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四十八愿: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金刚上师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

2017-06-05 16:07:22 点击数:


第十九,二十愿:“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间,即生我刹,作阿惟越致菩萨。不得是愿,不取正觉。”(十九、闻名发心愿。二十、临终接引愿。)

  

念老在讲座三十四集中说:“第十九、闻名发心愿(“临寿终时”以下是第二十愿)。愿文大意是: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就发起了殊胜的菩提心。既发大心,必有大行,所以勤修种种功德,依佛的教导,坚定进修六度,不怕任何挫折与阻挠,自心坚固,决不退转,并且用所修一切善根回向净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专一其心,持念佛号,白天与黑夜都没有间断。以下便是临终接引愿,这样修持必得接引往生的胜果。

 

本愿的重点在“发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本经的纲宗,经中多处提到。为了大家能深入了解,所以每处都采集古代大德及经论中的殊胜开示作注释。譬如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远近高低所见不同。所以广引诸家之说,只是为了介绍一个完整的“庐山”。但胜义菩提心也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注中种种言说只是指月的标而已。菩提心是大悲、大愿、大智慧结合一体的心。譬如油灯要有灯心、油与光明才是明灯。发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议,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譬如迦陵频伽的幼雏,还没有从蛋壳里出来,它发出的声音已经超过一切诸鸟。十方众生一闻弥陀名号就发起菩提心,这实在是阿弥陀佛的无上恩德、无上慈力。

 

“发菩提心”,现引证唐代朝鲜国净宗大德元晓师在所著的《宗要》说:“一者随事发心。二者顺理发心。言随事者:烦恼无数,愿悉断之。善法无量,愿悉修之,众生无边,愿悉度之。于此三事,决定期愿。初是如来断德正因,次是如来智德正因,第三心者,恩德正因。三德合为无上菩提之果。即是三心,总为无上菩提之因。因果虽异,广长量齐,等无所遗,无不苞(包)故。如经言:‘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此心果报,虽是菩提,而其花报,在于净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广大无边,长远无限。故能感得广大无际依报净土,长远无量正报寿命。除菩提心,无能当彼。故说此心,为彼正因。是明随事发心相也。所言顺理而发心者:信解诸法皆如梦幻,非有非无,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是故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如经言:‘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乃至广说故。如是发心,不可思议。是明顺理发心相也。随事发心,有可退义。不定性人,亦得能发;顺理发心,即无退转,菩萨性人,乃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

 

《宗要》里面的文字,特别重视“发菩提心”,他说菩提心有两种:⑴随事发心。在《往生要集》也称缘事菩提心,密宗称为行愿菩提心。⑵顺理发心。也就是《往生要集》里的缘理菩提心,也就是密教的胜义菩提心(胜义就是指第一义谛,胜义谛)。

 

第一种随事发心跟四弘誓愿是一致的。“烦恼无尽誓愿断”,是如来断德的正因;“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如来智德的正因;“众生无边誓愿度”,是如来恩德的正因;所以断德、智德、恩德合起来,就是无上菩提之果——“佛道无上誓愿成”。以上断、智、恩德三心,就是无上菩提的因。从妙因花就结成如来无上菩提的妙果。莲花里面的莲蓬,与花落成熟的莲蓬,虽然只是一个莲实,但它的初生与成熟仍有极大的差别。可是成熟莲蓬中的一切都是从初生的幼果而来,成熟时所含也即是初生时的所含。所以经里说“发心毕竟二无别”。此下还有三句是:“如是二心先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大家要知道,在这两个心里,初发心的人自己尚未得度,可是首先去度脱的不是自己而是“他”。自己仍在苦海,可是先救别人,所以说初发心更难哪(我们也要珍重自己,真要发了菩提心,千万要护持不要退失)。在这样的烦恼恶浊之中,能发起菩提心,就跟火里生出莲花一样,“是故我礼初发心。”对初发心的人他要顶礼!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这个心的果报虽是成佛,但是它的花报就是往生净土。因为菩提心是广大无边、无有极限,所以就能感得往生净土,而成佛作为实果。这个就是随事发菩提心。断德、智德、恩德。

 

⑵顺理发心。《宗要》说:“信解诸法,皆如梦幻。”首先应该相信和理解,一切诸法都像幻术所现,像梦中所见。《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的人读了并不信,得了点美金就不当是幻梦,就当作是命根子,那你就没有真理解,也没有真信。要真正相信诸法都同幻梦。“非有非无”。一般人不是着有边,就是着空边。应知“佛说诸法空,为除诸有故;若复着于空,诸佛不能度”。佛所以说诸法都是空,就因为众生着了“有”,就告诉你是空;你若因此就着于空,那么诸佛也无法度你了。所以就是“非有非空”,不落空有两边,才是《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深义。不落二边,才显真谛。真谛是什么?那是“离言绝虑”,须要离开言说,断绝思虑。所以“必须除尽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处”。“行不到处”是指众生心行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常说“心行路绝”,也正是同义。心的行处也是指思虑所及之处,人们怎样“行”到这个“行不到处”呢?那就必须除尽你有所得的心。所以《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要先证到无所得,才能远离一切颠倒妄想,证究竟涅槃,成无上正等正觉。一般修行人总是有求有得,求妻求子,求富求贵,求吉祥,求长寿;稍好一点的想得定,想得神通,想有智慧,想说法利生,想开悟,成为什么什么。总之都是有所得心,都在思虑之中,再加上唯喜高谈阔论,最多只是相似般若。所以经云末法中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所以应该是“离言绝虑”。“依此信解,发广大心,虽不见有烦恼善法(不是说无,是不见。不见什么?不见他们的分别),而不拨无可断可修(拨无就是排除)”。不见有烦恼善法,但他也不排除有烦恼可断、有善法可修,这样就契合中道了。有善法可修,有烦恼可除,这就着到“有”边了;另一个,没有可断,没有可修,又着到“空”边。虽不见烦恼与善法,不妨仍有烦恼可除、善法可修,这正合《金刚经》无众生可度,仍终日度生的妙义。“虽愿悉断悉修,而不违于无愿三昧。虽愿皆度无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故能随顺于空无相”。这就是说,虽然仍愿断尽烦恼、修尽善法,可是不违反无愿三昧;虽愿度尽一切众生,可是心中没有能度的我与所度的人。这样才不落二边,随顺于空三昧,随顺于无相三昧。空、无相、无愿称为三昧,也叫做三解脱门。但是一般都把空与无相等体会偏了,成了顽空。把这个无相的“无”字当作“没有”讲了,当成龟毛兔角了,堕入断灭见了。

 

《金刚经》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如是的心是不可思议,发起这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这是顺理发菩提心。“随事发心,有可退义”。随事发心的人若遇退缘,可能退失本愿,这是缺点。例如舍利弗发菩提心已修到六住,再前进一步修到七住就不退堕。可是遇见有人向他乞讨眼睛配药治病,他割一个给他,谁知那人说左右不对不能入药,于是忍心割了第二个;那人接到眼睛用鼻子闻了一下,说这眼臭的,扔在地上,拿脚给踩了。舍利弗自想:这个大乘的行持,我办不了,算了,我别度人了,还是自度吧。他就退心了。所以这依事发心有可退义,舍利弗是很好的例子。“不定性人,亦能得发”,没有决定成就者,叫不定性,也可以发。顺理发心没有退转,因为所顺的理,就没有可退转之因了,菩萨性人(决定成菩萨的人是菩萨性),才能得发。“如是发心,功德无边。设使诸佛穷劫演说彼诸功德,犹不能尽”。这样发心功德无边,诸佛穷劫来说这个发心的功德也说不尽。这两种发菩提心,就是品位有不同,所以上品和下品都是智慧的问题。智慧再差只能生边地。我们现在有人只稀罕神通、稀罕入定,不知道智慧比禅定、神通重要得多。

 

《劝发菩提心文》里头说:“发菩提心,诸善中王。”又引《华严》的话:“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你忘了菩提心,去修种种善法,这是为魔作事业。彭绍升的《无量寿经起信论》:“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菩提心就是觉悟的心。佛是什么?佛者觉也,三觉圆满就是佛。“无量光寿是我本觉”,众生妄执成为不觉。背离六尘,反合本觉,叫做始觉。始本不离,直趋究竟,大觉圆满,就是成佛。所以菩提心是诸佛的本源、“众生的慧命”。我们应知道,慧命比我们生命重要亿万倍。你有生命,这是人身的寿命,不见得有慧命。以广大甚深的智慧当作生命,叫做慧命。又诸佛法身拿智慧当寿命,所以叫做慧命。《四教仪》说,末代凡夫,于佛法中起断灭见,伤害慧命,忘失法身。有的人保存了生命,可是断了自己的慧命,这是因小失大。这菩提心是众生的慧命,忘失菩提心就是忘失慧命、忘失法身。所以佛教中,师恩比父母恩重。父母给你的是身体和生命,善知识给你的是慧命。因为菩提心是佛本源与众生的慧命,所以“才发此心,已成佛道”。发心是因,成佛是果。圆教妙法,因果同时,所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本经是三辈往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可见发菩提心是首要的事。

 

修诸功德……昼夜不断”。发了大心,自然生起大行。倘若不修大行,证明所发的心只是狂妄的心,所以应修下文中种种功德。首先是“奉行六波罗蜜,坚固不退”。大行之中,首先是信修六度(六度包括万行)坚决固定,不因任何原因退转改变“复以善根回向,愿生我国”。又用修习六度万行的种种善根,回向到求生极乐世界。“一心念我”。“”,在这里指的是纯一坚定的信心,这个心不被他心所转换,不会被别的心——贪求心、憎恨心、愚痴心、淫欲心,侵占夺走你的信念。所谓“一心”者,就是坚定的信心,不为他心所动摇。《教行信证》说“信心即是一心”,因为信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一心,所以一心就是真实清净纯一的信心。又《探玄记》:“一心者,心无异念故。”《止观》说:“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心不余缘。”一心念佛,就是念佛时心中专一,只有这句佛号。念时万缘放下,一切都不想,心中没有任何其他念头,就是“心不余缘”。这样念就是一心念。所以愿文中“一心念我(佛)”的意思,就像善导大师所说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就这么专念,行也念,坐也念,卧也念,不管时间多长,念念之间都不离开这句佛号。当年他在长安教大家念佛,长安城里头没有不念佛的。善导大师念佛,每念一句佛,口中就一道光。后来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也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从嘴里出一尊佛像。“昼夜不断”。《净修捷要》说:“始(觉)本不离,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净语》:念佛即是自心现。”所以念佛是直接趋向大觉的道路,但若暂尔之间打失了这一句,便立即堕在无明之中。所以愿中指出应该念念相继,白天黑夜都不间断。大家应注意,持名往生确是易行道,比任何其他法门容易亿万倍,但也绝不是悠悠忽忽所能成功的。本愿是一气贯通的,真发了菩提心,必然会走上一心专念、无有间断的道路。若不肯这样做,就证明他还没有真发菩提心。

 

第二十、临终接引愿。以上第十九是因,本愿是修因所得的果。愿文大意是:如以上发心勤修,念佛不断,求生净土的人,在“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阿弥陀佛同西方众多的大菩萨,一齐出现在这人之前,接引他往生。只经过“须臾之间”,大约四十八分钟的时间,就已生到极乐国土,“作阿惟越致菩萨”,称为不退转菩萨。这愿若不成就,我不成佛。这个临终接引愿十分重要,因为人在临终时正是极度昏乱与颠倒。宋代很有名的高僧灵芝大师说:“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正当临终时,人的识神已经昏乱,不能做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你这一生所作的善事、所作的恶事,在你自己八识心田所留的种子都要发现。人在临死时,他一生所作所为都要在心里头出现。作了坏事,心里非常痛苦,有的会起恶念,或起邪念。例如有人一生吃素,临终忽然要吃肉;有的修行了几十年,临终骂佛。种类很多。或者贪恋世间,不能放下;或者猖狂发疯,种种恶相,都叫做颠倒。所以临终的时候,四大分离已经苦不可言,再加上颠倒,这个时候想用功(有很多人还希望临终能用功),凡夫是很难办到,要是没有特殊的修持,那就是不可能了。现在所凭仗的,唯赖弥陀大愿的加被。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说:“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弥陀,而来拔济。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娑婆世界的众生,虽然能念佛,可是他浩浩荡荡的如同洪水一般的见惑、思惑,实在并没有断。不但没有断,连伏都没有伏,压伏一下都没有办到。在这种情况下,而能在临终的时候,“心不颠倒”,能念佛,“原非自力而能主持”,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的。专靠自力,不能主持(种种的因缘来干扰),所以全仗阿弥陀佛前来拔除业障救济。这个时候,完全是仗弥陀来接引救济的大力。虽然本不是正念,可是能生正念。所以“心不颠倒”,往生极乐,这全仗佛的加被力。我们现在做一点事情,都在佛的加被之下,才能够圆满你的所愿。大家日常念诵的《阿弥陀经》,秦代鸠摩罗什大师所译,这段经文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罗什大师因为“秦人尚简”(中国人喜欢文字简要),所以译文极简,但仍可体会到,临终的人所以能心不颠倒、往生极乐,是因为佛与圣众现在其前。至于唐代玄奘大师所译叫做《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文字较详,经义明显。经文是:“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从经文可见,是由于阿弥陀佛慈悲加佑,让临终的人心不颠倒昏乱,正念分明,随佛往生。《悲华经》就更加清楚,经文是:“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他看见佛来接了,就欢喜了、放心了。佛这个时候,“入无翳三昧(翳是翳障),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喜故得宝寘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以上《悲华经》的文更详尽,因佛来接,临终之人生大欢喜心。佛当即入无翳三昧,因这个三昧的加持力,佛为他演说妙法,当他闻法之后,当下断除一切烦恼,如梦初醒,如一灯照破了千年的积暗,所以生大欢喜心。这个“大”字,不是与小相对的大,是绝对的大,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当下就证入宝寘三昧,因为这个三昧的力量,心能安住正念,并得无生法忍(安住在无生法中,八地以上菩萨才能契证),所以命终之后,必定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唐译》与《悲华经》帮助《秦译》显明净土法门是他力门果教派。这与本经愿文完全一致。所以“临终接引”是非常重要。

 

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所以出现于世,唯独就是要说弥陀本愿之海。那其余说那些是什么,怎么说“唯说”呢?如果不能接受,就这两句话还不能懂。所以“佛经语深”!一个法门的深浅,不在于名词术语之多繁难。就这两句话有什么难懂,但只有佛跟佛才能究竟彻底。所以这才能体会难闻。往往在大家看见很平常的语句之中,而最深最奇特之法在里面。

 

“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即阿鞞跋致,翻译华文就是不退转,这是菩萨的阶位。不退有三类:第一、位不退。所得到的地位不再降低,已经作了圣人的同流(入圣流),不再往下退变为凡夫了。藏教的初果(证了小果)已入了圣流,他就不是凡夫了,当然还要七个来回才最后证果。还有通教的见地、别教的初住、圆教的初信,这都可以达到位不退。第二、行不退。永恒是度生的大乘行,不再退为只求自度的二乘,度生之行不退,须要别教的十向、圆教的十信、通教的菩萨,藏教根本没有资格,他没有发大乘心。第三、念不退。是“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就是如来的智慧之海。你每一念都流入如来智慧之海,那远远不是凡夫了。这须要别教的初地才到念不退。别教是纯一大乘的教,别教的菩萨正是通常所说的地上菩萨,这才能到念不退。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正因念念都是如来智慧,所以别教地上菩萨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远离两边,妙契中道,破一分无明、见一分法身,才开始证到念不退。所以明真长老跟我说:“这个念头还是老跑。”那就不是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这都是真实话,他没有吹嘘自己。往往因为这些大德说他真实的话,我们就赞叹。所以别教要登地,圆教到初住,才是破无明(禅宗开悟是短一个时间伏了无明,能见法身,但那是刹那间事,是初关;要能安住于法身就是破重关)。念念流入是破无明了,不是悟,悟当然是证悟,能够见一见法身是有所证,但证底下加了一个悟字,不是单纯地证。可见本愿十方众生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都是阿鞞跋致。《要解》又说:“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五逆十恶带业往生,也同于地上菩萨同证三不退,这实在是十方世界之所无,极乐净土所独有。所以蕅益大师赞叹极乐,说极乐之最殊胜者在于它的凡圣同居土。凡夫去了就是阿鞞跋致。他虽然是阿鞞跋致,他不退转了,可是他还是凡夫;虽是凡夫,可是他已是阿鞞跋致。这十方世界之所无,是情见所不能达到的地方。所以印光大师赞叹说:释迦牟尼佛来注《阿弥陀经》,也不能超过蕅益大师。就在这个地方。这一个十分矛盾的在极乐世界统一了,完全是弥陀大愿之力!为什么你念《药师经》修得非常相应,药师佛说:临终的时候,我派多少菩萨护送你到极乐世界。因为此土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一般还都是生到凡圣同居土,不是生到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所以还是容易去。那往生之后所贵者,就是成为阿鞞跋致。所以十方诸佛赞叹就是如此,又容易又殊胜。你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是不殊胜,殊胜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得到。往生极乐是第一容易、第一殊胜,极容易、极殊胜,同时并得,真是不可思议。所以蕅益大师赞叹:是十方世界之所无,唯极乐所独有。如是胜异超绝(胜是殊胜,异是奇异,超是超出,绝是绝妙),言思莫及。“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蕅益大师的赞叹是发自肺腑。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这样的超情离见,这是极乐唯一独特超异之处。凡夫往生都不退转,并且寿命无量,所以都是决定成佛,这不是凡夫卜度计较的思惟心所能测。如果不是当人的妙明真心,众生本有的佛性登峰造极,持名的奇异功德,弥陀大愿的弘力,如何能有这样殊胜的妙果。这正是六字洪名一乘愿海的不可思议功德。就像射箭箭靶子的红心,第十八愿、闻名往生都是阿鞞跋致,是红心当中的红心。所以宗门常说:好手当中称好手,红心里面中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