业者,应常体究,切莫自违菩提门,违失本愿,自障往生也。

“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说:“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有观想、观像、实相念佛三种),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这话说到极端了,这就是总结。所以为什么《无量寿经》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提出一个理由来。又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就好像瓦匠在房上喊,瓦刀,那瓦刀就上去了;灰,灰就上来了;水,水也上来了。念这个名字就把万德都召来了),声无不尽。故即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所以你只要执持名号就是正行,不是必须要观想、参究念佛的是谁,是越简单越好。因此持名是至简易、至直捷,最简单了。有的人就是觉得我加一点更好,也不妨加,但不是必须那样,也不是不许。密宗也是,喜欢求那个大法,这么厚一本,我就抄过好多本,一座法修三个小时。大家也都是不懂,以这个为高深,不是,越高的法越简单,所以中国叫《易经》,易就是简易,“易则易知,简则易行”,最高深的法。繁言不要,要言不繁,繁琐哲学没有好东西。

幽溪大师《圆中钞》说:“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他又说:“若执持名号,不问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所以黄打铁没有功夫修行,就在打铁和劳动之中成就了。不要求你如何如何,躺着一样念。我在劳动干校多少人看着我,他们最忌讳我念佛,我就上床睡觉躺着修。又说:“称名之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至广之法门也。”《游心安乐道》说:“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就是蕅益大师所说:“全摄佛德成自德。”你念佛的时候,就把佛的功德全部摄成自己的功德。又“无始恶业,从妄心生;念佛功德,从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暗。真心暂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众暗悉除。”

《安乐集》又引《观佛三昧经》云:“佛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父亲就说,还有很多深妙境界,为什么不叫我作)。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这些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念佛又是什么样功德呢)?佛告父王:如伊兰林(臭林子),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头栴檀(树),虽有根(刚刚发)芽,犹未出土。其伊兰林,唯臭无香,若有啖(吃)其华果,发狂而死。后时栴檀根芽,渐渐生长。才欲成树,香气昌盛。遂能改变此林,普皆香美。众生见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这个苦海)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如果老能这么一念接一念,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所言伊兰林者,喻众生身内三毒三障无边众罪。言栴檀者,喻众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树者,谓一切众生,但能积念不断,业道成办也。”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这又是一个证据,往生之后才能改变这些恶,所以现在这些人反对带业往生,都是邪说。

《文殊般若经》是最大讲智慧的经:“众生愚钝,观不能解(教他修唯识观、一真法界观、圆顿三观,他不能理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这大智慧文殊菩萨教的法子,还说这是愚夫愚妇的法子?就是念声不断,自然得到往生。所以先师《净修捷要》赞叹念佛法门:“六字统摄万法,一门即是普门。”念佛法门就是普门,一切法门都在之内。“全事即理”,念佛号是事,往生极乐世界是事,事就是理,波就是水;“全妄归真”,在你念佛的时候,本来是个妄心,全妄就归到真实之际、真如了。“全性起修”,从是心是佛来念。“全修在性”,就是始觉合乎本觉,念的阿弥陀佛无量寿就是我的本觉,修就修在性。“广学原为深入”,学的很广就是为了深入。“专修即是总持”,一门专修就是总持一切。“声声唤醒自己”,这句话就是参禅,一声一声就是把自己唤醒,唤醒自己就是开悟。“念念不离本尊”,这一句就是密,一念一念都不离开本尊。又说:“无量光寿,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名始觉。托彼(极乐世界)依正,显我自心”。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极乐世界种种功德庄严,水鸟树林微妙法音,都随众生意,闻香听声都能增加道念,如此殊胜,这些殊胜是从哪来的?托彼依正显我自心,都是显你自己的心,都说的是你的自心,我们不是心外求法,不在我心外啊!“始本不离,直趋觉路”,你老是这么念,始觉跟本觉不离开就直趋觉路。“暂而相违,便堕无明”。就是一乘。又彭绍升的《起信论》:“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所以人的口气很大,第一句话就是)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到多(慢慢来),由散入定(一上来念得很散乱,都是散善果位;然后心定了,才能是定善)。随其念力,俱可往生。”你看这句,俱可往生,不管你是少、或者是散,只要你肯念、相继的念,一辈子都坚持下去,到最后都可以往生。

《安乐集》说:“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安乐集》说称名就是这样,“但能专至”,专一至诚的念,相续不断,定能生到佛前。现在我劝后代学者,咱们都是他的后代学者了。“若欲会其二谛”,有真谛、有世谛,都要懂得这二谛。你要知道“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这一念一念在哪里、是什么?不可得,这就是智慧。可是你还念不断,阿弥陀佛……,这就是功德门。智慧跟功德同时显现。所以经说“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正修其心,又是功德、又是智慧。“若始学者,未能破相”,始学者你没有能够离开相,净土宗最要紧的就在这儿,很多老太婆她们不懂也都能够去修,非常殊胜。“但能依相专至”,你就依了这个相,专心的念,至诚的念,“无不往生,不须疑也”。现世行人,实应谛信此说,不必先求离相,但当老实持名,无念而念、念而无念,都不要管。所以念佛有四大秘诀:不贪净境(贪要打坐、清净之行),不除妄想(妄想不去除它,我就念),不求一心,(不管)念的是谁。我念我的,就对了。老实念去,谁都办得到。“依相专至,无不往生”。此实为众生度生死海之指南针也。不是要先求离相,应当老实持名,依相专至就无不往生。这就说明本经,往生上辈的是如此,中辈的也是如此,下辈的也是如此,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