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夏会本与昙鸾大师赞佛偈中的十二光佛

2020-04-12 11:41:35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著

一、夏会本之十二光佛 

 

先师夏莲居老居士,集《无量寿经》传世之汉吴魏唐宋五种原译,成一会本,名为《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经中有十二光佛之内容。按阿弥陀三字有无量涵义,但主体是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则度生之道久恒,无量光则度生之益普周。佛以光明施作佛事,所以光明之中妙用无穷。《无量寿经》魏译本于无量光后更列十一光名(亦皆阿弥陀名号)即世间常称之十二光佛。《宋译》为十三光,《唐译》为十五光(亦有合为十三光者,例如日本望西师)。现先师夏莲老,对于光数,采用《魏译》本之十二,至于佛名,亦以《魏译》为主,兼采《唐宋两译》较胜之名号,综合而成。深契时机。盖十二光流传已久,人所习见。且《首楞严经念佛圆通章》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又密部经典例如《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是内坐十二曼陀罗大圆镜智宝像,其名为一切三达无量光……佛智力三明超日月光佛。正好又是十二光。

 

夏会本之十二光佛名为:


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
常超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

 

二、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中之十二光佛 

 

唐昙鸾大师《赞阿弥陀佛偈》,首段赞阿弥陀,二段赞无量寿,三段起赞无量光,然后逐段分别赞叹余十一光佛。昙鸾大师所依是《魏译》本,唯不用《魏译》常见本中之炎王光,而用接近《唐译》光照王与《魏译》碩宋元本之光炎王之光焰王。大师之赞,泳沐萨婆若海,全显如来正印,开显妙光之体,广宣利生之用。普令见闻,明事达理,增信益智。实应参引,增长法益。唯大师所赞十二光名号是依《魏译,夏会本只有七光是《魏译》,余五光来自《唐宋两译》,两种十二光未易一时全部对正,故前作《大经解》时,只想征引赞偈,阐明佛光之实德与妙用,乃有取佛赞中两偈,合注夏会本之一光,亦有以佛赞中一偈,分赞会本之两佛,当时只求阐明光德,故未曾求此两种十二光名之对应。

 

兹者,再度注经,经深入思考,发现其中甚妙,会本中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智慧光、清净光、欢喜光、超日月光均采自《魏译》本,又有三光表面文字虽不完全相同,但一望可知其原本决定是一,列表于下:


 

 

最后剩下会本之解脱光、安隐光与《魏译》之无称光与炎王光(昙鸾大师为光焰王)两种名号,似无联系。若徵引昙鸾大师佛赞,则可判明,其中两对相当,如下图所示:


 

 

兹分别说明于下:

 

昙鸾大师赞无称光为:神光离相因光成佛。此正与解脱光之实德相应。涅槃三德,法身、般若与解脱。法身本具。因般若妙用,照破一切烦恼,究竟解脱。般若解脱两德既圆,法身本来成就,故涅槃三德立即圆证,朗然大觉,正因解脱光成佛,是故光名解脱光。又以如是法身境界,身有亿口,口有亿舌,亦难宣述。宗门云,三世诸佛只得口挂壁上。此所以又名无称光也。

 

昙鸾大师赞光焰王云佛光照耀最第一三塗黑暗蒙光启。三塗众生,烦恼业重,苦痛最深,最难救度。但在三塗冥暗中的众生,能蒙受佛光救度,免于三塗之苦,更重要的是,得到佛光照耀,启发内心光明,而消除无始黑暗。所以大师称赞此光最为第一。《魏唐两译》光号中皆具两字,赞扬弥陀之光实为光中之王。

 

会本采《宋译》称为安隐(即安稳)光。免除三塗之苦,即为极大之安乐。得生极乐净土,寿命无量,永无退转,决补佛位,所有外缘,清净光明,皆是增上,于安养国稳坐成佛,如是妙果皆因佛光摄受,故此佛光名为安稳。

 

又《宗镜录》:安稳快乐,则寂静妙常。正是常寂妙光,此实法身妙德,所以能令三塗众生因此光照而离苦向道,可见光焰王相当于《宋译》安稳光。

 

三、佛光体具之实德与普度之妙用 

 

()“无量光”。《弥陀赞》曰:智慧光明不可量,故佛又号无量光。有量诸相蒙光晓,是故稽首真实明。此处无量不宜只看成是无边际,是数学上的无限大(),实际∝仍是量。法身也是量。禅门谓禅宗二关,常住于法身,是堕在法身量中。所以还有法身向上事。忠国师开示唐帝:陛下须在毗卢顶上行履。所以宗下常说,须做个没量大人。没者,没有也。此处之无量,即上述之没量。净土法门整个是《华严》境界,处处是不可思议。有量诸相蒙光晓,正是《华严》十玄的托事显法生解门”。弥陀以光说法,众生见光悟法。

 

()“无边光”。赞曰:解脱光轮无限齐,故佛又号无边光,蒙光触者离有无,是故稽首平等觉。大师无边光即是无上无比无有局限、圆满具足解脱妙德之光。蒙受此光的照临,远离有无是非种种边见,平等一味从容中道。

 

()“无碍光。赞曰;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一切有碍蒙光泽,是故顶礼难思议。例如冰与水是同体,都是氢二氧一,毫不两样,但水随方就圆,到处流通,竹密不妨流水过。水是处处无碍,冰则相反,处处有碍。问题只在于冰是凝结了,坏在这个。众生亦然,本来是佛,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一切无碍。可是添了个(结缚),就处处不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佛证无碍自在之实德,故所放之光,能令众生从光获益。

 

()“无等光,见《唐宋两译》,《魏译》为无对光。赞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系除,是故稽首毕竟依。是戒对,即是相等。故无对与无等实为一义,均指绝待(绝除对待)。《首楞严经》中,佛问文殊,是文殊否?文殊大士答: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是文殊,则二文殊。大士所答深显绝待之旨。说是说非早是落二落三。

 

凡夫起心动念如蜗牛露头,二角分明。除非不出头,出头便是二。种种分别,主要是能所对立,能见所见,能闻所闻,能解所解,能修所修,甚至能悟所悟,能证所证,总之是二。故《圆觉经》以有悟有证,为迷智之人我四相。《首楞严耳根圆通章》观音从入流亡所入手,如是渐增,破除能觉所觉,能空所空,能灭所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忽然得二殊胜,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才是绝待。

 

()“智慧光。赞曰:佛光能破无明暗,故佛又号智慧光,一切诸佛三乘众,咸共叹誉故稽首。地球在太阳系中,所以阳光照到一切,并令有情之物生长,但不能照入人心,长人智慧。佛光则可普入人心,照破无明。佛光摄受众生,光益首在于此。宋代禅门龙象大慧禅师曰: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是法。”“是光即弥陀之光。一佛即诸佛,是法即十方三世如来心印。如来心印即此光明,故此光明号为智慧。证入涅槃首赖般若,所以只以此光宣妙法不离是光说是法。

 

()“常照光”,见《宋译》,《魏译》为不断光”。偈赞曰:光明一切时普照,故佛又号不断光,闻光力故心不断,皆得往生故顶礼。隋净影师云:常照不绝,名不断光。可证《宋译》之常照即《魏译》之不断。昙鸾大师偈:光明一切时普照”,正显佛光利生周遍无遗无有间歇之义。但大师复有一句为闻光力故心不断,是则直指念佛众生,得闻十二光佛与种种不可思议之深恩妙用,乃能念佛求生净土之心光不断,皆得往生如来摄引念佛众生往生极乐之妙光常照,于是引起众生发菩提心念佛求生之心光不断。光光相投,心心相印,感应道交,心佛不二,因果同时,不可思议。

 

()“清净光。昙鸾大师赞曰:道光明朗色超绝,故佛又号清净光,一蒙光照罪垢除,皆得解脱故顶礼。本经《汉译》本名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无量清净平等觉即无量寿佛。经中阿弥陀为无量清净佛,可知无量光寿实源于佛心之无量清净。《往生论》极乐世界,佛、菩萨、世界三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极乐依正一切与佛光明皆是清净句,所以应号清净光。且此光乃真实智慧无为法身之流现,故佛光所照众生,罪垢消除,恢复清净。光含清净之实德,故有令众生蒙光除罪之殊胜法益。

 

()“欢喜光。赞曰: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由于佛光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光具无上之德,乃有无上之用。众生遇光,皆得消除罪垢,断诸缠缚,安乐自在,得无量法喜。诸佛智光,破无明暗,狂疾顿除。顿消一切颠倒梦想,除一切苦厄。

 

() “解脱光”,自《宋译》,相当于《魏译》之无称光。昙鸾师赞曰:神光离相不可名,故佛又号无称光,因光成佛光赫然,诸佛所叹故顶礼。”“本属有相,有相本属虚妄,但大师称为“神,并谓此光离相,此正即相离相之妙谛。深符密宗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之深旨。《首楞严经》,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则一切事皆真实法,与本经之一切皆成佛同为一真法界事事无碍之大圆满境界。众生遇光即圆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而成佛。法身本具,般若为导,究竟解脱,则三德俱圆。故佛光明称为解脱。《魏译》名为无称光正显如是光明功德,无有能称说者。由大师之赞得闻两译佛名同指之义。

 

(十)“安隐(即安稳)光”,见《宋译》,昙鸾大师为光焰王,《唐译》为光照王,《魏译》为炎王光(另碛宋元本为光炎王)。大师赞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故佛又号光焰王,三塗黑暗蒙光晓,是故顶礼大应供。弥陀此光无上之德在于:能于众生最需救济之紧迫处,最难救济之艰苦处,显大神威,能令众生灭垢生善,离苦得乐,所以鸾师赞为佛光之中最为第一。且大师及魏唐译本,或名炎王光,光炎王,光焰王,光照王,皆示弥陀之光实为佛光之王。至于《宋译》名为安稳光,名字虽异,实质正同。能令恶趣及一切有情远离五恶痛烧之因果,能施众生最为平安稳妥之往生径路。众生一生极乐便登不退,虽是凡夫,位齐补处,永离诸苦,熙怡快乐,直趋佛果。是故弥陀实光中极尊。佛之大愿,佛中之王。净土妙谛,法中之王。是故魏唐佛名不离二字。又据《宗镜》安稳快乐,则寂静妙常。寂静则常寂,妙常则常照,寂照不二乃常寂光。法身之光亦即众生自心本具之光。自他不二,因果同时,故最安最稳。


(十一)“超日月光。大师赞曰:佛光照耀超日月,故佛号超日月光,释迦佛叹尚不尽,故我稽首无等等。世间日月之光具大威力,无能相比。但最大之不足,在于虽能生长万物,而不能照入人心,消其垢暗或萌生菩提道芽,或顿明自心之本具,唯以佛光即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能予众生真实之利。

 

(十二)“不思议光”,见《唐宋两译》。大师赞日:其光除佛莫能测,故佛又号难思光,十方诸佛叹往生,称其功德故稽首。佛光功德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正如本经所云,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赞中指出,十方诸佛皆赞叹往生法门,称赞信愿持名之功德。《弥陀要解》云: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蕅益大师妙解,直指信愿持名之人立地成佛。深信切愿念佛名号,则摄弥陀全部功德成自功德。即因即果,即自即他,极圆极顿,不可思议。

 

谨于篇末,恭录《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一小段经文,献为供养。经云:尔时十方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