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四十九集摘录(三)

2017-08-19 08:12:05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四十九集讲:“如来者,本无去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为什么我们讲佛现其前来接呢?不就有来有去了吗?现在我们把莲池、幽溪、蕅益三位大德——《疏钞》、《要解》、《圆中钞》,他们的议论介绍一下。


 ⑴莲池大师《疏钞》说:“古谓佛无去来,云何有佛,现在其前。答:感应道交,不妨不来而来,无见而见。故永明谓:‘知幻非实,则心佛两忘。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无生灭。从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来本愿功德,令彼有缘众生,专心想念,能于自心见佛来迎。不是诸佛实遣化身而来迎接。则佛身湛然常寂,众生见有去来。如镜中形,非内非外。如梦中事,不有不无。又经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则月自来,心净则佛自现。所谓感应道交难思议也。”莲池大师说:古佛说佛是没有去来的,无所来、无所去,怎么说佛现在其前呢?他就答了,“感应道交”。因为我们和佛之间彼此有感、有应,道就相交、相通,不妨是“不来而来,无见而见”。佛不是要起个心,可是来了;见的人也没有要见之心,而自然就看见了。所以永明大师说:“知幻非实,则心佛两忘。”知道一切都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跟佛都忘了。但并不是没有幻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是说诸相根本没有,你看见这些相而不着这些相,就是诸相非相。所以还是先见了这个相,而你非相,则不存相的这种知见,则见如来;不是无这个幻相,这里就不坏心佛。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佛都空了,但是不妨不见而见,这时候我们的心佛也没有坏,所以就事理双融。莲池大师又说:“法身真佛本无生灭”。法身的佛无生,无生就无灭,如《心经》中“不垢不净”等等,没有生、没有灭,没有这一切。“从真起化”,真就是法身。从法身化现出报身,报身再化现出应身、应化身,来接引迷根。这就是佛的大慈大悲,从体上起用,要有体有用,佛救度众生要有他的妙用。这就是佛的本愿功德,令有缘的众生,专心去想佛念佛,感应道交,就能够在自心中见到佛来迎了。佛就在当人自心之中,自心遍虚空,十方的佛都在自心之内,虽然不见,还是在你自心里面。因为你专心想这个佛,感应道交,你就见到你自心本有这个佛了,不是诸佛另外派一个化身来迎接你。“众生见有去有来,如镜中之形”。镜中之形有没有?真有。镜子里面有没有?照镜子里头有一个我,这个形宛然,可是镜子里哪有我?我在这儿,镜子在那儿,镜子中没有我,而它现出我来了。可镜子里那个我,不有不无。它有吗?你把镜子砸了,也砸不出个黄念祖来,它没有;没有怎么现出我来,不是没有。所以有和没有都对、又都不对,“言语道断”,这言语就不够用了。所以经说:“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也是这个意思。“水清就月现”,大家到北海,这水一清就现出月亮了,月亮也不用到水里来,水也不用到月亮那去,然而月亮现出来了。所以在我们心中现出佛来也是如此,感应道交,不可思议。我们学佛要明白,佛是无尽藏,要深入体会,要通达这些道理之后将来品位很高,也真能够自利利他,我们可以弘法利生,这样才能够使得众生真正折服信受,这是佛法的殊胜、高明。


 ⑵幽溪大师《圆中钞》说:“凡是见佛,须论感应。若平居参禅,或修空观。既宗扫荡,佛亦不立。苟有所见,悉为魔境。或功用显著,心佛自现。亦须观空,弗生着相。今既念佛,求生极乐。临终见佛,此因妙感。复由生佛本是一体,感应道交,法尔如是。若不明此,妄论邪谈,不唯自障,兼亦障人。于此法门,大成罪过。”幽溪大师说:见佛要论感应,如果平常是参禅或者修空观,假定所见的就是魔境。因为修的是空,突然现出相来,跟所修的不相应;或者是功用很明显,自己的心佛自现也可能,也须要观空。这个就与修持有关,你是哪个法门。你从空门入,一种显现就是魔,魔来找你;一种就正是自心,也要观空,不生动摇。现在是念佛求生极乐,临终见佛,这是一种好的感应,感应道交,法尔如是。

 

⑶蕅益大师《要解》说:“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次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要解》的说法:十万亿佛土,都没有在我们的一念心之外,而且我们又靠自心的佛力来接引。你看不在我们的心外,不光是自,而且自心中有佛,佛又来接引我,这都是超乎情见的思想,而这是符合实际的,怎么能不往生呢?所以“自他”,自力还有他力,他力还有自力。如镜子可以照数十层山水楼阁,一层一次,层次宛然,不须要时间,先照到近处,然后照到远处,一下同时都出现了,没有先后。所以这样来看,十万亿佛土也是如此,就在这儿。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说法也是如此。咱们临命终时弥陀来接引,也是如此。以上灵峰大师赞叹经文之言,亦复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以上三种说法,皆与禅净诸祖一鼻孔出气,正是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自他不二,而自他宛然”,都不二了,就无差别了,然而自他又宛然,有自有他。“生佛不二,生佛宛然”,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这是不二。然而咱们是众生,佛是成佛的佛,生跟佛还是宛然不同。“不同”,可本体是一样,形象和作用又不同。因自他不二,所以来迎的佛就是自心的佛;又因自他宛然,所以佛实不来,人亦不去之中,宛然现出临终有佛来迎,自己往生极乐之事。事理圆融,自在无碍,事和理都圆融无碍,就是大乘法门,有事有理。执着事不知理,那体会得很浅;只知道理废了事,反受落空之祸。所以既要了解事,又要体解理。但能仰信,获益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