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答疑

《无量寿经讲座》第二十九集摘录(四)

2017-05-31 07:44:59 点击数:

 

念老在《无量寿经讲座》第二十九集中说:““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法藏菩萨答佛的开示,禀白说:佛所说的义理太广大(宏是大)、太高深,不是我的境界。“境界”,佛常说的话。现在有些修行人,就是以境界来显示、施展,表演这些奇异功能,这是很不合乎佛教的意思。宗门根本不许谈境界,不谈就算了,你谈就正表示你着魔。教下只许论功夫,也不是谈境界。我功夫怎么样了?我心是不是很掉举、还是很不安如何如何,这个功夫怎么样情形之下可以有所改善,在功夫上可以谈论、交流。但是虽然不许谈,还是可以有境界。什么叫境界呢?“境”,是指心所游履攀缘的地方。它不是脚所行履经过的地方,而是你心所能达到的地方。你心之所游,心之所缘,所以叫做境。例如眼所见的色,若看见颜色,这个颜色就是眼识所游履之处,就称为色境。法是意识所游履的地方,称为法境。“界”,前已解释。所以境界是指心所能行到的、意所能攀缘的处所,以及自己修持所得到的结果。“非我境界”,表示这不是我的水平,不是我心所能达到的、我心所能想到的,我理解不到这个境界,这不是我的境界。


“非我境界”。上面世自在王如来用三个“自”字,叫法藏自己知道,自己去做,他这说不是我的境界。日本峻谛师解释说:“斯义宏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⑴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宏深,非我境界。⑵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今令二乘、人天乘齐入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⑶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斯义宏深,非我境界也。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法门也。”峻谛师“开他力门”之说,正明净宗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究竟方便,果觉因心之无上妙谛。他也从三方面来解释:⑴法藏比丘很高明,我虽已知诸菩萨一般的摄持净土之行,可是我要成就的是诸佛土中最殊胜的国土,这个不是我的境界。⑵当然各个都是随着自己的欲乐来摄取的。可是我现在想让五乘都能入报佛的净土。五乘有六种不同的解释,我们取一个最通途的,就是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从断惑来说的,要断了见思惑才是声闻缘觉,要修五戒才是人,修十善才是天。我是想让这种水平的人一齐入报佛土,这是十方世界之所无。五乘中只有菩萨乘才能够入报土。所以净土法门之特殊在此,十方世界之所无。极乐世界最特殊是在于它的凡圣同居的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就在我们这儿,我们也有圣。文化大革命之前,福建的和尚到了五台,见着文殊菩萨。有好多亲见文殊菩萨的证明,这不同居吗?天台、雁荡,几百阿罗汉都在那儿,也是圣。这也是凡圣同居土,但我们是秽土。这入凡圣同居净土,去了就是阿鞞跋致。所以最不可思议,你说他是凡夫,他是阿鞞跋致;你说他是阿鞞跋致他是凡夫,十方世界之所无。所以你念《药师经》、修药师法成就了,药师佛派多少大菩萨护送你去极乐世界。所以净土法门,鸠摩罗什翻译的“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玄奘还加了一个“极”字,“世间极难信法”!有人这些地方还没有能信,他不了解,如果信了之后他念佛会更勤、更精。这个不是我的境界,所以我要请佛给我开示。⑶法身境界、报身境界,是高是妙,不是菩萨之分,可是我经过无量劫修行可以达到法报的境界,但目前还不是己分,所以这个意思很宏深广大,还是请世间自在王如来给我开示。 

 

世间自在王佛连拈三个“自”字,皆直指当人自性,开显妙心,就是《观无量寿经》里说“是心是佛”,你的本心就是佛。教导行人尊自己本有的灵性,教中叫做内重己灵。大家都要“内重己灵”,知道这个自。所以蕅益大师也讲六信,要信自,这个“自”很重要。明此根本,方能生起无量无边自觉觉他之妙行。法藏菩萨说“非我境界”,仍请佛开示,这是外慕诸圣。法藏抛却自己分,专归佛力。专来求世间自在王如来,这是求佛的力量,你给我开示,这是法藏菩萨自己开显的他力门。这也是净土宗特有的家风,叫做他力法门。净宗所以能三根普被,一生成办,凡夫二乘例登不退,全仗弥陀一乘大誓愿海与六字洪名的无边功德的加持力。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之处,就是以弥陀无上的果觉,作为众生因地最初开始的发心。“因达果海”,从果海中才有这个名号。“果彻因源”,我们得果就是从念佛开始。因果同时,感应难思。说《妙法莲华经》为什么用莲花为经名?最殊胜的意思是出污泥而不染,不为一切烦恼所染,不但要出泥,而且还要出水。最殊胜的涵义是花果同时,莲花一开小莲蓬在里了,还是花的时候果已经在里了。此又是他力之妙用。更加以外圣(正是他佛)易信,己灵难明。是以末法具缚的凡夫只要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就可以往生。全仗弥陀一乘愿海之力,这就是他力。他力法门也叫果教派,是从佛果上开始修持的,所念这句佛号是佛历劫精修、万德圆满的果实。现在我们念佛号是佛的果实开始。譬如馒头,须经过农业、商业与厨师长时多种劳动,方才有熟的馒头。我们现在的任务只是吃,吃就是享受佛万德成就的果实。这是凡夫愚人所共同都能做的事。若要究明自心,唯上智所堪任。禅宗得“大死大活”,你不大死哪有大活?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能起疑情,一归何处?这思想就老在“归何处”这个地方专注,不为任何所干扰,就是这么一个疑的情之中。现在不参悟吗?这悟有大有小很不同,所以宋朝大慧,大悟十八次,小悟无数次。所以念佛开悟的人,以那个念参禅。以参禅那种如醉如痴,连吃饭都忘了,心不在焉,到这时候不见得就悟,忽然死灰里蹦出个热豆来,大死之后才能大活,忽然间,死后更生、绝处更生。他得把这个妄想要绝!这又是一个方法、又是一个方便,所以参禅是限于上智,很难。法藏菩萨因地中,悲愿宏深,开显他力法门,上智也收、下愚也收,所以世称“大愿之王”。玄奘大师翻译得非常好,人到临终的时候,以佛的力量是“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以佛的慈悲力来加护保佑你,使得你的心不乱,所以弥陀大愿之王惠予真实之利就在此。只要真正做到了信愿持名,阿弥陀佛就要对你负责任,他的愿就在你身上落实,仗的是他力。所以真正念佛的人,大势至菩萨摄受这个人,阿弥陀佛从极乐世界派二十五位大菩萨随时随地护持你不被魔的侵扰。有人说这不是心外取法都是魔业吗?怎么又舍弃自分求他力?这就是最圆融的地方,他力不是心外求法,他力正是自力,这是一个殊胜的方便,自他不二,生佛不二。依靠他力念佛持咒,而这个他——你念的佛就是自己,正是你的自力。“一声佛号一声心,迷时不念悟时念”,念的时候就是悟。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你的本心完全朗然现前。念佛的人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觅长安”,到天安门城楼上了,你再问:北京搁哪呢?所以要真能信他力,真能老实念,就是已经到了天安门城楼了。所谓这是极难信法!以众生心入诸法实相,最容易的莫过于持名与持咒(当然不排除其他,都是好的,没有一个不是绝妙最殊胜的)。说声字皆实相,一切都是实相。所以《楞严经》的“首楞严”,翻译的意思是“一切法究竟坚固”。没有一件事情不是究竟坚固的。这一句佛号就是首楞严,一切都是法身、就是法身、就是实相,焉得不是!什么是佛?录音机放出声音来就不是吗?录音机就是、放声音也是。但是这个很难体会,所以要从他,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谁都能念,谁都能信,一切根都摄。但是将来品位不同,分别就在此,皆是从果起修。此殊胜之他力门,正是弥陀悲愿至切处,也正是禅密两宗方便究竟彻底的地方。自他本来是不二的,肯仗他力,即是于此极难信的法,生到净信。难信能信,全由当人之无上智慧,这就是你的自力。所以净宗是易行道,是方便里面的究竟方便。以上内有己灵,外有诸圣,有自有他,有内有外,这正表自他宛然。但我们应在差别中了达无差别。先师夏莲居〈直念去〉偈:“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到这时己灵与外圣、能念与所念,全都是弥陀。所以,但能信入,老实念去,自然能所两忘,自他不二。自心朗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成佛心。净宗之妙,全在于此。