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三十九集摘录(四)

2017-09-21 09:10:24 点击数:

 

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三十九集讲:“寂静行是如来所行的究竟清净的灭度法,是诸大菩萨趋入无余涅槃的妙行。寂静幽深,不是言语所能宣说。法藏菩萨住真实慧,远离一切虚妄,所以行的是寂静行。寂静就是无余涅槃。阿罗汉是有余涅槃,除了分段生死(人、动物这种生死没有了),还有变易生死。四十一个位次:初住、二住、到十住,然后十行、十向、十地,这四十,还有等觉,四十一地。每一地和每一地之间也等于一个生死,所以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举足下足之处,佛法很深,初地菩萨对二地菩萨从哪儿举足哪儿下足他都不知道,因此说是一个生死——变易生死,所以是有余涅槃。佛是无余涅槃。“依真谛门”。“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世间、出世间的道理,决定不虚妄的,叫做谛。我们常常说的二谛,就是真谛跟俗谛。大地山河,世俗认为是真实的有,认以为实,为了顺世俗迷情建立世谛,也称俗谛。空,在圣道是真实的,本来无一物,这个虚妄的东西造成障碍了,所以稍微清净一点就会看见房子、床铺、自己身体都没有了。有人又错误以为这就很高了,其实非常浅非常浅,是未到定的定、欲界定,不过那就已经感觉到一些空。在圣境中,本来就没有这些幻相。智慧所见的涅槃,寂静、真实的理,叫做真谛、胜义谛或第一义谛。《智度论》说:“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说有众生(是顺于世谛来说的)。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所以《金刚经》说:“我灭度众生”,这是世谛;“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终日度生,终日无度,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第一义谛。“依真谛门”,就是依胜义为门(能够通入到涅槃,所以叫做门),依靠第一谛的门路,来培植众德的根本。例如《金刚经》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就是此处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修一切善法就是植众德本。植是种植、培植。“德本”,“德”是善,“本”是根。在《教行信证》里说:“德本者,如来德号(指佛的名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只要念一句),至德成满(登峰造极的功德就圆满了),众祸皆转(种种灾祸都消除转变了)。”弥陀圣号是十方三世佛号之本。所谓密宗有这个话,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所以称为德本。刚才引证的《观佛三昧经》说:“十方诸大菩萨皆依念佛得。”又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就是证明佛号就是德本。当代众生念阿弥陀佛,就是植众德本。发菩提心,老实念佛,就是“依真谛门”,广植德本。华严玄门,一多相即,一就是无量,无量就是一。一句佛号,名具万德(万德都在一句佛号里面),名召万德(在持名中所召唤来的,正是弥陀多生多劫积功累德所圆满的至德)。蕅益大师说:“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菩萨万德齐修,证入涅槃,但万善之中,持名是善中之王,所以直指德本就是持名,因为华严境界一真一切真、一成一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