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五十四集摘录(一)

2017-07-06 14:30:22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五十四集中说:“正直”两个字,我们当信佛经语深!因为普通的也都说,这个人很正直。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经书,也就把世间的所谓这个人很正直,极乐世界人的心很正直,往往就把很深的法,当作很浅的内容体会了,这个体会就有点辜负经文了。“正直”者,正者不邪,直者不曲。如《法华经》说:“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佛在一切诸菩萨中,采用正直之说,舍除一切方便。“但说”就是只有、唯独。唯独要说如来的无上之道。所以世尊说了《华严》以后大家都不懂,那梵天劝请释迦牟尼佛说权法,所以就说小乘、方等等等的,有好多都是权巧方便之说。到了最后,就舍掉这些方便,而正直说无上道。所以“正直”的涵义,我们知道很深。《法华文句》是解释《法华经》的一个注解。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看一点好的注解,那确实是莫大的帮助。因为经是定藏,是体;注解属于论藏,是慧藏,属于慧。要用慧,显明这个体。不然凡夫心很难如实的去体解,如实的领会。《法华文句》说:“五乘是曲而非直,通别傍偏而非正。今皆舍彼偏曲,但说正直一道也。”五乘之法都是弯曲的,都是一种方便的、权宜的,不是直。按五乘之分有多种,在《法华文句》中所指的五乘:为人、天、声闻、缘觉及菩萨乘。我们常说三乘法,在中国的教里是不大谈人、天之乘。因为人天两乘的法,在中国从古到今说的很详细,也很深入。孔子之道是人乘到天乘,老子之道是天乘兼人乘,这两方面把人天两乘的法说的很够了,也就没有再借助印度的。所以在翻译经典方面就介绍的比较少一点,只说三乘,实际是五乘。通教别教是偏,人天等五乘是曲,是佛委曲迁就大家的水平方便之说,不是直说,不是佛的本心所要说的话。所以说法人常常很委曲,不能畅所欲谈。所以有这话:“老僧若一向依本份接人,堂前草深一丈。”我老僧如果一向拿本份话来接待一切人的话,我堂前草要长一丈深,谁也不来了。所以大家知道,往返于善知识之门是听了很多法,有时没有听到他心里的话。有些法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曲也是不得已,也代表是不可少的。所以到了《法华》就舍了方便,“但说正直无上道”。可见“正直”的涵义很深。佛法判为四个种类:藏、通、别、圆。藏是小乘法,通是通于小乘和大乘,别是单纯的大乘法,圆就是圆教。通教别教都是傍、偏、不正,只有圆教才是正。“今皆舍彼偏曲”,把偏的、不圆的、弯曲的、不正的都舍掉,但说正直一道。正直一道,唯是圆教的一乘法。一乘法,《法华》打了火宅的譬喻:孩子贪玩不肯出来,房子已经着火了,马上就要烧死了。老父就说你们快出来,我外头有羊车、鹿车、牛车,好玩极了。小孩子听见外头有车都跑出来了,就不至于被火烧死。佛就给了他们每人一辆大白牛车,方广平正,其疾如风,远远超过那三乘。因为孩子能感兴趣的就是羊车、鹿车这一些。所谓这就是譬喻权法、实法。所以“其心正直”,就说明极乐菩萨的心,远离偏曲的教导,唯是一乘圆教之法,方广平正,其疾如风之大白牛车,一乘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