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五十一集摘录(五)

2017-05-25 07:21:04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五十一集中说:“弥陀放光,随即说法。“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正士”即菩萨,如本经开头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萨。大士也是菩萨(观音大士)。而正士更偏用于在家菩萨。“吾”,指的阿弥陀佛自称。意谓十方菩萨来此,皆具殊胜大愿,我阿弥陀佛完全都知道大家的愿望。其愿乃“志求严净土,受记当作佛”。是诸菩萨,发此大愿,想速成菩提,故弥陀赞之。众生起心动念,如来悉知悉见。现诸正士,看见极乐世界殊胜刹土,微妙难思,功德庄严,就发无上心,愿如弥陀,成就菩提,也能成就这样的国土,阿弥陀佛就知道了,要得到受记成佛。故为说如是无上相应之法,以满其愿。

一、“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怎么能成就像极乐国土这样的刹土呢?你要觉了一切的法。“觉”者,证悟,“了”者,了知。“一切法”者,总该万有之一切诸法。《大智度论》说:“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三已摄一切法。”尤其是有为法,皆虚妄无实,就是如梦、如幻、如响,都如梦幻响。这有两段解释:⑴《大智度论》说:“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又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狭谷中,若深绝涧中,若空大舍中;若语声,若打声,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人语声。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触故,名为响。响事空,能诳耳根。乃至菩萨知诸法如响。”⑵《会疏》的解释:“如梦者,如梦所见,虽有种种事,毕竟不可得,诸法亦复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现。虽似实化现,其体本寂灭,诸法亦复如是。如响者,如空谷响,虽因声击发,自性无所有。诸法亦复如是。”“如梦”者,就好象梦中看见有种种事,醒了就没有了。“如幻”者,就好像印度那些幻术,出来的东西也是假的,所谓幻人幻物,根本就是幻相,没有实际东西。所以就如幻化出来的东西,幻所见的。“虽似实化现”,很像是实际的东西中化出来的,它没有本体。“诸法亦复如是”。这就叫做如幻。“如响”者,如空谷响,没有真实的人在那儿说话,就是声音的回响,回来回去,找不到声音的自性,如幻响、虚响。所以要“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下举胜愿,记必得土。“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觉了诸法如梦幻响,这是智慧。先要有智慧,还要有自己发的愿,要成就国土。你要去满足这些愿,所以不是说这一切都如梦、如幻,我就一切也不做了,还是要去满足这些愿。以智慧为因,又有愿力为因,所以《净影疏》谓此一偈是:“举彼智愿,记必得土。觉了一切如梦幻等,是举智也。满足诸愿,是举愿也。成如是刹,记得土也。”疏意为:了知一切,犹如梦幻,是智慧也。满足诸妙愿,是大愿也。不但发起诸妙愿,并且能修习、摄取、满足诸愿,足证所愿真切。以智慧为因,又有愿力为因,所以就可以给你授记,必定要成就极乐世界这样的刹土。《净影疏》比较好,因为你了了诸法空,仍愿取净土。所以就不落空边,也不落有边,就可以契中道,这是净土宗的本旨。如《维摩经》说:“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佛国是空,我还修净土;众生虽空,我还教化众生。所以一部《金刚经》也就是这个宗旨:“终日度生,终日无度;终日无度,终日度生。”现在有很多人,他执事落颠倒,执事落颠倒就是边见。两边都不落,这就是圆教事理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

二、“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修胜菩提行,受记当作佛”。“如影像”,如物之影像,虽从实体生,而无实性。就可以契中道。所以《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了知佛土,亦如影像。如是智慧,实为甚深。这些正士,深了佛土也是空,可是还发弘誓愿的心,来成就国土,教化众生。这跟《维摩经》一样了。不但有愿,而且从愿起行,所以“究竟菩萨道”,他行菩萨道。“究竟”者,就是登峰造极。“菩萨道”者,圆满自利利他而成就佛果之菩萨大行(即六度),名为菩萨道,亦即菩萨行。如是诸正士,又有智、又有愿,行解都好,就能具足功德之本。“功德之本”,就是功德的本源。《圆觉经》:“本源清净大圆镜。”“本源”者,就是众生本有的佛性。本源清净像个大圆的镜子一样。裴休作《圆觉略疏序》说:“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众生本的源流,就叫做心地。又“本”者本极。法性之理体,为法之根本穷极。故曰本极。《法华玄义》曰:“本极法身,微妙甚深。”由上可见“本”者众生之本心也,实际理体也,本极法身也,亦即真如实相也。“具诸功德本”,穷尽了本源,安住于法身,也就入了诸法实相。所以是一切功德之本都具足了,你就真正穷尽了本心的源。“修胜菩提行”,修习殊胜无上佛道之行。菩提就是觉悟,觉悟就是佛。“功德本”,这是根本智,本源、本心。在种种的救度众生,而差别智。所以我们要识心达本,所谓“根本智易会,差别智难明”。要救度众生,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病,所以就有八万四千种药,药都要对症,这要有差别智。所以“修胜菩提行”,从本出发,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来救度众生。从文殊的大智起了普贤的大行,而普贤大士之德,就在导归极乐。“受记”,从佛受当来必当作佛之记。所谓这些大士,都觉了一切法如梦、如幻、如响,还要满足自己的妙愿;“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愿”。从愿起行,究竟于菩萨的行道,了达穷尽心源的本,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来修种种殊胜的菩萨行,故必得佛之受记,而圆满佛果。所以叫“受记当作佛”。你看看每一个受记,每一个成就刹土,都是在理体本源上先通达了,这个是根本。

三、“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会疏》曰:“一切有情非情,净秽凡圣,名为诸法。性者不改义,其理体也。(诸法本具之体性,永无改变,乃其实际理体也。)因缘合成,假名诸法。(因缘和合,而现诸法,实皆虚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灭,体不可得,故云空无我。”我者有二:一者人我。凡夫就把五蕴和合假身认为是我,并且错认真正有一个能够自主自在,能常做主宰的人,这个就叫做人我。如果能够了达身体不过就是五蕴的假合,实质上这个身体都在变化,一天天在那儿死,最后就是一堆灰,而且也没有能做主的那个人,所以谁都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你能做得了主吗?要能做得了主,就没有那个不如意事了。你要能做主,你就不死了,谁做主让自己死啊?没有这个做主的,实无自体,不可得,这是人无我。阿罗汉破了人我,就不受凡夫的生死了。二者法我,固执有一个实法,有涅槃可证,有烦恼可断,就称为法我。若了达诸法都是因缘生,缘生故有,缘灭故空,没有自体,这是法无我。小乘只是悟了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大乘义章一》说:“空与无我,眼目异名。”空与无我就好像眼睛跟目,是一回事。文言叫做目,俗话叫眼。所以唯识很好的理论就是,“八识二无我,五法三自性”。“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会疏》曰:“专求者,是誓愿义。如四十八愿。如是刹,指极乐,劝希求也。”所以《净影疏》谓此一偈是:“举彼智愿,记必得土。通达法性一切空无,是举智也。前觉一切如梦幻等(指“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是世谛智。此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是真谛智。专求净土,是举愿也。必成是刹,记得土也。”要通达诸法性,法之本性不可得,所以说是空。一切空无我,不落空边,还求净佛土,就必定能成就这样的佛刹。也就是由于智愿,就授记得净国土。又《望西疏》谓:“二智(俗谛、真谛)虽殊,性空是同。虽知性空,而愿净土。”又曰:“佛法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亦有亦无)亦不着,非有非无亦不着,不着亦不着。”要之,不住两边,远离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

这一段是阿弥陀佛对来的十方菩萨开示:因为十方菩萨都想学阿弥陀佛能成就如是刹土,所以开示首先要“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还发愿,“知土如影像,恒发弘誓心”。“一切空无我”,法性都空无我,还是专求佛净土。所以事和理没有碍。一般的理是空无,就没有事了,就落到断灭、空那一边,寂灭了,就发不起来大乘广度无尽无穷众生的心了。但只是有这样的心,你不明本体也坚持不了,所以舍利弗,最后人家跟他要眼睛,他退了大乘心,就是缺少智慧。必须要事理圆融,这是无上的开示。上述这一切就是《金刚经》所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语言很短,和我们这是一个道理。所以常常有人说,《金刚经》和《阿弥陀经》好像是矛盾?《阿弥陀经》是短了一点,所以有的事情的解释就是少一点,要像《无量寿经》这个问题就出不来了。本经和《金刚经》是一样,如梦幻响,诸法性空无我,都如影像,这不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还要发弘誓愿,还要修菩提心,那不就是修一切善法;就得受记,就要成佛土,那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样的。所以现在《无量寿经》和《金刚经》也就没什么差别了。当然一个是净土讲得多一点,一个是跟禅接近一点,实际是一味的。如来者,也无所从来,无所从去,示现在西方,今现在说法。所以十方来的正士,都深达法空之理,专求净土,这就是远离四相,修一切善法。而现在又发这样的大愿,“必成如是刹”。阿弥陀佛的开示,释迦牟尼佛的转述,到此就结束了。

又《会疏》曰:“所以菩萨虽洞达三空,智无所着,而能大悲熏心,发愿净土。虽净佛土,而常寂静。是则即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而二十九种(《往生论》谓极乐世界二十九种庄严)。即二十九种而一法句之义也。”疏说精妙。盖一切法无不从此一法界流出,亦莫不还归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

闻法乐受行 得至清净处  必于无量尊 受记成等觉

从“闻法乐受行”起,这一段很难找得清眉目,有的是释迦牟尼佛说,有的是阿弥陀佛说,有的又变成释迦牟尼佛说,底下十方的菩萨又度了很多人,大家又有事,所以这一段要注点意。“闻法乐受行”之人,就是当时十方世界到极乐世界的这些人。由于他们本国土的佛劝他们去见阿弥陀佛,得见无量寿佛闻受妙法,听了佛的开示。闻法之后很欢喜拥护,能信受奉行,一心志求净土,则必蒙受记,得成无上正等正觉。“得至清净处”“清净处”有两讲:⑴《净影疏》说:“自于当来得妙净土,名得净处。”他们这样去修持的话,将来一定可以得到一个妙净土,是名得净处。⑵《会疏》说:清净处就是净土,也就是必成像这样的净土。两说文字上不一样,实际说的一样事情,都是说建立像极乐世界这样的佛刹,是“得至清净处”。

我在此处另外作一个解释,就是根据“一心三辈”出来的。所以本经很特殊,可以说整个包括了禅。“清净处”是指本净妙心。倘能闻法信受(先一上来都是讲无我、法空),一念能够相应,直彻心源,也能够彻到心源,朗然大觉,知道本来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顿然契入法身,这是“得至清净处”。这是上类。第二,本经“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一念净心,一念净信,这就是一个刹那之间,能够和清净处相契(上面证的成份多,这就证的成份少,是悟),也是“得至清净处”。再以下就至诚念佛,一切世间的俗虑都没有了,净念相继,中间无有间断,暗合道妙,在念中离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念而念”,很多念佛的人有的时候做到了,念得很诚恳的时候,就不用自己要起个心自然能念,但也不是经常的,偶然可以达到这个境界,这是“冥至”,不是很明显地暗合到清净处。这种也可以在阿弥陀佛处,或者是明显、或者是冥冥中得到授记。所以得至清净处,这是另一解。“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有两解:一个就是说去实现自己的本愿,庄严自己的刹土,最后成功了。一个就是契入本心,也是得至清净处,也必蒙得无量寿佛授记成佛。或显加,或冥应,则因人之智慧、愿行、善根、福德而异。

无边殊胜刹 其佛本愿力  闻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转
菩萨兴至愿 愿己国无异  普念度一切 各发菩提心
舍彼轮回身 俱令登彼岸

“无边殊胜刹”,极乐世界是超胜微妙,没有边际、没有数量,不可称说,所以称为“无边殊胜刹”。这个无边殊胜刹,超逾十方,全是由于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所以称为“其佛本愿力”。十方众生,因弥陀第十七“诸佛称叹愿”,闻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号。又因彼佛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得忍等愿之加被,必皆信愿持名,得生极乐世界,证到不退转。所以“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自致”是自己使自己达到不退转。虽然是他力法门,但信愿持名还是你自己;因为你信愿持名,才有佛力加被,所以自他不二,自己使自己达到了阿鞞跋致证不退转。正如第十八愿所云:“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愿生我国,十念必生。”

“菩萨兴至愿”,表示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诸菩萨,感佛深恩,誓师弥陀,咸发大愿。故云“兴至愿”。《会疏》云:“至愿者,弥陀尊摄土(国土)摄生(众生)摄身(法身)愿,本是至极难思。菩萨愿同于此。”所以这些菩萨都愿将来自己成就的刹土,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一样,也愿意度一切众生,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同生净土,径登不退,证佛法身。是为菩萨之利他行。故亦“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平等普度,大悲救济一切众生,各各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辗转度脱,厌舍轮回业身,同登极乐彼岸。

奉事万亿佛 飞化遍诸刹  恭敬欢喜去 还到安养国

如是辗转度脱,而得往生之无量无边菩萨,安住极乐,去“奉事万亿佛,飞化遍诸刹”。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又能普供十方如来闻法受教,都是恭敬欢喜而去,闻法之后回到极乐世界。所谓这些话,有人以为还是到极乐世界闻法的那些菩萨,他们应当回到自己本国,怎么“回到安养国”?这些是十方往生之正士,他们的国土就在极乐世界;以及辗转度脱的菩萨,也都在极乐世界。辗转度脱将来也包括我们,我们也是游化遍十方,将来“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所以辗转教化、辗转度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