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46(第二十三品·第二十四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安乐集》依《往生论注》立了三个心:一者淳心,是信心很深厚。二者一心,信心很纯一。三者是相续心,信心相续不杂余念。并说:“若能相续,则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一念净信是信,从信起愿,所以信愿是往生的根本。用自己的善根,至心回向求生极乐。“至心”,《观经》说就是至诚的心。善导大师在《四帖疏》说:“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內怀虚假。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指恶性牢固)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至就是真,诚就是实。就是要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的解和行,必须是真实心中的东西,而不应当外现贤善精进的相(真实,表里如一,不是外现一种大德的样子),可是内怀虚假,里面是“贪嗔邪(不正)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这种人的内部是贪欲、嗔恨、邪恶、虚假,并且奸恶狡诈,诡计多端,好恶成性,无法教化,所作所为如同蝎蛇。“虽起三业”,由于“外现贤善”,当然表面上也做很多好事,修庙、造像,但这“名为杂毒之善”,你这个善里有毒。“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这个批评得很厉害。所以要用自心所修真实善根来回向“愿生彼国”,往生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我们依止弥陀六字洪名一乘愿海真诚地发愿,来回向求往生极乐,这就是无上的回向。有了一念净信,把这一念净心来回向,决定“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所以日本《会疏》说:“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这一念是指的“一念净信”。不是靠你天天拿着念佛珠,“口念弥陀意纷纭”,心里想的不知是什么,你念的再多,不如这一念净信之中的一念。所以《弥陀要解》也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有好多人不明白,对于净土宗他不在信愿上用功。所以这同《会疏》的话一样,中国人和日本人在这个地方不谋而合,关键是“信愿”。信要有智慧,要清净。又《弥陀疏钞》说:“但有愿者,无一不生。方知愿力,如是广大,焉可不信,焉可不愿。”我们才知道愿力是这样的广大,怎么可以不信,怎么可以不愿!

本品名为十方佛赞。十方佛为什么要赞叹弥陀呢?就是愿意听到的人都发清净的信心,来忆念、受持、归依、供养阿弥陀佛,乃至能够出生一念的净信,也就是不二的信心。正如《信心铭》:“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非去来今(没有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是打破了时间,当然一并打破空间和一切虚妄情见。在这种远离一切垢染的清净信心中,把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极乐,于是随你发的愿必定如愿往生,而且住不退转,乃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一佛不赞叹,没有一时不赞叹,只是希望一切众生能闻如是妙法,希望每一位众生闻佛名号,同生净信,至心持名,愿生极乐,随愿皆生,同证菩提。

下面是我们所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到底在什么情形之下才能往生?所以是我们最关键的,“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而《无量寿经》之可贵就在于此。三辈往生共同的条件,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因此我们必须要很好地了解,要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发了菩提心?不但学净土须要发菩提心,学禅、学密更得发菩提心。你要真是个佛教徒,就是须要发菩提心,才能解决问题。有的人不见得都能念阿弥陀佛,只要你所修能专一,也都可以得到往生,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体会。要劝每个人都念佛,这个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也很武断的说,你修什么都可以,如果不用求生净土这个法门,要想今生就不退转、不轮回了,想达到自觉觉他这个目的,就是不可能了。因为我们世界就是这样的环境条件,大家也就是这样的根器,这个药方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开的,如果大家真的不求生净土,你成功了,到时来打我耳光好了,总是在这个法界里头,轮转也不要紧,还是找得着的,你说我的话说错了,我欢迎有这样人来打我。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前一品是第十七“诸佛称叹大愿”的成就。盖欲十方众生,闻名发心,忆念受持,而随愿得生也。今品则论往生者因行之类次。盖以凡夫闻名后,信愿有深浅,发心有大小,持诵有多少,修习有勤惰种种之不同。众生之宿根有无量差别,福德因缘亦复各有殊异。人人自别,各各不同。故知十方众生往生者无量,其品类亦无有量。世尊乃于无量不同之中粗标大类,于本经中分为上中下三辈,是为至略者也。三辈各有三,则为九,是则《观经》中之九品也。九品各含九,则为八十一。如是辗转推演,实是无量。今于无量辈中,总括为三辈。其往生后品位虽悬殊,若论其能往生之主因,莫不由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盖此正本经之纲宗,往生极乐之关键。

三辈往生,乃我侪凡夫得生净土之类别。其愿行功德,是我辈企求往生者之轨范。若真志求往生,则当依之,犹如明鉴,时时对照,思欲类及。当知净宗称为易行道者,是与余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门相较而言也。唯此独易,故称易行。若论其实,如本品所明,则知往生,亦非易事,倘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一向专念,而欲往生,无有是处。敬祈当世行人,慎莫初闻净宗易行,便生轻慢。信心虚浮,志愿驰缓。口谈净业,心恋尘缘。如是求生,当待驴年。

本品也是大愿核心第十八十念必生大愿的成就。此愿是从真实之际、真实之慧所生的真实之利。凡夫持名,横出三界,往生极乐,证不退转,决定成佛。这是众生离苦得乐、真实永恒的彻底利益,也正是诸佛无上悲智,度尽众生究竟方便的极致。

《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一切树木都要有根,花瓶里插的花未尝不好看,但是无本之木插不了几天。本是什么?是大悲心。菩提为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要成佛,佛就是觉悟。要觉悟就须要种觉悟的因,觉悟就是菩提,所以菩提心是因。至于所得的果实,是善巧普度一切众生。要度众生,这不是个狂愿、喊口号,谁不愿意帮助别人,与人为善,但是你要有一个具体的方法,所以方便可以很粗浅地解释为一个便利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极端便利的具体方法来救度众生,这个方法的彻底便利,就是落实度生大愿的究竟保证。方便成为究竟圆满的标志,这就是方便为究竟的涵义。我们出家学道为什么?要知道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怎么叫大丈夫事?就是要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怎么才能自度度他?善导大师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世尊来度众生,所以说了弥陀本愿之海,三辈往生就是本愿之海的落实。我们要依靠弥陀本愿之海,而且让一切众生分享这个法益。求生净土的动机,是为了最快最稳和最好的来实现度生的心愿,不然你只是个愿度众生的空愿。你自己还在苦海里,脑袋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怎么能度众生。

本段大意是:佛告诉阿难,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发至诚心(真实的心)愿意往生极乐国的,共可分为三辈。《观经》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为上生、中生、下生,称为九品。《无量寿经》的三辈与《观经》是九品,其中内容是否彼此对应,符合相通?还是各成一套,彼此无关?从古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赞成同的:昙鸾、净影、憬兴、嘉祥诸师。昙鸾大师在《略论》里说:“生安乐土者,《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昙鸾大师认为这两个是一致的,不过意思不很明显。又《净影疏》就说得比较明确:“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愿生彼国,凡有三辈。总以标举,如《观经》中,粗分为三,细分为九。”《观经》说有三品,而一品要再细分,那就分成九。也就说这个三辈和它的三品,一个是粗,一个是细。嘉祥师《观经疏》说:“《无量寿经》但明三辈。此中(在《观经》里头)开三辈为九辈。”嘉祥就说得更明确了,《观经》就是把《无量寿经》说得更细。憬兴说:“今即合彼(《观经》)九品,为此三辈,故其义无异。”就是《观经》的九品跟本经的三辈,没有两样。这个话就更肯定了。还有莲池大师就更肯定说:“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还有天台的《观经疏》也是说,《观经》的九品就是大本的三辈。本书继承昙鸾……莲池诸位大师的卓见。

至于主张两经不一样的,就是灵芝(宋朝一个大德),还有孤山。灵芝师说:三辈只对应《观经》的上品;不包括其他六品,《观经》的中品、下品都不对应。为什么呢?因为《观经》的中品、下品,都没发菩提心。本经要求都是发菩提心。孤山比他宽一点,他说:本经三辈只包括《观经》的上品、中品,不包括下品三辈。为什么呢?因为《观经》下品往生的都是恶人,都是有罪恶的人,他们临终忏悔,念佛得往生所以这两个经不能相配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头,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他不但是说明了自己的主张,而且把为什么赞成是配合作了解释,也把他们认为不配合的道理予以承认。他说:“《草庵观经辅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因行而言。则孤山、灵芝,皆不伪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约位次,则辈品正同。二师唯约因行,则止齐中上。各有所据,取义不同,故不违也。’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恶人即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他说赞成同的这一方面,只是论往生以后的位次,是哪一辈、哪一品。灵芝他们所着眼的是往生以前的行持,往生以前发菩提心没有,你是行善、还是行恶。《观经》的下品确实是恶人,到临终才悔改;而《无量寿经》三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就不一样了。但莲池大师说“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开始是恶人,何妨最后变成善人,所以要从发展看问题。恶人也变成善人了,那就贤圣同科,都可以往生了。所以三辈九品正相配合。例如:现在学校里很多学生都是好的考取的,但其中也会有被劳动教养过的,他非常刻苦、非常用功,教养释放以后表现很好,他也考取了,照样按他的成绩来分班,不会专给劳改人的专修班。所以只是论往生以后的位次。

总之是分成三辈九品,《无量寿经》很概括了,把往生的人全部分成三大类,其中上等者都叫上辈,所以包括的范围很广。《观经》每辈再分三品,于是成了九品。九品当然比三辈细多了,九品中每一品又可以再分三,一直可以无穷尽的分下去。但是从实际来看仍不可能很细实际上可分的品级是无量的因为人种种的根器不同所以往生之后种种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观经》分品分得较细,而且《报恩论》说《观经》里头“极其优降”,把这个优和降发挥到极点。《观经》中上品上生即是本经上辈中最上的代表人物,弹指之间往生极乐,得闻妙法,立即契悟无生法忍,须臾之间在十方佛前受记成佛,回到本地得无量的陀罗尼门。陀罗尼的功德超过三昧,得了陀罗尼之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心行,这一切陀罗尼的功德都现前。三昧只有入三昧之后,才显现出这个三昧的功德。不入三昧的时候,就显现不出来。而陀罗尼一得永得,不再退失。你得了无量的陀罗尼,从此就可以分身无量的世界去度众生,这极优。这是上品上生,是地上(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大菩萨的境界。最坏到了五逆的恶人,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等等的恶人,这极降,地狱都现前了。极其优降,《观经》的特点。所以看的觉得好像跟我们这个不相配合,乍看似异,而实质是相同的。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我们这些娑婆世界的凡夫,念佛往生也能上品上生吗?这个问题古时的说法认为,上上品是四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达到的品级。上中品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萨,要这么高。只有中品中生以下,中品下生、下品上生这四类,才是凡夫可能达到的。若如是者,则弥陀大愿之无上,西方莲国之独妙,持名法门之易行,往生妙法之殊胜,皆成戏论。直使不可思议之净宗妙法,亦复成为可思议之法矣。故此实为净宗之关键。

幸在唐代善导大师广引经论,力破旧说,对于以前的这些说法大力的破除。如果像善导以前的大德所说的要修成地上菩萨再往生,凡夫根本没有资格去,那又成难行道了,这不是净土宗的特点。善导大师于所著《四帖疏》中论说:“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以恶业故,临终藉善,乘佛愿力,乃得往生。到彼华开,方使发心。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若作此见,自失误他,为害兹甚。”大师直示,极乐九品都是浊世的凡夫能往生的级位;只因众生所遇的因缘不同,所以出生九品的差别。例如上三品是遇大乘法的凡夫所生,这样的凡夫要发愿求生净土,就可以上品生。中三品是遇小乘法的凡夫所生,他听的都是小乘的法,所以一往生就证阿罗汉、初果二果。到了极乐世界不是定性的声闻,都是发大乘心的。下三品是遇善法的众生所生。下三品这类人因造恶业,本应堕落,但以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叫他念佛,念佛是诸善中王,他既忏悔,又持名号,于是靠弥陀十念必生胜愿不可思议的力量而得到往生。

由于大师的话可见极乐世界的上辈、中辈、下辈,都是凡夫可以修到的,只是因缘各个所遇到的佛法不同而有差别。所以大师主张往生的三辈九品,总是为了“五浊凡夫”。虽然上品上生殊胜超绝,但是我们这些五浊恶世的凡夫,只要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到理一心,乘六字洪名与一乘愿海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上品上生极乐世界。

不仅是这样,晋朝有一个穷苦的人,生活很困苦,他听到净土法门后就闭关念佛,他对于尘世十分厌倦,所以一点也不留恋,只是一心老实念佛。他念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看见阿弥陀佛,并听到佛说法,于是就在人身得无生法忍。可见极乐三辈九品人人有份,只看修持的努力程度。所以这是一个最极圆顿的教法,大根器之凡夫,如果能够信受,真正能够生起六信,理解弥陀大愿殊胜的道理,能够圆解圆修,他修行一天等于普通人一劫。所以一生就能够功德圆满,径登上品。

海东(朝鲜)元晓师的《游心安乐道》说:“故知净土宗意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因弥陀四十八愿愿愿为众生所以极乐的九品莲池品品为众生(旧说是中品中生以下才是能生的地方显然这种说法不合佛心)。本经〈菩萨往生品〉十方世界要往生的菩萨只说名字一劫也说不完。可见三辈九品实为一切凡夫兼为三乘(菩萨、缘觉、声闻)圣人。又本经〈必成正觉品〉偈说:“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群生就是众生。得果很殊胜都成佛这不就是凡夫吗?弥陀的大愿他就是为了凡夫令一切在生死长夜之中的众生远离一切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果所以知道这实在就是为了救度众生一生之后就成佛

本段首先上辈往生的人所修的因,然后说明所得的果。上辈往生,谁不羡慕向往,但须圆满上辈往生的因。因也可以说成“条件”。这一小段的大意是:上辈往生的人,他们舍去世俗的家,丢掉陷人的情欲,出家为僧,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并修多种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上辈往生的人,在所修的因行中,第一句就是“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就表示上辈往生的人都是出家众。但这显然同净土三经中的《观经》有了根本矛盾。《观经》上三品没有提到出家,只是在中品上生指出“修行诸戒”,中品中生指出“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观经》中的九品,唯有以上两品指明了出家,但是本经恰恰相反,上辈指明出家,中辈也与《观经》相反,指明“不能行作沙门也就是未能做到“舍家弃欲”。

净土两经在上辈往生中出现这样的差别,首先圆融目前两说的对立。我国莲宗诸祖,慧远、昙鸾、道绰、善导、永明、莲池、蕅益等等祖师都是上辈往生,都是高僧,都是符合本经的。但《观经》中,王太后韦提希夫人“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弥陀)身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得无生忍。”可见韦提希夫人不但上品生,而且现世悟入无生法忍,希有成就。还有韦提希夫人的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释迦牟尼佛)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经中又说上品中生的人,“如一念顷(就像一念间的时候),即生彼国七宝池中……经宿即开。……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经于七日……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现五百侍女“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可见她们最低也是上品中生。这五百人是在家妇女,都是上辈生。在文字只是一笔,但在家往生的人数是五百人。

还有,上面指出的晋朝某穷人闭关念佛,见佛闻法,证无生法忍,登菩萨位,然后往生,也是在家人。沈善登老居士《报恩论》中说:晋代庐山远公同社念佛的刘遗民居士,一生之中三次见佛。在远公往生时,亲见刘遗民随佛来迎,向远公作揖致敬,并说:“师早发心,何来之晚?”就是说师父您早就发心了,为什么晚来?所以沈善登老居士说:“自当上品非出家也。”刘遗民当然是上品生,但不是出家人。在《往生传》中还可以找到上辈往生的居士,这里不列举了。盖以众生机缘无量差异,因地修行万别千殊,人人有异,各各不同。窃按世尊所说并无定法,只是应病与药,热病则给清凉药,虚寒就给温补药,随宜而说,不可死于句下。孔门弟子问仁问孝,孔子的回答各个不同,也是这样。佛说本经时,大比丘一万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菩萨无量无边,乃一正规盛大的净宗道场。本经是净土第一经,故所说往生条件都是正宗典范。且听法对象又是出家大众,在这一法会上闻法往生上辈的人自然是比丘,于是契理契机,所以指出上辈是舍家弃欲的沙门。至于《观经》则是一个特殊因缘,世王夫人痛苦极了,儿子要杀她,这时她只有求佛,佛偕目连、阿难飞降王宫,给禁闭中的王太后说法,听法大众只是韦提希夫人和五百侍女,五百零一个在家妇女。这一会中能上辈往生者,当然只是在家人。

且沙门二字涵义很深,经云:“识心达本,名为沙门。”所以不依事相(僧相僧装)而看本质,识心达本的人才能上辈往生,这是不容许有一丝一毫疑惑的。所以出家中有心出家和身出家之别。现在有的出家人,是离开了他世间俗的那个家庭,但是庙又成了他的家。庙里好多事情,斋粮、香火、照顾施主,甚至于还有些派别,与修行毫不相干,这还是在家,出家在家。这里有〈四料简〉:“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在家在家。”希望大家都是出家出家,何必出家还在家。在家人甚至一切放下,一心为了佛法,他在家出家,心出家。由于身在家而心出家,那么虽身在家,心出家仍然可以上辈。是乃《观经》所说。身心都出家,当然上辈。身在家而心出家,在心地上同于比丘,也可上辈生。真实说来,心地是起决定作用的,“一切无如心真实”。心出家,识心达本才是沙门,都可上辈生,这是本经正宗的说法。于是本经与《观经》圆融无碍。必须是识心达本、心出家的修行人,才能上辈往生。至于形式上仪容衣服上所区分的在家出家,都可以上辈生。正是显示净宗妙法破尽规格,至极圆顿,不可思议。密宗里头噶居派(是红白教里很有名的)祖师就是居士,所以称为白教。因为居士是白衣,所以他们穿法衣,就是要穿一件白袍子然后再披袈裟,表示他是白衣不忘本。就算是和尚、喇嘛受了出家戒,上座还是这么穿。维摩居士是金粟如来的示现,本经贤护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萨,为本经菩萨众中上首,故不可单从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别。但是舍家弃欲是共同的。

至于是不是示现出家人的这种身形,就好像中国南方人拿米当主食,北方人拿面粉当主食,米和面粉虽不一样,但作为主食是一回事。所以上品上生,出家出家的人当然可以,在家出家的人也可以。本品一上来上品上生中提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确实这第一句话很重要,你总要离开这一切家务事、闺阁琐事。“弃欲”,一切情欲都断绝,上品生必须如此。所谓“爱不重不堕娑婆”,还在情爱、情欲之中,就证明娑婆你还很留恋,就不能出离,所以要“舍家弃欲”。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本经的纲宗。在宗的部分,我们已经很详细的讲过了。《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本《注解》则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这两个宗旨相同。“信愿”大家要知道,这不是一般的“信”,这是截流大师的正信。要不是正信,所谓修行是结三世冤。因为今生修持没有解决问题,来生就大富贵,大富贵就造业,第三世就入地狱。有些人造恶,以屠杀为业,种种的残酷、罪孽,死后入地狱。你跟他只差一步,他早一步,你晚一步。所以极力提倡“正信”。蕅益大师讲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这个“因果”,不是世间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是以信愿持名为因,必定往生不退为果,能如此信,才是真信因果。能相信,圆人修持一天,等于不圆的人修持一劫,因不同,果亦不同。真是深信切愿,对于娑婆世界一点也不留恋了,就必然会念佛,所以决定往生。

 

净土最主要的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小本》之“信愿”即是《观经》中之三心。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据善导大师《四帖疏》解释:一、至诚心,就是真实心。怎么叫至诚啊?我一个表侄,因为求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所以他很诚恳,都是磕响头,他在房间里磕头,在院子里都听得见,你说他诚不诚?但是这个人就在北京的西南角上被火车撞死了。所以这不是至诚。善导大师解释得很好,至诚心就是真实心。就是你真实的本心,人人本有的那个心。现在大家初步还不能明心见性,不知自己的心是什么?就是真实。先老老实实,要心口如一,嘴里说的实际要做得到,一切表现的要真正是自己,先从这做起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二、深心,就是深信心。深信有二:⑴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要深信自己确实是这样),多劫以来,流转生死,没有出离的因缘。⑵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决定得生。三、回向发愿心,从真实深信的心中,以所修一切善根的功德回向,来求生极乐世界。《观经》说具此三心,就可以往生。由上可见《要解》所谓之信愿,即《观经》之三心。《观经》之三心,即本经中菩提心。故知今经之“发菩提心”,即《弥陀要解》之信愿。又“一向专念”即持名也。由于《阿弥陀经》大小二本,原是一经。是以两者之宗,实应一旨。所以不管你是修什么法,发菩提心是共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