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讲座》第十一集摘录(二)
2017-05-31 12:37:16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十一集中说:再看我们中国的大德,《弥陀要解》,《弥陀要解》虽然很薄,那是蕅益大师从大光明藏自然流出的经典,他九天写出这部书,只花了九天的时间,印光大师赞叹之极。《弥陀要解》说:“释迦一代的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释迦牟尼佛这一代教化,“唯华严明一生圆满”,只有《华严经》说,这一生就圆满成就了。是靠什么来一生圆满,它的因是什么呢?就是在末后《华严》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并且用这个法劝华藏的海会大众,都同发心,同往生极乐世界。他这感叹了,“嗟乎!凡夫例登补处”,一生补处,现在弥勒在兜率,他只要再到人间示现一下,就成佛了,所以称为一生补处菩萨。这个净土法门,凡夫到了极乐世界,就登了一生补处,都如同现在在兜率内院的弥勒大士一样。这是“奇倡极谈”,这种倡导是奇极啊!是登峰造极之谈。“不可测度”,不是凡情所能够推测,所能够考虑的。度是计度,就是考虑之意。“华严所禀”,《华严》所明十玄事事无碍境界,“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鲜是少。天下从时间上说有古有今,今,就一直包括现在,都是信的人少,怀疑的人多。“辞繁义蚀”,言语很多,道理就不明白,就像日蚀、月蚀,道理不明白。“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这是蕅益大师的话,我只有把心挖出来给你们看哪!很伤痛的话。古今都是如此,对于这样的事情熟视无睹,不能相信。
《要解》又说:“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无量寿经》里说,当来经法灭尽,特别要留这个经住世百年,来“广度含识”。含识就是有情,广度众生。“阿伽陀药”,本经是应万病的药,是万病的总持。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不是用头脑去思所能想到的,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华严的奥藏”,《华严》很深奥的法藏。“法华的秘髓”,很深密的心髓。“一切诸佛之心要”,佛就是传心法门,以心传心,心中的要点啊!“菩萨万行之司南”,菩萨六度万行这个总的指南针。“皆不出于此矣”,都不出《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之外。“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我要更广地来赞叹叙述,就是用一劫的时间也说不完。《法华》,天台宗认为这是纯圆独妙。天台宗是独尊《法华》,他认为《法华》之圆,是纯圆,它的妙是独妙。因为法都是妙法,用经的名字叫为妙法的,只有《妙法莲华经》,独妙啊!所以他自称是纯圆独妙之教。《华严》虽然也圆,但是没有它纯。《华严》就说是,别教一乘,事事无碍,全圆之教。因为到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只有《华严》独具十玄门。所以事事无碍只有《华严》才是全圆,圆的全部。现在看蕅益大师的话,这个《华严》全圆的密藏,《法华》纯圆的秘髓,都在《无量寿经》里头。天台的纯圆,贤首的全圆,都不出大经之外,所以本经是圆中之圆。蕅益大师虽然没有把大经名字,像日本人这么明显地提出来,意思是一致的。禅宗常常说“一鼻孔通气”,就说这两个人见解相同。这就是中国的古德和日本的古德在这个地方是一鼻孔通气。
近代的印光大师,大家都尊称为净宗的大德,赞叹《弥陀要解》云:“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理和事都谈到了极点了,“乃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这是佛说《阿弥陀经》以来第一部注解。他就认为这个超过《弥陀疏钞》。“妙极确极”,妙是到了极点,确是正确、准确,也到了极点。“纵令古佛出世”,古佛再出世,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所以《弥陀要解》这个书要多看,尤其是以净土宗为自己修持的人。印光大师之可尊,从这几句话也看得出来,说这些话不容易,我们要依止善知识、依止大德,首先他给我们的好处,就是他的眼睛要亮!他给我们指的方向,才是正确的方向。所以印光法师赞叹《要解》的话,他的功德也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