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篇四 6.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2020-12-31 13:30:49 点击数:
四、漫谈篇四(1991年北京莲舍开示)
6.般若为导,净土为归
如何才能接续从上诸祖诸佛心印?今天尤其到了末法,我们末法众生应该如何修行?我常说就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不管你学习哪一宗,你学习密宗,不管是哪一个支派,总之都不能离开这两句话。
以般若为引导,这有人也同意,可能有人还是误会,以为这个般若是开始时候引导一下就行了,而不知道这个般若是永远的领导。你修六度万行,尤其小品的《般若波罗密多经》讲:你要没有般若,都不能到彼岸。没有般若,你这六度万行都是虚功,所做都是虚功了,都不得究竟。那怎么行,所以永远要以般若为导,一直导到你成佛。
成佛的时候还是要破无明,等觉菩萨还有最后的一分生相无明要破。我们最先破的是灭相的这些无明,最后是生相无明破了,最后是极难破。要破无明就要靠般若,不是其他的所能够破的,所以“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就是般若的力量,最后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般若是一直引导到最后,一刻都不可须臾离也,这才是“般若为导”。成了佛之后,就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还是般若。
“净土为归。”净土是我们的归宿。目前一切众生如果不想求生净土,往往刹那就可以成佛的事情,都不知道要拖多少劫了。阿僧祇劫是无数之劫,三大阿僧祇是三个无数,中国以“三”这个数代表多,往往用三来表示众多的意思,不是说恰恰是三。三大阿僧祇劫就是众多的无量数的劫,那这是多少时间啊?不可以量计的时间,要到那个时候才能成佛呀。这刹那际可以成佛呀,这归向净土就是让众生能够很迅速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家有时也要问,“我这证涅槃,而涅槃是归宿,这又要相通于小乘了,小乘也证涅槃,那我们为什么说是净土为归﹖”就是你成佛之后,还要以净土法门来救度众生,一切众生成佛之后,还是需要净土法门。唯有这个法门才能让众生在他那个水平上,在他那个具体问题上,得到真实之利,净土法门的殊胜就在此。
当时我曾经问过贡嘎上师:“往生净土是不是密宗的即身大成就?”贡嘎上师他反问我:“你说的是哪个净土?”“我说的是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他笑哈哈:“那就是!那就是!”所以现在恐怕你们在座的还有人有这个想法,以为往生净土总是比密宗的即身大成就还差一点儿,好像就想现在自己根器不大够,就这么凑和着也可以。这在贡嘎上师就不然了,他说:“就是!”所以就是一个“净土为归”,我们今天所要谈的还是这个精神,不离开这两句话。
佛法在咱们这个世间出现,就是由于释迦牟尼佛在腊月初八夜里头看见星星悟道了,而一切佛法就从世尊的第一句话开始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没有一个例外,都有和佛一样的智慧德相,“都具”就已经有了,“具”是具有、具足。如来的智慧德相在任何一个众生,苍蝇蚂蚁,都是具足的。这就是佛法不同于任何学术,任何宗教之处。我们都在学佛,如果不从这一句上,紧紧地从这个地方出发,而是在枝叶上用功,这个就很可惜了。
都是啊,但现在唯一的事情就是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你老在这儿妄想执着,你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没有办法显现。今天是阴天,屋子这么暗没有阳光,只是阳光没有照进来而已,不能说没有太阳。你坐飞机来的时候,云层底下是没有太阳,实际上上头是大太阳,你在云层之上嘛。众生的妄想执着就像那云层,你要上去超过这个云层,那太阳就在那儿。咱们这儿依然是没有太阳,在你那儿太阳照耀,一点也没有分别,就是如此,同时存在。底下的人说没有太阳,看不见,上头的人太阳一点也不缺少,就是差这一层。
而这一层它本来没有真实之性,一阵风吹就全没有了,没有什么东西叫做云,你拿块云给我看看,没有啊。你在云层里也抓不到一块云,但是它能挡住太阳。它到底是什么味儿?甜的?酸的?长的?方的?都没有,但是它能做障碍,妄想执着也是如此。所以这一切就是如此,由于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就是直指我们众生的本心,所以心地法门到了密宗红白教,是九乘次第中最高的所谓无上乘,也称为无上密。有人把金刚法看做无上密,双身修是无上密,都是错误的,只有释迦牟尼佛传的这个心才是无上密。
现在我们先从永明大师的著作里头(去了解)。就说我们除了修法什么之外,为什么要重视般若,为什么要去研究这个本心?这有什么利益?永明大师,禅宗一花五叶之一的法眼宗,他是法眼的徒孙,嫡传的,就是接法的,衣钵相承的第三代,所以他是禅宗的大德,也是净土宗的大德。我们都知道永明大师是弥陀化身,每天念十万“阿弥陀佛”,经常的,还有一百零八样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