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讲解莲公开示笔记 第二会之一

2016-08-10 15:10:35 点击数:

一九八三年一月十六日  讲于北京莲舍

 

第二会之一 引言: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

 

今天这个是夏老师一九六一年一月一日,我们去拜新年嘛,那么开示。那么除「陈」啊,陈伯伯以外,里头还有七个人,这「齐」,齐伯伯;这个贾承章,这是一个博士;「蔡」,蔡无忌,又是一个博士;「王」是王慎轩,一个老大夫,人大代表;「李」是李以祉;「刘」是刘明信,是留学生,还有我,这么些人在座,人到得比较多。

看来这次老师也很高兴,谈的这个内容十分深刻。也就是我看哪,学佛这个问题,我们要想不想成就?要想成就,这些问题就是根本问题。你要是只是想结结缘啰,研究研究,那就算了。真要想解决问题,真要想出生死,真要想觉悟,真要想度众生,那这个内容,就必须得很清楚,所以这个就十分重要。因此呢,这个内容我们就可以至少再继续一次,甚至于再继续更多一两次,直到大家真是真是这个我是体会了,我们反复的,有问题提出来。非得把自己心里头的问题通过夏老师开示以后,咱们自个儿是怎么想,这样一些问题深入的一些思索,要把这些新听到的这些个宝贵的开示,去替代了、排除了我们旧有的思想,这就是真听了。如果听了,而这些新来的也有,我的老思想还有,这和平共处,这效果就不高。那么刚才我说这个例子的情况的人就比较多,和平共处,我老的还是我老一套,新的也有新的一套,都是,大家你好我也好,就是这样,这就没解决问题啊。当然是,这个问题是可以开始了,因为你有了新东西了,但是始终只是个和平共处,一点点也没有改变,假定这么说,那就不行了,那绝对不行了,加个「绝对」。多少得有改变,改变得越多就越好。所以我们这一次,不仅仅说是大家听了之后,脑子里有了些新的内容了,你这是一个初步,这次咱们就要提高一步,这个新的内容要产生新的作用。不是像我们买书似的,我原来书架上有二十本书,我又买了二十本书,于是我书架有了四十本书了,都摆在那儿,这个就不够了。

所以这次的主要目的啊,为什么这回这么重视这个问题呢,就是《无量寿经》说了,一切往生的人,三辈往生,你要往生就是不管你是上辈、中辈、下辈,都须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所以这个《无量寿经》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是《无量寿经》的宗,跟《阿弥陀经》的宗「信愿持名」是一致的。蕅益大师说的「信愿」就相当于《无量寿经》的「发菩提心」,蕅益大师说的「持名」就是相当于《无量寿经》里头的「一向专念」。不同的经,《阿弥陀经》更扼要一些,所以宗提得也就更扼要一些,「信愿持名」。 《无量寿经》就广一些,所以这个提得也广一些,也深刻一些,这个就要求得比较上提出了「发菩提心」了,就比「信愿」两个字要求深刻。所以夏老师这个开示的内容纯粹是《无量寿经》的精神,就是要发心啊。

你发心不是就是一个空洞的发心,还要有具体的修持,所以就是「信愿行」啊。蕅益大师提的「信愿行」,称为三资粮,这个是修行的人三样资粮。今天咱们要去旅游你就必须带钱票,必须带粮票,才能到地方吃饭,没有就不行了。钱、人民币就是资啊,粮票就是粮啊,你没有这个寸步难行啊。所以要往生的人,你是修净土法门,就是以「信愿行」是三种资粮,这是缺一不可的。有的人他不解决「信愿」,他单抓一个「行」,所以在这次我整理我稿子里头,我就有这个话,我当时在广化寺讲的,我说那三条腿的香炉你就剩了一条腿了,我只是「行」,我就是念,所以蕅益大师说,你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透也往生不了。何以故啊?你三条腿你折了两条腿了,你一条腿的香炉不翻哪?这个道理就是这,就是这个事。「信愿持名」跟我们这个「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相结合的,是一致的。

所以夏老师今天这个开示啊,前头一段就是「发菩提心」,讲什么叫「诚」,什么叫「伪」,底下还特别提出要发真实心,所以这一段是发心。也谈得很深入,谈到有的是,我们大家听起来还不是咱们的常情啊,我们觉得要善哪什么就好啊,这个就说,你有了善念倒是不诚了,你看夏老师是这么说的。所以要提高一步,是不是,要提高一步。你看,这不就是第四行吗,「有恶念,有善念,不诚」嘛。你把前头不管,你就从第二句念起,不是有了善念就不诚嘛!要大大的提高,我们要大变活人,不是老的那个人天路的那个思想。你那人天路的思想,你还始终是人天路嘛,你虽然修行了半天还是个人天路,你这个何苦来呢?所以不够啊,这很不够。所以就是很深入的问题,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个《无量寿经》里就是提了两句话,一个就是「发菩提心」,这个是为因。这个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要求觉悟,你就种觉悟。嗯,怎么种觉悟?我发了这个心就是觉悟,菩提心嘛,你发了觉悟的心,就等于种了菩提,将来你就收菩提的果实,就证菩提的果位。所以这个很重要,前头一段。

那么我今天先把夏老师没有谈到的这些问题,因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听夏老师讲过多少次了,所以就不把这些话再说了,我就给补一补。就直接告诉你,什么是「诚」,什么叫「伪」,你发心,你是真的啊?你是假的啊?那是深入一步了,发心的必要这里没有说,所以现在咱们补一补。这是两个条件之一,就这两个必要条件之一,你这大学考试必须考这两门,你这一门交白卷,你第二门再考得好也不取。有一门交白卷你就是不行,而且只考两门功课,又一门交白卷,那决定不能取的。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就把这个重要性说一说,夏老师为什么开示这些内容,重要的!不是谈谈理论什么的。

下头是什么呢,讲念佛,讲观自在菩萨的法怎么观心、观自在,就是具体的行啊。行嘛,持名是妙行,首先讲持名的妙行。底下接着讲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三大士,弥陀是中央,第二位就是观世音菩萨,第三位是大势至菩萨,专讲念佛是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就是耳根法门,这三位是一体呀,大家要知道。那观世音菩萨就是观自在菩萨,那就是般若,那就是返闻闻自性,那就是禅宗的这个脉络,所以底下就提出来观音菩萨的法门。前头念佛是大势至菩萨的法门,后头观音菩萨的法门,大势至菩萨的法门加上观世音菩萨的法门,那是什么呀?阿弥陀的法门。对不对?西方三圣嘛,都是弥陀的化现嘛,所以这化现的两位就是这样,那么这个之和,咱们就可以知道是弥陀嘛。弥陀就化出这样一个观音的这样一个法门,底下一个大势至的法门,都是从弥陀那儿流出来的。而这一切修行之中,就没再有其他能够跟这相比了。所以我们说「一向专念」,就指的是大势至菩萨的法门,但是也可以广一点,实在大势至菩萨的法门也包括了观音的法门,跟观音的法门也不是两个。所以我们可以横着看,就是把这两门一说,就一切法门最好的都说尽了,都摄在里头了;再直着看呢,圆融着看呢,这两个本来不是分裂的。所以底下讲到「行」的时候,提了念佛,就提观世音菩萨的法门。里头这一段开示就这个内容,就这三个内容。

我们所以在这一句一句说之前,咱们先这么总的把太老师的这个开示体会一下,有好处,然后再分段的看,知道他的这个重要性和他的关系。那么这个《自警录》后头就更深入一步了。因为这上头说了「一」,说了「二」,后头《自警录》又谈到「第一念」、「第二念」,所以我们就把这个《自警录》夏老师自己要求自己的,我们也抄在后面。所以我们这一次就不是用一次的时间,我们很粗粗草草地、泛泛地研究一遍。所以深入的关于「第一念」、「第二念」等等的问题呢,留到下一次。还有这两个法门之间的,念佛法门与观心法门的这个圆融的地方,不同的地方,他们各个有各个的特殊的殊胜,又各有各的圆融,又互相含摄,这些个深入的内容也留到下一次。

今天咱们主要是说什么呢,先把这几个内容说一说。第一段是发心,什么叫「诚」,什么叫「伪」。这个发心很重要,什么叫「诚」,什么叫「伪」。第二段,念佛为什么这么殊胜,下面粗粗地把观世音菩萨的,按照这个文说一说。今天咱们打一个基础,下一次咱们逐步再深入。总要到什么,这次就是说对于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大家真是我这心里头有数了,就好了,我踏实了,这就是收获。你说收获什么,你也说不出什么来,你说出是什么来,倒不见得对了,不是写一个什么心得报告能表示的。真感觉我这就是安心了,踏实了,这个就是说,「觉今是而昨非」,大大看见「哎呀,我过去,非呀!」甚至于说「我过去是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