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漫谈篇四 28.净土法门的慈悲与殊胜

2020-12-31 13:30:49 点击数:

四、漫谈篇四(1991年北京莲舍开示)


28.净土法门的慈悲与殊胜

我们容易体会到“人我”的这个“我”应当除,虽然很多人还是不理解,但真实的佛教徒就懂得这一点了。对于“法我”连阿罗汉都不知道,焉能怪一个普通的佛教徒呢。他就执定了有阿罗汉这个果可证、有四谛法可修,依这个法就证阿罗汉。都是无上法,四谛法在菩萨手中就是大乘法,但是阿罗汉这一执,就成了个小乘法了,所以他只得了一个小乘的果实。话也就在执着上,他执着了这个法,由这个法去证那个果,这个法执、着相,就这个。

所以就是《楞严》的话,大家都在修释迦牟尼佛,有的人怎么只得二乘的果呀?为什么有的人反而堕落成魔王的眷属,或者变成魔王、或者变成魔子魔孙?都是不明白二种根本嘛,所以是这个法执。

但是现在不忙去破这个法执,现在主要就是一方面修持,一方面人我是非需要放下。现在是不是还有法执?如果很明显的话,这当然是不能再发展的东西,要加以防范,但并不是说你现在就要破。净土法门就是带惑往生,还有法执就是迷惑,你有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纵然有这些惑,你全带上,你有这些惑就是凡夫,但是净土法门凡夫他也要,主要就是好在这儿,大慈大悲,凡夫我也要,这你就好办了。

所以净土法门就是能够收这些凡夫,而且更慈更悲的,还有一个边地。你信佛,很愿意往生,可是一个就是对于佛的殊胜智慧不理解,这样的人是边地;再一种人,佛的东西也能理解,可是就不能理解自己本来是佛,对于自个儿的善根不能生信,也是边地。所以很多念佛的人是往生了,但是他第一步只能在边地。因为他不能相信自己是佛,所以佛说的这些开示,他都是将信将疑。

佛给你说的开示就是这个嘛,“直指人心”。如果说给你开佛的知见,那佛的知见就是这个知见,释迦牟尼佛一悟道的头一句话就是这,这就是佛的知见。佛的知见你根本很难理解,所以说要过一个时期才能见佛闻法。

但是到了极乐世界的人,有一个特殊的好处,他一闻就能理解。就是真正生了,三辈往生,这个时候你想听什么就听见什么,你听见的跟我听见的完全可以不同。我的程度低,我听见四谛法,你听见说大乘法。你现在不想听了,也就不像扩音机老在那儿响。那就没有声音了,但你还可以听,所以这样的一种情况,是可以悟啊,因为这一切一切发生的东西都是弥陀的心啊!

极乐世界的水,大家在水里头共浴一池水,就在水中洗澡游泳。有的明信片印了敦煌的一张画,画着带光的一些菩萨在游泳池里游泳,游泳池的岸上坐着一些带光的菩萨在那参观,跟咱们世间游泳池一样嘛,他还是凡,还有这些。而这个水呢,《无量寿经》讲:你想它刚刚没脚面,它就没脚面;旁边一个人想到膝盖,就到膝盖;旁边一个人喜欢它能过脑袋,就过脑袋;旁边还一个人喜欢这个水淋浴,冲下来就是淋浴;那个人想热,它就热;那个人想冷,它就冷。都在一个池子里头,各个随众生的想,它不是个死的东西。

那水在说法,说种种的法,随你的根器跟你说法,你想听什么就听到什么,而且你听到就开解。这一个水能够适应众生种种情况,知道众生的心,知道众生所想闻的法,而且闻了之后,就能得到进展,那这水是什么呢?通通就是弥陀。是这样的境界。

所以大家有的时候把这个看浅了,夏老师就有句诗:浅人当做浅法看。这个法不浅,你觉得浅,是为什么呢?因为你自己本人浅,你就觉得它浅了。事实这个就是《华严》的不可思议境界,一个水能满足一切人的情况,都在这,你也在这,我也在这儿。一般就是能适应你,不能适应我,而它都适应,所以说不可思议。

有很多禅宗大德变成净土宗了。有一个人我后来才知道,最近才知道,当初叫文喜。文喜的公案很长,我们说短一点。他到五台山亲自见到文殊,文殊招待他,还跟他谈话,谈话之后送他出来,他看见那个庙升到云彩里头去了,当时文殊问他的话,他也不理解,这是一个很有名的公案,他问文殊这儿有多少人?“前三三,后三三”。“前三三,后三三”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他就知道了,他就顶礼了,整个的庙升到天上去了,他知道见到文殊了。

现在文殊还是在五台,这文殊发的愿。文喜后来当典座,就是庙里头管吃饭的。一次熬粥的时候,粥镬上文殊菩萨现出了,他一看见文殊,就拿那个搅粥的笊篱,熬粥的那个东西,拿着笊篱就向文殊打下去了,“文殊自文殊”,文殊就是你文殊,“我文喜自文喜。”我是文喜,我就是文喜。一篦子打下去了,结果文殊当时升到天空中说了两句话:“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我修行了三大劫,让那个老僧讨厌我,哈哈哈。结果这个文喜也是净土宗的,当然禅宗他是很什么……,但他是净土的,主要是弘扬净土、专修净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