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第七讲(之三)

2016-01-24 11:41:35 点击数:

第七讲 无量寿经宗要(之三)

 

《菩提心论》︰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至于很多人对于密宗感觉兴趣,其实密宗最重要的还就是因为他强调了菩提心。所以密宗之所以成佛快、得果大,就是由于菩提心的关系。我们现在引两段密宗的经典来看看。密宗的《菩提心论》说:此菩提心,能包括一切菩萨(诸佛)功德故。一切菩萨(诸佛)的所有功德,你这发菩提心就全包括了。现在科学界最新的发现,一个细胞包括了一切细胞的信息,它不是那么隔裂的,一跟一切都是贯通的。所以你发菩提心,这里头你就包藏了一切菩萨(诸佛)功德故。「若修证出现。」但现在没有出现,你没有发,如果在修证之中出现了,「则为一切导师。」就为一切有情的导师。「若归本」,谈到这菩提心的本,「则是密严国土。」密宗大日如来的国土称为「密严国土」,在《华严经》毗卢遮那称为华藏世界,也即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发了这个心,你不用下座,不用离开你的座,你就能成一切佛事。一切佛所做的度生的事业,都圆满成就。所以这个是极赞发心的功德。

《菩提心义》: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发起之相。具在众经。大事因缘莫过于此。欲正修觉不可不知。 

 

另一部密宗经论叫《菩提心义》:菩提之心是成佛之本,大事因缘莫过于是。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问到大事因缘,《法华》说佛为什么出世,因为有大事因缘。大事因缘中没有比这个发菩提心更大的了,所以咱们在座中谁发起菩提心哪,这是了不起的事情。经上常常说:有多少多少人发菩提心,证明就是难得,要记载一笔,在这个法会中有若干人发了菩提心了。

底下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我们根据这个《弥陀要解》以及我的《资粮》,知道信、愿、持名是一致的。今天我们再说一说,为什么只提倡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有很多原因。

《弥陀要解》: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第一,这是蕅益大师的话:在一切方便之中,求其最直捷、最圆顿的,莫若念佛。最直接的,张口就来,而且是最圆顿,这一句佛号功德无量,莫过于念佛求生净土了。「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所以这个就是比较来比较去,最简单、最圆顿、最直捷、最稳当。这个最稳当大家要重视,我们的修持,不要搞得很冒风险。现在有很多学密的人得了神经病,发狂昏乱,不是一个两个,还不止三个四个,它这个里头不稳当,「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弥陀要解》: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 

 

又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它是由于万德成就,才出了阿弥陀嘛。为什么成佛呢?因为他种种功德都成就了,种种誓愿都成就了,那么这个「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出来了。这个名号是万德所产生出来的,我们念这个名号,那么这个名号就把德都给带来了。比方说我这一串念珠,是种种的宝所成的,那么这念珠中当然就包含了种种的宝。里头有珍珠、有玛瑙什么什么所成的,当然这念珠就包含了珍珠、玛瑙。这句佛号是万德所成的,所以它里头就包括了万德。既然这名字「召德」,就能把这个德叫来。我常常打比方像咱们修房,房上有个师傅,底下有个徒弟。师傅说:「瓦刀!」徒弟就把瓦刀送上去;「浆!」就把浆送上去了;「沙土!」沙土上去了。名字嘛,你叫什么来什么,你若要瓦刀,他把畚箕送上去了,这徒弟就要解雇了,哈哈。这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什么。「以名召德」,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来的就是阿弥陀佛的万德嘛。 所以持名不必再需要观想、参究,参究就是参禅,等等。至简易、至直捷。

《圆中钞》: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 

 

《圆中钞》说,「初心凡夫」,初发心的凡夫,你只要有嘴能够念,有心能够念,都可以修。人人都有嘴、有心,所以执持名号,不论你是闲、是忙,也不管你是动、是静,是行、住、坐、卧,都可以修。它方便啊,尤其是现在,大家都是很忙,让大家一天上三座,每座三个小时,你的生活就没法照顾了。而你现在就可以在生活之中、在劳动之中、在排队之中、等车之中,都可以念。我常常说,咱们就是要化废时为有用的时,而且不管你是男是女,是智慧是愚痴,是有地位是贫贱,都可以修。元晓大师《游心安乐道》的话:咱们这个恶业,是从妄想生的。你做恶业,是妄想生的,它没有真实的根,「妄想」就是虚妄。无明是没有无明啊,咱们之为什么成为众生,是因为无明,但《心经》不告诉我们「无无明」吗?《涅经》,佛就在涅之前,入了种种的禅定,入了种种的世界,给大家找「无明」,最后告诉大家,找无明不可得呀。没有无明,所以这一切恶业,都是从妄心生,妄是虚妄的。念佛的功德是从真心起,从妙明真心起来的。真心就像太阳,妄心就像黑暗,不管多少千年的黑暗,只要光明一现,黑暗就消了。所以念佛破妄,这是很直接的,是不是。

还有《观佛三昧经》里头讲,佛去度父亲,教父亲念佛。父亲就说:「诸佛的果德、真如、实相、第一义谛,为什么不让弟子修呢?」佛的父亲跟佛前也称弟子。佛说:「那个不是不好,非是凡夫所行境界。」凡夫做不到,劝他行念佛三昧,如有一个很大的臭树林子里头,大家闻着都生病,里头只要长出一棵旃檀,整个一百多里的林子都变成香的了。这个念佛法门就是如此。你种种的烦恼妄想就像在一个大臭林子,但你只要念佛,它就转变了。刚才我们说了那个太阳破黑暗,这里释迦牟尼佛跟父亲说,又举了一个例子,所以咱们就是以譬喻得解。

《弥陀要解》: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再深入一步的话,就是念佛的功德。因为能念、所念都是实相,《弥陀要解》蕅益大师说:一切能所都是实相所印。下面这个《弥陀要解》说:无量光横遍十方,阿弥陀佛称为无量光佛,无量光十方遍满哪,就遍满了空间。无量寿,寿命无量就是时间无量,三际:过去、未来、现在,无量寿那永远有,竖穷三际。这个宇宙不就是一个空间、一个时间吗,所以横跟竖,一个阿弥陀既是无量光,又是无量寿,横跟竖都交彻。横竖交彻这是什么哪,这无量光寿?就是法界的本体。遍满虚空,而且三际一如,这是法界的本体啊。那么把这个本体作为阿弥陀的身、阿弥陀的国土,也就是拿这个本体作成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阿弥陀佛的名号是法界的本体,就是众生咱们本来的理性,也就是咱们本来的妙明真心。所以夏老师说:「一声佛号一声心。」你念一声佛号的时候,就是你的妙明真心的显现。持名就是始觉合本。你念佛是始觉,众生在不觉之中,无明妄动你不觉了,你开始念佛,你就开始觉悟了。念的是什么呢?念的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是咱们的本体、咱们的本觉。始觉一念就念了本觉,始觉跟本觉就合了。始觉很重要,始觉要合本,它最直捷了。咱们念佛就是始觉合本,始本就不二了。始本不二之后,当下虽是众生你也就是佛了,众生跟佛也就不二了。所以「一念相应一念佛。」你念阿弥陀佛,一念相应,离开了能所,清清净净的「南无阿弥陀佛」,你当下,你这个时候,你就是佛呀。「念念相应念念佛。」你就这么念下去,一念一念都相应,你就念念之间都是佛啊。这就是殊胜了。

再引证密教。密宗是很殊胜的,也就我们有许多人,看见有用荤的供佛等等,对于密宗就怀疑,不大好懂啊,但是密宗也是很殊胜的,我们也不能随便就加以批评。日本人把教判为十个心,把密宗判为「第十住心」,在「华严」之上。当时华严宗不服气,到天皇那儿告状,天皇只好把大家都请来。日本的大德说:「你说立这个十住心,我们华严宗不同意,没有根据。」他就说:「我反正从中国学了这个法来,我这个修持就。」他就放大光明,把整个的皇宫都照亮了。这个时候反对的人都顶礼了,不反对了,皇后起来献袈裟。所以他这个十住心就成立了。

日本是唐密,是龙树那一支。龙树跟莲花生大士是一致的,互为师徒。龙树亲见金刚萨埵得了法,莲花生大士是从阿难那儿得到释迦牟尼佛预备下来的法,又从空行母得了法。这两个人都是了不起的祖师,而且彼此之间交流。中国唐密是从龙树那一支(传下来的),所以对莲花生大士知道的比较少,到西藏则主要是莲花生大士的法。

兴教大师: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诸佛法身同所加持。…毗卢遮那,以此阿字名为秘藏。…三身唯说阿字一法,诸经广赞此法功德。闻名触耳,诸罪冰消;唱声见字,万德云集。浅观但信,直游净土;深修圆智,现证佛道。 

 

这是日本的法,日本的兴教大师说:「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日本密宗最高的法就是「阿」字观。越高的法越简单,大家总喜欢繁琐,以为繁琐的法是高深的法。他不知道,诺那祖师有这个话:「愈高深的法、愈殊胜的法,愈简单。」所以东密中最高的法就是观一个「阿」字。「自阿字出一切陀罗尼。」一切陀罗尼从「阿」字出生,「自一切陀罗尼生一切佛。」所以这一切佛就从「阿」字出来的。又说:「阿字真言,十方佛心。诸佛法身同所加持。」又说「毗卢遮那,以此阿字名为秘藏。」又说「三身唯说阿字一法,」这三身的佛: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只说了阿字这一个法。「诸经广赞此法功德。闻名触耳,诸罪冰消;」闻到了这个阿字,就众罪冰消。「唱声见字,」见了这个字,「万德云集。」一切德都汇聚了。浅浅地观想一下,你只要能这么信,都可以生净土。你要深修有圆的智慧,现身证佛道。极赞这阿字的功德。兴教大师说:念佛号的功德之好,就由于里头包括了这个阿字。所以说我们这个净土法门是密教显说。有许多位,一种是对于密宗有怀疑的,咱们就别诽谤;一种是对密法有兴趣的,也要相信净土宗就是密教的显说。这「阿弥陀佛」的「阿」字是如此殊胜,就在我们这一句佛号里头,你去念就好了。

《弥陀疏钞》:灵明洞彻,湛寂常恒。非浊非清。无背无向。大哉真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自性欤。澄浊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唯佛说阿弥陀经欤。 

 

最后我们就用莲池大师的话。所以这一句是妙用,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一上来就谈体。「大哉真体,」是什么呀?「灵明洞彻,湛寂常恒。」极明,不但是明,而且是「灵明」,明至极,光明至极。「彻」,透彻,不但是透彻,而且是洞彻,彻到极点。是「湛寂常恒。」这个寂净,是湛然的寂净,是常恒的,无生无灭。这是什么,是我们离开了一切向背、一切染净,就是我们当人的自性。怎么能恢复我们的自性?「大哉妙用」是什么呢?就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就能够把浊的变成清,把背觉变成向觉。它是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祗于一念。十方诸圣,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是诸圣,我这一句话(佛号),就和他们看齐,所以称为「齐诸圣于片言。」「片言」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你当下就和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看齐,所以要有这样的信心。相信你也能是这样,相信你念的是这样,你的功德就是这样。你不能相信,说「我哪有这么大的功德,我这念就是念念,而我这就是种种善根。」那么你也就是种种善根!因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心是这样,你的心跟佛的心是一个本体,佛也不能勉强你。「越三祗于一念」,三大阿僧祗劫,在一念就超越了。所以是顿法,大家要知道,这是极圆极顿之法。

那么这就是最后一次作为供养。咱们从《金刚经》谈到《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宗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发菩提心是如此殊胜的功德,念阿弥陀佛又是如此殊胜的功德。而且这么方便。愿意大家以遵循这个宗,我们去修持。如果觉得这个深了一点,不是那么好体会,大家就按小经(《阿弥陀经》)的信、愿、持名,完全是一样的。小经有《弥陀要解》、有《资粮》可以作为参考,那完全是一致的。谢谢大家,耽误大家很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