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四十六集摘录(二)

2017-09-25 13:21:32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四十六集讲:“佛告诉阿难,十方世界的天人和世人,其中有发至诚心(真实的心)愿意往生极乐国的,共可分为三辈。《观经》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分为上生、中生、下生,称为九品。《无量寿经》的三辈与《观经》是九品,其中内容是否彼此对应,符合相通?还是各成一套,彼此无关?从古以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赞成同的:昙鸾、净影、憬兴、嘉祥诸师。昙鸾大师在《略论》里说:“生安乐土者,《无量寿经》中唯有三辈上、中、下。《无量寿观经》中,一品分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为九品。”昙鸾大师认为这两个是一致的,不过意思不很明显。又《净影疏》就说得比较明确:“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愿生彼国,凡有三辈。总以标举,如《观经》中,粗分为三,细分为九。”《观经》说有三品,而一品要再细分,那就分成九。也就说这个三辈和它的三品,一个是粗,一个是细。嘉祥师《观经疏》说:“《无量寿经》但明三辈。此中(在《观经》里头)开三辈为九辈。”嘉祥就说得更明确了,《观经》就是把《无量寿经》说得更细。憬兴说:“今即合彼(《观经》)九品,为此三辈,故其义无异。”就是《观经》的九品跟本经的三辈,没有两样。这个话就更肯定了。还有莲池大师就更肯定说:“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还有天台的《观经疏》也是说,《观经》的九品就是大本的三辈。本书继承昙鸾……莲池诸位大师的卓见。

 

    至于主张两经不一样的,就是灵芝(宋朝一个大德),还有孤山。灵芝师说:三辈只对应《观经》的上品;不包括其他六品,《观经》的中品、下品都不对应。为什么呢?因为《观经》的中品、下品,都没发菩提心。本经要求都是发菩提心。孤山比他宽一点,他说:本经三辈只包括《观经》的上品、中品,不包括下品三辈。为什么呢?因为《观经》下品往生的都是恶人,都是有罪恶的人,他们临终忏悔,念佛得往生。所以这两个经不能相配。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头,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他不但是说明了自己的主张,而且把为什么赞成是配合作了解释,也把他们认为不配合的道理予以承认。他说:“《草庵观经辅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因行而言。则孤山、灵芝,皆不伪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约位次,则辈品正同。二师唯约因行,则止齐中上。各有所据,取义不同,故不违也。’克实而论,则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恶人即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他说赞成同的这一方面,只是论往生以后的位次,是哪一辈、哪一品。灵芝他们所着眼的是往生以前的行持,往生以前发菩提心没有,你是行善、还是行恶。《观经》的下品确实是恶人,到临终才悔改;而《无量寿经》三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就不一样了。但莲池大师说“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开始是恶人,何妨最后变成善人,所以要从发展看问题。恶人也变成善人了,那就贤圣同科,都可以往生了。所以三辈九品正相配合。例如:现在学校里很多学生都是好的考取的,但其中也会有被劳动教养过的,他非常刻苦、非常用功,教养释放以后表现很好,他也考取了,照样按他的成绩来分班,不会专给劳改人的专修班。所以只是论往生以后的位次。


    总之是分成三辈九品,《无量寿经》很概括了,把往生的人全部分成三大类,其中上等者都叫上辈,所以包括的范围很广。《观经》每辈再分三品,于是成了九品。九品当然比三辈细多了,九品中每一品又可以再分三,一直可以无穷尽的分下去。但是从实际来看仍不可能很细,实际上可分的品级是无量的。因为人种种的根器不同,所以往生之后种种的情况也是不同的。


    《观经》分品分得较细,而且《报恩论》说《观经》里头“极其优降”,把这个优和降发挥到极点。《观经》中上品上生即是本经上辈中最上的代表人物,弹指之间往生极乐,得闻妙法,立即契悟无生法忍,须臾之间在十方佛前受记成佛,回到本地得无量的陀罗尼门。陀罗尼的功德超过三昧,得了陀罗尼之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心行,这一切陀罗尼的功德都现前。三昧只有入三昧之后,才显现出这个三昧的功德。不入三昧的时候,就显现不出来。而陀罗尼一得永得,不再退失。你得了无量的陀罗尼,从此就可以分身无量的世界去度众生,这极优。这是上品上生,是地上(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大菩萨的境界。最坏到了五逆的恶人,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等等的恶人,这极降,地狱都现前了。极其优降,《观经》的特点。所以看的觉得好像跟我们这个不相配合,乍看似异,而实质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