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四十八愿: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金刚上师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

2017-06-05 16:06:46 点击数: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十三、光明无量愿。十四、触光安乐愿。)


念老在讲座三十二集中说:“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愿。愿文是:“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本愿也就是善导大师五个真实愿中的第二个。第十三愿与第十五“寿命无量愿”,净影称为“摄法身愿”,以其摄法身成就也。此愿大意是:愿自己成佛时,自己的光明不可限量,无边无际,普照十方上下净国土、秽国土一切处所,所放光明要绝对地胜过一切佛光,要比日月的光明胜千万亿倍。光明遍一切处,光的功德妙用也就遍一切处,可以摄受度化的众生也是无尽的,所以这是大悲方便之本,是报身佛的真实功德。我们大悲度生要有方便,所以光明遍照来摄受众生。愿中佛就发了誓愿,自己是无量光、无量寿,实在就是愿一切众生都是无量光、无量寿。因佛光遍一切处,佛的教化与摄受就遍一切处;佛身常住,则众生永有依靠与导师。《甄解》说:“若约佛所证,则四十八愿,皆入光寿法身。”意思是:倘若按佛所证的境界,那么四十八愿都可以流入无量光寿法身。法身必定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无量寿正是法身本有的德相,所以叫做无量光寿法身。从这个无量光寿法身,流现出弥陀一切大愿、极乐世界依报正报一切功德。极乐世界的依报:宝池、宝树、宫殿、德风华雨等等,正报:弥陀、观音、势至等等一切圣众,以及种种殊胜方便,都是从弥陀的法身所流现。所以四十八愿就包括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以及无量无边摄受众生的一切妙用。四十八愿显的是法身功德。时常有很多人说,极乐世界的一些相,尤其是黄金为地等等,觉得没有什么兴趣。实际上这些黄金并不是说咱们世界的黄金货币,而都是真实法身哪。初步就是要离开相,才见真。《楞严》也是如此,要离开了妄,才显真;进一步彻底之后,妄就是真。善导大师说:“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一切事相都是道,全显的是法身。要从度生而论,《甄解》又说:“又以摄生,则愿愿皆为众生。故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如是四十八愿互摄互融,不可思议。”无量光,就为了光照一切处,度一切众生;无量寿,众生老有所依止。一切愿都是为众生,所以四十八愿全显法身,四十八愿全是摄受众生,互摄互融,不可截然划分,说这一愿是显法身,这一愿是度众生。


日本望西师(做了一个楼冲着西边,叫望西楼,自己也号为望西,因恭敬不提他的名字,都提他的号)说:“横摄十方虚空无边,故国土亦无边。国土无边,故众生亦无边。众生无边,故大悲亦无边。大悲无边。故光明亦无边。光明无边,故摄取益无边。以要言之,欲益无边。故光无边。”时间是竖的,空间是横的。十方的虚空没有边际,所以国土就没有边际;国土没有边际,所以国土中的众生也没有边际;有无量的国土,就有无量的众生。所以法藏大士这个大愿不是只度一个地球上的全人类,而是各种众生;还不只是一个地球,而是无量的地球、无量的天体。天体无边,众生无边,所以佛的大悲也无边,给众生的利益也就没有边(见第十四触光安乐愿),而这个利益之深也没有边际。正因从众生出发,要让众生得到利益是没有边际,所以光也无边。


“绝胜诸佛”,佛佛平等,怎么又说阿弥陀佛的佛光绝胜诸佛呀?这就如本经〈光明遍照品〉所说:“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又,“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这都因过去在因地愿力各个不同,到成佛时,各个按照自己所发的愿,自然成就,不须安排。法藏所发既是超胜诸佛的愿,所以成佛时威神光明在十方佛中最尊第一。释迦牟尼佛到娑婆世界来是很不好的时候,人是减劫;那弥勒大士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人是增劫,都很高大。各人的愿不一样,弥勒他多生求福,他发心在前,成佛在后,因此他成佛是一个很有福的时候。现在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每一个人将来走的道路,每一个人的归宿,每一个人的成就,各个不一样。何以故?每个人的心愿志向不一样。这个愿力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等到作佛的时候,就得到了和自己愿力相称的一些殊胜之果。“自在所作,不为预计”,你发的是什么愿,你做的是什么功德,到时候所得的果实就是这样,不须要安排。法藏要“绝胜诸佛”,绝对不是逞能好胜、突出自己,而是切愿自己对众生的奉献,给众生的真实利益超过诸佛,所以阿弥陀佛称为大愿之王、诸佛之王,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密宗也说:千佛万佛,不离阿弥陀佛。这就是说明为了绝胜诸佛,得到的果实也正好是如此:“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这话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妄语者,没有任何夸大、夸张,没有要捧一个谁、压一个谁,十方诸佛都赞叹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赞叹阿弥陀佛。


又根据密典《大法炬陀罗尼经》说诸佛有两种光明:⑴常光。⑵放光。常光者,谓圆明无碍,无时不照也。放光者,有时放、有时不放,为了某一种因缘,或者使人觉醒、或者加持,或现或放随宜自在。比方释迦牟尼佛讲本经时就放大光明,阿难就惊奇细问,跟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见过。佛放光就是要警醒大家,你们要重视这部经,就“自在所作,不为预计”,这是放光。今愿所指是常光。根据玄奘所翻译的《阿弥陀经》,称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这个名字就是称赞净土佛摄受,佛在摄受你,显出他力(从果实上开始就是他力),就是难信。你只要真正肯信了,他力在你身上就显出作用,所以“信力圆时,全成佛力。疑根未断,即是罪根”。“疑”跟“信”这两个字,大家千万要好好地检点,还有什么地方有疑?这不等于参禅那个疑,参禅那是大信之后的对于佛法负责任到极点起的疑。一般人所谓的疑,到底这佛有没有?佛经上的话是不是句句真实?这种疑就是罪根。疑根要不断,偶尔一起都是没断,即是罪业之根。《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彼佛就是阿弥陀佛。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彼佛恒常不断在放光,所以弥陀又号常照光。佛光明无量,所以号无量光;常照不断,又号常照光。所以佛光“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一切凡光不能相比了。(日月的凡光还有一个特点那个光刺眼魔光也是刺眼的佛光是不刺眼的这个大家要有所分别。)

 

第十四、触光安乐愿。愿文是:“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光明无量只是为了利益无量,任何一人见佛光照,或者佛光照到身上,都是当下就身安心乐。并且这种安乐不是世间的任何安乐所能比的,这是一种清净的、真实的、极殊胜的安乐。于是“慈心作善”,自然就引起了他的慈心,自然勇于作善,怜悯众生,爱护众生。更重要的是生起“来生我国”的宏愿,因之他就会生到极乐净土。所以真正见到阿弥陀佛光的人,都得这样殊胜的利益。有时大家也见光,不见得是佛光。就像儒教许多读书人静坐,这些文人说“虚室升白”。虚就是空的屋子,升白就是有光。又说“常观鼻端一点白”,他坐的时候鼻子就放光。本经〈光明遍照品〉说:“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垢”是污垢、恶浊,指种种的烦恼。这些都消灭了,自然生出普共众生同生极乐的善愿。“身意柔软”,娑婆众生最大弱点是刚强难化,坚持情见,不肯放舍,有的人就倔强、刚烈,你碰不得,一上来脾气就要爆炸的样子,他就不柔软,所以难以化度;但一遇佛光,身和意都一齐柔软,诸佛才可施教,受教者才能得度。“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三途就是三恶道。三恶道里极苦的地方要见到佛光的话,都可以得到休息安乐,命终都得到解脱,往生极乐。这就是遇光所得的法益。《礼赞》是善导大师的:“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来摄化十方。”所以名声普闻,闻名发心、闻名得福,闻名就十念往生等等;以佛光明遍照来摄受十方众生,不为邪恶所侵染,念念向上,一直到往生极乐世界。《观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所以我们说念佛法门是仗他力。佛光遍照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众生,永恒地摄取,而且一个也不舍弃(不会因为你退步就不要你,还是摄取希望你回头),凡是遇光的人都可以往生佛国。由上可见,光明无量是佛身德,而此光明实为利益众生的,故云:“四十八愿,全显法身”。所以四十八愿每一个誓愿都是为了众生。佛光的利益、佛愿的宏广、佛恩的深厚,都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