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量寿经讲座》第二十六集摘录(二)
2016-09-01 10:01:40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二十六集中讲:“沙门”,原先各种宗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门”,后来成为佛教僧侣的专称。义为勤息。《会疏》说:“此人勤修善法,息诸恶故。”至于《四十二章经》说:“辞亲出家(这亲是难舍而能舍),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所以作为沙门,看看沙门的定义。有人跟我说:我就希望一生老穿这衣服。我说:“你穿这衣服有什么了不起。”最可怕的是“在袈裟下失却人身”!披着袈裟,你把难得的人身丢掉了。所以要识心达本,识心是识自己的本心;达本是通达万法的本体,也即是本源。能够解无为法,不是搞有为。我和通愿法师第一次见面,我就说:“可惜!明明是无为法,但到很多人手中变成有为法。”他回我一句:“明明是无漏法,到大家手中变成有漏法了。”可见要做一个名实相符的沙门十分不容易。
“号曰法藏”,就是世饶王不当国王,出家为僧,法名法藏。法藏比丘就是阿弥陀佛的因地(成佛是果地)。又“藏”者,《探玄记》云有四义:“⑴含摄,⑵蕴积,⑶出生,⑷无尽。”一切法为所藏故,名法藏。如《嘉祥疏》曰:“在能蕴蓄佛法,故曰法藏。”又以能开佛法藏故,名为法藏。
所以我这个课不考试,也不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净土宗,就是希望每一个人听了课之后不要去谤净土,就只有这一个愿。因为谤法之罪是不可思议,而且谤净土宗,谤的是佛内心中所最关心的法。所以十念必生,后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有人就问:《观经》五逆都往生,你这怎么不能?我说不行,他不但是五逆还有诽谤正法,比《观经》那个重。为什么《无量寿经》跟《观经》不一致?还有诽谤正法,当然就很对。有人又问:如果这两个人一个是诽谤正法没有五逆十恶,一个是有五逆十恶没有诽谤正法,如果要念佛,到底哪个能往生、哪个不能往生?这是道绰大师答复:五逆十恶不谤法当然往生,《观经》就是例子。要不五逆十恶只是谤法,不能往生。而且谤法之罪,大劫的时候,这个世界都碎为微尘,地狱都没有了,地狱中的众生也就出狱了。但是谤法的人不行,到没崩的世界继续去服刑。“若欲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现在大家很轻率,密宗现在当然是很不好,但你不把整个密法说成是佛法,而看不起净土宗。有人说净土宗是幼儿园,这都属于谤法。我的目的不是很高,希望大家如果有发大心的,从内心重视净土法门,这个事情十方诸佛都欢喜赞叹,不但不谤法,重视净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