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无量寿经讲座》64(第四十品·第四十一品)

2016-01-26 13:55:17 点击数:

 


黄念祖居士1988年讲于北京 中国佛学院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道止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佛不使尔,身行所作,心自趣向。亦有宝池莲华,自然受身。饮食快乐,如忉利天。于其城中,不能得出。所居舍宅在地,不能随意高大,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开解,意不欢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指上面两种往生边地之人。这些人以修善念佛、发愿求生种种的因缘,生到极乐世界,不能到无量寿佛前头。感得生于彼国边地,七宝宫殿,宝池莲华,乐如忉利天及永不退转之果。所以昙鸾说,或者真是指的在边边上,这也是他的依据。复因疑惑之过,他就只在“佛国界边,七宝城中”。于其城中不能得出,于五百岁不能见闻三宝之果。此皆唯心所造,业力牵引,不由他故。“佛不使尔”,佛并不叫他这样,他自己的身行所作就到这儿。“心自趣向”,他的心去趣向。正如《华严经》的话:“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盖心生种种法生,地狱、天堂、净土、佛国,皆是自心所现。身所趣向,唯是自业所牵。业由心生,故云“心自趣向”。生于边地,亦于宝池莲花中“自然受身”,不要经过父母,非世间之胎生,而实亦莲花化生。“饮食快乐,如忉利天”。欲界天是很快活的天。“于其城中,不能出离”。这个城就是他的范围出不来了。因为你有疑惑,就有限度把你框起来了,这框框不是别人,都是自己作茧自缚。所居的舍宅在地上,不能上升虚空中,也不能随意高大。更有甚者,“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能见菩萨、声闻圣众”。这就是边地疑城中的缺点。五百年常不见佛,不是绝对的不见佛,时常不见佛,也很难得见佛。

“五百岁”,憬兴,是唐朝时候的朝鲜人,他根据《汉译》本,释迦牟尼佛说“于是间五百岁”,于这里的五百岁。经中云“是间”。没有说“彼国”的五百岁。故此“是间”,应指释尊说法之处。就是于地球的五百岁。所以憬兴根据《汉译》说:“五百岁即此方年数。”是指着咱们世界的年岁。所以都不能随便出主意,他的话是有根据的,是指着世间。但是也不可以把它执定为此间五百岁。那彼国就绝对是极乐世界的五百岁。极乐品数无量,边地差别亦应无量。如《观经》中下品下生,五逆十恶就要入地狱了,念了十句佛往生。这种人“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是其最长的。又明朝的袁中郎宏道居士,以著《西方合论》的功德,往生边地。因为智慧胜故,听经可以听得懂,很快就从边地出来,见佛闻法。那袁中郎是不到五百岁。又把弟弟招去了,介绍极乐世界的情况,劝他回来劝大家好好持戒,说要吃素。没有天天日起鸾刀,口贪滋味,还能往生的。你杀了别的生命来贪自己的滋味,连这儿都解决不了,还说什么慈悲?那不都是骗人的。所以自己家里不能再杀,这一点我们要注意。那他是不到五百岁,他弟弟还活着。所以袁中郎说:“我没有想到极乐世界是如此的快乐。”他刚出边地不能到虚空,但是可以到各处去参加种种的法会,快乐极了。总之得“识其罪本”才能出来,这个长短是个活的,估计一般情形之下,这样念佛往生边地,有五百年也应该识其罪本了。所以忏悔、断疑,是出离边地的关键。时间不是绝对的,可长可短。

“其人智慧不明”,“其人”就指着生边地的人。“智慧不明”,就是愚痴少智,不信自己,对于是心是佛,没有真能信。“知经复少”,于大乘经典知道的很少,所以就是宗说俱不通。宗说俱不通,黑漆皮灯笼。这黑漆皮灯笼,就是念佛念到往生之后,也不能够见佛闻法。“心不开解”,垢染深重,所以不能心开意解。复疑虑重重,所以意也就不欢乐,不能够享受大乘的法乐。“是故于彼,谓之胎生”。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所以管这种人叫做“胎生”。不可以理解为总是两种生出来,一种是化生出来,一种是胎生出来的。都是化生。但是这一类有局限性,就像个胎儿似的,眼睛、鼻子、眉毛就没有起大作用,所以管它叫胎生。他还要忏悔,增加信愿,才能够见佛闻法,还要有个慢慢的过程,也是久久。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弥勒当知: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

本段总明极乐胎生化生因果之相。至于另一方面,“若有众生,明信佛智”,既相信佛的智慧,乃至于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都能相信。又“断除疑惑”,亦“信己善根”。所以“外慕诸圣,内重己灵,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对于外,要仰慕诸圣,一切佛菩萨;对于内,要重己灵。这两句话少一句都不行。作种种功德,以至诚的心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都在七宝的莲华中,自然而然就化生出来,结跏趺坐。“须臾之顷(须臾之间就是三刻钟),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你看这个跟那差多远,那个就不能见佛,这个就身现三十二相等等的光明,智慧功德,一切成就,一生就具足了。那上品生,当下就遍十方界,历事诸佛刹土,得种种陀罗尼,分身尘刹去度众生,起码是地上菩萨。所以往生大事因缘。佛又告诉弥勒:弥勒你应当知道,“彼化生者,智慧胜故。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对比了,这样的身相光明,具如诸佛,弥勒要知道,彼化生者,他就是智慧胜。反之,心中疑惑则堕胎生,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因为没有闻法,也就没有按着所闻的法来进行修习。他也不能来奉事诸佛,也没有机会来种善根。这种人就是因为过去生中没有智慧,疑惑所造成的。是以断疑生信,至为切要。不光是净土宗,禅宗也是一样。所以《金刚经》一上来的偈子就是四句:“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我解真空。”先要断疑,断了疑才能生信,才能绝相超宗。这些相才能够绝,才能超出这一切宗。“顿忘人我解真空”,顿然间人我全忘了,你才能理解真空。有人有我,你没法体解真空。所以开悟是无心三昧之后的事情。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而以金锁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求诸近臣终不从心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本品续劝断疑去惑疑惑尽了就见佛了佛又告诉弥勒:譬如转轮圣王拿七宝做成的监狱“王子得罪”转轮圣王的儿子得了罪把他禁闭在这个七宝的牢狱里头《嘉祥疏》曰:“转轮王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喻其净土王子得罪喻疑心之人过金锁喻花不开褥不异(指饮食衣服如转轮王)喻于华中受快乐自在合喻可知”“层楼绮殿”高层、多层的楼很华丽的殿七宝做的帐子金子做的床“栏窗榻座”短榻的座位比床矮一点儿、小一点儿有格子的窗户“妙饰珍奇”以奇妙的珍异之宝作为装饰王子的饮食衣服如转轮圣王一样但是拿金锁拴住两只脚不能随便走佛问弥勒“诸小王子宁乐此不?”这小王子他高兴吗?弥勒答说:“不也世尊”当然不高兴“彼幽絷时”他在被押受禁闭之时心里不自在“但以种种方便”他用种种的方法“欲求出离”想求能够出来“求诸近臣终不从心”拜托与父亲近的大臣总是达不到目的只能等轮王父亲欢喜了必须求得轮王答应放他出来才会解脱心里就自在了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虽生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若此众生,识其罪本,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往生在边地疑城的众生,也跟王子一样。“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人要是在疑悔之中,希求佛智,但是对于佛广大殊胜的智慧,并不能信得及,于自善根也不能生信。“由闻佛名,起信心故”,但由于闻了阿弥陀佛的名字,起了信心,而念佛往生。虽然生到了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就如同在莲花里不能出来。“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华胎”如“七宝狱”,还是园苑、宫殿。为什么?“彼中清净”,没有秽与恶的东西,可是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这就是苦,因为不生欢乐。《净影疏》云:“明胎生者,无余苦事。但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以此为苦。以此苦故,虽乐不乐。”又望西《无量寿经钞》曰:“问:生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答:正是修善果,非疑心果。但由疑心所间杂故,令所得果,不得纯净。”

“若此众生识其罪本”下正劝断疑知罪忏悔求出。“深自悔责求离彼处”众生知道这个罪的根本是疑惑发心忏悔要求离开边地疑城等他过去生中疑惑的过失都尽了就出来了。“罪本”《魏译》作“本罪”有两个说法:⑴昙鸾师《略论》:“识其本罪深自悔责求离彼处即得如意还同三辈生者当是五百年末方识罪悔耳。”昙鸾说如是之人很悔责求离开边地出了边地跟三辈往生的人还是一样。但此事是五百年之末才能知道罪本而且又忏悔出离。⑵唐朝嘉祥大师是三论宗的祖师所著《嘉祥疏》有不同的说法:“深自悔责明不必一种。若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嘉祥大师的意见就说他只要真正改悔了不管哪一种不限定一格能够悔就出来。他这个年岁就更活了不一定非得五百岁后才悔。以上两说可以并存。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够认识罪忏悔这是边地中多数的情况。不必等到五百岁只要真正忏悔、改悔就能出来的这是其中边地里的上根像袁中郎这样人。“过失尽已”众生由于疑惑的过失只能生在边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罪的根本自己发愿而且要很深的忏悔要求离开边地疑城。等到生前疑惑的过失都忏悔干净了然后方得出离疑城见佛闻法故知不论五百年中或是其末总须宿过全消方得解脱。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听闻经法。久久亦当开解欢喜。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修诸功德。汝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

“即得往诣无量寿所”。才能从边地疑城出来,立即就到无量寿佛海会之中,“听闻经法”。所以这两个字,“听”就浅一些,“闻”就深一些。往往大家对于“闻”字体会的不够,以为就是听了。说“一经于耳”,这是在听与闻之间的,就说一经过耳朵,不管懂不懂,只要耳朵听到了就算。要信受奉行才叫“闻”。“闻”就很深入,所以说到“闻”的功德,大家不要以为只听到这个名字,或听到一句话就如何如何。要深信,而且能够理解接受,再去执行,才是闻。所以闻菩提(西藏文),一听就可以成佛。这个闻字也应当照我这个解释,不是一经于耳。所以从边地疑城出来,见佛闻法之后,是久久,两个“久”字,“久久也会开解欢喜”。所以现在有些人比较急躁,就觉得为什么我还不懂?不知道这些想法是不合规律的,这须要一个过程。“当信佛经语深”!哪里是三言两语,这么用过几天功就能理解。佛之所说是佛的知见,众生心中是众生知见,这两个是水火。你心中是众生知见,怎么能接受佛的知见?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的众生知见,这有一个过程。不然还以为自己真懂了,就更危险了,一懂就错了。尤其是禅宗,不懂还有法子开悟,懂了就没法子开悟;不懂还近一点,懂了就更远了,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在佛经之中能懂得几句,哪怕是粗浅的懂得了,都很宝贵。一有个急躁情绪,那就更不容易懂了。说懂也是错会,拿你的主观东西,以为是佛的意思,那就离题更远了。

但是往生这个人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因为他疑惑,没有开智慧,知道的经又很少,所以堕入疑城。现在虽然亲自看见了阿弥陀佛,听到了佛的开示,可是心中的污垢还没有除,情见犹存。众生知见就是情见,所以我们要“超情离见”。离见现在谈还早一点,但是“超情”确实须要,要超乎这一切情见。所以无情不能学道,情不空不能悟道。在这种情形之下,就须要多闻薰习。在极乐世界耳听目睹,都增长智慧,这才开始能够深信、理解佛的话,故云“久久亦当开解欢喜”。“开解”,心开得解。这还不是开悟,就是能够理解真实义。“欢喜”,闻法契会,自然欢喜。所以为什么须要“久久”,而不是一刹那?因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要是上根这儿还没有断气了,那已经是菩萨了,早超过这个境界了。所以大家要知道,那上品上生的根器和生边地的根器,不是佛在选择,那自然如是。我们现在就是要好好的修持,使得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根器,于是“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亦得遍供”者,具诸神通。这里就初步出现神通。在佛的威力加被之下,无量无数诸佛都可以普遍去供养,普遍去承事,普遍去听法。“修诸功德”,于诸功德,随意修习。具如弥陀本愿。

“汝阿逸多”,阿逸多就是慈氏,弥勒菩萨的号。释迦牟尼佛又叫弥勒菩萨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让大家重视,要专心倾听。“当知疑惑对于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就失掉了最大的利益)。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至于菩萨何有疑惑,望西在《无量寿经钞》说:“大乘凡夫名菩萨欤?或是纵说。纵菩萨生疑惑者,可失大利。故凡夫当明信矣。”望西设了一问:怎么说菩萨还有疑惑呢?还会失大利呢?他解释说: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菩萨?或者是纵说。纵然是菩萨如果生疑,也失大利。他没有作肯定。其实钞意很谦虚,这个是肯定的。据笔者意,钞中两说均是,其一者我等虽是具足凡夫,若能真实发起了菩提心,就可以称作初发心菩萨。就是《论注》所说:“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的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怎么度众生?就是摄受众生生到有佛国土的这个心。你要不是一个空的愿,就要有具体的做法产生效果,这才叫做愿。只是空洞洞的东西,所作所为不能达到目的,这是空愿、狂愿。所以净业行人,若发如是心愿:“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天天这么念,那就是在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这就可以称为初发心菩萨。再进一步,天台称为别教的信位菩萨(不要小看信位,有时初悟的人只在信位),如空中之絮(像春天的柳絮),在空中飘忽升沉无定,变化万端。所以信位初发心的菩萨,实有退堕之患。要是退了就太可惜了。其二者,彼谓“纵说”,意思是:纵然真是菩萨,总还有疑惑,所谓根本智、差别智,明白了根本智,还没有明白差别智。对于差别智,他还有疑惑,尚失大利。是以我等凡夫,更不可生疑。

“大利”者就是经中说的“真实之利”。十方婆伽梵住于真实之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三个真实——真实之慧、真实之际、真实之利。十方的佛都是住于真实之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样子来给大家的利益。所谓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值”是遇、碰到了。同在一会就是值能够相见就是见。难得能够同会一处更难得见面十方婆伽梵。“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昙花一现。今者难逢的也逢了难闻的也能闻了可是疑惑而没有信受辜负佛恩所以“为失大利”最可惜了。何况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一乘大愿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无量只要信愿持名就径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真实利中最真实的是大利中之最大的。于此不信就永失大利。如《千手经》云:“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是明疑惑对于菩萨“为大损害”。

为了深入我们再引证诸经,譬如《十往生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爱乐是经。劝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若有如是等人,我从今日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常令是人无病无恼。若人若非人不得其便。行住坐卧,无问昼夜,常得安稳。于后阎浮提,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相嗔恚,心怀诽谤。由是谤正法故,是人现身之中,来致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聋盲喑哑。水肿鬼魅,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或乃致死,堕于地狱。八万劫中,受大苦恼,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久后得出,在牛马猪羊,为人所杀,受大极苦。后得为人,常生下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

《十往生经》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对于《十往生经》能产生正信。“爱乐是经”,爱乐欢喜这个经。“劝导众生”,拿这个经来引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说这个经的人,听这个经的人,都可以往生。“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这样等人,“我从今日”,就从说的听的这一天起,常派二十五菩萨护持这个人。“今日”,就代表阿弥陀佛说这个经的时候。如果我们也是这样,也得到这个利益,阿弥陀佛也派二十五菩萨来护持。“常令是人无病无恼”,没有疾病来缠扰。所以没有病不知道,有了病告诉他念,那就难念。一是念不了,或者是怎么劝也不行,心不肯念。就让我们知道,指望着最后,有病干扰,这个就困难。真实发心的人,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萨护持你,不让你生病,也没有烦恼。人跟非人都不能让他得到便利,来捣乱你。行住坐卧之中,不论白天黑夜,常得安稳。你就好修了。这就表明信受的人得如是利益。何去何从,祈慎思之。下复明怀疑毁谤之大害。经中又说:于后阎浮提(指地球),或有比丘、比丘尼,看见有读诵这个经的人,或者他很生气,心中诽谤。“由是谤正法故”,人就是这样,他信了这一个,就门户之见,斗争牢固。所以我们不可以产生门户之见,产生了门户之见对于异己就很厌烦。那天我看见净空法师的弟子是比丘尼,对于别人念《普门品》,她那个厌烦情绪简直表示得很充分,非常生气。所以这种情形是会常有的。如果有人对于念《十往生经》的人,也是同等的态度,诽谤、发怒,这样就诽谤了正法。这种人就诸恶重病,身体残缺,“聋盲喑哑”,瞎、聋、哑巴、水肿、有鬼来缠,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一位法师身上插了五条管子,插了很长时间,后来实在难过,自己把管子拔掉想死。旁边小和尚不让他死,又给插进去,那管子一寸多长,都是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如果死的话,堕于地狱。所以谤法之罪是最大。我们一方面要护持自己,好好修持;另外一方面要下定决心,不可以谤法。一问三不知都不要紧,我就是不懂,我不知。不明白就存一个问号,不要随便作结论,随便表态,随便批评。所以言论要十分小心,如果堕于谤法,那这个就严重得厉害了。“八万劫中”,不是八万年。一劫不止八万年,八万亿年也不止。要把一个大石头,用轻纱一遍一遍擦,蹭来蹭去把这石头蹭没了,这才是一劫。你说多少年?为什么谤法之罪这么大?众生这么苦,唯一得救能出离的就是靠佛法,你给毁了。比方庄稼熟了就等秋收,一把火都给烧了,老百姓没东西吃,这个罪过很大。大家最急需的,就靠佛法得度,你就把佛法给毁了,所以胜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百千万世,未曾闻食水之名”。为什么要大家施水?恶鬼就是百千万世,不要说没有水跟吃的,连名都听不着。为什么老放焰口?就是请鬼吃饭,它很苦,得不到东西吃。久后出来变成牛马猪羊。因为它愚痴,就要被人杀受极大的苦。最后这些都消灭变成人,也生在下贱,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这种人听不见三宝之名。这两句话我们要注意,“是故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所以说法的人,为什么不轻易说,为什么要慎重?就是这两句话。最近我正进一步的关门,不是自己想休养,实在还是少说为宜。“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听了之后疑谤,他得这么大的罪。所以旁引两经,以佛经来证明佛经,不是用自己的话来证明,所以引经解经。这两句话也提醒我们,这些事情不是随便说说,都要看对方的机缘,他不能接受。所以为什么密坛不让人进等等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没有什么可保密的,只是为了对方。如果我们有一个法本,不能让别人看,别人要是偷看了,那看的人有罪,这主人同样有罪,你收藏的不好,就是你不负责任,不小心。这“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法”。都要看对象,不能像救世军那样大呼大号,当然也可以说类似的人天乘的话,那跟他们也没什么多大分别。所以我们看到“疑”和“信”,即是当人的一念。虽只在当人的一念之间,但所种祸福的差别,悬隔天渊,岂但是天渊之别,历劫无尽。

“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应当明白的信,不是迷信,佛所希望的是明信。做不到,先仰信,那诸佛所说必定如是,自己要很好地学习参究,希望一天天的明白。仰信也是很可贵的,通过仰信来达到明信。不能随意就以为如是如何下评论。也不要轻易以为我现在所理解的就对,打个问号。你要把它认定了之后,再接受新东西它就成障碍了。无止境的在发展,你怎么能钉得住?你不想再发展了吗?好比上梯子,在这一层就把腿捆上了,不再往上上了。把你拴在梯子上了,那好受啊?但是人都喜欢栓在梯子上。要放弃以前的再前进,都不可以停留。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虽亦修善,而不求生。佛告慈氏:此等众生,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是以非乐,不求生彼。慈氏白言:此等众生,虚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慈氏白言:云何此界一类众生”。现在佛和未来佛在讨论的时候,极乐世界,边界种种都在现前。弥勒菩萨,以无缘大慈,怜念末世中有一类众生,虽亦修善,但是不求生西方净土。佛告弥勒:此一类众生,他智慧微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他迷恋天人之福,觉得西方不如天界,故不愿生。我们不要以为没有,很多人是这样。慈氏接着说:“此等众生,虚妄分别”。“虚”是不实,“妄”就是错。这些众生虚妄的分别,“不求佛刹,何免轮回”。大家要知道,这是未来的佛的话。你本师佛不行,等弥勒佛来还是这个话。你修唯识观,也要求生净土,不求生净刹,何免轮回。让众生不受后有是什么境界?禅宗有时三关齐破的人,所谓“三为国王,便失神通”。当了三次国王之后,他神通就没有了,所以入胎很可怕。就是弥勒的话:“不求佛刹,何免轮回。”

“不求佛刹,何免轮回”,其有二义:⑴是从享乐的观点来看,他觉得天界快乐,尤其是有男女之欲乐,所以留恋。如是虚妄分别,不求生净土。不知修善之福,虽得生天,但天寿尽了之后还要轮回。⑵泛指各宗行人,以生净土为着相。有的人就死于句下。这次从美国来的一个人,看了黄檗《传心法要》,他说了一段:“佛有什么相可见?有什么可来可去?所以临终见佛也不要跟着走。”看的人,跟净土不合就问我。我回答:“禅宗都是法身境界。须菩提,佛来了不去接,无来无去,我有什么可接呢?他是先看见佛了,这个境界。临终念佛,蒙佛接引,你生的是凡圣同居土,还是凡夫境界,当然要跟着去了。”他懂了。其实这个话还没有说透,所以有〈四料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是一定生,去就没有去。往哪儿去?都在自心之内,你去哪儿?这不去就如须菩提不接,不接他就见了。再有,“去则决定去”,去就决定去。“生则实不生”,生了之后,证无生我生什么?那其余“两料简”,大家自然就明白了。都可以,只是行人的境界,就不要在语句上去执着。但有人就不行,就认为禅宗最高,净土随佛接引这个低。他要知道〈四料简〉,那有什么叫来去?有什么叫跟不跟?实际上,都是以情见心来推测往生的情况。但往生人的情况,在佛力加持之下,远离这些跟不跟、去不去的思想。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哪里还有这些起心动念,这些琢磨、这些安排。就是在凡夫境界,去推测许多的殊胜境界。所以各宗的行人,虽然很精进修持,但是不以净土为归宿,专仗自力,想在现在生之中,要坐断生死,不受后有,可以说不可能了,所以“何免轮回”。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而未能出三界狱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属,欲相救免,邪见业王,未能舍离,常处轮回,而不自在。

“佛言: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所以越讨论越深入。如果佛法需要彼此计校计校,所以有许多问答、许多交谈,经中就是这个内容。咱们《无量寿经》不就是阿难问吗?《金刚经》不就是须菩提问吗?经中有很多菩萨提问题、来问答,这才能够引出佛的殊胜开示。佛接着说:“彼等所种善根”,他是种了善根,但是“不能离相,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这就进一步指出,着相与离相得失利害的差别。着相修福,难免轮回。离相修福,永得解脱。上段说明了疑和信。本段就分别你是执着相,还是能离相。你着相修福,住相布施。曾经有人在寺院里做很大的功德,他就有一种我在庙中是大施主,端着一个大施主的架子,这就是十分的着相,就是“住相布施”。还有,单跟某一位有情感,那就把物资多去支援他,都是住相布施,着相。修福不光是布施,种种都是如此。要是在禅定中去着相,那就一定要着魔,难免轮回。要离相来求往生,所以求往生不是着相而能往生,要离相,那么就真正得解脱。

“虽复修福,求人天果”,他做种种布施、供养、装金、造像、放生等等的功德,所求的只是人天福报。享受果报时,一切丰足,可是不能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牢狱。所谓外道以生天为解脱,可佛教认为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牢狱。这就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只有佛法才真可以出三界。“得报之时,一切丰足”。暂享世乐,福尽还堕,后患无穷。命终之后,父母、妻子、男女眷属,虽然找大法师,修大法会进行超荐,为之忏罪祈福,修法诵经,做种种功德,欲相救度。但彼之邪见根深,执迷不悟。因“邪见业王,未能舍离”。这四个字份量很重!他前生干什么来着,说他是邪见业王?他前世还是修善,问题就是着相。所以对于着相的人用这四个字,大家要接受批评,你为什么着相啊?以邪见故,不生正信,故此邪见实为诸恶业之王。是你“邪见”这个罪业的王,不肯离开你,所以不能离相,不求佛慧,因此“常处轮回,而不自在”。没法救你。活的时候,你种的福就是生天,福报尽了之后就要轮转;轮转之后别人要救你、救不出来,你的邪见业王在这儿不出来。这是一种。佛批评的这还是轻一点的。 

念阿弥陀佛,生到极乐边地的七宝宫殿里,五百岁中,不得闻三宝之名。有疑惑的人所居,所以称为“疑城”。《守护国界主经》云:“若人命终之时,预知时至,正念分明,洗浴着衣,吉祥而逝。光明照身,见佛相好,众善俱现。定知此人决定往生净土。若人念佛持戒无精进心。命终亦无善相,亦无恶相。地府不收,安养不摄,睡眠而去。此人疑情未断,生于疑城。五百岁受乐。再修信愿,方归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