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坊

讲解莲公开示笔记 第一会之四

2016-08-09 11:41:35 点击数:

第一会之四 念头死事一心 法身活理一心



【尽说相与金刚矛盾。】

可是这个底下这记得是差了一点,说是「尽说相与金刚矛盾」。就是说,看来呀《无量寿经》有人就认为尽说的是相,尽说的是事相,就跟《金刚经》矛盾了。这个就是连法源寺的长老,明真法师他就还是这个认为,他就跟我说:「净土宗好是好,就是着相一点。」我不好意思跟他说,这个净土宗都原本是不着相。我把这个夏老师会集的说了一说,我说:「看,这还着相吗?」他说:「这就不着相了。」一般是这看法。夏老师就说到这儿,说到就是有人就觉得好像尽讲的些事相,跟这个《金刚经》说的这个「无所住」,这一切一切,「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一切,这个就好像是矛盾。这个话记得没有十分清楚,不过搁在这儿我们看得很明白;那看我这个插话也就看明白了。

黄:实相无相。错会在无字。落在四句内就不行了。

 

我这儿插了一句话,因为《金刚经》说的都是实相,一般人就认为实相是无相。一般人认为实相是无相,咱们《无量寿经》说了这么些相。那么《般若经》说的实相是无相,咱们经说了这么多相,所以在这个「有」跟「无」之间就发现了矛盾了。这样一个认识是一种错会,错误的,可以说是误会。误会在什么地方呢?就误会在实相无相的这个「无」字上。实际上说的这个实相无相,到底是有、是无啊?这个不落在「四句」之内。什么叫「四句」呢?说「有」是一句,东西这是有的,极乐世界是有的,咱们这个世界是有的,这说「有」是一句;说「无」、说「空」是一句,没有,都虚妄,这是一句;当然都不对,说「有」也不对,说「没有」也不对;再者说呢,「也有也没有」,就是「亦有亦空」,「亦有亦无」,「也有也没有」,这是第三句了,还是不对;再一句呢,「不是没有不是有」,两个都排除,还是不对,这叫四句。所以说法要离「四句」,我们体会也得离「四句」。所以上次那个法源寺讲历史的方某,现在被大家赶走,他就讲「没有极乐世界。」他跑来问我,他说:「你说极乐世界到底是有?是没有?是怎么个有?是真有?还是什么什么有?」我说:「极乐世界的『有』,不在四句里头。」他就没法再跟我辩论了,哈哈哈哈,不在这四句里头。但是我们这一起心动念就在这四句里头,你落在四句里头,就错了。不落在四句里头,请问如何想啊?目前呢,你先别管,你先暂时承认下来,四句里头这不对,四句里头不对。那这么样的话嘛,就是说,你所体会的实相无相就是没有,不是那么讲,那么《金刚经》和咱们《无量寿经》并无矛盾。那你现在这么接受下来,就很好。一落在四句之内,就会发生些错误,就会发现这跟这有矛盾。他这个四句是不对;你要倒过来,你要对了之后,四句都对。所以就不是那么着简单的你能理解的,这个是极为微妙啦,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也有也没有也可以,说不是有不是没有也可以。你要不对,你怎么说都不对;你要对,你怎么说都对,所以「是则总是,不是总不是。」你没有悟之前,你怎么说都不是;你悟了之后,你怎么说都是。这不是不讲理了吗?他悟了的人,他怎么说他心里不是你所体会的那个「有」、「无」,也不是你体会那四句里头。所以良遂有一句话:「众人知处良遂总知,良遂知处众人不知。」大众所能知道的那个知处,知道的那些地方啊,良遂我都知道;我良遂知道的那个地方啊,众人、一切人你们不知道。所以上次跟郑某说了一下,我说:「你知道的那个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知道。」他就是炸了,他就跑去跟吕某研究。吕说是,这恐怕是人家的三昧,咱们也不知道他什么境界。其实这不是什么三昧不三昧,就是这个良遂的话。良遂直说了,他就范围广了,他说众人那就包括一切人了。那这我只说个郑某嘛,我说:「你知道的我都知道,我知道的你不知道。」怎么解释啊?大家所知道的都是在生灭里头,你们所知道的总不就是在生灭里头的吗,所以良遂总知;良遂所知道的那个东西,离开生灭,所以众人不知。所以就是这个,众人呢,不是就总不是;这良遂,他是就总是,就差这一点。所以这就把那个所谓《金刚经》和这个《无量寿经》这一些矛盾,我这个插话,这个不再说了。

【经无高下,根机有高下,悟与未悟都念。】

 

底下呢,夏老师就说:「经都是没有高下的。」我们刚才说了这个《华严》最高什么,实际上说是没有高下啊,到了圆人就法法都圆了;到了圆,那一切都圆了。那执定就是《华严》是最高,别的就低,这就不叫做圆人啦,没有一个不圆了。但是根机有高下,修行的人根机是各个不同,但不管你怎么样,你悟也罢不悟也罢,你都要念经啊。

【念头死事一心,法身活理一心。】

 

这底下就谈到一个「死」、一个「活」。这就是咱们净土宗的死跟活,「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就是大家常常都熟悉的。咱们念佛念到事一心,进一步念到理一心;这个就把这些话,就汇合到一块儿了。「打得念头死」是事一心;「许汝法身活」,大家注意啊,念头死不是说必定法身活啊,许你法身活;在这之后才有法身活,法身活是理一心。这个也是一个死和活的问题。你没有个念头死,哪后头有个法身活呢。

这个事一心、理一心,咱们稍微把它举一点近代的事情说一下。这个作《摩诃阿弥陀经衷论》的有一个叫王耕心,是正定人。清朝末年他写了一部书。这个人和他的师父都证到了事一心。事一心不是那么容易,不是像居士林周某说的,那一心不乱,好像那念佛就应该这样。哪儿那么容易啊,他知道什么叫事一心哪,事一心是什么境界啊。他的师父是个比丘,很用功,修净土,两次闭关。第一次闭了一百二十天。现在咱们众生的根器,想七天解决问题就不大够,那是佛当时的时候。大家越来这个垢障越多呀,障越深,就慧越浅哪,只有比古时候要加倍用功才行,所以要得到这些境界是不容易啊。这第一个一百二十天没有到一心,第二个一百二十天达到了事一心。到了这个时候,他的境界全不一样了,就是极乐世界现前,自己本人这一句就这么念下去了,自己就完全不吃饭、不睡觉。所以在第二个一百二十天之中后期达到这个境界,但他只到事一心,没有到理一心,没有悟。那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就是说念佛的这两个,也可以说是两关吧,进入事一心没有达到理一心。那么他的弟子呢,是个在家人。这个弟子呢,他那很讲究,他是讲得很详细,他那房子应该是什么样,门应该怎么样,什么人招呼,那护关得很严格,吃什么什么东西很讲究,他那具体的闭关的方法都说了,一百二十天一个关。弟子就差一点儿了,弟子到第三个关,第三个关的末了才进入一心,那时间也比较短了。他自己都以为是不行了,后来还是不管,坚决、坚持,到了第三个关出现了他师父的那些个,但是比他师父的境界又低一点。所以知道事一心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说你就是念的这样子,这就念到事一心了。所以到事一心的话,见惑、思惑就要破了。

我这个猜测,夏老师在天津当时是进入理一心了。他们两个,他们自己承认我们没有到理一心哪,那般若就现前了。所以在禅宗方面,我这个得力,主要得力于夏老师。当然别的大德,我的师父开悟的也有,禅宗也有,密宗也有;但是关于禅的方面,夏老师对我的利益是最大的。就我说那个梦,刚刚我给大家说的那个梦,那很多人都是赞成的,有的人笑,有的人是不说话,有的人是很表扬一番,只有夏老师下了一句「还须转一转」,「还须转一转」。所以他不是过来人,哪有这个话呀,「还得转一转」。天津回来,夏老师一方面是证明,一方面是肯定,一方面又指出。那王上师给我证明,就说「如是如是」,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汝如是我亦如是」,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善自保任」。那就是,所以这个上师对我也是很深的恩哪,这一点给我很大的勇气呀。那夏老师呢,夏老师还给指出你不足之处,告诉你「还大有事在,大有理在」啊。这真实,真实就有时候就是不容易认,就是这个。所以大家是天天见,所以在夏老师八十岁过生日的时候,我写了几句赞,我说大家都是闻名、慕名而来的,都来天天见面;虽然天天见面,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样儿啊。他也称赞,他是矮子看戏。大家懂这话吗?「矮子看戏」,从前这戏台都是站着看的,你矮子看戏,你就是人家叫好,你跟着「好!」你其实啥你也没看见。所以说赞叹夏老师的人都是矮子看戏,你不知道好在哪儿,所以就是说啊,但是说你虽然不认识,只要见一见,听一听都得很多很多好处。

而且还有这样,这他是一个三昧境界。三昧境界之后他是心相应法,你入这个三昧之中就是如此;你不入这个三昧之中那还这一切就是说,见佛见光、不吃饭、不睡觉这都不行了;你得入在这个三昧之后,这些境界就现前,所以这个叫心相应法。得了陀罗尼就不这样了,那你就不须要,你这贪、嗔、痴,你在骂人,你在搞什么什么,他这一切他都现前。所以陀罗尼和三昧不一样。所以得三昧,你要入了这个三昧,你就这个三昧之中所有特殊的东西就出现。所以事一心呢,念头死是事一心,法身活是理一心。那么咱们如果达到念头死,「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啊,是不是啊,「多说一句废一句,多念一句是一句」,那么把法就得到了。就得到了事一心,那就是方便有余土了;到了这理一心就实报庄严土了,就是菩萨;菩萨是一位一切位,就是成佛。

所以我就问过贡噶上师,我说这个密宗讲即身成佛,我说往生净土是不是即身成佛?贡噶上师说:「你说往生哪个净土啊?」所以这个上师都了不起啊!贡噶上师了不起啊,不是一般的活佛。我的师父好些,有的我不是都是普遍一样的,我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赞叹哪。「你是哪个净土?」我说:「西方极乐世界。」「噢,那就是即身成佛。」你达到理一心之后,你破一分无明,你显一分法身,你就是实报庄严土,圆教一地就一切地。而且就按《观经》说,你就不得了,你当时你可以分身一切世界见一切佛,你就可以得一切陀罗尼,你就可以在一切世界跟佛这样去度众生,分身无量,你说这跟佛还差多少?哈哈哈,这按《观经》说嘛。所以这个法门它是很殊胜,很殊胜啊。

【未到家如何办。亦经亦佛,一卷经一千佛。念佛不收心,念经能收。在大范围内能经内保,久之不知不觉,能所根尘合流,能达到寂灭境界,如观世音,闻熏闻修证金刚三昧。】

 

那么底下夏老师给我们设想,你们没有到家的人怎么办呢?既没有事一心也没理一心,怎么办呢?你也就又念经又念佛,所以这就很具体了。念一卷经,念一千佛,给大家开出了具体的数来了啊。底下还有很重要的话,念佛不容易收心哪,所以大家常常说,「我这个念佛怎么老容易打妄想啊。」这个念佛它不容易,正因为念佛的时候妄想容易进来,所以在打妄想的时候,我们念佛也容易进去,这事情都是有来有去的。你要必须懂得这个道理。就在你贪、嗔、痴什么,你还可以念佛;你这不是可以念佛可以到妄想里头去嘛,那倒过来,你念佛的时候妄想它也容易进来嘛,这才是合理的事情嘛,所以这个念佛就不容易收心。但是念佛你可以在随便的时候你可以念哪。你这个念经,你不坐下来,不清净,不收收心,你怎么能念经呢,是不是?这个法门他都有他特殊的殊胜之处。所以念佛不收心,念经能收心。所以齐大师兄说过,「我念经倒好像比念佛的时候好。」这跟夏老师是一样的意思。念经他容易收心,因为什么?你随着经文这么念,你心就在这上头。「在大范围内能经内保」,这个「保」字我是费了我好久时间我才看出来,陈大师兄记了一个吃饱了那个「饱」,这个「能经内饱」是什么?后来我琢磨琢磨恐怕是记错了字,这是「保」,就是他能够在大范围之内,能够在念经的时候来保持住收心。一般人能做到这一步,也不是绝对的。你就老念了,久之你不知不觉,你就能所就合流了,根尘也合流了,你能念所念不知不觉就忘了。根尘,尘是外面的这些色、声、香、味等等,根是咱们眼、耳、鼻、舌等等的,这个也就合一了,合流了,那就能够达到寂灭的境界。所以这个念的时候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不知不觉啊。念经念佛,能收心不能收心,总之老念老念就能这样,就像观世音闻熏闻修证金刚三昧。所以就开出一个数,念经一卷,念佛一千,两个都念哪。

【开悟为什么念经?佛佛相念。极乐境界,为妙明真心所应有的东西。】

 

这个底下就答复了,开悟为什么念经啊,就是「佛佛相念」。所以佛不是一种寂然无知啊,什么都没有,那就错了。所以六祖也说,「我的法门是无念为宗,无是无一切相,念是念真如。」所以阿难问的问题,他就知道佛今儿为什么这么殊胜,现这个光明啊,那么一定是佛佛相念;今儿佛一定念佛了嘛,所以佛和佛是相念,他心是通的,他是一个。所以这就是开悟后为什么念经,悟也就是佛,佛佛相念,所以悟人照常念经。极乐境界,是妙明真心所应有的东西;所以极乐世界虽然是事相,但也就是妙明真心本来所有的东西。所以经中所讲的都是些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很多。开悟的人不就是明心嘛,明心见性,你见了这个本心,那极乐这些现象就是本心啊,所以开悟的人还是念佛,还是念经嘛。

【非止。如止,知其所止。处处对比。】


底下就提到「非止」呀,这个念佛不是仅仅说是一个「止」啊。这也是很多人的一个错觉,好像我这个念佛就是念到我什么都不生了,止。所谓「止」和「观」嘛,「止」就是入定不动了,「止」嘛;「观」是观照。所以念佛不是个「止」啊,而是什么呢?如若说是「止」,就是「知其所止」,说这个念佛的时候我知道我心之所住,所以这儿提出来不是个「止」字,是个「知」字。当然这个文字中还恐怕是没有十分把夏老师的文句记录清楚,但这个里头念佛不仅仅是个「止」,这个完全是对的。但是底下提出一个「知」字,「如止,知其所止」,「知」!嗯,所以就整个说起来不就是一个「寂知」啊。「寂」是寂默,寂而常照那个「寂」,寂而知,说到根本这个心就是一个「寂知」。咱们就是得苦思苦想,都是动,起心动念,动才知,那就是妄动,就是妄想;这如来的境界是「寂知」,不动而知,你光说个「不动」就错了;不动,「知」!关键在这儿,而「止,知其所止」,清清楚楚。

这就把这个,这里头谈了什么了,刚才我们就是《无量寿经》介绍了,两个念佛的「一心」介绍了,又提出这个法门,也回答了上次的那个问题了,念佛、念经,这个开悟了干么还念经啊。底下就再说到了《无量寿经》的好处,处处对比,极乐世界和我们对比,让众生生欣厌心,这个就是前头这一部分,都讨论得很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