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漫谈篇二 25.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020-12-31 13:30:49 点击数:

二、漫谈篇二(1989年北京莲舍开示)


25.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往生品位,你往生以后到底是多高多低,是上品中品下品还是哪一辈,那就看你念佛的深浅。这个念佛的深浅,夏老师的解释,还不是看你念佛念得定力怎么样,是看你对于这一句佛号功德的理解。理解的深你品位就高,理解的浅你品位就低。

 你说这跟禅宗有什么分别啊?所以这个见地,比方你一个人修法,对于一切众生都有好处,这个见地要有了之后,实际上就是对大家有好处。实际上这一小时你是为一切众生做了好事了,否则你这一小时只是为了你自己。你一小时为了你自己和一小时为了一切众生,你的功德是不是差一千万倍、万万倍、万万万万倍?这不是最明显的例子嘛,这不是决定于见吗?(不然)决定于什么?你同样在念。你理解我这一句就遍满法界,它就遍满法界嘛,心作心是,起心动念,这心的力极大啊。很多很多人老这样“我就是凡夫,我就只有这样的功德,我就是不行。”谦虚是好的,但不是自卑。佛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这一点没有我慢,是平等得很哪。

佛那时候一个人捣乱,她拿个盆搁在这儿(注:肚子),她说她怀孕了,跑佛这儿来说:“你看看你,害得我都有孩子了,什么什么。”大家就都:“哎呀,这是什么教主,真不像样子。”很多人都毁谤。后来天王看见佛受这种侮辱,看不过了,那时天王不是拿着老鼠吗,那个老鼠进到她衣里头一咬,把这个带子咬断,叭啦!盆掉出来了,这个没有了,大家就看见这个是捣乱。佛当时受那么大的侮辱、那么大的冤枉,没有一点丝毫的不满情绪,或者是烦、或者是苦、或者是生气,大家就赞叹礼拜;而大家赞叹礼拜,佛也没有喜欢的表情,就是平等了嘛,所以都是在这一切之中。

这个平等无差别,无古无今也就是无差别了。《维摩诘经》就是不二法门,一切事情都不是两个,没有对立面,都是一味的。虽是一味的,也不是好坏都不分了,它还是清清楚楚。这个语言很难表达清楚,所以还就是“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常念念很好。是要分别,而又于第一义无分别中不动不摇;于无分别中不动不摇,还清清楚楚知道哪个行哪个不行,这样做对,那样做不对,还是很清楚。我们所谓死心塌地的信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