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漫谈篇二 10.差别中解无差别义,无差别中解差别义

2020-12-31 13:30:49 点击数:

二、漫谈篇二(1989年北京莲舍开示)


10.差别中解无差别义,无差别中解差别义

这个经(注:指《无量寿经》)无异于《华严》了,那释迦牟尼佛呢?现在毗卢遮那佛是表示法身,卢舍那佛表示报身,释迦牟尼佛表示应化身。实际“法、报、化”也是一体,是从毗卢遮那流现出卢舍那,卢舍那流现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他的根本,本体就是毗卢遮那。这样来说释迦牟尼和毗卢遮那就不二,不是两个。那么我们这个土的教主是应化身释迦牟尼,也即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正好一个在那儿接,一个在这儿送。你们都要去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劝大家去;阿弥陀佛说你们这儿的快来,你们临终我来接引你。

再说,阿弥陀、无量光、毗卢遮那含光明遍照之义,所以光明遍照也即是无量光。所以有的就无量光佛流现出种种的佛,密宗说五方佛,毗卢遮那是中央,弥陀是西方。但是修莲华部的时候,弥陀就是主尊,弥陀就在中央。王上师说得很好,这个本尊主尊就像一个委员会的主席,这个主席委员可以轮流充当。今天是张先生作主席,明天李先生作主席。佛教也是如此,你要是修莲华部,那就是阿弥陀是中央;你要是修金刚部,阿閦鞞佛是中央,其实是平等的。所以这就说阿弥陀也就是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也即是毗卢遮那,那么释迦牟尼佛也即是阿弥陀佛,本无分别。

弥陀是不一不异,这个“不一不异”很好,不是一个,也没有分别,就称为不一不异。十方诸佛也都是如此,“不一”不是说十方诸佛只是一个佛,只是一个佛就是一了。上帝就是一,而我们有很多很多佛,所以它不一;但是佛跟佛之间没有差别,所以不异。不一不异也就离开了两边,一是一边,都一样是一边;不一样是另一边。不是一,也不是二,也不是三,异就是有二三不同的种类。所以不一不异,也就是有差别和无差别是同时成立的。有的人说看见西洋哲学是“排中论”,(这佛教)就不许你站两边,在“中”,有人说佛教就是所应当排的“中”。他不理解,我们不是这样,远远高过他们的哲学。

有差别和无差别这有个最好的说明,你们要去游故宫,故宫你们要看看珍宝馆,珍宝馆里头那些大脸盆、洗脚盆、那些碗、首饰都是金子的,还有很多地方的塔也是金的,很多佛像也是金的。导游的人可以告诉你:“这一切都是一样的,通通都是金的。”这话对不对?对呀!没有分别,都是金。又告诉你:“这可不一样,这是什么佛,这是什么塔,这是什么坛城,那是盆,那是罐。”都有差别哪,不一样,他的话也对。所以有差别和无差别同时成立,一个是说的本体,一个是说的事相。说到本体就没有差别,本体都是金,金可以铸成各种器就有相,相就有差别,所以不可执定是有差别或者无差别。王上师说得很好,我当初一皈依王上师,有两句话听了之后我一直记到现在,“应于差别中解无差别义”,要在种种差别之中,我们了解那个没有差别的意思。

“一切皆成佛”就没有差别了,明明知道字不一样,我要解释成都是佛,这是于差别中解无差别义了。一切都成佛我还不妨说这是茶碗,那是碟子,“于无差别中又解差别义”,有娑婆世界,有极乐世界,有天堂,有地狱,就“始信一切有”。所以“差别中解无差别义,无差别中解差别义”,不是单指一句,单指一句又落边见,要离开边见才是中道。

《法华》讲三观,三止三观,有空假中,空是一观,假是一观,这还都不彻底,要到中观才是彻底,即空即假,即假即空。佛法最高都是从容中道。

这就是这一句话(“不一不异”)的意思,这个经跟《华严经》不异,世尊跟弥陀不一不异,就是这个意思。相即,但它又不是一,但是也不异,这就是这个含义。就是说佛佛道同,佛佛法身都是同一的,但是他现的报身,现的国土,现的应身,各个还是不同。说到本体,那就是不异,都同的;说到事相报化,那就各个有各个的不同。诸佛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