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二十四集摘录(八)

2017-10-12 08:59:06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二十四集讲:“大导师者,《华首经》说:“能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能为人说出生死,而无生死之法。不是一般世间人说的,人死如灯灭。所谓根本没有生死之说,它无生无死。当然一切生死如梦幻泡影,梦醒了就没有这些事,所以“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个觉后空空无大千正好是出生死,说没有生死。你在梦中不醒,就是生死相续。这才是导师。《佛报恩经》说:“大导师者(加个大字),以正路示涅槃径,使得无为常乐故。”涅槃三德是佛最后之果。能以正路给众生示出《涅槃经》的涅槃三德,让他得到无为常乐(常乐我净),叫做大导师。“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起了我要精进的心,这是个妄念不是精进,因为你是有为。众生的病根是有为,虽然学佛,但因执着的情见很深,把佛法也变成有为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既是泡影,那就是虚妄了。所以做大导师的人,主要是引导佛徒弃舍有为,了达无为,才能直趋涅槃,证到常乐我净。


凡夫有四个颠倒:以无我为有我,以无常为常,以垢为净,以苦为乐。《金刚经》讲无我,可是众生处处执我,一生之中没有一念不是为了这个我。这是第一倒。人生无常,只是肥皂泡,可是众生只是看到肥皂泡的五颜六色,而忽略了马上就要破灭。明明是无常转眼就空,还以为出去遛个弯儿,到商厦乘乘凉,命就没了,一切无常,无常苦空。这是第二倒。世间任何容色美好的男女,尤其是情人眼中,那是天使,是仙花,甚至是神圣,可是实际上只是一个会走路的厕所。这是第三倒。世间是八苦交煎,但众生乐此不疲。世人吸毒酗酒,好赌荒淫,正在兴高采烈,谁知深陷苦海。世人所追求的实在是苦事,自己不知,反觉很乐。实际都是苦、没有乐,眼前的享乐是坏苦,乐境破坏了自己很苦。这是凡夫的四倒。


证了阿罗汉,就解决这四倒,但他又有阿罗汉四倒,菩萨的常乐我净他不知道,菩萨是真常、法乐、真我、本净。他不知道没有妄我还有真我。真我实际上也不可得,然而他不是断灭,这个境界很微妙,是乐,这种乐超过一切世间,常乐。常,不是无常,本来无生死,无生就无灭,那无灭不就常了,常乐是最清净。事实上,一切都有这个过程,先是山是山,水是水;后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然后山又是山,水又是水。写字也是如此,“未能险绝,先求平正”。你不能写到险绝,先要平正。“既能平正,力追险绝”。能够写得平正,力,用大力去追求险绝。“既能险绝”,能做到险绝,“复归平正”。文章也是如此,先是没有波澜要有波澜,有了波澜还要趋于平静。所以眼睛很难,这是最难的地方了,一个就是平正吧,还是不能险绝的平正,还是既能险绝又归平正的平正,形式是一样的,内容全不一样。所以大导师者,就用正路来示涅槃,让他得到无为的常乐我净。《甄解》说:“导师之行,即是弥陀世尊平等引接无所遗故。”《甄解》的好处就是结合本经,弥陀世尊平等普度,没有分别。不论聪明人、愚蠢人、好人、坏人、有冤的人、有亲的人,冤亲平等,都一律是平等大悲普度。“无所遗故”,不舍一个众生。又“大导师者,即弥陀世尊,以本愿引摄五乘。”……但就是今现在释迦牟尼佛正要演说《无量寿经》,弥陀之妙法,正是住于弥陀之所住,行弥陀之所行,念弥陀之所念。所以说“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