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 大教缘起(一)

2020-06-17 03:03:47 点击数:

前 言

 

 1990年-1991年间,我与香港几位同修来回送取《华严念佛三昩论讲记》下半部的讲稿及出版讲记的书。藉此难逢希有之机缘,亲聆黄老开示,倍感万幸。其间曾在信中向他老人家表达:希望正法久住。而我们在佛法上所提问的问题,以录音方式,留下了黄老极珍贵的开示。今与妙圆居士特整理成文字,以便有缘人入此法门。惜他老人家未能亲自审阅,特此声明。


在1991年12月20日,从香港坐火车,上午到广州,等到晚上八点再由广州坐到北京,沿途经过五个省,共坐了三十多小时。于12月21日抵达北京,直奔饭店,已近下午四点,立即由饭店步行到敬胜胡同的北京莲舍探路,如此才知来回路程所需的时间,以免次日拜见黄老时有所延误。


12月22日(辛未年农历十一月十七)适逢弥陀圣诞,北京天气极其寒泠,真是体会到寒风刺骨的滋味。一行五人步行到北京莲舍,洗耳恭听黄老的开示,此后连续几日,直到12月26日圆满结束。


首日黄老即以《无量寿经》第三品“大教缘起”开启此会的序幕。黄老开示:其中最切要的一句“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为什么能这样殊胜呢?正因阿难这一问,引出了《无量寿经》;善导大师也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样剖出肝胆的开示,指出了大教的核心,抛给每一个众生一个定出苦海的救生圈。这一品也就非常重要。


次日黄老择要开示了《阿弥陀经疏钞》,黄老挑出开头两段讲解。他说:这两段弄清楚了,整个佛法就清楚了,整个净土宗自然也包括在里头了,真正要是这个成为我们思想的话,那就向你道贺,了不起。


由于佛正法殊胜,愿一切有缘人同沾真实之利,同生极乐。


末学才疏学浅,笔录中难免有疏漏,但绝不敢以己意增减文字内容,若有错误之处,敬乞棒正。


净慧尽未来际恭敬顶礼

敬记于己亥(2019)季夏

 

 


 (《无量寿经》)前两品是“通序”,这是各种经典共同都有的内容,比方说:这是佛说的,当时的地点,都有着什么人等等。这是增加大家的信心,举出时间、地点、条件、听的人,这些具体情况,证实当年有这么一个道场,这就是经的来源,所以这称为通序。第二品就把来会的圣众,他们殊胜的水平做个介绍;还是通序。这第三品就是“别序”了,称为大教缘起,就大教缘起第三。这大教就说的是圣教,如来的教。这个教,是一切法都是从因缘而起。那么咱们净土法门这个大法,是以什么因缘而起呢?这是大教的缘起,一切出生都有个原因。所以这一品是别序,而这一品也就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就选中这一品。


这个序分还不是正宗分,正宗才谈经的本文,介绍出主体。蕅益大师打的比方就非常好,说序分如人的头,正宗分如人的身体,底下流通分如人的手足,都是重要的,不能说只有正宗才重要。人的头,头脑、脑筋、五官都在头里头,不可轻视,虽然文字不多,而其重要不在身体以下。要是身体都是好的,脑子坏了,人就报废了。有人得老年愚痴症,或者植物人,身体还是好的,脑子不行了,所以怎么说序分不重要呢?所以序分如头,正宗分就如身体。那么像这样的介绍了一下,也很有意义,这序分如头。回头我们把它讨论完了,大家看也看得出来,确实包括了很重要的内容,虽然很短,很重要。


现在有人觉得《无量寿经》是会集本,不高兴读。说明这个问题,在我那个《大经解》里头花了很多的篇幅。我不能够尽量的,把尤其是古译的缺点暴露,因为这等于是说经典有毛病,只稍微的说了一点。比方汉译,说这个天雨花,雨了花之后,后来这个地就…还不光是(汉译),大家常念的魏译里头就这么说的,地就裂开缝了,花就到缝里头去了,那么再雨花。很显然这是翻译人的笔欠缺了,咱们地震地才开裂,你说极乐世界好好的地裂开了,花下去了,这一方面也不庄严,一方面也很笨拙。别的译本是“自然化去”。下了雨,满地都是花,再要雨新花的时候,原来的花自然就不见了。这多好!所以一比就知道,“自然化去”这句话翻译的,是符合原来经的文字的。


因为古时候来的人,咱们中文很难学,印度文同样很难学,能深通两国文字,很难。我有的朋友劝我翻译经,我说我不敢,英文不够。我们学科学的做试验、报告,做论文,都是以英文写,怎么我翻译还不行啊?这些不是科学东西,这个难哪,那是一个字都没法子表达。所以它就是翻译中最初有不够的地方,也很自然;没有列举,有很多地方。


你看魏译本的三辈发心,它里头有一辈没有提,都是缺漏很多很多,还有这个差别非常大。四十八愿,五种译本里头,有两种是四十八愿;两种是二十四愿;一种是三十六愿;还有古偈经,是用偈子写的,这个经是《誓二十四章》。所以在六种古著里头,用二十四的是三种,占了一半;四十八是两种;三十六是一种。


所以在会集里头写这愿文的时候,这是很费苦心的。我的老师和我的舅父梅光羲,和他们两位的师父,慧明老法师(大家很多人都承认这是开悟的法师,现在很多人还在纪念他,出版了他的语录,《慧明法师语录》,里头提倡大家念“六字大明咒”),三个人一块儿商量的。最近还有人,上海写的信,他说:“你这个经到底是二十四愿,还是四十八愿?如果二十四不好。”他就不知道二十四更符合于古译。但是夏老师这圆融,大家商量的结果,二十四段,但还是四十八愿。你要数愿,还是四十八愿,那个古偈经是《誓二十四章》,将相似类似、有关系的愿凑在一起,二十四段是二十四章,所以二十四和四十八有两种说法,我看就是如此,一段一段是二十四段,一个一个内容是四十八个内容。像这种考虑,就还原了。

 

这个会集是很不容易的。现在这一点我们要赞叹净空大法师,他这个功德是殊胜的。夏老师虽然会集之后,有的人很恭敬,很多人得了法益,但是很有局限性。很明显得法益的,就是山西的一个陆军中将,这个人我们很熟,也姓黄(注:晚年出家,释律航(1887~1960年),俗家姓黄,名胪初,安徽毫县人),这个跋里头提到过他。他最初到我家来听经的时候,还要带他的侍从,就是警卫人员,因为那还要拿武器,所以有很多同修很不满意,说你来参加道场,你还…。就说明开始的时候水平不高,后来闭关打七,在关中放声大哭。后来他就见到一切都是舍利,回来说了之后,大家也都看见都是舍利,拜垫上都是舍利,就把舍利请出来,搁盘子里供上。我当时听到这个,是他们打电话告诉我的,当时我自己有车,坐上车,开车就去了。去了之后,那已经下午了,道场圆满了。他们拿了舍利给我看,没见过这样的,洁白透明,后来也都自然化去了。黄他看见了,从这里就说明念大经的因缘,大家得的这个法益,那是很殊胜的。当初就是这些人,少数人得很大的法益。


他到台湾之后也是轰动,他出家了,做了方丈。一天他跑到大殿,有点小小的感冒什么的,那时大殿正在重修,他去看看工程,看着看着,回头就走,侍者就追,说︰“师父你不是看工程吗?”“我就要往生了。”他也不敢问,跟着后头走。“好好的,怎么说要往生?”正面来了个本庙的和尚,“他说他要往生了,我现在就去,你就准备,真是他往生了,你就集众,要念经啊。你准备集众,敲钟做准备。我跟师父去。”这两个人见面就说了这么几句话,这么几句话一分钟我看够了。那么他就追上去,等他追到师父那儿,师父端坐已经走了。他每个礼拜都到我这儿来听经,最初还带着保镖。这法益是非常显著了,他就是念佛,参加念佛道场,夏老师当时闭关都是念佛,净土宗正宗是念佛。


那么这是净空法师的功德嘛,这样的提倡,在全世界,这么多的印,有各种版本。他印的版本,他说把各种都寄来,我什么样的都有,《无量寿经》,大的小的,各种样都有。


这么多人念,你提到那位居士(一天)念十四遍。我见着一个人,他天津的,念到十六遍。他俩夫妇,连上厕所都跑步。俩夫妇,丈夫今天闭关,夫人就护关,照例吃饭,一切一切应对,什么什么事都是夫人(处理)。再一天,夫人闭关,先生护关。两个人就这么倒。你们两个都有条件,不一定念十六遍,不过他的最高记录达到十六遍。他那不停的,就好像机关枪一样这么念,能念十四遍已经很奇了。就说大家这么多人念经,确确实实是挽救了这个劫。


我们看见世界上的这个劫,就咱们这个九一年,水火刀兵,就咱们大陆的这个水灾,电视里播了,这个厉害啊。不光是大陆,还有孟加拉国,什么好多地方闹水灾,水;火,印度尼西亚的火山爆发,科威特的油井,一百多个油井喷火,这火;刀兵,中东的战争,那个不能算是第三次大战,等于是二点五。这一年都见了嘛。


这还是大家念《无量寿经》的结果,我们要知道。大家这么念,所以这也是净空法师的苦心,因为这个大家可以动员,号召大家念佛。大家认为这有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他就没有新奇感,他也动员不了。所以那个鱼篮观音去救劫,这一点,我虽然主张要念佛,但是对于净空法师他这一种苦心,还是应该赞叹。


鱼篮观音,现一个美女,我们看见画观音大士提个篮子,篮子里头有条鲜鱼。因为那个地方都是打渔维生的人,所以他也要示现是渔家生活的人,所以篮子里头有条活鱼。这个地方人出现了这么一个美女,很多人就求婚,这些人不懂得什么礼节,就是看见好看就求婚,有好多人好多人。观世音菩萨说:“你们这么多人求婚,我嫁给你们哪一个?”大伙儿也没话说了。“我有《心经》,我这还带了好多好多法,可以给你们,你们明天谁来背,我就嫁给谁。”大家就都去念了,第二天有二百多人能背的。“二百多人,我嫁给谁?再念再念,《普门品》。”观音的法嘛,《心经》、《普门品》。《普门品》只有七个人还能背。《普门品》长了,七个人能背。“不行,这样你们再挑吧。《法华经》念七卷”,指定了一个日期。念之后,只有一个人能背,那个人姓马,所以我们常常看书说“马郎妇”,示现为马郎妇,就说的是这个观音。马他是男的,称为郎。马郎的老婆,就是马郎妇,这是观音。她跟他结婚了,所以称为妇。那么就是如约嘛,就结婚了。结婚完了之后要入洞房,马郎妇不舒服,死了。死了就埋了,埋了之后这事反正很奇。后来来了一个游方的和尚,他们就谈起这个事,说当年出现这么一个奇事。和尚说:“你们愚痴啊,到现在你们还不明白,她那是观世音菩萨,因为这方有大的灾难,要叫你们免劫,所以动员你们念经。”

 

这个我们也都在体会很多的道理。观音菩萨无比的威力,观音菩萨给他化除不就完了?他不能这么做。一切有因、有果,这个业是你们造的,这个业你们自己消嘛,不能包办到底。那么就叫你们念,但是你们愚痴,别的方法教化不了你们,就经由这种色情,“先以欲勾牵”,这最好的例子了。真正的欲啊,大家要娶一个美貌的,就拼命念经。这样的发心还能救灾,所以大家又在发心,比这个强,大家这么念,大家念《无量寿经》,当然救灾啊。所以这一点,大家读《无量寿经》我们赞叹,不过等到真正有一天升平了,大家要解决更进一步的话,那我们就要专,依经之教,提倡念佛。

 

《无量寿经》,当年很多毁谤,说这个会集不应该,不能够什么什么了。我在《大经解》里头,举了一些例子,做了一些说明。现在就好得多了,过去在北京,夏老师是很受到排挤、压迫。虚云老和尚去看夏老师,佛教会的说:“你不能去看这个人,这个人是个不好的人。”所以我们也要知道,不能希望它完全都是一帆风顺。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王舍城在印度那时候是个大城,有九十万人,现在是一千万人的大城。那个时候哪起那么多高楼啊,一千万人你怎么住啊?王舍城有九十万人,是个大城了。释迦牟尼佛在那儿说法多年,有很多经是在王舍城说的。在王舍城多年,但是王舍城那么多人里头,见过释迦牟尼佛的人,只有三分之一;知道有释迦牟尼佛其人而没有见过的,是三分之一;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三分之一。所以不能够希望都知道。


还有就是说,殊胜的东西能接受的就是少的。古时候唱歌,那个阳春白雪跟下里巴人,这个下里巴人全国都唱,比方像现在这些歌,天天广播,这就是下里巴人。真正阳春白雪,没人欣赏。因为这个高的东西,他自个儿低的水平,不能欣赏很高的东西。因此我们也不能希望佛教徒都念《无量寿经》,都什么什么…。我们底下只要这样,他只是肯修净土宗,我们就已经赞叹得不得了了;是个佛教徒我们也应该赞叹了,就是这,总归是少数。


你要说中国是佛教国,很多都把他列为是佛教徒,实际上那个佛教徒都是迷信。这个迷信也起一定作用,少做很多恶,但不能解决问题。所以《金刚经》要谈无为法,都是有为法就跟射箭一样,射上去还要下来。很多人修的都是有为法,你是可以得到福报,不是不可以得,但是不彻底。我们现在说的都是彻底的、真实的,不是一种暂时的。


所以大经这个因缘,我们是怎么做呢?我们也不用去跟人家辩论,说大经如何如何殊胜,我们就是如实的去修持。夏老师有一句诗很好,(“根身器界”),你真实去用功的话,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身(你的根和你的身体),你的整个根身是一部分反应着自己。内是根身,外就是世界。因为根里头就包括意根,这就包括身心。内而是自身、自心,外而是器界(就是一切物质世界)。“潜转换”,就在你念佛的时候,“潜”就是潜水艇那个潜,潜在水里头。说它好像潜水艇,就你不知道有它在这儿。“潜转换”就是你不知不觉的,已经转了,已经换了。


所以这是我们对于一切问题,在日用中,在生活中,能把佛法结合进去的一个最好的一句话。不是(碰到)这样一件事就着急了,那一件事又着急了。有的人就这样,这件事来了,赶紧求观世音菩萨;有人生病了,赶紧念药师佛、药王菩萨;有人死了,赶紧念地藏王菩萨。这还是好的,还是往佛法上,有的就是要忙了,这个要去找医生,那个要去托人,送礼,忙得不可开交。实际上就是你把这一句记住,一部经,一个佛号,你把它靠住,你老老实实念,它自然根身器界都会转换。譬如你的对象不如意,你好好念,他就让你如意了。


一个海外的,他说:“功德普皆回向,这是应该的。我是做完了功课,我都普皆回向,我是可以这么做。唯独有两个人,这两个人要叫把我的功德回向给他,我怎么也做不下去。”呵呵呵…,这说的是他的真心话,说这两个人太坏了,要我回向给他们,不可能。那么你那怎么办呢?你就好好念佛,他就会变。所以这样的话,你就皈依了,他就会变。他变好,这不是一切都好吗。所以现在要说这些话是为什么?意思就是那些不能理解《无量寿经》的人,我们念我们的,他慢慢就转换。随着他的业力,业力重的就转变的慢;业力轻的,很快很快就转换了。


就是因为提出这个问题,提出《无量寿经》,提出有人还是不能信,所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啊。“若非往昔修福慧,虽欲暂闻亦不能。”不是过去多生多劫修福修慧,你想听一听,听一会儿都不可能,所以这是多劫的因缘。这样我们就在这个发起序之前,说到这个会集,会集中间的这个殊胜。


夏老师是从《礼佛现光品》开始的,因为觉得对于这些古译有这些缺陷,古的各个又不同,差别这么大,尤其有人作了一些会集,不满意,自个儿想试一试,就选择了《礼佛现光品》。为什么选这一品呢?因为这一品五译里头都有,五种原译都有这个内容,正好把这五种都抄起来。有的就这译有,那译没有,那译又局限只有一部分。这一品五种老的翻译里头都有。晚上就梦见跟莲池大师做了讨论,之后送出来,小孩把莲池的水一杯给夏老师喝。他回来写。

 

这个书,现在大家都有这样的缘,对于这个能够信、能够念,这就倒过来证明,大家在往劫已经修福、修慧,因此今生我们就趁热打铁了。这铁热了,我们现在又信了,又有这个因缘,一口气把铁打成就行了。又凉了没成功,将来你又得烧出炉子来,再生,再热,再打,都又从头费劲,再等下一生可就麻烦了。所以这一次趁着这个因缘,我们就投入这弥陀誓愿之海。往生法门主要关键还是在信愿上,信愿再加上持名,这所谓三资粮,所以三资粮是信、愿、持名,比如一个香炉三条腿,照相机的机架,三条腿,只要缺一个就不行了,要有信、有愿、有持名。这一个殊胜法门的缘起,就在第三品。

 

【大教缘起第三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汝今斯问,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阿难!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这就是在这个法会上,当时阿难看见世尊这个时候这个光明,让人家肃然起敬,所以称为“威光”。当然自然生了敬重的心,一看!恭敬,这是光中“赫奕”,非常光明、非常显著,就好像一个火烧得很旺,这火很有力量。佛的光明也是如此,非常光明、非常生动活泼。“如融金聚”,金子就是很光明,铁要烧化了,它有时会放光的,金子要烧到铁那样红了,那就更好更光了。就像把金子烧融化了,那样一个聚合。好多的金子在那儿烧,烧融了一样,那样的光明,不是像就这样的发光,这样的发光只是亮。他这里有威势,让人家生敬。


“又如明镜,影畅表里。”佛的这个光明,我们没有法子用世间任何的东西来作比方,来打譬喻。一个人去见六祖,六祖就问:“你是什么物?怎么来?”你是个什么东西?你怎么来的?他答不出。待了三年之后,他告诉六祖会答这句话了。六祖就又问:“你什么物?怎么来?”“说似一物即不中。”你说我什么物,我说像一个什么东西,那就不对了。说不出来。所以佛法的事情不能用咱们世间的任何一个譬喻,能够把它描绘清楚。


所以底下又打个比方。“又如明镜”,很光明的镜子,这个镜子“影畅表里”。“表”是表面的,外头的;“里”是里头的,就是内外。“影畅”到镜子的外头,就是外头有任何东西都可以照见。“里”呢,也是光明清净,而全部显现。所以这个镜之明,一个明镜,这个镜的明跟火光的明没关系,不一样。现在我那个火就是这样子,这个是世间的,所以就没有一个世间(跟它)一样的东西。所以以融金作个譬喻,又拿明镜再作一个譬喻,佛的光明,“又如明镜,影畅表里。”


“现大光明”,现出大的光明!这个大到我们没法形容了。所以我们这个“大”字,往往就有这种大呀再大呀,你只要是个相对的,它就是小。你说那个杯子小,我这个杯子大,它不是大了吗?那么这个灯大,它就小,这是相对的。你说它大,它就是小,它有相对的就有比它大的。那我人就比它大,房子又比我大,地球又比房子大,太阳又比地球大。这就是相对的,大的又小了。这个“大”是绝对的,也是离言思的。所以形容这个“大”字的解释,是其大无外,大到没有在它以外的,没有外。底下一句难懂,这个“大”字是什么呢?就其小无内,这没有对待了。要有对待,你说它有大,它就必定有一个情形要比它大,而它就小。它离开了大小,就说大到没有外,同时它又是小到无内,就是超乎我们思量的境界。


佛法的事情,不是语言思量之所能解,语言分别之所能解。这是咱们经上的话,《法华经》上说:“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不是靠我们的头脑所想,靠语言来说,佛的境界是离开言说的。所以我们经上说的,讲经、说经都是指路牌,给你指一指方向。我说这是灯,给你指一指。“什么叫灯?”“这是灯。”我的话没有错,听的人你可以“喔,这个是灯了”。因我这一指,指明了这个灯,但很多人就是我说“这是灯”,他认为这(手指头)就是灯。我这句话说的灯是离开我的手,在这儿呢,但你就认为这个(手指头)是灯,那你就把这指头当作月了。所以很多佛教徒在这个地方上…,要离开!这个是言说,没有言说不行;离开言说,不给你指,你更不知道哪是灯了,啊,那个是灯,这个是灯。这个是这个样子,那个是那个样子,给你指一指这是灯,你就知道“啊,这是灯”。最要紧的是这个,所以我们要知道,这一些佛法是甚深甚深。


这个“大光明”是极殊胜的光明,不是用咱们凡夫心所能推测的。所以极乐世界的相好,极乐世界的光明,绝不是我们到故宫看见拿各种宝贝、翡翠作为叶子的树…,那种笨拙,那七宝,那太笨拙了。没有法子形容,那怎么办?就把世界的宝,黄金(作譬喻)。“黄金为地”,我说那又有什么好呢?但那不是咱们世间的黄金,它是光明,它柔软跟地毯一样。黄金又冷又硬,拿那个做地,踩上去一点也不舒服。不是世间的东西,所以用“黄金为地”是勉强打个比方,因为黄金这个东西很干净,不长锈。很多东西锈烂了,本来是新的很好看,一烂就难看了。金子没这些毛病,又坚固,大家喜欢。以这个为譬喻,它超过世间。


“数千百变”,它这光明是变化的,是蓬勃的。这光明有种种变化,光中出种种色,色中出现种种光,这颜色的转换,光形色的变化,所以就引起阿难的注意。这是一个很殊胜的瑞相,而且这个瑞相是前所未有。


【尊者阿难即自思惟:今日世尊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尊者阿难”,阿难的称号是尊者,一般阿罗汉都称为尊者。“即自思惟”,他就自己想了。“今日世尊”,今天(世尊)“色身诸根”,眼耳鼻舌种种这一切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从昔以来所未曾见。”看见这样的光明,世尊所现出来的这样的光,“悦豫”,诸根的欢喜、安详;“清净”,一点也没污染,没有垢污。


“光颜巍巍”,“光”是光明;“颜”是色,这个光不但只是亮而已,有不同的颜色。我们说太阳有七色光,实际世尊的光就有无量的光,和种种殊胜的颜色,光中里有色。这一种“巍巍”,显示一种崇高,生敬不可及的形容词。“宝刹庄严”,这一句是从《宋译》来的,《魏译》里头没有的,显出佛光的殊胜。


所以会集这个功德很大。一个是你要自己去看五种,你也看不下去,你也体会不到,这替你选择,把最精华的东西选择在一起了。这佛光中就现出种种十方世界的佛土,佛土的庄严也在光中显现了,而这些佛土非常庄严!而这一种形相,你说世尊平常连光都不放?我看不会,也经常是放光,但是这样的殊胜,这样的光明,这样的数千百变,这样的一切宝刹都现,以前没见过。


所以这个就是什么呢?我们今天要说的,有几个重点,这是第一个重点。在说经之前,现出这种殊胜稀有的瑞相,就是佛要说这个法的时候,心中十分的欢喜。多少劫来跟大家只能委委曲曲的说一些迁就大家水平的话,我今天才能畅所欲谈哪,才能把我直正的宝贝交付给我这亲爱的儿子了,高兴啊。佛视众生等同一子,能称性而谈。佛的心愿就是利益众生,救度众生,把这种最好的法门教给众生,满自个儿的心愿。佛不是不想给,是众生不接受啊。《法华经》讲了,大富长者的儿子,儿子在外头流浪,父亲说他是(他的儿子),他吓跑了。父亲就不能告诉他“你是我的儿子”,再告诉他,他又跑了,“你在阴谋要陷害我”。父亲说:“那么你来,你给我掏茅厕。”


所以《法华》大家有时候说好懂,当故事看就好懂,真要懂得它这个意思,那是很深嘛,不见得就真懂了。一点一点的,现在我们也是这个过程,先从掏茅厕开始,慢慢佛就告诉你,念一声就有那么大的功德,那就是佛告诉你的。所以到了现在大家还不敢接受,变成一辈子的那个“生”。


“从昔以来”,从过去到现在以来,“所未曾见”,从来没有见过。“喜得瞻仰”,我高兴啊,我有这个机缘,我能够瞻仰,能够看到了;高于自己的,所以是瞻和仰。看就是平等的,真得到瞻仰,能看出那是很殊胜的上师的境界。“生希有心”,使看的人也出生了一个自己从来所未有过的心。这就是说佛的光明不但让人肃然起敬,而且让看的人你就生清净心。

 

抗战的时候我在重庆,这个家我就逃出去了。日本人已经来了,我逃走了,在重庆工作,皈依了虚云老法师。我把虚云老法师的(照片)寄给我一个内兄,他是铁道方面的工程师,我另外一个内兄在浙江大学当教授,他看见虚云老法师的照片,他就来信给我,说他也要一张,他并不信佛。他说:“我看到这张照片,我心就清净了。”所以这殊胜,它有这个作用,他发稀有之心。这个“希有之心”可以这么解释,就觉得对于这个事情重视,认为这是稀有的了,这个解也合乎情理,不过浅一点。而是自个儿出现了一个自己很稀有情况的心。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


“即从座起”,就从座位起来了。“偏袒右肩”,这是印度的古制,右边这个手是露在外头的。“长跪”是跪一条腿,“合掌,而白佛言”,“合掌”也是印度的礼节,现在他们还是用这个礼节。“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这几句话就表达了阿难的水平了。其实阿难当时已经得到了…,在佛光之下,他已经开发了他的智慧,认识到佛今天现这个瑞相,是入大寂之定。“寂”是常寂光的寂,“寂灭为乐”的寂,“寂”是静。“定”当然就指是安定,入定就是要一念不生,跟寂是一致的。而称为“大寂定”,这个“大”的解释就是超乎一切了。这不是一般的定,这是“大寂定”啊!这个就是阿难看见世尊放光,首先第一个认识,这是大寂定中的显现。


是住于奇特之法,这不是一般的法,这是极其特殊,极其出奇的法。不要把净土宗看为老生常谈,家喻户晓,愚夫愚妇所行。佛要说这个经,是住于奇特法所说,这是奇特之法呀!所以昙鸾赞叹西方的不可思议,他的一句话说:往生的众生不断烦恼而证涅槃。这不可思议,奇特呀!一般只有断了烦恼,你才得清净,才是涅槃。到了往生,你不需要断烦恼就证涅槃了,这还不奇不特啊?超情离见!你的情见没法能赶得上,你没法接受了。有的人所以不能信,不是他高,是他浅,他理解不了了,这是奇特法。有很多人说:“哎呀,我的根器不行哪,我很多障碍,有很多世间的障碍,没办法,就念念佛吧。”你看多消极,多灰溜溜的。你不知道这是个奇特法呀,这是极殊胜的法,这是你大有善根、大有因缘。他还在那儿报怨,那这个自己就埋没了,没有认识。


“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这都是在赞叹,是诸佛所住的导师之行。佛今天是什么呢?诸佛都是导师,都作为众生的导师。今天释迦牟尼佛你也是和诸佛一样,要作为一切众生的导师,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中。所以十方诸佛都是说净土法门,《阿弥陀经》不是有十方佛都赞哪。咱们念的《阿弥陀经》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里头是六方佛赞,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真正印度是十方,因为鸠摩罗什说“秦人尚简”,中国人喜欢简单,就把四个犄角删掉了。等到玄奘,就是唐三藏,他又翻译了,就补足了四个犄角。咱们《无量寿经》里头是十方佛赞,东、西、南、北,还有四个犄角,还有上、还有下,这就是十方,都称赞,所以十方诸佛都是道(同)。……(换录音带)。所以从阿难的问话里头,也就表示出,说法之前佛就放光等等。


【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


“去来现在佛佛相念”,“去”是指过去佛,“来”是未来佛,“现在”就不用说了,就是指现在。去、来、现在这三世的佛,佛跟佛都是彼此相念,都是念佛,所以《华严经》讲十地菩萨,每一地菩萨都不离开念佛。那么就看见世尊今天这样的殊胜,这样的最胜导师之行,这样的入大寂定,这最胜之道,十方诸佛都是佛佛相念,那么今天佛一定是在念佛啊!


你看现在说这个光明,而这个光明是什么原因?阿难自己的思维,他已经想出来,今天释迦牟尼佛你是在念佛!所以如此殊胜。但是我不知道,你是念过去佛、未来佛、现在佛?因为他没有通,他不能知道,他不知道佛的心是什么,但他已经可以判断必定是念佛!这个发起序就是增加…,这个佛经一品,有时候一点点就都够了!你要真正把它接受了,就够了。当然你要介绍给别人,帮帮别人的忙,那就另当别说了。要想自觉,那就够了。对于这个咱们只要真正能信,你就去做,那是念一声都不可思议,你还念他方世界的佛。


而不然的话,为什么这样的“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啊?他很肯定,必定是念佛,要不然的话,怎么会这么样殊胜、这样放光、这样的威神?“光”是放光;“瑞”是瑞相;“殊”是殊胜;“妙”是微妙不可说了,神妙不可思议了。这个样的微妙啊!就是说,所以判断,他这个是反的话,不然的话怎么这么殊胜呢?“愿为宣说。”请佛给我们宣说。这是阿难的请问,这是第一点,放光请问。而且阿难已经思维,他能理解到,佛这个时候在念佛。


【于是世尊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就对阿难说:“善哉善哉!”好啊好啊!“善哉善哉”这是赞叹的话。连用两个善哉,就是十分赞叹,所以佛都是说“善男子、善女人”。所以我们学佛,头一个先要做到一个“善”字,要离开恶,要善,要修善道。《无量寿经》后头有五恶、五痛、五烧,先要做个善人。你先要从这个作为基础,不是说这个话很殊胜了,我还可以作恶,因为这都可以给我免掉了,那可免不了。我们可以这么说,一切恶都可以免,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是历史的罪恶,一个是现行的罪恶。历史性的罪恶,过去所做的,都可以忏悔,都可以消灭,都可以往生;现在在做的,一边杀人,一边念佛,你这罪消不了。现行的都不行,你临终还在杀人骂人,一边骂人,一边念佛,你说我这念佛能够念一声就都解决问题了?这个不行,这是现行的,不能免。你能悔改,你起码还是个善人。所以《无量寿经》很全面的,各方面都有。


“善哉善哉!”这就是奖励阿难的话,而这一句话又是我们的一个重点,非常重要。奖励他说:你“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你是因为你在哀怜、同情,要救度,要让众生得到利乐,给众生利益,让众生快乐。你是为了众生,有这样的心,所以你才能问这样殊胜的道理的事情,你才会提出这个问。因为你的心里头就是愿意利乐众生,救度众生,让众生得到安乐,得到欢喜。你心中所关心的是众生,所以你看到了这个现象,你才会有这样的问,所以说是善哉善哉!奖励他什么?奖励他心中念念为众生。我们要念念为众生,佛也奖励我们“善哉善哉!诸位居士”。就像今天大家把这经送来,这就是为众生,使得这个正法能够流传,大家得益,所以也应该赞叹善哉善哉!

 

能问这样微妙的意思,那这一问,佛给他称赞是微妙,深不可测叫微妙。要说看见佛放光,看见有点新鲜就问一问,这很普通哪。可是当时大会只有阿难问,而阿难所问,问出来了的是大寂定、奇特法中的现象,是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所以就能问这种微妙的意思。这是微妙之义,不是只是好看、新鲜,我来打听打听,那就不值得赞叹了。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于北京莲舍

(转自黄念祖居士开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