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二、丁卯春节开示

2020-02-09 11:02:23 点击数:

 

1987年(上)音频链接地址:https://www.lizhi.fm/163854208/5094189584958400646

1987年(下)音频链接地址:https://www.lizhi.fm/163854208/5094190034595901574

 

二、丁卯春节开示 (丁卯正月初四 一九八七年二月一日)

 

1、十方同聚会 个个学无为 此是选佛场 心空及第归

 

道场中常常用这四句话来说:“十方同聚会”,在一个庙,从全国各地的人到这儿来了,外国人也有,从各个方面来的人在一块儿聚会。现咱们在这儿,也是大家从东西南北来聚会。“个个学无为”,聚会在一起干什么呢?是来学无为法。今天我们这个聚会也是大家都来,来了之后我们这要学点什么?要学点无为之法。“此是选佛场”,这个考场是个什么考场啊?是个选出佛的考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奥林匹克,选一些个金牌什么的选手,得什么锦标。这个得锦标是成佛呀,是个选佛的考场,运动场。那什么人捧走金牌呀?“心空及第归”。你心中空诸所有,把这一切“有”的法你都空了,就及第,就考上了,就圆满了,回去了。“心空”,这“空”的地方底下我们还要讲。

 

你来参加什么?学无为法,学无为法来应考试。而在这个选佛的考场什么人得中?谁达到心空,谁就及第回去了。所谓佛的道场之殊胜就在于此。大家都来参加,谁能得到成功呢?心空者就成功,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是来这儿学无为之法。我们今天正是这样,大家都到这儿来学习无为。

 

1-1、老中青少年如何肩负佛法延续的责任

 

这个是很殊胜,督嘎上师当年看见我们年轻的人,高兴,但对于说话的人呢,这是个考验了,是不是?像我们老修行,某大师兄提出很深入的问题,他刚看的经。我们还有很小的像某某,她们还都很年轻,还没看过什么经。那我们今天要谈话呢,就应当都能够使得大家得到一些法,就是说今天我们要让大家都能够尝到一点法味。同时也说明,对于说法者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考验,怎么能够使大家各有所得。另外一方面说,就今天这样一个聚会是很殊胜的,表示咱们佛法可以就这么一代一代的,能够相续不断,后继有人。而且更希望后后胜于前前,一代胜过一代,那就了不起了。佛法不自私,不是希望我空前绝后,而是希望未来的更好,这个就很重要。因为有这么一个因缘,大家可以相续,有很多人也很有天资,也很聪明,也很有根器,但他没有这个因缘。他在家庭父母那儿,从师长那儿听不到,所以我们每年要这么一个聚会,大家应该很珍重。

 

那么这个任务来说呢,老年人就应当带好队,因为这个方向决定你是往哪儿走。要带好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老年人的任务。这个队是一个成佛的队伍,路程也是一个成佛的路程,所以在这个路程上,自个儿要走端正,自个儿再前进。你都不前进了,大伙儿队伍就停下来了;你要走错了,一盲引众盲。这老年人要带好队,因为年轻人可怕哪,少年可畏,你要不前进,他就超过你,呵呵呵,是不是。所以你要老能带好队,那你就老要保持一个最先进的,在这个队上走到最尖端,这是老年的任务。

 

中年的任务就是继往开来,承先启后,而且要发扬光大。这个中年人哪,在学法的因缘上,有的是不如我们的,也有的是胜过我们的。不如我们的,就是从社会上去学佛的因缘,是不如我们了。我们那时见到多少活佛,见到什么什么很多人,受了许多许多的教,找经书都方便。但是从个人的一些因缘说,还是很殊胜的。自个儿家庭这么相传,这些亲友、这些关系,你父亲这一代建立的关系,你们就继承下来了。而这个因缘确实是很难得的,不是别人所共有的,这个就是自己应该要多方面的继承。所以菩萨成佛各有愿力,各个人不妨本着他自己的愿力,要把佛的慧命(延续)。既然有人领路,自个儿得好好走,跟着走。自己要把这个担子,将来这个法幢接起来,我们要把它竖起来,各个使得他在某一些方面放光。中间的承上启下,这个任务也很重。

 

年轻人就要很好的学,你要继承这个果实,才能在最艰苦的时代,这佛法看着就要灭的时代,又复兴,而且将来要大弘于世界。那么这个任务就给更年轻的一代,这个任务要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就应当很好的把以上老年人、中年人的东西接替下来,而且要取得果实。在你们这一代要还没有果实,那就不行了,那还要等待的时间就太长了。

 

儿童当然就更好了,他们是在正好的时候,以后大家要从小就培养他们。现在就让他们来听听,多创造些因缘。大家在自个儿家庭之内,也要多创造这些因缘,多谈谈这些事,使得大家受到一种熏染。这个“熏”字很要紧,“熏”字就是熏衣裳的那个熏。从前说想搁点东西熏熏,就买点香草,或者搁点麝香,放在箱子里头熏衣服,衣服都是香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就是熏,所以多闻熏习,对小朋友就要给他熏,对你们少年这一代也是要熏。常常听了之后,自个儿不知不觉在第八识心田中,就受到了熏。对于念佛的人说,自然而然你就有佛味了。这是打个比方,就是大势至菩萨打的比方,染香的人天天在那香铺里,他身上就香了,这自然之事。那个卖鱼的售货员,他们回去洗八遍澡,身上还是鱼腥味,熏的。这熏很重要,就多闻熏习。

 

我们要创造些条件来承上启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这都落在中年人的任务上,你们对于上面要好好的去……,对于下面的要给创造机会,把他们好好的熏习。这小朋友就好好来接受这些,你们就在一种香的地方生长出来了,从小的品质就不同了。

 

我们就是这一个队伍,将来就是这样一个担负众生慧命,个个都要成佛的这么个队伍。所以现在在这个新年,不是新年的吉祥话,这是有现实意义的,不只是有这个可能性才祝福,而是有现实意义的。这些条件有,有这个条件,就看在这个现实之中,你怎么能够发挥,你怎么能够利用得好。各个人的成功都大不一样,都看你本人。

 

佛之说法如下雨,一雨普润,佛不分你是什么树、什么花、什么草而多给你点,少给你点,下雨哪分这个去。但是小草根那么一点点,它就得那么一公分地方的水,而大树就得好多水。这是他各个的根器不同,根不同嘛。那个树叶子长到那儿,根就长到那儿,所以叶落归根,叶掉下去就掉到它根上了。看那树的枝子叶子长多大,根就长成多大,这一大片地方它都常得到水了,根很深,得水也很多。各人得的不一样,这就是这样。

 

1-2、学佛的三根本:出离心、大悲心、菩提心。

 

再又说回来,咱们从这少年人说起吧。小朋友就是好好的听话,若感觉兴趣,就多给他们创造些熏的机会。少年就是要什么呢,(这少年就是指着到中学生吧,一直到二十,到大学生吧),这就是要学习这两种心,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慈悲心。再加上一个菩提心,这就是咱们学佛的三个根本。

 

现在对我们年轻的朋友,我们不要求菩提心,因为这个要求的过了分了,是吧,就要求他是个出离心,出离什么呢?对于这个世界所有的,大家所留恋的这一切一切,我并不被这些东西所迷,我愿意超出这一切。比方说看见一件花裙子就迷了,不买就不舒服。我就超出,有也好,没有也好,那你就高了。这一切都是如此。吃东西也如此,别人吃烤鸭,自个儿也觉得好吃,但是吃不吃呢?自己就超出,吃也可以,不吃我也不想吃,这就叫做出离心,初步就是如此。

 

对于生活是如此,对于名、利、地位,种种世间的一切,要觉得这都不是真实的,转眼就没有了的,自己所要承担的,刚才我说的,要承担这一切,我要救这些众生。这么些有生命的东西都跟我过去是有因缘的,他们苦的不得了,他们在迷惑,他们在受罪,他们冤冤枉枉的吃了很多苦。我要叫他们觉悟啊,我有个重大的任务,对于自己这一点点世间的享受,名誉、地位,都认为是幻梦空花。如变魔术,那不是电视里变魔术,把自由女神变走了嘛,是吧,这都是梦幻,幻化的事情。如梦幻泡影的事情我还感觉兴趣吗?这就要有一种出离的心,对这个世间不像别人这样。当然可以结婚,但对于结婚这个事,也不认为是爱情至上,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我可以不要命了。就是要看的平淡,一切一切先要有个出离心。这叫出世间,佛(法)是出世法,不是往世间里头钻。有的人学佛就是为了得吉祥,所求如愿,往世法里头去求,这个他也可以满愿,但就到这儿为止了。

 

我一个亲戚当年向夏老师求准提,夏老师问他:“你求这为什么?”他说他想当国务总理。真当了国务总理,但就到这儿为止,他并没有再进步。你这就没有意思了嘛,念了半天。我们就不能是这样,我们就要比这个高,对于这些事情。

 

出离心你别看它浅,有的是到了这种很高的情况之下,还是被这些东西所迷。现在有很多和尚在中国、在外国,都闹这个女色的问题。他就是不能出离!所以就是修行很好,地位很高,还是要这个心,这个出离心不可少。虽然说的是浅,但这是根本,大家该有。你们现在都有孩子,你们对于孩子有没有出离心?恐怕还不见得有,哈哈哈……,恐怕不见得有。那佛就平等,佛视众生等同一子。这话什么意思呢?我看那个蛤蟆,看见麻雀,跟我孩子一样。这话倒过来说,就真是考验了。你看你的孩子跟蛤蟆一样,跟麻雀一样,这个叫出离心,真正的平等心。所以这个事,不要把这话看浅了。有的修了半天之后,还在那儿迷,抢方丈、抢什么、抢什么,他就是缺出离心。你不要看他那么大的佛学(家),可以登台说法,可以什么什么,但他出离心不够。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培养有一个出离心,就不被世间这些所迷。迷这个名位、迷这个头衔、迷这些称号,就不能出离,捨不得!捨不得这里都有人揪你小辫儿。第一个是出离心。

 

第二个就是要有慈悲心。你自己出离不是为了自私自利,是要什么呢?刚才说的,是为了众生。我要悲悯众生,我为什么要修持?这是关系一切众生的一件大事。慈是予乐,让众生乐,欢乐;悲就去掉他的痛苦。让别的生物,一切有情感的、有灵性的,要替他们解除痛苦,让他们得到快乐。所以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一个大药方,极乐世界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称为极乐。他就创造这么一个世界,来到我这儿,不但生在此处只受乐没有苦,永远不再入三恶道、永远没有苦、永远不再退,是阿弥陀佛这个成就。所以我们现在也就是要藉这个力量,现在我们说老实话,我们也只有藉这个力量,才能够离苦得乐;我们只有藉这个力量,才能救度别的人。怎么说我们救度别的人呢?我们来弘扬这个法,你能弘扬这个法,不然你也报不了恩。你有个母亲,你救不了她,眼看着她要不行,你救不了她,你天天给她吃鱼翅、燕窝都没有用,所以佛法这个重要就在此。这个大愿王、大慈悲,我们要存大慈大悲的心,我们要学习慈悲。

 

我们小孩,小朋友都要注意,我最不喜欢拿动物当玩意儿。买个什么东西给小孩玩,什么活的,这就有损于他的慈悲心。不能摆弄生物啊!从小就要叫他们对于小动物要爱护,要关心它的生命,培养他的慈悲心。

 

看见可怜的人,我们应该想法子去救度;给他一点医药,给他一点温暖,种种种种的。这个慈悲就从小做起,而能推广。年轻人就从这个地方开始,这是我们一个具体的要求,而怎么做我们还是不能离开要有一个每天的持诵。

 

从前夏老师咱们有一个办法,我那常常就碰见这个事。等到都下课了之后,他所有的孙子来了之后,凑齐了,就一个领着打磬。因为他这院子有廊子,它这个廊子是四合院,走得通的。就围着这个廊子转三圈,领着念“南无阿弥陀佛”,敲着磬,敲着木鱼全集合。集合之后转完这三圈,回去之后你各个该干什么干什么,该做作业的做作业,该玩的玩,该什么的什么,该出去找朋友的找朋友,但是这个不可少,也就先开始就是这个。就是这种事,它这就是一个根。所以我们要有出离心、要有慈悲心。怎么来护持这个心?我们就不能忘记念哪。这个是随着个人所喜欢的,念观音菩萨、念阿弥陀佛,念咒,有时听听人家讲,再慢慢看点小册子。

 

中年人的任务呢,那就要菩提心了。中年人,我刚才说的,要继往开来,要承先启后。这个做法就是一向专念,就是发菩提心。

 

菩提心有一个是顺事菩提心;一个是顺理菩提心。密法叫行愿菩提心,也就顺事的菩提心;还一个叫胜义菩提心,就顺理的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证”,这四句话,发起这个心来,就是事上的菩提心,是菩提心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种,但这一种是属于浅的。从事上说你是发了菩提心,而这四句话就很不容易哪。这个法门要学,无量的法你都要学,这个心要发起来很不容易,人也就变了;烦恼是无边我要断,不是让它滋长,去听任它;众生无边我要度哪,我不是不关心,我要去度脱他;佛道无上我要证。就这四句,大家常常念念就很好,这叫顺事菩提心,这可以检查检查自己一下,我到底是不是菩提心?

 

等到胜义菩提心那就平等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道理很难懂。一切众生和佛,和我自己的心,三个没有差别。这句话是好说,真要懂了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当然我们第一步可以先依照文字,文字依通,从这个文字,依止这个文字,得到理解,慢慢把这想通了。这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但还不是如实的懂了。如实的懂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不但懂了,而且发了这样的心,发的心就是一个平等的心。这个大家很难体会,怎么发一个平等的心?大智慧!所以说真正的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这三个结合成一体的心。刚才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大慈悲;大愿力,“佛道无上誓愿证”、“众生无边誓愿度”,你看这个志愿多大。有了智慧,一切皆空,但他不起度生的心了,这个最多就证个阿罗汉,甚至于是外道。有人只是度生但没有体会,没有智慧,那个往往就成为世间的一些英雄豪杰,所谓世间的圣贤。

 

所以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很殊胜,这功德难思,不起于座就能成办,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你看初发这个心的时候,就成了佛了。“发心毕竟二无别”(注一),发菩提心,刚发心的时候,最初发了那么一个心,跟毕竟成佛,这两个没有分别,平等啊;“如是二心先心难。”这样两个心里头,最先初发的那个心,那个心很难哪。因为在烦恼迷惑之中,在这种情形之下,你能发起这样的心,这个很难哪!所以发起了这个心,成佛倒不难了。众生在烦恼污浊中,在这个五浊恶世,在这个颠倒妄想烦恼中,你能发起这个心,这是火中生莲嘛,火中生莲很难得。有了莲子之后,将来一千多年开出莲花来了。报上介绍,把那一千多年的莲子,现在培育出来,开出满盆的莲花。那就是发了这个心,等于有了莲子,虽然这一千多年都没人种它,它最后还要开花结果,他还要成佛,这个说的就是这样,“如是二心先心难”,所以难就可贵。“己虽未度愿度人”,自个儿还没有得度,可是愿意去度旁人;“是故我礼初发心。”所以佛跟初发心的在一块儿,我先礼拜谁呀?我先礼拜那个初发心的人。

 

所以现在这个中年人,就劝你们都要发菩提心,光发心具体怎么着呢?就只是发了一个心?你还要有修持啊,不然这个心就会退,因为这个世界是进一退九,要怎么能够不退?要靠念。靠着念,得了佛的摄受。这大势至菩萨就是势者,力也,大力。大势至菩萨手上拿的是金刚杵,大家要知道,走到哪儿地都动,他这个威力最大,“至”是登峰造极。这说起来你们大家又要疑惑了,阿弥陀佛要涅槃之后,观世音菩萨继位;观世音菩萨涅槃之后,大势至菩萨继位,大势至菩萨永不涅槃。大势至菩萨就念佛成功的。大势至菩萨放光照一切世界,摄受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也同样,佛的光明就摄受念佛的人,所以我们要得到佛的摄受。这同时又是最好的,使我们能够恢复本心的一个最有效的修持方法。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本来就是佛的这个心,念什么呢?念的是无量寿、无量光,念的还是自己的心。总之是一个心,那还不就是一回事了。自己本来就跟佛是平等的,是佛,而且我现在就在修佛,佛在修佛那还不成功吗?所以“念佛时即是见佛时,见佛时即是成佛时。”这样说起来,念佛时即是成佛时,就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所以有孝心的人,就应当要劝自己的长辈好好的念佛,就是这个。真正有慈心的人,就要教导自个儿的子女好好的念佛,不仅仅是教导他去做好人,学会功课。就是要继承这个事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对于老年人,刚才已经说了,要带好这个队,也就是要在这个时候,要收成了,而且现在要很有这个心,就说赛跑最后几圈,要冲刺了,不是告老,说老了不行,要冲刺!剩最后几圈,要快,要加油跑,要快跑要冲,要发挥出前所未有的速度。所以老年人应该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这些世间的事情都了了,本来就要有这个出离心,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这就是一个最大的威力啊!不在乎那许许多多其他的事情,那都是培福的事情,而这个事情真正是直截、直扣本源。什么是你的本源?所谓“消归自己,直扣本源”,就是这个,你恢复你的本源就是最好的方法。都放下了,“一念单提”,就是《金刚经》所谓的“无住生心”,万缘放下就无所住了,什么缘都不住了,还有什么所住?“一念单提”就是此念不灭,生生不已。这本来是地上菩萨才能做得到的事情,我们凡夫就靠念佛,当你念到勤勤恳恳,绵绵密密的时候能做到,做到的时候你就是地上菩萨,所以入诸法实相,唯有这个是最好的方法。

 

现在对你们年轻人,那就要求你们世间的事情,还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但是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不等于成天的念。

 

这到“万缘放下、一向专念”,那就要专,那就什么东西都要搁下,能够甩得开的全甩开,心也不在上面了。心中所念的、所想的,就是这一念,你到这时候有不成功的吗?那还有不成功的吗?还可能不成功吗?不可能了,问题是你肯不肯哪!但有的不知道(为什么)怎么都不成功呢?主要是你不肯,你不肯就不能勉强,佛从来不勉强人,都是随你自己的愿。佛是尽我的一切度化你。而且菩萨都如此,我们一块发了菩提心的人,你入了地狱,我到地狱陪你,去度你,你始终出不来,我始终陪你。陪到有一天你发菩提心,陪到有一天最后你成功了,这个事我才算交卷。他不勉强你,他要勉强你,那不就快了。这就是老年人要万缘放下,一念单提,更殊胜的就是要“心空及第归”,达到心空而即身有所成就。

 

这个即身成就,建国以后在中国,即身证大虹光身的,还有五、六个人,那是可以考证的。最近有人来做报告,提出这个证实,他身上带着那化光人的头发。一个红教的活佛,四十多岁,身上带着一个护身符的盒,里头就带着这个化光人的头发。人走了,化光了,头发留下来,他把头发带着。头发有多嘛,大家可以分,一个人供一点。诺那祖师头发不是某大师兄家陈家供着嘛,长出绿豆那么大的舍利。我给他装到舍利瓶子里头去, 这都是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说证明即身成佛,那人人有份嘛,现在我也在什么,因为贡嘎上师给我印证的,广义的说,我也可以说是贡嘎上师说的。也可以说是王上师说的,夏老师说的,也有一些符合,但要是严格一点说呢,还不够,还要冲刺,所以希望大家再鼓起一番劲儿,不要灰溜溜的,要振作。新春哪,藉这个春字,春天的启发,万物生长,振作!让咱们菩提心,随着这个春光,像树叶子似的长出来。不发的发,发的要长。

 

底下就说我们希望心空,“心空及第归”不限于老人,谁都有份。龙女才几岁就成佛了,畜生女,龙算畜生,畜生女八岁成佛。这不一定老,刚才我说老,老了当然就是更容易,他是比较极专了。现在具体环境之下呢,中年人太忙太苦了,但不只限于老人,这是共同都有份的事情。

 

我们再把这四句说一遍,“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们这是一个研究无为法,就是打扫房子那一天,某人提那个问题,我呵斥了他。为什么呵斥了他?这很明白,咱们这学的是无为法,我说的那个《金刚经》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复(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个偈子讲的都是有为之法,如梦如幻。《金刚经》大家很多用不上,但这四句谁都用得上,是吧。《金刚经》的无住生心,非得菩萨才用得上,但这四句用得上啊。对于有为的事情,你看见了就跟做梦一样。

 

我在文革为什么过得来?那就跟演戏一样。你叫我喷气式的,我这是演戏;你那批判我,你也是演戏。像甲某某、乙某某……,一个一个走马灯似的,一个一个转,一台一台唱,你那也在唱戏,演着批判我的场戏。后来批判的人跟我说:“你要知道,我也没办法,我后头有人管着我。”他自个儿来跟我说的,呵呵,就去年,所以这是演戏,演戏这就无所谓了,它是有为法嘛。但是现在我们是什么?我们是各个来学无为哪,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是学无为。那么这里头某人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他觉得这还是有为,你这不还是有这个、有那个吗?这一点之所以今天要讲一讲,就在这儿。

 

2、因地而倒,因地而起

 

咱们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分别,就是由于意识,第六识。由于分别就出了识,识就有了第六识,专管这分别。失败是从这儿失败,我们要回头也从这儿回头,也得从意识这儿回头,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佛了,你已经背觉合尘,一切都走向有为了。你要回到你清净的本源,就要背尘合觉,也是要利用这个意识。这有个最好的比方,就是“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地上有个坑绊你摔了跤了,因为这个地绊你摔了,倒在地上了,怎么能起来?你抓空起得来吗?从空中把你摔到地上,因地把你摔在地上,你要起来怎么起来?你要手按着地才起得来,所以“因地而倒,因地而起。”大家得从这个地上起来。你说开始倒了之后,连这个地都不要,你就起不来了。所以“背尘合觉”、“背觉合尘”这里头都有个“合”,可是要注意方向不同。“因地而倒,因地而起”,都是因为地,可是方向不同。一个是站着好好的,啪!倒在地上了;一个是我要离开地起来,再站到空中。都得靠地,但方向不同,分别在这。

 

一下子就要离开意识,这是不可能的。只有什么呢,只有念佛念到一心;参禅。参禅开悟那是暂时的斩断,永远断了还得三关齐破,起码得破重关。破重关就安住于法身,那就永远没有妄想了,当然破了重关还有什么……。所以我们是要来背尘合觉,各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针对大家怎么样爬起来,当然还是要有所为,但是这个为的方向和那摔跤的方向是相反的,这要有所分别。

 

3、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

 

某人那天如果换了《金刚经》那一句,那这个提问就比较清楚一点,这一问他的思想是糊涂的。再联系《金刚经》一句是什么呢?就说“法尚应捨”,法都要捨,那么你说这些话,我们捨不捨啊?要这么问就好一点。但这一问还是不成立,这叫断章取义。《金刚经》是四句话,你断出一句话来问还是不行,它是四句话。“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要知道我是说佛法,是拿这个渡船的筏子作譬喻的,“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是拿竹筏子作譬喻的。“法尚应捨”,你登了岸之后,还要这个筏子干嘛?这个筏子就是“法”,登了岸了把筏子就不要了。这个“法”还都应捨,“何况非法”,何况那些非法的就更得捨了。所以最后要证到“慈悲喜捨”,是大捨,大平等捨!也是放下一切,都得放。

 

这里头不就说明问题了吗?如筏,如船哪,如何呢?“渡河须用筏,登岸不须舟”,渡河须用筏,竹筏子的筏子,黄河有羊皮筏子。“渡河须用筏,登岸不须舟”,你上了岸了,还要船干什么?到那个时候你才能说,这一切我都不要了。你还在半渡的时候,这个船你就不能离。

 

我还有个例子可以做个补充,这个可以使人更容易理解。上梯子,你扛着梯子不能上房,你离开梯子也不能上房。你要上房,在地下你怎么上房?你离开这些法怎么行?佛说的经典这种种,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跟大家说,也就希望大家得这梯子。你要扛着这个梯子上不了房,离开梯子也上不了房,要依止这个梯子,一步一步去登。但是这里要明了,要一步一步依止,一步一步离开。这个例子很妙的,有的人太不肯离开了,两只脚站在梯子上头,哪只脚也不肯动,你上不去了。在空中梯子上悬着,都上了一路了,底下这只脚就离开梯子往上登一步,下面这条腿又离开梯子又登一步,是这么离!

 

我们说看经典,看法,看种种种种的,都要知道是这个情形。佛说法,很多是跟大菩萨说的法,里头很多有时候还不是我们现在的境界。所以我常常说你到鞋铺买鞋,不能就看那个样式、讲究、出口转内销,价廉物美,看见了好我就想买,你不能看这个,你头一个问这鞋是多少号,你穿多少号。它再好,跟你这不对,现在你用不上。所以这无住生心、一切皆空、心空及第归,你现在就要空,你就空不了了。你要,你就是有所求,就是有为了,所以就要有方便,方便就是这些法。这个《大日经》:“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这些密法,准提法、观音法、绿度母法,都是给你一个极大的方便。这个念佛、念观音菩萨,这都是人人可行。在你行之中,不知不觉你就等于坐上了船了,就得度了,你就等于上了梯子了。

 

而且这些殊胜的法,这个是黄檗的话(注二),和人辩论来辩论去,他说:“我有金刚王宝剑”,那就是智慧,大般若智慧,禅宗的智慧。“我这金刚王宝剑,来什么我斩什么。”对方说:“可是你还有把宝剑在啊。”你还不是真空,还有个宝剑在。黄檗的回答好极了,“我剑自断剑。”这就是这个智慧,我剑自个儿断我的剑,宝剑自己断我的剑。我的智慧自己害我的智慧,破就破我的智慧。他无所执,他自己解决自己。这一步很难懂,事实是这样,就怕你没有宝剑。这个宝剑你可以执,它自己解决它自己,除了这把宝剑之外,别的什么都不能执。那这把宝剑是什么呢?就是禅宗所悟的那个,净土宗就念这句佛号。

 

4、万缘放下,一念单提

 

真正的“万缘放下,一念单提”,我说菩提心,怎么后来说到老年人不提菩提心了呢?因为“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菩提心在里头了,整个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他万缘放得下吗?怎么能放啊?他一念提得起来吗?是不是,他这个就是菩提心在里头了。那个五逆十恶,临终十念能够往生,这有很多人信不及。某大师兄有次也问:“这没提他发菩提心啊。这《观经》跟《无量寿经》有矛盾。”我说:“他这个就已经是菩提心了。”那这个话得到证实。答复人的问话,我有的时候得给人得到证实,我万一错了怎么办呢?莲池大师就投我一票,他说:“他这十念是理一心。”就给我大大的证实了,他说他这念的不但是事一心,他是理一心了。理一心,无明都破了,还有什么罪业不能消啊? 

 

这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在那个时候看见了油锅、看见了什么东西,知道自个儿就是要进去,就是要炸,他真信了。他这时候不想别的,就是想怎么免炸。善知识告诉他念佛,有极乐世界可去,这个时候心里没有第二件事了,这纯到极点、信到极点了。这个时候的念,你说这是事一心,我们还好懂,说是理一心,那只有弥陀化身的莲池大师说得出来这个话,只有他说得出来,不可思议啊!所以你真正念的话,就“从事持达理持”,这是蕅益大师的话,我把他的两句话成了一个对子。“事持”就是老这么念,这叫事持,我老念。

 

所以诺那祖师说:“你们修行人就是这个,要永远不能忘,一个是这一句咒;一个是种子字,两个不能忘,其中至少有一个不能忘。”所以大家就从小到大,我们这一生就是按这两句话去努力。夏老师说:“我这一天要不我就念佛,要不我就观想,要不我手结印,要不我想一句经文,就是永远不断。那么我跟着客人说话的时候,我手结了个手印。”所以他有这个法子之后,他就“总之我这个都在佛事之中”。这比诺那祖师这个,我们又开阔一点。这多少大德印证了嘛,我们要去学习他们,就是要多知道一些方子,个人看自个儿所需要。

 

现在这个说是很容易,但就是大家不肯做,所以我们就是要去实践,去想到这个事,不要安心于被挤掉,从前夏老师说:“你自个儿去创造条件。”要创造条件,观想一个字,观想一句咒,再有结手印。这么许许多多的办法想出来,或是想一句经文,种种的,所以说是有些办法的,是有些办法的。就是一段一段的练习,要成个习惯,也不是说我想这样就能这样。说的是容易,实际好难哪,实际好难哪。古人开悟之后,要经过三、四十年才打成一片,坐破几个蒲团哪。开悟以后还如此,你根本没有悟过,哪有那么容易啊。这个悟,悟这个事,它有各种各色的悟,像大慧禅师,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他一生经过十八次的悟,那他那个第十八次和第一次,当然是大有不同,有天渊之别。

 

那天我跟人说,某大师兄忽然想到那个《净修捷要》的话:“境外无心,全他即自。”忽然之间就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全部接受,信了,觉得心也开了。我说:“这个‘开’好啊,开悟也是这么开啊,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儿啊。”到那个时候人就是……,“就这回事”这句话也没有,他这就都属于这一种,就是他心纯净,而不知不觉,不知不觉之中妄想断了。

 

5、不涉阶梯,立地成佛

 

开悟就是见一见法身。按次第法修,这是菩萨的事,但禅宗它就不讲次第,它不涉阶梯,不立阶梯,立地成佛。所以大家都要知道,你是宗还是教,这个不能混为一谈。宗就是这样,这也是它的方便,所以它成为一宗。它就不许你看经,禅宗不许你看经,它不叫你去钻研这些,它不涉阶梯,立地成佛,就只两个位置。夏老居士说:就是一个是众生,一个是佛,打个飞脚上去了,没有中间,没有什么叫梯子。说梯子都是为大家说的,到了禅宗,没什么叫梯子。要不你就是众生,你就迷了;要不你就一下开了,就那个锁跟钥匙似的,这个车锁有个车匙,要不你就开不了,而着急的叭叭叭,怎么也不能开。一开就开,车就动换了,没有中间。说这车要半开半不开,没这事。不开你就要了命了,这车就不动换了,只差这一点儿。你开不开还一个样,反正是这么转。转,转巧了,忽然开了,开了之后你这车就活动,上车了怎么做都有用,都是活的。这也是一样,还是你这个人,还是你这个车,到了一开之后,你就全活了,不开全死了,没有中间。所以开悟就是这样,见一见法身。

 

安住于法身就破重关了。所以这个见,真正最后就是“了了见,无所见;无所见,了了见。”见法身怎么见啊?法身有相无相?是“了了见,无所见。”“了了”,清清楚楚的看见,可是没有看见什么;而没有看见什么,是清清楚楚的看见了,这个说明见法身之见是再恰当没有了。所以我们今天谈这些话,这是过来人说的话,你那个循文摘字的人,这是打死他也说不出来的。

 

但是见和见就还有不同,我就跟夏老师说,这你看见月亮,今天有云没有云,你是开了个小缝看见的,还是窗户整个打开看见了?见月是见月了,说云雾满天,露出这么一点小缝,看到迷迷糊糊的一点月光,你在这窗户留一点缝,这也是见,这悟得浅哪。所谓悟得透,那窗户洞开,万里无云,一轮明月,这差别还是很大,所以悟跟悟也有不同。古德常常还有个较量,还有个讨论,是吧,所以这里还是有差别,在悟上面还有差别。就是这个见还有种种的情况。还有的见水中的月影,那也是见月,那比那个没见的人强一万倍。不是真正看见天上月亮,是看见水中月影,虽然还是月的影子,那也比你毫不知道月亮是什么样的人要强。但它跟那个真正看到月亮,又差好些,所以悟和悟也有不同。

 

悟了之后,还有的一悟再悟,再悟,还进展,当到破重关,那就安住于法身了。安住于法身还得了,等到三关齐破就法身上行走,所以禅宗超法身,这跟那密宗一样。咱们显教以毗卢遮那为最高的佛,而咱们这里头阿达尔嘛佛超出了遮那,就在毗卢遮那顶上行走。所以禅宗,毗卢遮那佛是最高的佛,我在毗卢遮那佛的脑袋顶上走路,你这个叫我慢吗?哈哈哈,这是法身向上事,这都是极殊胜的事情。

 

现在外国人把禅宗划归给中国,这个我们觉得也很好。他说佛教是印度的,禅宗是中国的,道教是中国的,佛教并不是中国的。佛教在中国说是印度来的,禅宗那确实从印度来的,但在中国发展。这一花五叶,在中国禅宗是大放光明,许多老太婆、小孩都开悟。但禅宗实际说大家也还没有谁能开始研究,有很多人研究了一辈子,禅宗公案还看不懂,也没办法。这个是中国的一个宝。现在在科学界,外国大科学家都在研究顿悟,但他们把咱们顿悟庸俗化了。都说这个事你本来不明白,但在忽然间你就会明白,管这个叫顿悟,那就差远了。他庸俗化了,他们只体会到这儿,他不能像我所理解的,见见法身。见见法身你不要落在有无之中。是了了见,是清清楚楚的见,一点也不含糊,不能糊弄人,也不能糊弄自个儿。你真见了,见什么?是无所见,就破了你这个执了。也不要落到空,你无所见,可我清清楚楚的见了。就这四句就让大家琢磨,哈哈哈…….,说法就是如此,不是诡辩,不是故作玄奥,因为咱们这个众生的思想……

 

注一:《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八,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六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 

 

注二: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卷下

 

“云:何者是剑?师云:解心是剑。云:解心既是剑,断此有见佛心,只如能断见心何能除得?师云:还将你无分别智,断此有见分别心。云:如作有见,有求佛心,将无分别智剑,争奈有智剑在何?师云:若无分别智,害有见无见,无分别智亦不可得。云:不可以智更断智,不可以剑更断剑。师云:剑自害剑,剑剑相害,即剑亦不可得;智自害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母子俱丧,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