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六十四集摘录(一)

2017-05-31 07:44:59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六十四集中说:“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现在佛和未来佛在讨论的时候,极乐世界,边界种种都在现前。弥勒菩萨,以无缘大慈,怜念末世中有一类众生,虽亦修善,但是不求生西方净土。佛告弥勒:此一类众生,他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他迷恋天人之福,觉得西方不如天界,故不愿生。我们不要以为没有,很多人是这样。慈氏接着说:“此等众生,虚妄分别”。“虚”是不实,“妄”就是错。这些众生虚妄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大家要知道,这是未来的佛的话。你本师佛不行,等弥勒佛来还是这个话。你修唯识观,也要求生净土,不求生净刹,何免轮回。让众生不受后有是什么境界?禅宗有时三关齐破的人,所谓“三为国王,便失神通”。当了三次国王之后,他神通就没有了,所以入胎很可怕。就是弥勒的话:“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不求佛刹,何免轮回”,其有二义:⑴是从享乐的观点来看,他觉得天界快乐,尤其是有男女之欲乐,所以留恋。如是虚妄分别,不求生净土。不知修善之福,虽得生天,但天寿尽了之后还要轮回。⑵泛指各宗行人,以生净土为着相。有的人就死于句下。这次从美国来的一个人,看了黄檗《传心法要》,他说了一段:“佛有什么相可见?有什么可来可去?所以临终见佛也不要跟着走。”看的人,跟净土不合就问我。我回答:“禅宗都是法身境界。须菩提,佛来了不去接,无来无去,我有什么可接呢?他是先看见佛了,这个境界。临终念佛,蒙佛接引,你生的是凡圣同居土,还是凡夫境界,当然要跟着去了。”他懂了。其实这个话还没有说透,所以有〈四料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是一定生,去就没有去。往哪儿去?都在自心之内,你去哪儿?这不去就如须菩提不接,不接他就见了。再有,“去则决定去”,去就决定去。“生则实不生”,生了之后,证无生我生什么?那其余“两料简”,大家自然就明白了。都可以,只是行人的境界,就不要在语句上去执着。但有人就不行,就认为禅宗最高,净土随佛接引这个低。他要知道〈四料简〉,那有什么叫来去?有什么叫跟不跟?实际上,都是以情见心来推测往生的情况。但往生人的情况,在佛力加持之下,远离这些跟不跟、去不去的思想。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哪里还有这些起心动念,这些琢磨、这些安排。就是在凡夫境界,去推测许多的殊胜境界。所以各宗的行人,虽然很精进修持,但是不以净土为归宿,专仗自力,想在现在生之中,要坐断生死,不受后有,可以说不可能了,所以“何免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